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加活动

最近关于“文艺活动”这件事,我稍微有一些感想,我发现我对这种东西有着一种朦胧的抵触。说是“朦胧”的,意思就是说,一来关于“文艺活动”这个东西我还不十分了解,二来我到底抵触什么也没想清楚。

我喜欢文艺。有智者说过人要分清兴趣爱好和能力。你很喜欢一件事不等于你这件事就做得很好。1+1等于几都不懂的人也完全有喜欢数学的自由和可能性。我只是说我喜欢而已。连李云迪都能做出“工体蜂”,声称能在文艺方面做得好,得是多高的要求呀。我的文艺兴许是烂得一塌糊涂了。本博客明明就已经关评论,我说话还是1句陈述要配上10句撇清,生怕堵漏了一个low逼的嘴似的。

我正寻思着,是时候开评论了。

但我还是喜欢文艺。我应该已经不止“听”音乐,甚至不止“欣赏”音乐,而是乐于“分析”音乐,“比较”音乐,从而得出一些结论。电影也一样。我有我喜欢或不喜欢的音乐,喜欢或不喜欢的电影。我不喜欢一个作品,完全不需要被迫遵循什么客观标准。例如我可以既喜欢某些文艺片又喜欢某些贺岁片,不受类型限制。音乐也一样。我想,说到这里,我的情况跟大多数普通人的情况是一样的。

开始让我发现区别的是:我不喜欢跟其他人讨论文艺作品。我甚至连最开始最social的问题:你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电影?——都不愿意回答。关你屁事?往往这种时候我都会装成一个无知的人,尽快浇对方冷水,例如说:我很少看电影,我很少听音乐,我很少看书,我平时也没什么爱好,也不想有什么爱好……

曾经有不少朋友拉我进入一些跟文艺有关的相识的群体(听说我懂弹琴,喜欢音乐嘛),希望通过共同的兴趣给我介绍女朋友。可是适得其反。说到底,我根本不介意我老婆喜不喜欢音乐,只要她不要鄙视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就OK了。哪怕这个女孩真的喜欢音乐也好,如果想交往,最好别真的在那里聊音乐。应该聊一些现实的、贴近生活的价值观,上司、同事、朋友中讨厌和喜欢的人和事等等。以音乐或电影为主题的群体,我恨不得离得远远的,生怕他们盯上了我,说:怎么样,你有什么看法?听说你也喜欢听音乐的哦?——不好意思我不喜欢听音乐88!!

一个人在欣赏文艺作品的时候,倘若有什么感受,应该珍惜它未被陈叙前的本真状态,并一再地回味;而不是迫不及待的向人宣传。我觉得后一种行为十分cheap,但这样认为实在太过份了。也许那不是炫耀,仅仅是表达一种自然产生的欣喜而已。我觉得还是陶潜说得比较客观: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固然指出那种“欣然”,但也指出其实我们都是“不求甚解”的。各人有各人的误解,一旦交流,99%机会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能有几多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与其被一个意见不同的人影响自己欣赏的心情,倒不如干脆别讨论,你听你的,我听我的,最多将感想写在blog上,关评论,爱看便看。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一些文艺方面的兴趣爱好能够吸引异性,我也会觉得这个人很cheap。经常性的,我遇到一些异性(介绍的)在表现自己的时候,不断地显示她的爱好。例如特意转发很多文艺作品,加几句评价。可是我更加会因为平时逛街吃饭等生活上的形象而喜欢一个女生。让我更加不适的是这种开场白:很高兴认识你,听说你懂弹钢琴?你喜欢听音乐吗?我也很喜欢钢琴曲。(相比钢琴我恰恰更喜欢小提琴曲。)哦,小提琴我也喜欢呀。我好喜欢李传韵!他好厉害哦!(厉害个鬼,协奏曲杀手。本人只爱听协奏曲和室内乐,不爱听solo炫技,除非是Kreisler亲自拉的录音。)当然了,括号里的反应,我是不会真的说出来的。但总之我对这种conversation非常不适。我会努力地尽可能礼貌地把话题转移到别处。最近一次的做法·甚至是直接回答:其实我很久没弹了,平时也很少听那些音乐了。我现在每天研究流变学,其本不做别的事(这是实情)。

但其实,昨天因为假期比较闲我还弹了几小时钢琴。但这需要用来作为谈资吗?

我觉得愿意作为谈资的事情,就是广州哪里的泰国菜好吃。这才是生活。

我在知乎,经常回答跟科学研究相关的问题。托一些“知友”不嫌弃,我加入了知乎“科普”群有了一段时间了。在我的搅黄下,这个群已经不谈科普了,而完全变成了一个亲密的聊天群。我对此总有一些负疚感,一度还希望把这个群的主题引回到科普上面去。可是,我又特别喜欢现在这个状态。我感觉变成聊天群之后我跟里面的人才有“朋友”的感觉,一个不聊PX,不聊转基因,不聊MH370的“科普”群。科学尚且如此,更何况文艺?

既然我是这样一种人,对于所谓“文艺活动”,我当然是抵触的。讽刺的是,我本人搞过这样的活动。当然,不能说我搞得不好就是这种活动不好,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我搞得不好而已,人家是可以搞得很好。先撇清,我不是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当时我是一个古典音乐bbs的版主,说是要版聚。本来我是只想大家喝个茶吃个饭唱个K的。在BBS拉柴一二三还没拉够吗?总不会线下了还要一二三拉柴吧?结果还是提议说要以古典音乐为主题。于是,有版友找了一个朋友的地方,有空间,有一些播放设备,约了一个晚上。每人推荐一个音乐作品,介绍并播放。这听起来已经非常朴实了,所以我当时也挺接受,挺积极。可是,现场的气氛,怎么说呢,让我想死。当时我觉得,如果大家层次差得很远,最好不要搞这种交流活动。再后来我又觉得,文艺方面的层次,也只能非常粗略地划分。除非这个层次能够同一到比如说音乐学院的某专业课上的学生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否则都会显得非常尴尬。就好像同样播一个电影,一个业余的人大谈剧情有多感人,而一个摄影专业的人则大谈镜头语言。可能有人觉得这种交流很好,“大家分享了很多”,“学到很多东西”,但我觉得这是“学东西”吗?你要学镜头语言你应该去正式地看书自学或者报考摄影专业,而不是参加一个活动听别人讲一步电影吧?显然不可能是抱着学习摄影的目的去参加一个这样的活动。所以,所谓“今天这个活动我学到了XX”的话都是事后诸葛亮:试问你之前是为了学这些来参加这个活动的吗?如果是,那真是个爱占便宜的讨厌鬼;如果不是,那你原本的目的都没达到,下次你还参加这个活动吗?

独立音乐人——歌不好听所以红不起来,转型走性格道路或者伪慈善。原创音乐——不好听。摇滚——一堆老中二还在抱怨社会呐?说是参加活动其实是高级约炮。总之,如果这些活动实现不了什么明确的目的性,那所有这些负面的色彩它都无力反驳。

比起这些活动,我觉得学术会议更加舒服。去年我参加的流变学研讨会,就是一个非常愉快的经历。因为在一个学术会议中,你的观点和工作,需要经过整理、分析和论证之后才拿出来交流,而且是以一个比较正式的形式,有程序地交流,你先有一定的时间集中地介绍你的工作,然后有正式的提问时间;同时,也有私下交流的机会(会后的聚餐)。一个学术会议的与会人士都是同行,而且水平都是已经足以进行独立科研,在自己的小领域内是比较擅长的。这样才能形成交流,你的东西我不熟,我的东西你也不熟,但大家都有一定的基础,解释得通。这样的交流活动才有建设性。

如果是为了交朋友,为什么不做交朋友该做的事?例如吃饭吃饭和吃饭?音乐学院的班级聚合活动会是调性对位法研讨会吗?

如果业余,就别搞什么所谓“交流”;如果专业,那交流归交流,交朋友归交朋友。业余爱好的乐趣是应该自己跟自己分享的,这就是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