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研圈的生存之道由谁定制?

我订阅的博客Science in the Open最近一篇文章谈到了目前科研圈生态的一些问题,例如越来越多没有用的期刊、专著,越来越多的不顶用的评价指标等等。原文很值得一看。我觉得里面有句话很有启发:

Everyone is playing the game, but that doesn’t mean that all the players have the same freedom to change it.

每当我们感到我们所处于的体制有什么不对的时候,往往自己扮演的角色恰好不是有能力去改变大局的那个。一边感觉这个游戏的规则走向越来越偏,一边又无力去扭转这个局面。

我们总是笼统地使用“体制”这个词。其实它是否也是个“多尺度”的存在?每一层都有一定的空间限制,能做有限的事情。所以每一层其实都挺无奈。整个不合理是自上而下层层加码造就的。这是一个树状的物理图像。也可以是一个网络的图像,也就是谁都被制约,无从“破局”的状况。

我曾一度觉得领导的影响很大。他学会看什么评价指标,什么评价指标就变得重要,出版市场也会随之迎合。后来我又觉得,其实出版商才是主导。它们不断地推出各种高影响期刊。英语有个词叫“奢华期刊”(luxury journals),就好像奢侈品牌那样,不断地去教导消费者,什么是高品味。如果一个期刊影响因子非常高,那就似乎谁都无法抗拒。现在发现,所有一切其实还是整个研究者群体本身主导的。能够理解科学研究的理想宗旨的人很少,有能力按照这种理想宗旨主导自己的研究的人更少,而目前正在做科研的人多得多,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庸才,旨趣一般。所以,就好像流行音乐比古典音乐更流行,流行音乐就有很多歌星(世俗成功)那样,做大家看得懂研究,不需要多学习理论背景就能理解,符合大众旨趣的研究,就特别容易获得掌声。你觉得好像有一股潮流,让你跟得好辛苦,其实这就是追求大众化必然的代价。你去跟风,其实也是去添了一把柴火,让这种游戏规则更加板上钉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