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连续介质力学是一门难课。没有哪个专业、年级——按它正常培养流程——能够产生一个班级是做好了学习连续介质力学的准备的。这个课,给任何班级开设,都会是难的。
这似乎并没有给任课老师造成什么难题,世界上还有大量的老师在上这门课。但似乎给教务处造成了巨大的恐慌。教务处十分害怕“学生抬头率低”、“学生在下面玩手机、看剧、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所以,任何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都是教务处要下大工夫去解决的。比如,如果是因为一门课的内容本身过于难,那你就别上这个内容。
这样的话,为了学生的“抬头率”,学生永远不需要学难的东西,上难的课了。爱豆的演唱会学生抬头率是最高的,大学天天开办爱豆演唱会,教务处就放心了。
那难道,你上得太难,下面的学生大面积不听课,就好吗?
当然好了!这起码比压根没有人上这门课,少数想听的同学没有学习机会,好多了!难课,有人讲,更可贵。你哪怕讲得烂一点放网上都好多人推荐,因为没几个人讲,一推荐只能是那些你能算一个。活生生搬到面对面的课堂,学不懂的还能联系上老师追问,比在网上的网课好多了。
那难道,如果真的是因为你上得太烂导致学生抬头率低,教务处还管不着你了吗?
当然要管我。教务处要是真的想管这件事,我甚至举双手赞成,因为这能让一些不认真上课的同事原形毕露,退潮看谁没穿内裤。关键是你要真给咱潮给退了。你应该针对这个课的内容,征集小同行专家组成调查委员会,召见该任课老师会谈,询问该任课老师关于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只要教学目标是well-thought的,只要这位教师是“明知故犯”的,那就该尊重。委员会出报告如果是通过,那这课就继续这么上。你教务处作为行政部门不是要当来学术权威,而是要负责纠出南郭先生。你不是直接主导“课该怎么上”,而是负责组织评审,让英雄去查英雄,让好汉去查好汉。
开设连续介质力学这种课,就是“明知故犯”。能开得出一门这个课,小同行都会青睐。值得探讨的都是细节问题。谁都不会苛求全体学生都能跟得上。人家跟不上,你非让人出勤?还非让人课上不玩手机?“一起摇摆假装列车在前进”吗?什么苏联笑话。
任何课都不会是这些学生唯一一次学习的机会。有的学生想在这次课的时间里学到80%,他很认真听,非要搞懂所有细节;有的学生觉得将来用得上再说,来听就听个大概。这都允许啊。你教务处管那么细干什么。
说到底还是要“向人民群众汇报”、“对人民群众负责”造成的。说到底还是因为大学是为企业输出零件,一定要保证“质量”。毕业证代表着你懂微积分,你微积分就要在四到六年内重修及格。这些专业必修课就算了,人不能完全不食人间烟火。但选修课你也管?学生选个全校通选课,你也去管抬头率。那隔三差五的一些学术讲座你咋不也来管管抬头率?只要有一种,讲台上vs讲台下的场合,你就觉得该有一定的抬头率?咋就这么接受不了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刷视频的正常现象呢?先给你工位上也装个监控,看你上班时间刷不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