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博上范老师转了一条新闻给我:中国材料科学论文数量全球第一。然后有很多人转载的时候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评论。我虽然很感兴趣什么背景的人会发表什么样的评论,但事实上没法一一了解到这些评论者的个人背景。但他们的评论都是很典型微博评论。我很郁闷的一点就是,一个对我来说是个太过宏大的课题而无法说上一句话的事情,对这些人来说,可以随随便便地说上一两句。范老师还幸亏没有私下转给我而是给所有人看到了,否则就白转了。
虽然我了解不到那些评论者的背景,至少从他们的评论来看,都是外行。甚至于那条新闻本身——“材料学论文数量第一”——也是外行人的新闻。之所以分什么“内行”“外行”不是为了愚蠢的虚荣心。哪里都会有内行和外行。让我觉得无奈的其实是往往是外行把问题看得很简单,并写新闻、写评论。
所以我一般根本不会动力去谈中国科研的任何问题(cf. 一看到关于中国科学的讨论就厌烦)。但是在这里我还是免为其难地举出从这条新闻出发,至少要先考虑哪些问题再提出你的观点吧。
第一,为什么幸运的是“材料学”?
很多看到这条新闻于是就要扯“数量不代表质量”的问题。但至少这么多种“学”,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化学连“数量”都达不到“第一”呢,“材料学”达到了。所以虽然同样“质量差”,“材料学”为何“数量领先”?
问题又在于什么叫“材料学”/“材料科学”?我看到有人对这条新闻的回复是“我也是学材料的”。而这条新闻最初转给我。不知道我的研究又从“材料学”之有?也许应该追究的是新闻里说的“材料学”——即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在统计时界定的“材料学”是什么。这一点在新闻中所提到的《全球研究报告:材料科学与技术》中应该会先进行界定。可惜我看不到这个报告原文,也没时间看——因为这种报告一定是篇幅巨大。
当然,不需要等到这条新闻出现,我和其他同行都早就感觉到中国在所谓“材料学”的各个热门方向上都非常活跃。做纳米材料的华人就很多,其中不乏世界领先的人(例如夏幼南、王中林),虽然就这两人的话,所贡献的论文不归入中国。但似乎有理由去思考是否华人比较适合做此类研究?那些跟石墨烯、metal organic framework1等有关的研究是什么思维模式?而所有那些其他的诸如生态学、分子生物学、数学、天体物理学的各种研究方向,又是什么思维模式?是否是在思维模式上与中国人的契合导致不是“基本粒子”2而是“材料学”的“数量第一”了?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但却仅限于自身从事科研的人之间才能讨论。外行人根本不知道以上这些研究的具体实务,分析不了到底属于何种“思维模式”。
第二,如何评价质量?
科研水平的评价问题我是厌倦到了极点。本身原则很简单,不知为何还会引起这么多争论?首先,今时今日科研已成为一项职业,或者说饭碗。这是所有人都无法否认或谴责的。你不能既以“一个饭碗”的形式向人提供,又要求人们把它只能当成“一个理想”,不许当成“一个饭碗”。恰恰相反,仅把其当成“一个饭碗”的人只会是占大多数。你要做的不是呼吁大家都把“饭碗”当“理想”,而是要考虑设计一个科学的制度,使得在大家都当“饭碗”的条件下提高科研水平。
我同意,在科研变成饭碗的年代以前,很多现在的问题并不成问题。把科研变成饭碗,“罪魁祸首”是美国。但美国恰恰是成功的例子——尽管它也深受“饭碗型”学术圈的典型问题:学术水平的全面评价问题和科研人员的晋升问题。
其次, 尽管科研变成了职业,基本原则现在还是不变,那就是要遵守同行评议。非同行意见不应该成为做决定的参考。但这个简单的原则在中国尤其难办到。
因此,如果你写的时评想从“数量第一”的新闻转到批评中国科研水平的“质量”问题,请先考虑以上问题。
第三,科研论文在整体科研活动中的角色是什么?
我在微博上还看到有人骂“科研论文是最无效率的文本”,并且还有人附和。真让我觉得微博是一个“不假思索者的天堂”。既然科研论文都是没有实用的文本,全都是为了毕业升迁,不会有人真的去参考的话,那么只管发表就好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花钱购买国外出版商的全文权限?去年国内还有33家图书馆发联名信呼吁中国学者支持抵制国外出版商的大幅涨价?如果论文只是为了发(升迁),没必要去看,何必非要买?
负责任地说,至少基础研究离不开原始文献。所以悲剧并不在于什么“天下文章一大抄”——这个谁都能写篇命题作方式的时评——而是在于中国的科研严重依赖国外的出版商。假如我们想象,世界突然进入了战争的状态,现在科研资料在互联网上全球化共享的状态突然被打破。那么美国是最不用愁失去科研资料的。全球最好的化学和材料学研究都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和John Wiley & Sons的期刊上了,物理则被AIP和APS基本包干。最顶级原创性的研究也有Science分去一半。英国也不用愁,至少皇家化学会、皇家物理学会等协会的期刊也占据了大量优秀的研究结果。别忘了还有Nature系列。但我们中国怎么办?世界在这几十年和平时期所积累的知识,全都被美欧霸占了。哪怕是在和平时期的现在,美英之间也在争文章,一来可以看到美国化学学会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不断地开壁新期刊,另一方面看Soft Matter这一个年轻期刊的发展路径,早期对研究风格的很有选择性,现在几乎什么乱七八糟的研究都发表。说明研究工作的发表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所以最近的另一条新闻: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成立,其实就是要应对以上这种不利局势。问题在于,想让国外的优秀科研成果投稿在中国出版商的期刊上,难度很大也很复杂。例如,能否招集到优秀的审稿队伍就是一个难题。今时今日审稿已经是全球性的负担,一个新的期刊,影响因子不见得高,更难找到看你脸色帮你审稿的人。所以,国内期刊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要依赖本国科研实力的增强,让自己的同胞把研究投在自己的期刊上,也许会容易些。问题是自己的同胞们做的科研质量怎么样。如果都是些可有可无的工作,那么期刊的影响因子就上不去。只有本国科研的原创性强到其他国家没办法绕过的时候,期刊才能依靠同胞发表研究建立影响因子,吸引国外研究者投稿,迈开国际化的第一步。举个例子:就算全中国人都不投美国或英国期刊,对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光他们本国的研究力量就能支持他们的期刊的高影响因子,造成你还是不得不购买他们的期刊权限。但假如没有美欧的优秀研究发表在中国的期刊上,那中国期刊光靠中国人目前的研究水平可能要再过二三十年才可以有生存空间可谈。
最后打个趣。现在说由于全球最优秀的研究成果都发表在国外出版商的期刊上。那就是说,这些国外出版商现在允许中国花钱买来看,算是施舍中国,照顾中国,帮助中国强大了?其实不然。中国是个很奇怪的国度。施舍和帮助它其实会让它堕落,只有封锁它才会让它强大。历史不乏这样的例子。因此,假如有一天国外出版商打着“中国威胁论”的旗号,说中国发展得太危险了,我们不应该把本属于我们的知识与他们共享,然后封锁一切对华的精密仪器、试剂、留学签证、学术专著和期刊等全方位的输出,说不定不出十年中国的科研水平就马上领先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