音乐方面我基本上不听还活着的演奏家。没有哪个活着的演奏家比已经死了的靠谱的。我去星海音乐厅这么多次没有一次觉得极其靠谱的。比较靠谱的两个恰好都是韩国人,一个是弹钢琴的白键宇有一场拉二勃一,一个是拉小提琴叫什么鬼妍的忘了,拉圣桑第三小协。另外还有个原因主要是广交实在太烂。总之所有的都比不上我家的录音。
由于去听现场就注定了听不到死了的人的演奏,因此我后来很少去现场了。广州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像克莱默啊,齐默尔曼啊这些人是不会来的,来了票价也必然上四位数。人家CD卖得好好的,非去听现场干嘛。那要说听CD的话克莱默和齐默尔曼就更轮到后面去了。有Thibaud和Cortot就够听了。
今天上优酷发现一个叫于翔的很靠谱。
幸会幸会!也就是自己的演奏水平不咋样所以只能作为听众来挑剔一番。
我不知道北京上海怎样。广州的听众会出现有很多非常不入流的做法,使得台上的的演奏家进不了情绪。此其一。
其二是确实极少有大师级人物过来,一旦过来票价超出平时很多倍。貌似Hahn来过,我自己没去听。她不错。你老人家啥时候来广州?我去捧场。曲目别太小众啊,至少encore几个大众化一点的。
难得听到如此真挚的感言, 我也同样认为如今没有人能够达到当时Heifetz,Oistrakh,Kogan或者Milstein的艺术造诣. 不过我仍然要肯定听现场演出的优越性,毕竟很多卓越的艺术家总是在音乐会时发挥出比录音更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