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

搬进新家后,除了网络、媒气、水、电正常之外,还开通了有线电视和订阅《羊城晚报》。特别是后者,是像父母一样从小到大陪伴我的东西,感觉有它在才像一个家。虽然这么说,以前跟父母住的时候,其实很少看报纸,都是父母看。现在搬过来了,才真的自己翻开每份报纸逐版浏览。

亲自看了之后,才感受到《羊城晚报》的品位。虽然现在早就是互联网时代,你哪怕只上微博,该知道的新闻都能知道;但是看过《羊城晚报》之后,才能感受到其价值珍贵。

首先,《羊城晚报》有基本的操守。在互联网时代,“标题党”似乎已经成为无法扭转的行业惯性,也没有底线。这样的例子很多了。最近的一个不幸的新闻,知乎上有用户又列举媒体无赖下作的做法。而《羊城晚报》对这则新闻的报道就完全没有这种下作做法:杀害中国女留学生两疑犯落网。当你阅读到这个新闻,你看到的是三观端正的正文,同时你看不到三观毁坏的网友评论。阅读这份报纸,你形成的是客观与关怀的情绪。这本来就是新闻应该给予读者的效果。但是上网看新闻的效果恰恰相反。《羊城晚报》给我的良好印象当然不止是靠这样一个例子。除了操守之外,该报选择的一些观点也比较进步。我们国家其实仍然流行很多落后和低层次的观点。例如韩春雨的新闻,整个互联网主流就是赞颂、树典型。一旦树典型,各种夸大事实就无低线无止境了。这种做法可能是文革习惯,总之今时今日我们报道见义勇为、报道好人好事的方式仍然是“高大全”。广大网民似乎已经习惯这种假象,一旦一个人物有什么污点,就会当场反转臭骂。捧杀和棒杀的戏码天天上演,可怜了无奈的当事人。对韩春雨进行客观、务实的解读,才是对他继续正常发挥才华的最好保护。在这个知乎问题下,可以看到“头条新闻”对韩春雨的经历如何夸张。“科研欠费40万”——seriously?但是,科研圈子的本来状态,也是外人很少了解的。对科研事业的评论,无论是弹是赞都也鲜见到位的,因为毕竟有个门槛在那里。《羊城晚报》的这个评论就十分到位。该报选登这篇评论,也是彰显务实求真的追求,反对动辄捧杀动辄棒杀的落后做法。这种对现代文明价值观的追求,在被草根网民占据的中文互联网是看不到的。

其次,一份报纸除了爆炸性新闻、毒辣的评论之外,还有平静的本地新闻和副刊。这里充满了人情味和精神食粮,市井至例如天热煲什么汤,哪里有新开的料理,高雅至现代诗和散文。偶有妙文令你爱不释手,想要剪下来。这些也是成天拿着手机刷新闻所获得不到的,因为在你的手机屏幕里,这些时令汤水,远不及淫乱3P致死抓眼球。

最后,旧报纸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