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本科生

在科学网上看到李瑛老师关于带本科生的文章,我也说几句。

先说说我对李老师遭遇的感想吧。我觉得本科生什么情况,很大程度上要看学校水平(招生的高考成绩,学院的专业课实验教学水平,学校组织本科生进实验室活动的情况等),所以不同学校的老师所谈及的本科生不一定有可比性。但是不管怎么说,从李老师文中介绍的来看,她以前带过的本科生都属于非常优秀的学生,性格也都比较健全(偏向主动积极型),都是特例。而且,也正可能由于李老师以往这几年的光辉“业绩”,在学生中口碑很好,说到李老师那儿做毕业设计的出路都不错,因此近年来开始有更多的学生投报李老师做毕设了,功利性的因素增多了。从我的标准来看,李老师文中的这位surprise同学,也挺可怜;未知是男生还是女生,性格或许就偏内向和被动。是ta懂得的道理太少,才让李老师频频surprise。小孩儿不懂道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懂,注定只能在发现的时候才进行教育。既然注定只能到那时候才进行教育,那教育时也不必大惊小怪了,平心静气地把他该懂的道理说明白就是。另外,也许,一个人对本科生要求有多高,也跟他自己本科的时候水平多高成正比。也许李老师本科的时候就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不待扬鞭自奋蹄”。而我本科的时候只能说是普通,所以对现在的本科生也多了一份理解。

说来奇怪,以前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立场从来都站在导师那边。各种论坛上往往充斥着咒骂导师的学生帖。收集起来看,世上也确实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导师。但我以往总偏向于认为这些学生抱怨的事情中有50%是无理的要求,导师没理由去做的,而另50%则是相当于要求每个人都是圣人的要求,只能有少数导师能做到。在科学网上Neil同学的论点就跟我相反。每次他又在批评导师的时候我都很不爽但碍于情面我很少回复他。现在我的身份变成老师了,奇怪的是我又挺同情学生的了。可能是因为我做了班主任,带了一帮本科小朋友,心里很喜欢他们,产生了过份溺爱的心理。所以,哪怕像李老师说的那个surprise,我也只觉得挺可怜一孩子。

我谈谈我自己的经历。我所在的学校水平大概属于39所之中的第39所那种。但由于南方高校少,在南方我校招生高考分数也不低,在北方招来的学生分数就更高了。我所在的学院也是学校中数一数二的。我从硕士起,在这学校待了快9年了。

从形式上看,我们学校对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似乎跟李老师那学校差不多,也是开题、中期、论文、答辩等一个不落,也要翻译英文文献,写文献综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很积极地提前联系进实验室,因为我们学校在本地名气还是不错,很多学生没打算考研,去投入求职的汪洋大海了,不到要导师给他们签名的时候,他们就不会联系导师做毕设的。这是现实。而正式做毕设的那个学期,头两星期学生要去实习,不进实验室。五月底就要交论文。因此,学生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完成毕设的所有任务。先不说实验,光是文献综述、英文文献翻译、论文排版打印这些工作,由他们自己解决的话都远不止两个月,更别说要学习实验仪器操作及其原理,学习如何解释实验出数据,用书面规范表达出来,学习如何使用OriginPro作图,科学作图的规范……同时学院也不时要抓他们填写各种表格并签名(如果这个学生恰好是班长,他还不光要负责自己的,还要收齐全班的,兼跑腿)。只要这么一想,你很难认为你不用帮本科生做完大部分的事情。

再到选题。如何体现“创新性”?由于我一向做的都偏基础,“创新性”就是体现在课题的“探索性”,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于本科生而言,真要做到这个要求的话,我就先要把整个“巨人”给他教懂了,他才能理解站在肩膀上看到的东西。这当然首先非常考验我的水平,能否复杂问题科普化。但毕竟也对学生要求太高。所以,我的理解,毕业设计的“创新性”是对学生的最高要求,达不到是常事,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做一点“重复性”的事情已经够锻炼他们的了。就好像他们去工场实习,最多也就只能在生产线上走马观花,能从原材料到产品看个遍,心中对这东西的生产流程全貌有个大概的认识,就挺不错的了;但事实上他们没怎么动手,都是工厂在做,他们在看。想他们去实习能帮工厂改进生产工艺?不太靠谱。

综合以上对客观现实的分析,本科生毕业设计,应该选择自己做过,从头到尾不可能出意外的实验,作为学生的课题。主要培养学生完成这些实验和解释实验结果。至于这些实验是否回答了学述界未曾回答的问题什么的,不应作太高要求。哪怕这个实验没有新意,学生懂做这些实验并且解释实验结果,也是了不起的学习成果了。

不同的学生特点不一样。如果只拿做研究这个标尺去衡量,学生也是有高下之分的。做科研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虽然学生们都是理工科,但是思维习惯还是千差万别,之前充期量也就是做过课堂实验,从来没有受过科研的思维训练。你如果没教他,你就不能期望他自己懂得演绎,懂得设计实验去回答问题等等,只能期求你说的时候他能听懂、明白。他也只能跟着你的思路做实验,很难独立形成自己的思路。

不同的学生动手能力也不同。有的学生碰什么打翻什么,也没有观察的习惯,不懂举一反三和总结经验,所以实验上的各方面上手都特别慢。这种情况你就得及时识别,立刻降低实验难度,甚至动手部分帮他完成了,他在旁边把流程和原理看熟,到时讲得出来就行——因为这毕设也就俩月,他搞完就去公司报道了,你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使他的动手能力有质的改观,在这方面较真没意思。有能力的,让动手做做,不然可能也喂不饱这类学生,但一定要注意控制进度,不能撒手不管,一旦进度有问题,自己及时接受把实验做完。对于本科生,天天问是不过份的(但要以朋友、伙伴的态度来问,而不是以包工头的态度)。多问除了能控制进度外,还能及时了解他遇到的困能,很多时候你不问都压根想不到这种事情在本科生那儿会变成困难。如果是以兄长的态度,多问也会让学生感到有安全感,往往使他更积极更肯干,才更符合你的期望。平时不问,一出问题就跟他急,还要全赖是他态度问题,甚至把人家说哭了,学生只会觉得极度不安全,极度不着调,陷入“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的状态,那你说他是不是干脆去找工作考虑一下自己前途比较务实?

毕设由于现实的不完美,要做各种妥协。但我觉得有一件事情是既难但又不可以妥协的,那就是学生对原理的认识一定要努力地保证。哪怕天天不干活,空口把整个毕业设计的故事能讲一遍,也比啥都不知道强。等到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上台答辩的时候,学生要感觉说的是自己的话,而不是在背一些自己都不明白的话。这才是为什么我情愿实验上帮学生动手做了,节省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学习原理层面的东西。他可能要重复十次才能过好柱子,但他可能只需要十分钟就明白为啥要过柱子,过柱子要注意什么了。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学生做实验做得很辛苦,最后原理一知半解,连不成一个故事,写论文和答辩的时候也是走过场,那就会使学生对科研的印象很差,将来他如果是去工作,可能再也不会接触科研,本科毕设给他的不良印象将会是永久的。我觉得,其他的各种妥协,代价都不如这种结果来得大。就好像专业课的课堂学习一样,当然是以课堂讲课为主,实验教学为辅,而不是相反。学生通过思辩来理解原理是基本的,能有些实验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属于锦上添花。样品是我制,仪器是我操作,但是,学生眼睛是看完了全程的,问一句:为什么这个曲线是这种形状?——他照样有思考的基础,照样受到锻炼,不必要求实验是他亲手做的。

最后,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作为老师,我们自己要思考清楚这个问题:学生将来工作可能是各行各业,各种岗位,未必都跟专业相关。如果他确实认真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习,这个毕业设计在时间和要求上又有各种不合理之处,与他们找工作相冲突。在目前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他们为什么要牺牲找工作的时间和机会,用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之中?我觉得老师们并非给不出一个答案,而是难以给出一个能让大家都接受的答案。老师往往压根就不想去关心学生找不找工作,也不想为学生找工作的原因而做任何妥协。他们认为学生之所以要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之中,就是因为“科研是神圣的”。素质好的学生,不继续读研,就为他感到可惜;差的学生,不继续读研,就认为他(自己这么差了还)不求上进,态度有问题,懒。这种观念本身就有偏差,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你跟学生说的道理很难让学生听得进去,因此学生固然不懂道理,但也不听你讲的道理。这是造成很多师生冲突的原因。事实上,做科研的往往认死理,不容许不自洽的行为,还为此洋洋自得;殊不知在混社会的人眼中,这就是书生气,酸!一个人适合做科研,还是适合混社会,是心性和气质使然,本科生虽然年轻,但这样的心性和气质已经形成了。一个“混社会型”的学生,也就无非因为你是老师对你退让三分,才听你使唤。可能将来他在社会上混开了,回想当年你对他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结论就是“在学校里干的都是酸秀才”。所以,我带本科生,首先会以朋友的角度来了解他的理想和志向,根据他所属的类型决定选题,决定我对他在毕设这件事情上的期望值。同时,一些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底线,我又要坚持,因为毕竟学生是不懂事的。一切事情都是只能靠学生主动才能实现的,学生有多主动,事情就实现多少,你push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学生不主动,你就别做梦。对于一个“混社会”型的学生,你没必要跟他频频唱高调。假如能在这样的学生心中正确而客观地留下“科研”的印象,也许是更好的结果。

如果毕业设计的学生,从大学入学开始就由你来教育,你可以掌控很多事情;但是实际上他们只在大学的最后俩月归你管,你管不出一朵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