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Sci-Hub这个网站被越来越公开地讨论了。去年,Elsevier告了这个网站,法院判了初步禁令,因此Elsevier可以要求域名提供商停止对Sci-Hub系列网站提供服务。所以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几个常用的域名陆续关闭。上个月底的Science专门为这个网站做了一个专题。最震憾的是一个可视化的统计结果:一幅标来自不同地方访问量的地图,可见不止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大量使用这个网站。这个网站不只是一个违反版权的非法网站,它还在一个方面影响了全世界。
事情会怎么发展呢?我联想到十几年前的情况。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听音乐直接stream就可以了。我们只关心多少钱的月费能买多高的bitrate。但是在互联网从56.6kbps的MODEM跳到IDSL/ADSL宽带的那个年代,新的听歌模式才从Walkman、Discman变成MP3 player。免费MP3几乎是一夜之间流行全世界,同时推起了Winamp等mp3时代的播放器软件以及RIO实体播放器。最终,唱片商不满意了,RIAA告MP3.com网站的事情,当年闹得很大。但是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下载音乐需要付费,一是费用不高,二是在线付费已经十分方便。但这是一个博弈的结局。没有免费mp3的流行,我们现在听音乐也许没有这么廉价;但如果没有版权商的反弹,也许我们现在根本听不到好的原创了。让消费者通过掏钱的方式投票,一个行业才能分出好与坏。当然,前提是这个市场不是一家独大,没有垄断。
科学期刊的情况跟mp3当然有很大的区别,不能简单类比。现时出版商之所以完全强势,我觉得主要原因是现代科研行为的职业化,评价科研成果质量也趋于量化。这个量化标准往往就是已发表成果的“受欢迎程度”,例如是否发表在高影响期刊,是否获得高引用。这种评价对一个研究者职业生涯的影响大到像那句话说的,publish or perish。高影响期刊、高引用论文之“高”,当然首先来自其学术水平。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出版商深谙媒体传播手段,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在推高期刊影响因子上越来越有办法,因此除了期刊本身水平因素外,出版商也对影响因子有控制力,进而对科研评价标准有影响力,于是这个看不见的触手就深入到科研体制的核心了。出版商把旗下期刊影响因子冲高,大学为了本校研究水平,就不能完全不订购。此时出版商就可以做高价捆绑套餐,以至于哈佛大学图书馆都买不起了。
科研职业化之后的评价体系也建立了特殊的伦理守则。例如作者不能一稿多投。其实,为什么不能一稿多投呢?这不是更加快地传播自己的工作吗?只是因为科研已职业化,发表论文的数量与人员报酬职位的升降挂钩了,若允许一稿多投就会造成无从进行评价。本来一稿多投没什么,但科研职业化之后一稿多投就变成作弊,被严格禁止。于是,期刊的内容绝对是“独家”的。这种绝对的独家性又给了出版商一种垄断的力量。
因占据优质资源而获得比较自由的定价权本来是常见的,例如有线电视台往往有付费的电影频道,广告里说有多少大片可以看,这些大片是会播放,但所有的其余时间就会播放烂片老片。但这毕竟是娱乐,你不高兴可以不购买。科研成果是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甚至可能是急着用来救命的(例如最新的医学发现),至少对所有研究价来说,能够随时访问所有人类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群体的刚需。这么“贪心”的需求竟变成了刚需,出版商当然随便占据一小部分就能赚大钱了,而且还能卖乖说自己经很克制。
总之,在这样一种完全不对等的势力对比下,也只能用用sci-hub了,难怪全球人都在用。但是解决出版商绝对强大的办法,是改变现时的科研评价方式,削弱出版商作为媒体的操纵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