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关于科研的文章

学位论文的“绪论”和“引言”

学位论文除了第一章的“绪论”之外,具体研究工作的每一章开头还有“引言”。如何决定到底这些部分写什么内容?绪论和引言之间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部分的文字共同的目的都是为论文的读者补充必要的知识。具体判断标准是:如果缺少了这些知识,读者直接去看你的具体研究工作,就几乎无法看懂。这里的“无法看懂”,包括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原理、研究目的和意义等。但是我在这篇文章想强调的是,绪论和引言应重点保证读者对你的工作目的、意义和创新性的理解所需的理论背景准备。

特别是需要送外单位盲审的学位论文,因数量大,又隔行如隔山,评审人既无暇了解专业细节,又急需相对公正地评判论文水平,所以都希望能尽快搞清手头上这个论文的工作目的是什么(虽未必强求高大),主要做了什么事情去实现,实现到什么程度,学生克服了什么难度或者有何创新。如果专业隔得比较远,至少能知道这是属于哪个领域,可以稍微了解该领域的范式,至少在范式层面评判一下待评审论文是否靠谱。更何况学位论文也是公开发表的成果,后人要读懂且利用你的工作成果,也需要你报道必要的文献调研。

因此你的学位论文的应该尽可能方便评审专业了解到上述信息。这当然也离不开摘要、结论等部分,但它们的作用也需要基于读者在绪论和引言的理解基础上得到发挥。

“绪论”的重点是帮读者弄清整个论文工作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性所在

绪论需要重点照顾的是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乃至“本工作的创新之处”。因此毕业生要认真思考:你做的工作,在多大层面或程度上有值得一提的意义和创新性?理解你工作的意义和创新性需要先了解啥背景?

一般来说需要先告诉读者你这属于哪个领域或研究方向(稍宽一点儿),让读者迅速判断自己是不是内行或者知道找哪些文献作进一步补习。你需要在文字上介绍个大概,还需要引用代表性的专著和论文,以共同界定你的工作所属的领域。这可能就是你的1.1节。然后就要介绍你的研究兴趣到底是关注哪个子问题,(1.2节)。这个要细讲并附参考文献,包括已有认识和未解决的地步(1.2.1节),已有的各方面努力(理论、模拟、实验……)(1.2.2、1.2.3、……)。这些铺陈都是为了突显你的论文工作选择的方法和对象的妙处的,所以很可能需要为此作特别编排,相关的有利的就讲,不相关或没这个突显效果的就不讲了。总之要自然地引出你本论文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有些工作的意义和创新性是不需要很多理论知识的准备就很容易理解的。有的则相反,可能会造成“绪论”篇幅初稿过长。对于后一种情况,则不得不提高对论文读者平均水平的假定,例如要先引用几本专著、提示读者需要先修的课目等,再在此基础上介绍直接与论文工作相关的理论基础。能否自己确定绪论“掐”在哪个程度,很考验学位论文作者的理论视野,因此往往需要导师指导完成。

如果绪论还有篇幅空间,那你可以把你的创新点具体介绍一下,例如你方法上比较新,你就介绍一下你用到的方法的原理和已有发展。你采取的实验对象新,那你就介绍一下实验体系的基本属性等。如果没篇幅了,那你绪论以本论文工作目的和意义为结束也完整了。

“引言”的重点是为确立本章工作在整个论文中的地位

这里的“地位”仍然是讲目的和意义。如果你的绪论已经确立了整个论文工作的研究目的,那么你各章的工作自然就会体现对这一目的的部分实现(咱们不追求整体实现了,毕竟没有哪个说出来好听的研究目的是一个研究生几年就能实现的)。于是,具体某一章的引言表达出类似如下的逻辑:正如“绪论”所述,本工作需要完成XX总目标。首先就需要先做本章的XX工作。这一层是引言必不可少、首先要讲的内容。

其次,绪论的篇幅是有限的,很可能为了体现了整个论文工作的意义而讲得很宽。你可以判断,如果完全没有本章引言,读者看完你的绪论就马上看你的实验数据和解读,会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例如,本章的研究方法你是基于前人的基础作了特殊的选择的,这么细的事情你绪论里没空间解释,但不讲的话又怕读者质疑你为什么不选用常用的方法。引言就需要补充类似这样的说明。如果篇幅短,可以直接介绍,如果篇幅长,就只需提醒读者参阅哪些相关文献。你可以列一个列表,从重要到次要,你觉得读者最好都先了解了哪些知识再来看你的工作。如果本章工作内容真的没有这一层的担心,那你引言确实只需讲好上一段说的“地位”问题,跟别的章节承上启下的几句就够了。

“绪论”和“引言”都需要列明“内容编排”

除了上述所说的内容外,“绪论”和“引言”的最后还需要增加一个必备内容。

对于“绪论”来说,需要列明各章内容编排。逻辑上类似:(根据之前介绍的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工作将分为以下几章节。第二章是XXXXX。第三章是XXXXX。……第X章是结论。另附攻读X士期间的工作成果,……

而对于“引言”来说,则需要列明本章各节的内容编排,类似:本章内容编排如下,x.1节是XXX。x.2节是XXXX。x.x节是本章小节。

这个内容有点像是一种“必要的废话”,或者说是“绪论”和“引言”形式上的“结尾”。

给考研同学的一些建议

考研成绩出来了,很多同学要找导师。我发现很多学生到这时候,都没什么职业规划,更没怎么跟家里详细聊过这个问题。

1. 了解家庭的财务状况和规划

大部分父母,无论贫穷或富有,对孩子都不会吝啬,但又会或多或少地教育孩子节俭,并以身作则。大部分孩子也看见父母要辛苦工作才能维持家庭,日常工资收入也都多少有所了解。但是他们在未成年时期往往不知道的是家里在长期储蓄、投资和负债、自用不动产上的计划安排,而这些才是一个家庭经济后盾。年轻人在独立进入社会时全面了解家庭财务情况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那些感觉自己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年轻人。如果你真想做个负责任的家庭成员,就要了解清楚家里到底有多困难。一味的想着不花家里钱,并非是最负责任的做法。你的个人发展是家里最重要的投资。你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其实也是限制了家庭的未来。今时今日,年轻人甫在社会立足就完全独立是不可能的,继续依赖家庭经济后盾多年几乎是必然的。了解家里为你准备了多少钱,比一味徒劳地去避免花家里钱,要更加务实。

家庭的财务状部大致包括年收入、长期的储蓄情况、投资与负债情况,自用不动产等等。如果你有一些理财知识,还可以作一些更专业的估算。我不是专家了。在这里推荐两个链接,仅作为一种提示:网上和书店里有更多的资料——

了解家庭经济情况的重点是:今后几年的负债(房贷、车贷等)以及预期的大笔支出(例如买车、买房、婚育等),家人针对这些开支作了何种准备?你在这其中的预期角色是什么?

甚至,作为子女在准备闯荡社会之前,必须了解父母的晚年计划。他们是否能在单位正式退休?准备何时退休?预期退休金是多少?买了有哪些社保、医保、商业保限?特别是重疾险和人寿险?沉重的话题,也需要有所触及,毕竟这是为人子女首次初入社会学习独立的时刻。父母也不希望孩子在冲刺拼搏的时候有何顾虑。

2. 相关行业的产业状况

你所就读的专业,很可能不只对应于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本身的产业状况是很庞大丰富的信息。很多同学到求职的那一刻都对此一无所知。在此当中企业宣讲会多多少少承担了这方面的宣传。亲朋好友也会传达一些个人见闻。但这些信息是远远不足的。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范围往往是普通人难以接触、少有了解的。等到择业时再了解肯定是太迟的。这是做职业规划时候的必备信息。

在这里,你需要的是一些产业经济学常识。至少你眼中不要只看到公司和待遇,而是看到一条条有着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你投身一个行业,不管如何跳槽,只要保持在这个行业打拼,只会增加行业经验。而如果你跳槽是不断转行,那不管薪水是否翻倍,你在行业上的资历是原地踏步,也浪费了宝贵的年轻时光。从长远的生存角度,你也不能只考虑报酬,而要考虑你能提供的价值,特别是供你晋升的长期价值,而这只能是你不断积累的行业经验。甚至你自己也要考虑奋斗一生之后的理想退休方式。

对产业状况的了解,也是你在行业内不断找到适合自己位置所依赖的大地图。传统产业形成完整和相对固定的产业链,新兴热门产业也会与传统产业的某部分相交叉。除了产业链本身,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包括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媒体、协会、标准局、专利事务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等,因此这些也是你就业或跳槽又继续保持在行业之内的选项。

你同时要了解的是在行业中处于不同位置、不同角色的单位同岗位设置,尤其是对应于你预期学历的岗位。具体了解这些岗位的工作形态,例如待遇、加班和出差情况、业务难度、晋升路线和天花板等。最终形成一套有助于你作出合理的个人学历和专业进修规划并理性择业的详细信息基础。

在这里补充的是,高学历的就业面并不能简单地用“窄”来形容。它只是对应着一个少有人了解的特殊范围。学历高了,很多岗位的选择没有了,但同时也有很多岗位进入了可选择范围。所以一切都不能流于泛泛而谈、简单印象,而要具体、定量。

对于高分子专业,我有一个题为《高分子专业之路》的讲座,介绍了高分子专业相关的产业常识。在这个PPT里我同时列出了相关的专业课。这些产业信息,既决定了你要学的专业课到底将来用在哪些场合;又告诉你将来的就业范围之广。当然,待遇在随着企业在行业内的具体位置和角色、你所在的岗位、你的年资等因素,都能有很大的差别,更不用说跟别的行业比较了。要记住任何比较都只会有有限的、具体的可比性。泛泛比较是最不可取的。

3. 了解在学术圈发展的信息

对于理工科专业,不管你最终是留在学术圈还是工业界,都不能不了解学术圈或工业界的发展。很多工业界的人对学术界有很幼稚和片面的看法,这限制了他的眼界;反之亦然。

要谈论在学术圈的发展,就道先要对所谓“学术”有基本正确的认识。具体而言就是对什么是科学研究、什么是技术开发有正确的认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各自的成功运营模式是怎样的?相关的实施场所是什么?你想做科学研究还是技术研发?那么你就应该选择正确运营的场所。而这未必都是高校,更可能不是大多数企业。

和上一条关于产业状况的考虑类似,学术圈也有相应的建制和组织结构,提供不同的职业形态。同样地,这包括待遇、加班和出差情况、业务难度、晋升路线和天花板等方面。在行业中,这些信息纷繁芜杂,但在学术界中这些信息倒是相同而普遍的。都说待遇一班,没有上下班概念、经常出差、业务难、晋升难有各种天花板等等。具体信息是很容易查到的。

学术界发展道路绵长,大器晚成。而且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研发,都不是不经过培养就能拥有胜任能力的。问题是经过培养之后是不是就会拥有胜任的能力也不知道,必须先培养一翻试试筋骨。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学术界道路的“沉没成本”。但是这个发展道路并非完全没有分流渠道,问题往往是当事人根本没有考虑过甚至自己不允许被分流的可能。如果能“饶过自己的平庸”而不断随着形势考虑分流途径,也并不是一条需要破釜沉舟的道路。

4. 决定“读博”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具体谈谈读博考虑的问题。

首先是你要明确你想从事的研究领域。是的,还没开始读研。但因为你说你决定读到博士才毕业,所以你必须现在就明确想从事什么研究领域,并一言九鼎。这是很多关于读博的建议中没有强调的。你恶补了解相关领域也好,放弃也好,总之不能边走边看。这决定了你在很多问题中的底气,包括与将来的导师商讨一切问题,毕业后的选择等等。只有你自己树立了想要冲刺的研究领域,你脑中存在一个“要求”,才能让你选择到基本符合要求的导师,让你的努力基本有针对性地形成了符合要求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才能让你每个节点都选择朝向符合要求的路线。也只有确定了你要从事研究的方向,你才有一个划定的范围去注视相应的前辈的发展案例,调查在此领域中达到某境界和位置的学术道路模式。

确定了你的研究领域和志向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确定留学的国家。哪些国家及其院校在你兴趣领域有优势?就算你不出国,也对这个全球的形式有所了解,因为科学研究是一场国际竞赛。而如果你出国,这更是收窄你信息搜集范围的一步。国家的不同涉及到学校的招生制度和学位授预的年限和考核方式的不同,还包括留学签证制度的不同。你要重点了解的是如果你不得不延期、或者毕业后继续找工作产生gap的时期的签证制度。这很重要,不要等到你到了那一刻才被杀个措手不及。不光签证,经费住房甚至包括感情婚育等一切问题,都要优先考虑延毕、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失业等情况时的情况并想到解决方案。

去既定的一个国家留学还可能有若干种不同的方式,例如通过国家公派、自己申奖学金等。不同的进入方式,达到最后正式PhD学位毕业的路线是不同的。签证、年限、费用等也不同。例如这涉及到你是否有资格申请TA/RA/GA。这里有一个关于TA/RA/GA的介绍:Funding Types in US Schools – TA, GA and RA? Paid Money? Tuition Fee?

所有上述的考虑——研究领域、国家和院校、留学方式等等——共同决定了你读PhD的费用。有很多情况,家里不用给你出钱,甚至还有节余。这也并非所有情况。所以既不要盲目觉得出国要很多钱没了解过就打消此念头,又不要盲目觉得去哪儿读什么PhD都是免费的,跟家人都这么讲了,到头来突然急冲冲需要一笔钱难以启齿。就算你在费用方面作预先考虑,也不能只考虑一种最高兴的情况,要考虑其他备选情况以防万一。例如并非PhD一般不用钱,你就真不准备一分钱。至少,如果延毕呢?一时找不到工作呢?

特别是,你要在还未enter就考虑quit。请问还没读博的你,延期如果达到几年仍不毕业,你就放弃?放弃后你怎么走?是不是就意味着走投无路了?只要你搜索一下“博士退学”,就能看到大量的故事。如果你没有形成自己的答案,最好不要选择读博。

如上所述,求学路绵长。你长期工作的场所是实验室。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未必是所有人都习惯的生活方式。你可以提前了解的。本科你就可以进实验室,看到各种师兄师姐、博士博士后的生活方式。研究生群体也要丰富活泼的亚文化,有相应的影视和漫画作品。你是觉得很厌恶还是觉得很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我在上面贴出的PPT里,也给出了高分子专业出国的一些信息,包括比较强的院校。我还写过另外一篇文章:就业常识,解释了很多具体信息。仅供参考。

5. 记录他人的故事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形成习惯去做一个长期的功课:记录身边的人的发展和命运。

你刚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团队,不管是某企业的新部门,还是某课题组实验室,你都立刻能接触到不同年资的前辈。你就可以开始了解他们的现状,以及他们当年达到此现状的个人经历。这当然是靠平时去了解。准备一个小本子(也可以在你脑中完成),记录不同的人的命运。有些是已经发生的,从别人口了解;有些还需要你走着瞧,边观察边记录。

这有助于你观照自己。你自己将来想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很多时候是具体以某人为例的。例如你认为你也不多作奢求,只愿能像王某教授那样就行了,那么王某教授经历了什么?他今天的状况,依靠他以前和现在的哪些条件?又例如,某比你年长5~8年的前辈进入了瓶颈期,你暗自为他的前景发愁;如果你在他的位置,你会彷徨无措。但你观察和记录了他这几年所做的选择和努力,学到了很多对策,也体验到了哪些问题根本不算事儿,哪些因素才是关键。哪怕他最终走向了失败落魄,这一番具体的观察也会让你形成很多正面的答案。当然,对身边的人保持这种关注,不全为了明哲保身,而是要在顺手的时候帮别人一把。

从你读研开始,你就已经进入社会。keep一个关于个人命运的小本本,不断保持记录,是你一生的功课。

6. 与家人谈理想

年轻有无限可能,当然允许甚至提倡年轻人抱有超出现实的理想。但前提是要在上述信息均有所了解与思考的基础上。否则再现实和市俗的理想也属于空想。而若你在认清各种现实的基础上仍抱有高远的理想,那这就是值得他人敬佩和尊重、不容嘲讽的。

与家人谈理想,是对人的尊重,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当然,必须在对现实的充份认识的基础上谈,尤其是第一条关于家庭状况的认识基础,特别是家人的晚年计划考虑的基础。你的理想不应该不包括赡养老人,因为这不仅是法律规定义务也是子女应做的。当然,具体何谓赡养,如何赡养,是你与家人决定,只要不违反法律他人无从干涉。只有在此基础上谈理想,才不会是空谈,家人才有重视你想法的可能。但尽管如此,家人也不是总会认同你的理想。

关于个人发展,一定要努力与家人达成共识。如果难以达成功识,你就要有自力更生去追求理想的可能和切实计划,同时也要有不忘根据自己的道德准则及时回报家庭的计划和能力。否则你就应该有所妥协。这当然是暂时的、部分的妥协。因为人的想法、环境际遇都会变化;要实现目标,本来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管你要实现何种理想,既然你无法自力更生,那就离不开家庭经济的后盾。只能坚信未来是归根结底还是属于你的。

只要你树立了理想,并且与家人达成了关于个人发展方向的共识,你就不怕面对其他人的询问。例如很多人都很怕过年回家面对亲友。如果你与家人早已达成了基于现实的个人发展共识,那你对他们提出的种种现实不利,都已经考虑过,而且数据实例更详实,各种情况的故事众多(你的关于个人命运的小本子用起来),分分钟比他们还了解得多,亲友只会反过来觉得你见得世面,有本事。而且你已与家人达成共识,也不怕他们又拿家人长辈作为道德大棒,你大可坦言你与家人的共同决定。就算你与家人确实意见不同,但因为这时你也有了自立更生的具体安排和信心决心,于是也不怕跟他们摆明你的三观,笑对批评。举过年亲友质疑,只是一个比方。这不是怼亲友的问题,而是你在纷纷扰扰的社会大染缸里如何自省的问题。

很多巨婴特有的烦恼,只要成熟起来就不存在了。人生还有更难的功课。天有不测,生老病死,都充满了远比上述考虑更艰难的决择。我们往往都祈求平平安安,也以此为前提作各种计划。而如果你连平安立世的基本底气都没有,又谈何经受旦夕祸福,乃至作为一家之主,成为家人的依靠?25岁,从现在开始学习,一点也不早了。

谈谈研究生教育的基本道理

很多学生其实不知道导师应该是怎样的。我来讲讲这个道理。在这里,我只讲道理,不讲实际。因为实际情况知乎上很多人能吹得很溜,但是叫他们讲讲道理应该是怎样,我看他们未必能讲清楚。

我不知道中科院系统怎么样,但是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老师的职责,受教育部管理。进行科学研究也是他们的职责,这是由于他们申请了研究经费。原则上来说一个老师可以自由决定申请不申请、申请哪些经费。但是,研究生培养的方式是通过研究一项课题来培养。如果没有经费,老师无法完成研究生培养的职责。因此保持经费充足也成了高校老师的份内事。但是老师自己申请的经费,都是以具体待研究的科学问题为内容。研究生培养只是一个研究项目附带的成果。所以,老师申请了项目,不光要培养研究生,还要把该项目的研究做好,才能给这个项目交差。所以不能随意为研究生设立不相关的研究课题。当然,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不完全可控可预测,基金项目也允许在项目实施期间研究问题发生转化的情况。但上述的总体道理决定了,导师给研究生提出什么研究课题需满足各方面的责任。学生在跟导师讨论自己的研究课题时只能在这个共同的基础上找空间。

当然,高等学校也负有研究生培养的责任,而且是主要责任。如果你的研究生学籍需要交学费,这钱也是学校收的。所以,确实另有常规的、不规定具体研究问题的纯教学经费。例如“985”、“211”这些工程,就是中央财政选择一批高校针对高水平办学的目标来批经费给他们。其他高校也能从地方财政拿钱。高校拿到这些钱会以各种形式分下去。导师除了自己申请的基金外,往往也会有来自这些中央财政的钱可以用。学校和学院公共的科研软硬件很大部分也是用这些钱搭的,不会是叫导师们从自己申请的基金去凑。因此很多小型的实验室、刚起步的老师,可以利用学校和学院建设的资源完成自己的研究同时进行研究生培养。这是其实是研究生培养中学校负责的部分。但是,光靠部分钱,老师甚至无法维持实验室正常运转,就算完全不做实验,也要交水电费、房间使用费、自然损耗造成的仪器耗材和维修费用、规定内需发放的研究生生活费等。所以,一定要再靠老师自己申请的项目,才能有足够维持研究生培养的经费。

我上面的介绍,都是本着一个老师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研究事业,不考虑发论文冲头衔,一心扑在研究生培养上这个前提的。也就是说,就算一个老师只想培养和成就研究生,他都不能不进行具体的科学研究,不能不申请经费。其实,科研经费本身也包括了研究生培养。培养了硕士研究生多少名,博士研究生多少名,也是申请时要写的计划、结题是要汇报的数目。一个四年几十万的普通面上经费,在申请时也不能只有申请人一个人做。因为你为了拿这些钱所写的研究内容已经必然是无法一个人完成的。所以必须有若干个参与者,负责不同的研究内容,这些人多半是研究生。

经费管理门看重的是研究成果。这是资助一个具体研究项目本身的目的。论文当然是成果的重要载体,哪怕它不是唯一载体。不仅论文上要挂基金号,老师在学术会议上的报告,也要明确感谢支持的基金项目。原则上,在任何地方公开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在新闻媒体上报道,都要同时说明这项研究受谁支持。虽说论文只是科学研究的附产物,你可以在任何你觉得成熟的时机,以你认为恰当的形式去发表你的成果,在人类认识自然的长河中的作用都是不变的。但当你的科学研究是以他人的经费资助的时候,论文就是一个必须的产出,因为你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他人交差。而由于前面讲到的原因,研究生培养要求老师不断地要申请经费。因此,一个老师要维持研究成果的产出效率,以便申请新的一笔科研经费时,评阅人在参考申请人过往研究成果时不会得出负面的评价。所以,你的老师需要发表论文,而且还有一定数量上的压力。

上一段的介绍,仍然是本着一个老师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研究事业,不考虑冲头衔,一心扑在研究生培养上这个前提的。也就是说,就算一个老师只想培养和成就研究生,他都要维持一定的发文章的节奏。

既然要发文章,从学术圈公认的伦理,导师和学生分别是通讯和第一作者。这方面的道理,知乎上倒是有很多人讲过了,我就不展开了。

从量上讲,到底要发多少论文,才够维持研究生培养(即维持一个不太负面的记录以便能不断申请到经费);这个问题是没有原则的,因此就不能讲道理了,必须讲实际情况。

我只以我所在的领域为例,一个普通高校教师(硕导),只每次申请一个国基面上(4年),只有一间实验室(没有自己的办公室)。一个面上的钱,把实验室的水电费交完,学生补助发完,剩下的钱并不多。如果实验室房间数量多几个,那就没有钱去做实际的科学研究了。一个普通老师,每年有一个招生名额,如果连续招生且保持正常毕业,那么同一时间这个老师需要同时指导和资助3名研究生。以我对面上基金的行情认识,一个申请人对一个项目在论文数上的交差,应该是每年两到三篇普通档次的论文(SCI领域内Top2~3,当然你如果发了Nature那你四年只有这篇都OK,依此类推)。实现这个数量的难度,是跟研究方面有关的。材料类有很多可以水论文的研究方向,所以对很多老师来说,实现上述的这个标准并不太难。真正难的是真的保证申请到基金。因为基金项目的评审远不止看你论文数,而且上述的这些论文数只是及格水平。如果你本人水平平庸,申请书写得又很平庸,论文数量和质量又平平无奇,那铁定被刷掉。为了保证拿到钱,你在圈子内的辨识度、论文质量和数量、申请书撰写质量、运气这几个因素,不仅不能都没有,还不能只有一、两个。所以,一个老师还需要努力在前三件事上面进行耕耘(我作为唯物主义者就不在第四件事上耕耘了,但也不排除有其他老师会)。

就算每次保证都能申请到,同时只有一个面上,还是抓襟见肘。最好同时有两个。那么所有上述的耕耘就需要翻倍。就算如此,由于面上项目本身的设置原则,一般不预算超过五万的大仪。一些重要的仪器动辄几十万,光靠拿面上是永远买不起的。更不用说要找房间放,你占用的房间数量必须增加,你的房间使用费、水电费也要加倍。没有这些仪器,你不光申请基金时陈述申请人研究条件时就很尴尬(如果都说实话),实际研究过程总是要蹭其他实验室的仪器或者去排学院和学校公共条件的队。

能跳出这个困难圈的一个方式就是升级,申请重点、重大项目。很显然,这些项目的申请人,需要有一些人才头衔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到现在为止,我都是在讲:假设一个老师完全不考虑自己事业目标,完全只为培养研究生。前面都一直只讲道理,但到了申请经费这一部分突然讲实际了,结果就导致,这个老师必须拿头衔。

更不用说一个老师还要养家糊口,甚至老师也有欲望,想去马尔代夫。但是这些讨论网上已经比较多,都是那些陈辞滥调。庸俗是所有人都很在行了,我就不展开了。

现在我谈一下,一个想要获得道理上的研究生教育的学生应该怎么想。

道理上的研究生教育,是要给你什么?

首先应该是给你十分初步的研究一个具体问题的体验。光从一句科学问题,你如何思考和分析、如何开展文献调查、如何设计技术路线去验证假设,从而得到答案。你通过完成你的课题,需要尽可能从中提炼出一般方法,从而使得你有能力更独立地完成其他不同领域的、不同规模的课题。你经过研究生培养,成为一个能独立做这件事的人。当然,还包括在此过程中增长的理论知识,但是在研究生阶段,理论知识是随课题需要来补充的,它是你做课题经历积累。你是因为做过哪方面的课题所以有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因为你专门自学过相关的理论知识。什么时候都是先谈你做过哪些课题。重要的已经不是你懂哪些理论,而是你的研究能力,这既包括你理论的积累,也更包括你随着问题的需要快速学习新理论并运用到解决问题上的能力。总之这就是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不多不少。

那么,成为一个这样的人有什么用?社会需要吗?哪里需要?需要的程度如何(给发多少钱)?这些都决定了你是否愿意接受一个道理上的研究生培养。

举个例子,如果你其实将来想去企业打工,而企业根本不需要这样的人,那你干嘛还读研?是不是其实只是受人才市场不正常的学历崇拜所裹挟?那你理应后果自负。一个理想上的导师,也只负责在你身上实现道理上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实际上,当然有少数企业需要这样的人。它们恰好都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只是,需要多少?在哪些岗位上需要?何时招聘?这都仍然需要了解清楚。

又例如,你十分清楚何谓研究生培养,也十分清楚你实现了受培养目标之后能进入的行业和岗位等信息之后,才决定读研,希望获得理想中的研究生培养。那么,现实的扭曲是不是已经严重到造成你无研可读了?如果是,那你放弃此想法即是,说自己生不逢时也好怎么都好 。但很多人不是十分清楚前面的所有这些事情,仅仅是因为自己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当初道听途说从众时的想象,就怨声载道,这不就是典型的巨婴吗?

事实上你远不至于因此而无研可读。全球这么多达国家这么多高校,研究生教育各有风格。哪个导师如何,都能了解清楚。哪怕是一些非常不恰当的诸如“不要找奋斗逼”、“不要找亚非拉”、甚至是“不要在国内读”,假设其原因是“得不到理想中的研究生培养”,都考虑上了你还是有选择。一个明显就是论文工厂的实验室,你为什么去?你原本觉得你能从那里获得什么?你对研究生教育是否只有个人想像?你的失败到底是别人造成的还是你自己巨婴造成的?

大致的道理我已经讲完了。最后我谈谈为什么要谈理想,因为很多人认为成长为成年人应该少谈理想。首先,正如我这篇文章所显示的那样,理想是讲道理,不是指空想,不是所谓“我要投身XX事业”这种简单口号。有很多你们想像中的理想,例如关于“导师应该如何”的问题,在道理上都不存在,何谈实际?其次,正是因为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多违反道理的地方,甚至整个现实形成了一个逼人不按道理做事的怪圈,你才更需要对“道理上是怎样”十分清楚,以便你就算被裹挟,也至少十分清晰你哪些事情被谁如何裹挟着,同时在一些能脱离这个怪圈哪怕一刻的那一瞬抓住机会,回归道理上做一些事,同时继续不断向未成年人传递理想中的道理。这才是合格的成年人。

你作的选择,谁会理你?独立生存在世上,你只有求仁得仁。没有人能保证什么,一切都靠自己先解清楚,一切都靠预先观察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既要确认你是求仁,又要确认你能得仁,都靠自己。

而之所以要了解现实并没有在运行着的道理,是因为现实永远是自相矛盾,甚至充满个体偶然性的。你如果想仅从现实总结出什么能适用于你这一个个体上的规律,必定徒劳。而道理by definition是冲着自洽去设计的。现代文明社会,是通过把道理讲好,然后提倡大家都按道理去做,来尽可能避免现实自相矛盾坑爹的程度。这里面还有很多经济学问题和社会学问题,有很多人致力于这方面,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你作为一个非巨婴的普通现代公民,就应该至少有上述自觉,使得你在“求仁得仁”这件事上面,变得稍微轻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