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回答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2590716/answer/2399203150
我在很多个类似问题下发表过比较长的回答。有些观点不重复了。在这里我只讲一个之前没详细说的点。
我的观察,很多不幸事件中的极品导师,不良的课题组人际关系等等,都是职场中常见的。同样岁数的年轻人人,如果让他直接去工作,面临同样烂的领导和同事、同样恶劣的人性,大致都能抱着积极学习的心态逐渐变得老练起来;但或若他先去读研,碰到其实就是职场常见程度的恶劣情况时就特别容易崩溃,似乎自己本就是无根的小草。
我觉得这是由于传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孩子从“还是学生”到“出来工作”的变化中会发生一个反转。不管你多大了,如果你“还是学生(脱产)”,那你就是吃家里的用家里的,至少你不能五年十年地正式养活自己让家里真正解脱掉。但如果你“出来工作”了,尽管你也很难谈得上五年十年地正式养活自己不靠家里了,但至少整个期望就是正面的乐观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就反过来了。这种关系无形中会使得同样的年轻人,处于学生身份的时候特别软弱。当然也有例外的,但多半也是因为其家庭富裕,没有给孩子施加“吃家里的用家里的”这种道德负债感,让孩子觉得读书不是还债,爱读不读。找工作也不是必须,找不到随时回家待着。但我想,家不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吗——不管贫富?是不是很多家长认为,不让孩子一点儿事情就灰溜溜地逃回家,孩子就会被逼得敢于斗争?我怎么觉得,有一个无论何事都欢迎你放弃一切回来待着的家,才是我在外面能够硬气的基础?如果这研我爱读不读家里一点不会说我什么,那又如何轮得着导师无良暴虐三五年?
一个人离饿死有一百万种可能那么远。有很多生活失败的中年人做滴滴做代驾送外卖,成功活了下去,甚至能养家。但如果你读研读博,你似乎不允许自己干哪怕一丝不相称的工作。似乎是因为这样的一种说教:读了这么多年书家里投入和牺牲很大,而且这是最高的学历,因此就应该找到最好的工作。别说代驾了,稍微还有更好的工作可能,你都不满意现状,觉得读到最高学历亏了。这种心态是怎么习得的?是不是家人给的?我就听过一个家长,例如孩子高考分数能上清华北大,但孩子喜欢分数线低几分的某理工,家长说多考的这几分浪费了。我在做招生资询的时候就看到大量的家长专注点就是分数,他不管你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学什么内容,只看分数,到处打听精心盘算,孩子考的这几百分,哪怕千分之一分都不能浪费了。无形中把人生过得非常狭隘,似乎一切都在这个面前都是可牺牲的,人的价值不是心灵而是工具性。你高不高兴、有没有尊严,在某个外在目标之下都不重要。这种暗示可能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强化到读研究生。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不幸的研究生事件那里,学生都是拖到很后面,眼看毕不了业,才崩溃的。正是因为此前他们的心理就是认为只要还能毕业,其实一切都应该要能牺牲,包括人格尊严——以往从小就是这么被暗示的。
太少家庭以培养出了一张没被欺负过的脸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