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我发现我越来越明确的是,大众是信不过的。因为我的喜好总是和大家不一样。人人都喜欢的东西我不一定喜欢。当然,钱我是喜欢的,这种没有问题。但是仍然有很多对别人来说是“安全牌”的事情,向我提出的话就中枪。特别是相亲相得多了,别人介绍得多了,我也听到很多场面话、安全牌。以前我都不清楚,原来这么多人喜欢这些或那些,都被当成安全牌来用于在陌生人氛围中打开局面了。我自己则是一直只考虑我喜欢什么,直到最近才发现很多地方跟大家不一样。
今天就先讲一点我马上能想到的,还有很多一时想不到的,今后有机会再讲。但其实程度不分先后,未必先讲的就是最不喜欢的。
我不喜欢狗,我肯定也不会养狗。我是直接认为狗不可爱,而不是说仅仅因为觉得养狗很麻烦。因此,我会觉得喜欢狗的人审美有问题。我不喜欢喜欢狗的人。如果一个人喜欢狗,想养狗,那我就不想跟她聊太多,尽快88。最好是一个讨厌狗的,我就可以跟她一起讲狗的坏话,讲那些养狗的人的坏话。这样至少有朋友可做。
但是,如果她自作聪明的以为我是吃狗者,我是那种热衷于在网上嘲笑狗奴的人,那我也不想跟她聊太多。
说明这个人对人的认识很肤浅,或者她只认识一些肤浅的人。世事哪像微博上所显示得这么绝对和易辨?这也说明这个人没读过多少现实主义文学著作。一般这种人,在微博上很可能也会订一些公知的微博,是上微博被忽悠的人,而不是上微博忽悠人的人。她为了打开话题很可能会找微博上看到的什么段子:“喂,我最近在微博看到一个段子,好搞笑/好有道理/好感人”,但往往讲出来我内心是嗤之以鼻。我上微博看的也不见得很好,但我就不会觉得我要拿微博上看到的什么好的东西来跟一个陌生人打开话题。我深知我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我小众惯了。而不像有的人大众惯了,遇到一个小众一点的人,就说人家别扭,“难搞”。我自己好好的,干嘛要被别人评判是不是“难搞”?88!
说回动物,我虽然不喜欢养狗,但我是挺容易对动物产生恻隐之心的。像“君子远疱厨”这种话,我也是后来才听说的,然后还恍然大悟一下:哦,原来我这样的恰好是君子呢!我见不得动物被杀死的镜头,但又要吃猪肉什么的。人家君子是怎样的呢?哪怕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吃猪肉的,也要远离杀猪的人。不过,按照另一个角度的观点,这是大大的伪善。由于考虑到这一点,我从来不公开宣称“君子远疱厨”这句话,甚至在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还要补上一句“这句话其实也有点伪善哦”,以抵消我内心信奉这句话所带来的罪恶感,结果反倒让人以为我真的不喜欢这句话。
事实上我很喜欢大多数小动物。但对于一些不太好看的动物(例如鸡类),我就不那么热衷了。我不反对别人喜欢的动物跟我不一样,但既然知道这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就拜托别拿出来聊了好不?当你说你喜欢鸡这种动物的时候,你讲得那么有感情,什么小时候一只大母鸡陪你很多年后来死了你伤心了一个月,我好意思补一句“鸡丑爆了有啥可伤心的”吗?能不在相亲的时候争着宣传你喜欢什么然后饥渴地博取对方这个素昧平生的异性的赞同吗?我觉得更有建设性的事情聊大家讨厌什么,大聊特聊,就像我现在这样。我觉得,听说我喜欢的东西对方不喜欢,不会对我造成什么影响,只要你能忍别影响我就是;但听说我不喜欢的东西对方很喜欢,对我就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因为我又不能去影响你,只能忍你。对的,我就是这么的双重标准。吹咩?大不了不结婚了。
我不喜欢女性微博心灵鸡灵文艺日系韩版风光照。我不喜欢徒步骑行越野驴友。我在微博上订阅的最让我欢乐的三个帐号是@我的病人家属是极品、@每天来点负能量(以及它经常转发@深海带鱼)和@二逼瓦西里。其中@二逼瓦西里除了在科技方面他完全是个文科生之外,对其他所有问题的观点几乎100%与我的重合。
我不喜欢游戏,特别是多人参与的那种。什么杀人啦、……之类的,我也就想到这种,但是现在好像流行很多这类的东西。我觉得这些游戏很傻,或者我可能应该检讨自己,我根本没有游戏的细胞,我完全体会不到游戏的乐趣(指人与人一起玩的真人游戏,不是电脑游戏)。例如前段时间好像火过一阵子的什么“真人密室逃脱”游戏,从我刚听说这个概念开始就认为它奇蠢无比。结果后来竟然还真能火起来。你们是有多缺乏娱乐和多容易取悦啊?这让我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深深的绝望,还相什么亲呢?先问问她对“真人密室逃脱”这件事的看法再说吧,不觉得蠢的,我们还是别见面了。
如果,一个人在地铁上,明明已经是上班族,穿得很OL的了,妆都没卸的,结果拿出手机来(iphone 5s)打开的是游戏欢乐斗地主、麻将、切水果之类的最流行的那几个游戏,或者是在看韩剧。我就会觉些此人非常无聊和肤浅。你还知道些别的游戏么?这些无非是各大app商城都会放在最开头的几个游戏,就是那种连最低限度的探索都不做的懒人和对生活要求不高的庸人才会恰好装上的游戏。一个人没有探索的习惯,生活各方面都不会升级,活几十年都不会;而一个人如果有探索的习惯,它会去主动想想,家里怎么装修会更好,饭菜怎么做会更好……等等,那么它的生活才会是一个向上的、变好的一个态势,组成的家庭才会越来越好。这就是学习型人格的一个优点。学历不是问题,但如果一个人不是学习型人格,那我跟她很难有共同话题。因为我本人是这种人格,所以我在讲话聊天的时候经常性不经意地就会讲出一些前提是要多了解多学习的东西(不是专业,而是生活上各方面),给非学习型人格的人造成压力。所以经常聊着聊着我就发现对方莫名奇妙的暴出一句:“你好厉害哦”,让我觉得沟通到此为止了,再说下去对方要感觉我抛书包装逼了。
那种上班族,下了班就自由,就纯放纵的,我会觉得很难有共同话题。因为我的职业特点完全不同,我经常可以不去上班,上班时间也不固定。但我只要有空不管在哪儿就是干活。因为我的兴趣和工作是重合的,我的工作也都是向自己负责,我就是我自己的老板,那我有空不干活干什么呢?或者说我就是工作狂吧。所以不是说现在是周末或者晚上你给我发QQ微信我就应该很有时间跟你聊天的。对不起,我每天工作到12点1点,临睡之前才玩一下。你要么12点之后跟我聊(真有的,以前的女友就是),要么别觉得我冷淡。特别是当你还很陌生,我暂时还找不到跟你聊天的乐趣,而我工作又在进行中的时候。
我不喜欢运动,我不懂打任何球。我也不想学。你找别人打吧。
我也不喜欢户外活动,什么爬山啊,公园啊。首先,这些地方肯定很多闲杂人,特别是各种外来人口,不卫生,不文明,挤,乱,而且有这么多人一定又有很多走鬼(正式名称叫无牌熟食小贩),我很讨厌这些。以前高中还会,但自从上了大学之后我从来不在路边上买任何东西吃。我只去看上去比较高档卫生人少装修高档的地方正式用餐,或者回家自己做。其次爬山有什么乐趣呢?广州的山有啥好看的?就为了累一把?对不起我不喜欢运动,我也不知道运动的乐趣何在。不要认为爱的力量能够改变我。
我喜欢旅游,但也只喜欢按我的个人喜好来旅游。我发现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旅游的目的和感受。我真的不想跟随便一个陌生人就去旅游免得自讨没趣。一个人爱走哪儿爱发表什么观点多自由啊,现在都有微博。相亲的时候我也不想说我喜欢旅游,因为一旦打开这个话题,对方肯定大谈特谈什么她最喜欢哪个城市啦,因为什么啦,sorry我是喜欢旅游但你说的那些我都觉得很无聊很肤浅总之我根本不会像你这样旅游。所以我也不想聊旅游的话题,本来找到共鸣的机率为零,就算找到共鸣又怎样呢?在旅游这件事上找到共鸣并不能让我有多兴奋。
室内活动的话,我喜欢逛shopping mall,唱K。多去一些高档的shopping mall做一些windows shopping,你能熟悉一些比较高级一点的审美。当然我自己是有判断和主见的,不是所有这些都是美,但至少可以观察一下,思考一下。有些衣服,你见过了才知道原来这些元素是好看的;有些搭配,你看过了才懂这样也行;有些衣服,你以前不知道怎么穿,现在知道了。这能够使自己不要成为一个土老帽。但是我不喜欢一逛这些名牌店就显得很羡慕、很眼红、很向往的人,好像是哪个小地方出来的似的。
唱K也是,我只喜欢跟少数几个熟的人去唱。一堆陌生男女,逢场作戏地鼓劲儿,拍手。唱得好的想显示自己唱得好,女生又想显示自己友善和爱考虑他人,全是在表现,一个相亲party。你点一首小众的歌,总有人要说一句:哎哟,孙老师点的歌就是不一样/孙老师平时爱听这种哥啊?这种廉价马屁拜托别拍了好吗?听起来好像话外有话,潜台词是说瞧孙老师又借故在众人面前显示他的与众不同了。所以凡是这种情况我都是不点歌。真要点也点一些安全牌中的安全牌,例如我快呕吐的《朋友》啊《真心英雄》啊《浪花一朵朵》啊!如果别人点歌,我就会很注意他点一些什么歌。如果他点的是《浪花一朵朵》我就立马拉黑。我要看她点的歌,是不是属于那种旋律十分商业化,音乐上的细节比较少和简单,易学易唱的,如果是,说明此人在音律上的天赋不高。也说明这个人不是学习型人格,肯定就是只上百度音乐的榜单头几首听听,也不关心音乐人,不关心歌手,不关心风格,不去探索一下自己的个性在哪里,喜好在哪里。觉得跟大家一样才是好的。
Sorry,我就是要想太多,我就是不能简简单单地好好地玩。说白点,我就是不喜欢将就,在生活的各方面我都不将就,所以也就包括了择偶。什么事情都不是随随便便的!都是有门道的!不能都学得来,但是一个学习人格的人,应该会乐于不断地提升各方面的门道,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好好地玩”!或者说,提升门道才是我认为的“玩”。
我觉得在中国电影院上画的电影没几个好看的。除非像《环太平洋》这种,我去看3D IMAX,否则有什么好看的呢?我爱看的电影是能发人深省的,而不是爆米花的。我自己的话是极少去电影院的,我也不是电影爱好者和电影工业的支持者,我不懂什么导演技巧和镜头语言。所以又不能说我喜欢看什么电影,一旦对方恰好是个电影迷,就又去大聊特聊那些东西了。别以为我爱看一两部好像比较文艺的电影,你就要在电影方面也有很渊博的知识才能跟我聊天OK?我就是爱看几部,没有更深的研究,也不想有更深的研究,更没兴趣!
我觉得电影院里的椅子后面都没有套子,有套子也不知道换洗不换洗,总有一股头臭味,就好像卧铺列车上的帎头一样。
我喜欢家庭生活,我喜欢买菜做饭,做好吃的,搞卫生,捣鼓电器,把家里布置安排得好一点、方便、现代、人性化、简洁、高雅。我不喜欢那种满足于天天出去下馆子的人。我不喜欢对吃没有要求的人。而任何一个真正的食家,都会把粤菜奉为上品,其他那些内地的菜,其实都是穷人菜,民工菜,死咸死咸,味觉上也没有变化空间,就是好下饭,一点点菜能下好多饭,省菜。
我喜欢东南雅美食!我爱冬阴功!我喜欢高档的自助餐。说实在的,在这么大的一个广州,这么多的五星级酒店,几乎没有一家的自助餐能上档次,基本合格都达不到,完全离国际化的标准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是一个需要明确指出的事情,真不是我装逼而是真的还赶不上。而且身边很多人以为白天鹅的或者香格里拉的自助餐就是很好的了。真的是发展阶段问题,目前还不是有很多人能够吃过真正的正式场合的西方的自助餐,没见过好的。所以,在广州,别叫我去吃自助餐。不是出不起那钱,而是不值。情愿吃点什么云吞面啊这些。
日本和韩国是两个历史上资源匮乏的国家,这种国家的食文化会很落后,所以你看到它们吃的都其实很cheap,也不动烹制。韩国的,一个海带排骨就好像很了不起了。出名的就是什么泡菜,这不就是典型穷人家吃的吗?肉能不只懂拿去烤吗?日本,乌冬其实就是一种口感还不达标的米粉,各种米饭制品,算是精耕细作还算有点粮食小国的感觉。然后最不缺的就是海鲜了当然,一个岛国,所以海鲜好像不用钱,到处用,结果怎么呢?不懂做,都刺身,要么就是烤,铁板烧。吃一顿日本菜,除非你都点海鲜,不然你没有大鱼大肉的感觉,哪怕都点海鲜,你也没有“味觉盛宴”的感觉。只有传统广府所谓九大簋式的典型围餐上的菜,XX拼盘、XX鸡、XX斑、XX扒XX,……才让人觉得真是博大精深。中国内地很多菜系也是鲜有像粤菜这样大鱼大肉的。凡是那些历史上欠丰饶地区的食文化都会显得食材低档贫乏,只能靠重口味取胜。给他鱼、给他大肉,就不懂做了,做不出好来。例如不管活鱼死鱼都拿去红烧。所以我不喜欢日韩菜系,也不大喜欢中国的其他菜系。
先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