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前辈,什么时候闭嘴比什么时候开口更重要,否则就很容易变成一个智叟——事情你不用亲自做,意见倒是不少。但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有些话他们听不听勉强不了,但说不说就是我的责任问题。要分清说与不说还真是一种艺术。
刚进大学,很多学校都有做“入学教育”这件事。入学教育的内容也有部分是固定的,例如,生活上要学会独立自理,学习上要适应大学的课堂课后形式,然后就是做人问题,交际问题,人生目标问题,职业规划问题等等。这些道理不是不好。我作为过来人,当初也听过这些道理,排斥倒是没有,只是觉得,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我才只是个合格大学生,那也太没意思了吧;我感觉这些要是都做到了的,应该成为圣人。有人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但我觉得这句话应该适用于自己给自己的鞭策,不适合用在对他人的要求上。哪怕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味的取乎其上在今天来看也似乎太过专制了,更何况是班主任?不过,有的大学讲这些道理的形式确实很高明,例如今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新生入学教育,就是请该校的名人于丹来主讲。于丹的语言沁人心肺,再陈旧的道理,经她一番遣词造句后,连我都心悦诚服。文学博士就是不一样。
听过于丹的版本之后,我觉得我真是弱爆了。再烂的词也是我的责任,也得讲。从我的以前自己做学生的经验和我这段时间对他们的观察,也确实看出一些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现象。他们在今年的年初都还是高考冲刺的状态,特别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突然间,今年的现在,他们嗖的一下就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新的起点,这个起点新到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问题又在于,大学四年如何渡过,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唯一的答案。我哪怕事先给出再多的现成选项,也有强加之嫌。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我只列了几条问题——至少该问自己什么问题得知道吧?希望他们从考虑几个问题作为出发点,自己找到自己的路,答案就不现成给了。四年说短不短,变数很多。
另一方面,有很多同学确实不知道我们专业要学什么,将来能做什么。这些信息早点知道是有利于他们早点确定自己的目标的。假如有不想从事这类职业的学生,可以尽早发现,尽早调整,不至于到大三大四才后悔(因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多数放在大三大四)。所以,我也花了一点时间非常简要地介绍了一下专业,给他们一个印象即可。
班干的选举,在欢乐的气氛中进行。班委产生之后,他们也开了第一次班委会,机会难得我也旁听了一下,也看出一些问题。我们班女生很少,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也隔得很远。虽然已经经过一个多月了,有的女生都还没认全所有男生。选举班干,男生人选多,票数也多,这是难免的。这就导致有的女生可能就会怀才不遇。不过,有一个女班干,凭着超有才的竞选语,直接让男生人选自愿下去了……所以,其实女生只要大胆地推销一下,还是很受男生欢迎的。不管怎么样,我希望班委在进行每一项决策时都要尊重女生的意见,甚至偏心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她们人数少,如果班里面什么事情都投票表决反而不公平。方式上也要注意,女生不像男生那样勇于大声插嘴。所以班长在主持的时候,要特意留出空间,问一下“女生有什么意见?”并让男生安静,以示尊重,才能顺利地征求到她们的意见。同时我也鼓励女班干,平时可以斯文些,班委会上要据理力争。总之我要避免的情况是长久以往女生们习惯了班里的事情“都是那些男生决定的,我们操心不来”这种局面。
我也不知道我这么处理合不合适,也许是我想多了。毕竟我本科是在一个美女如云的高校,其他方面我可以按我本科的经验来,这个还真没有。现在我才理解,为什么广工和华工这种理工高校会特易弄一个“女生节”,不这么弄的话,男生都普遍比较粗枝大叶,光靠平时交往,班里的女生很容易失去存在感。
其实,除了女生节,平时的一些集体活动例如院运会,篮球赛等等,都是全班同学集体出现,相互了解的机会。听说今年的院运会,我们班几个女生报的项目还挺多,可见我的担心肯定是多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