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班主任以来,我发现本科生年轻人对于“科学研究”这件事,既感兴趣又总是隔着一层纱。在如今的媒体环境里,他们往往尚未真正进入真实的科研实际,就先接受到各种不当的信息。
真正的科学研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枯燥的,或者说它的乐趣是非常深层次的(而不是肤浅的),所以本来就不是大部分人欢迎的事情;因此凡是能流行的(pop science),一定都是歪曲了的、挑选了的、顾左右而言他的,例如TBBT、果壳松鼠会等等。而新闻报道中的科学研究及科研工作者也是经过挑选的,结果不是圣人就是流氓,再要么就是奇葩傻子(例如那个博后老赖)。现在无形中公众心目中的(中国)科研圈子就是这个样子的。事实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从十八、十九世纪那会儿到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而我们的媒体工作者(文科生)所能回想的只有他们中学课本阅读材料里法拉第的故事、爱迪生的故事等等。他们歌颂的和揭露的角度和态度都源于此。现在我已经不再追究哪些是“不负责任的媒体”了,因为就“媒体”这个概念而言,到底是否包含这种责任和能力都未可知。
很多大学生都关注科普信息,这也是兴趣、专业和使命感使然,于是上知乎、果壳、百度百科、丁香园、生物360……原本我也只知道前面几个,可是当我出于对学生的关心而做了一次小调查之后,发现打着科普的旗号做的类似网站简直成千上万。这些网站都是谬论集中营,区别只在程度而已。哪怕是《中国科学报》做的中等深度报道(可在科学网阅读到的),十篇有八篇都糊涂。
哪怕只谈最客观、最朴素的信息:《XX科学家发现XXX》类的新闻,对本科生认识科研也毫无益处。这类新闻,跟这个岁数的年轻人所面临的所有其他励志信息一样,往往只展示成功本身,不展示代价。我渐渐发现自己不得不变着法子跟年轻人讲同一个道理:不要光看到人家的成功,还要看到他成功的原因。哪怕是跟研究生也经常要讲,因为他们看了几篇PRL,就以为自己也做几个这种实验就可以发PRL——他没有深刻理解一件工作为什么能发PRL。这种对成功的跃跃欲试我是欢迎的,对成功的不求甚解是要不得的,只有前者没有后者那不叫受过高等教育。
这个PPT是临时决定,在班会上花个15~20分钟来介绍一下,全部都是最基本的信息,可以帮助本科生了解什么是“做科研”,如何决定和准备读研。哪怕是将来不读研的学生,毕竟进了高等学府混了四年,将来别人问起:做科研是怎样的?不能答得还好像个没学历的人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