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乐迷之谋杀音乐

哲学是唯一一门连自己是什么都没搞清楚的学科。换句话说如果什么事情久被讨论然而仍未清楚自己是什么,那这就是哲学。

梁文道在谈到Rattle与柏林爱乐时 提到“古典音乐”之“古典”性,以显示人们对“当代音乐”的忽略。然而又似乎不妥——“当代音乐”不是十分流行么,至少“流行音乐”就很流行。如果乐迷开始着急地解释,他所指的不是流行音乐,而是当代的纯音乐,那么“当代的纯音乐”也不缺乏市场,陈美,喜多郎,雅尼,久石让等等唱片也十分好卖。非要指出是富特文格勒,梅西安乃至彭德雷斯基的作品,乐迷才放心地点头——“对,指的就是这些!”

这又未免让人皱眉头,非要是生涩难啃,充满着学术味儿实验味儿的那些先锋作品才叫你们的“当代古典音乐”么?那么像《卡门》《新大陆交响曲》这种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似乎就不属“古典音乐了”。乐迷如果忙解释说这是风格和流派的缘故,说有的风格易为人接受,有的风格难些,那新问题就来了,凭什么“流行音乐”就不是其中一种风格“易为人接受”的“古典音乐”?

问题很显然是出在那些所谓的“乐迷”身上(指中国乐迷,下同)。他们以懂欣赏阳春白雪而沾沾自喜,自然对他们所认同的范围诸多讲究,目的就是把“下里巴人”驱逐出去。这种“乐迷”心态。也是杀害古典音乐的帮凶,正是这种不良气氛使古典音乐无法在人群中传播开去。就算在古典音乐之内,乐迷们也不是一视同仁,早年贝多芬率先遭到追捧,其后是柴可夫斯基,然后就是瓦格纳,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一浪一浪的追捧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是乐迷心中“不甘庸俗”信念。各BBS中经常出现的现像就是,某帖在感受贝多芬,回复却无人共鸣之,取而代之的是主诸如“建议听xxx、xxx、xxx完了再作评论吧”之类的冷调,使刚尝到音乐之美的入门者“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那点感觉还多么的幼稚,对高不可攀的音乐殿堂望而却步。在信息时代的前夕,卡拉扬的不懈努力,使得古典音乐唱片又布满了唱片店的货架上,广大入门者刚刚拿起印有卡拉扬照片的唱片感受卡拉扬背后的作曲家和作品的时候,乐迷又开始猛烈地攻击卡拉扬的一切了——通过疯狂地热捧Furtwangler,Celi等老一辈的“新星”,使可怜的古典音乐入门者只好增强“自知知明”,把印有“Key to Classical Music”的系列唱片收在柜子的深处。

这就是中国乐迷对古典音乐的普及所做的好事。综观古典音乐的发展,早期是由作曲者自行演奏作品进行推广,其间许多天才的高产作曲家,无法将每部作品都公诸于世,这部分宝藏,就全赖后期出现的一群职业演奏家的挖掘和推广了。甚至像柴可夫斯基的小协,打着标题赠予他人(小提琴家Auer)都得不到重视,全赖Heifetz(Auer的学生)慧眼识珠才有今日“乐迷”津津乐道的话题。乐迷们享受的是前人努力推广才形成的爱乐气氛,但是却毫无建设性地敝帚自珍。到了今天,音乐的推广已经不放在作曲家和演奏家上了,而是放在乐迷上。因为现在是商业社会,就是需求决定生产的社会,乐迷是推动音乐发展的主人。但如今的现实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越来越少,古典音乐产业也日渐萎缩。乐迷们如果认为古典音乐具有永恒的美,那么现实的状况岂不十分反常?质问“谁杀了古典音乐”的乐迷们,有没有想过凶手就是自己呢?

Fil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