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化学

我有一个毛病。明明博客是我的,想写啥是我定的。但是,当我想写一个主题的时候,我往往又讲一堆无关的废话,最后主题也不想讲了,觉得废话更有趣。不知道是不是中学作文课被恶心过头了,我现在无意识地在自导自演“离题万丈”,自己定个题目给自己去离。现在我就已经在离题。

现在渐渐发现,平时已经不大喜欢看科学网了,但尤其每次诺奖开奖的时候我都特别不想点开科学网(其实就是又很想点开看)。现在是媒体很发达的时代,换句话说大量应届文科本科生找不到什么工作都挤到媒体去了,所以本科水平基本能产生的内容我们都不愁没有。每发生一件新闻,科普、解读、讲道理……所有这些内容很快都会争相出现。这些内容都是一个具有基本信息综合能力、基本的逻辑思维的本科水平人士应该能够炮制出来的。我不看都知道他想说啥了。真的很讨厌陈词滥调。当然,这也是只基于我的标准。也许我讲一些啥,也有人认为是陈词滥调。问题在于人必须有追求:作为一个内行人,一些外行人都懂说的话我尽量不说;或者一些相关专业应届本科生能说的话我也尽量不说。

诺贝尔化学奖连续很多年都其实是生物或者物理奖了。居里夫人那会儿,放射性元素就一会儿化学奖一会儿物理奖,就看他颁奖的词儿怎么写。你说这是元素,填充了元素周期表,是化学贡献,可以;你说这是放射性现象,衰变,属于物理学贡献也可以。这几年则是跟生物混合。从上世纪初跟物理混合到本世纪初跟生物混合,也许也折射出了时代性。今年这个,我感觉就是本身是个手段发明,来自于物理,应用于生物,对化学有什么贡献吗?没有。

我在知乎上曾经表达过“什么是化学”的意见,懒得去找原文了。大致上复述一下。化学要能脱离物理学,从还原论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学科,它所依赖的独特性在于什么呢?在于化学合成。它创造自然界没有的分子,甚至物质。聚合物就是化学独特性的体现。你也不能说自然界原本没有聚合物,但是聚乙烯是没有的。聚合物就是一种新物质,它的大量合成,反哺了物理学和生物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既然化学的独特性是合成新的分子(物质),那么所有关于如何合成新分子的学问,就是化学核心问题。对这个问题有贡献,才能算是原汁原味的化学的贡献。我刚刚批判完“写本科生水平的东西”,我前几年诺奖自己就写过一次这样的东西,那是给《新知客》供的稿。我在里面花很大的笔墨向外行人解释了化学合成的伟大。

由于历史很厚重,诺贝尔奖在西方学术界的地位很高。但是随着科学研究生态的变迁,今时今日,你很难只选三个活人人来代表一个研究方向。有人为落选者喊冤实在再正常不过。让张三上,李四冤;让李四上,那王二麻子又不服了。

而且诺贝尔奖的颁奖水平也在降低。以前是,颁奖给一个研究领域,这个研究领域的春天就来临了;现在什么领域要是有诺奖了就没啥做头了。荧光绿色蛋白,都做到五颜六色了,才给诺奖;现在这个STEM,我估计都有公司开始卖了。当然,也有颁得好的像graphene,但graphene也是个特别明显的增长点,也颁得很安全。看以前,颁给C60,颁给超分子化学,颁给软物质,这都是非常有水平的颁法。今年的奖,我觉得颁砸了。

中国人为什么要冲击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诺贝尔奖?很多人有这样的呼喊,为什么?我就搞不懂。因为从这个奖现在的颁发水平来看,基本已经沦为一个野鸡小奖,邵逸夫奖分分钟比它颁得好,还钱多。我就觉得邵逸夫奖设立的思路很好,咱们自己搞个奖。但之所以没有诺奖那种效应,主要中国人关键吃亏还是吃亏在话语权,你迟迟没有参于到西方人的历史记忆当中去。算起来中国参与世界游戏也就最近这几十年,人家玩了几百年。其实现在的中国人心态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差不多。整天讨论中国人拿不拿得到诺奖,跟讨论中国人是不是“东亚病夫”差不多意思。近代以来,太多时候中国好像都是为了获得世界的承认而发展的。总有一些人,但凡有什么世界性的事情发生,他的看点都是盯着里面的华人。他们对世界的关注,其实只是对华人的关注。他们盯的是“中华民族”到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了没有。整天说我们文化输出薄弱,或者没什么自己的现代文化可输出。其实原因在于我们就没处于能产生自己的文化的那种自在的状态。具体到科学,国内很少有人讨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花这么多钱做科学到底为什么,仅仅是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吗?

PS,这次诺贝尔奖获奖的STEM工作,我之前在《同行评议的失误》一文也提到过。Hell这种“起初的不受承认”,一定会被那些爱把报道写成知音式浪漫主义报告文学的文科应届本科生们大炒特炒——假如他们有水平挖出这段学界内部的往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