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班主任

知乎:我22年被录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网上看到很多劝退的,现在有些犹豫,高分子专业真的好吗?

原问题链接:我22年被录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网上看到很多劝退的,现在有些犹豫,高分子专业真的好吗?

在“选专业”的问题上,很多人输出的逻辑大约是由以下几条构成的:

  1. 所有专业都可以横向比较好坏。因为我们不care具体学啥。
  2. 因为人生本来就不为了学任何东西,而是为了买得到房,找得到妹子,人生能卷赢别人,要给自己一种值了、赚了的感觉,才不后悔。
  3. 总之到处有人吓唬你说,你人生最终高不高兴,就看上述这些,如果上述这些有一丝残缺,那这种失落感将会无法用任何别的精神偿来满足。所以他们劝你,除了上述这些因素,其他因素,比如兴趣、事业上的成就感、满足感等等,都没有纳入考虑的必要。
  4. 任何具体的不同学校、学科、专业或行业,在上述那些被推荐为主要的因素之上,就都具备横向比较的可比性了。
    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我发现有很多人认为学工科会使男生找不到妹子,所以劝退。尽管这种观点的详细论证中充满了对女性、对恋爱关系的严重误解和偏见,但持这样的观点的理工男的存在本身,又吊诡地反过来支持了:确实,学了工科的人真的易于习得大量对女性和恋爱关系的误解和偏见,somehow这种观点又能成立了。

我再继续补充,上述这种逻辑的在更抽象层面上的默认观点。

  1. 为什么1~4适合大部分人,或说它们对大部分人是有益的?因为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人生要干嘛。或者至少说大部分人并不能及时地知道自己人生要干嘛。尤其是在选专业的时候。
  2. 人几乎不可能在人生观、价值观都想明白之后,再去做人生当中的任何一个决择。因为有的人可能一辈子想不明白,但他在活着的时候必须做一系列决择。
  3. 庸俗而市侩,词不好听,但它只不过是统计上大部分人幸福感的来源范畴。
  4. 所以既然你还很懵懂,那一个安全的、或bayesian-like的办法就是优先按照庸俗而市侩的方式来做决择。因为——
  5. 就算事后你看透了自己,发现自己是高雅的人,当初的决择过于庸俗的,那又怪得了谁呢?谁叫你没更及时地看透自己呢,所以你是不会为懵懂时的庸俗决择而后悔自责的。你能这么洒脱,因为你高雅。
  6. 反之,如果你懵懂时模仿高尚的人的做了个小众的决定,日后你发现原来自己是个庸俗的人。你却原谅不了自己,一生哀怨。你就没有上一条那样的洒脱,因为你就是庸俗的。(请注意,正如我回答开头所说的,我正在描述某种价值观的逻辑,不代表我本人认不认同。)
  7. 大部分人都没有信心自己将来会出落为一个高雅而不是庸俗的人

这0~-6支撑着上面的1~4。

在劝退大V中,头部有几个自己还在其他平台开号的,大概就是上述这种底层主导逻辑。

所以像你这种这么懵懂的,还搞到要上知乎问问题的,那你还是多看看劝退大V吧,你照他们的做完之后,至少人生心安理得,能够说一句“反正当时我也采取了行动,谁也怪不了我了”。

当然,具体到高分子专业的一些信息和考虑,倒是可以看我另一个回答

至于我的其他关于专业选择的回答,建议你还是不要看了。它们不适合懵懂人,或者简单地说属于“劝进”。因为我本人吧,上述的-6 ~ +4,每一条我都不同意,或对我都不适用,或我是相反情况。如果你也是这样,你根本不会产生现在这种困惑,甚至来提问。所以again你最好多看看“劝退”大V的文章,无论如何至少能催眠你拿得定一个主意,逃出当下的痛苦。日后的事日后再说……


对了,我再给一个善意的提醒。网络上的营销号,可能正、反两个意见阵营背后都是同一个老板。我不知道实例因为我不是搞这个的。但我设想这样有很多好处,其中一个就是可以同时管理正反两阵营达到双双优化。

比如我发现的一个现象(且我怀疑是有意为之的)。例如你可以经营一个“中国崩溃论”的号,在里面,你不仅要正向输出观点和故事等内容。平时在日常输出的措辞上,有话偏不要好好说,非要烈地加入幸灾乐祸的感情色彩。无形中,那批“听劝”的人群会有获得一种幸运的心理加成,而对那些“不听劝”的人群则是一种负面的心理加成。似乎不听劝的人简直就是犯了大罪,坐等审判日到来之时通通下地狱——“你惨了嘿嘿!你不听劝?你等着哭死吧!”。同理,你另外又经营一个“美国崩溃论”的号,也做同样的事。你作为两个号的共同老板,这样做就催促那些“中间摇摆选民”,赶快义无反顾在选定任何一方,赚到他们的钱。说白了,针对中间摇摆分子,策略就输出焦虑——无论是向哪个方向的——反正落到天平的任何一端,钱都是同一个人赚的;最赚不上钱的就是停在“理中客”的正中央的那群人。

总之今时今日,懵懂而困惑的、无法自己拿主意的可怜虫们,上网寻求帮助时,面对的仍是一群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情绪强盗。因为社交媒体从起初的世外桃源式的自发模式,发展到全部被资本所垄断的今天,资本更乐见到的恰恰就是一个撕裂的社会。每个懵懂百姓,都只好指望着某套由他人提供的不容攻破的说辞,自以为幸福地熬完兴亡皆苦的人生。

知乎:生化环材还有活路吗?

原问题链接:生化环材还有活路吗? – 知乎 (zhihu.com)

原问题具体内容:

211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大三,这个专业真的是太坑了,心态崩了,最近有些抑郁,希望各位大佬给指一条明路,打算休学一年找一找方向,救救我吧,求求你们了,最近很想自我结束

一、关于抑郁

我觉得你的抑郁状况本身是需要首先被重视的。从这个问题下的其他回答者的文字经历中也可以看到他们经历过抑郁。可惜的是目前大部分人的周围都较难找到靠谱的专业人士来处理抑郁的状况。我也不是内行,你也许可以做的是先跳开“生化环材”相关话题,在网上找专门科普抑郁的文章多看看。休学并非是什么失败的标志。

从我的经验,我国年轻人抑郁的共同诱因是我国特色文化,包括长辈群体和社会文化。年轻人特别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但目前的孩子在大学毕业之前,这样的生活都被完全剥夺。“丰富多彩”这个词过于习以为常了,我加粗强调了一下希望大家回味一下这个词。例外仅限于一线城市富裕家庭的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一个人成熟成长必须的。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就因为极度内卷的竞争,而让以升学为导向的学习充满了所有时间,让升学话题成为了他与所有其他人的唯一话题,那么我想这样的孩子心灵的成长是停滞的,至到大学。这里的“所有其他人”可能并不夸张。因为今时今日,你只要还是“学生”的年龄,你似乎就只扮演学生的社会角色。你的年龄直接把这个社会角色焊死在你的身上,别说你跟你的父母、父母、老师、亲戚的交谈难以延伸到升学考试以外的话题,你出门在外碰到的任何一个初次相识的长辈,在看到你的年龄之后,都以升学考试为话题来跟你聊天。你似乎觉得,你在大学毕业以前活着的整个意义就是升学考试。你唯一能聊一切其他“禁忌话题”——爱豆、游戏、动漫、……——的人群就是同龄人,而他们和你一样幼稚和无助,相互救赎的程度非常有限。

那么,大学毕业之后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会不会大学毕业了之后你就能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呢?从小关于这个问题,你得到的说教就是:啥丰富多彩的生活都是钱堆出来的,只有找到挣大钱的工作,一线城市买到学位房,才叫经济自由,过得起丰富多彩的生活。否则人生就惨了,就要成为一战时期西方资本主义上的、好像卓别林电影中那样的、富士康跳楼的工人。特别是,要变成前者而不是后者,并非达到什么客观绝对的成绩就够了,而是要相对地卷赢大多数人才行,因为远的不说,高考就是这样的。

我是心理学外行,但我从观察学生当中发现一个经验,好像也可以应用于其他人。当一个人面临一个坚巨的,有一个deadline的任务,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时,他会处于一种比较危险的心理境地。一旦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能力不足,或者乐趣不大时,这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压力并不能“转化成动力”,反而会让这个人陷入拖延和失眠的恶性循环。他眼看着“失败”的可怕结果一天一天的逼近,而自己却一再拖延,没有丝毫行动能力。

有一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deadline。高考是这种情况。赶毕业论文的时候是这种情况。题主的境况,则属于“人生不允许失败”,却在“天坑专业”待到了大三下学期,deadline就是毕业找工作的一刻,也是这种情况。凡这类情况,都会导致抑郁。

我是心理学外行可能说得不对,我觉得症结就在于“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件事上。到底是谁,吓唬了你二十多年说,人生的各类重要节点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到底是谁向你输出,天坑专业除了特别drama的“转码”、“转金融”、“转法律”、“马上退学重新高考”等破釜沉舟式的大动作之外,没有其他建设性建议的呢?我还看到一个回答说,在计算机行业职场中,虽然不特别歧视其他专业转码的求职者,但却特别歧视生化环材专业转码的,原因就是生化环材学生被PUA惯了性格懦弱。这从事实到归因都充满着荒谬。也跟许多劝退文中大量“转码成功”经历叙述相矛盾。但我相信这个回答者本人的经历是真实的,那么这些因这么古怪的理由歧视“生化环材”专业的HR们,是从什么途径、从什么人写的文章中,认识到如此的“生化环材专业”特点的呢?是谁在输出这种歧视呢?谁在加剧你的抑郁的社会因素?既然吃了一堑,应该争取长一智,而不是反而增一愚。

二、关于大学

我不是一个“生化环材”劝进者,但我同时也跟劝退者划清界线,包括很多“高考报考咨询”专业的劝退者。我首先就不会不加区分地把“生”、“化”、“环”、“材”凑到一块儿。人家LGBTQIAPK一股脑拧成一块儿是为了性少数群体能发更大的声音。这“生化环材”拧在一起却是一种“连座”。从劝退人的具体批判来看,对“环”的批判很少,而“生”与“化材”的批判点也不尽相同。事实上,如果要批判“环”,那就还需要包括一大堆诸如食品工程、轻工、包装等这些专业。

洪堡式的大学理念是与现在这些工科大学南辕北辙的。洪堡式的大学为的是“人”,而工科大学为的是“才”。后者对人是一种物化,工具化。如果你也这么看待自己,那么你个人价值的实现感就十分依赖于社会岗位的接受程度;找不到好工作将不仅是找不到好工作这么简单,而是对你个人价值的整体否定。特别是在我第一部分所说的中国特色成长经历之后,你更可能形成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中国几乎没有洪堡式的211非985大学了。就算是985大学之中,除了不屑于与985大学为伍的985大学之外,也都没有洪堡式的大学。很多年轻人从来没有形成过“我这辈子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想法,更谈不上把人生价值感托付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可能仅有零散的,从长辈处习得的时间表和任务清单,中考、高考、大学毕业等时间节点你相应地必须收获什么。小孩儿的时候,自己“是不是好孩子”、“乖不乖”等自然必须依赖父母的评判,但从这种情况转换为自己评判,应该在青春期完成,但很多年轻人感觉读到博士了也尚未顺利完成,越卷的、课外读物看得越少的、没有课外兴趣爱好学生,越是如此。

这怎么能不抑郁呢?

三、关于专业

题主提到他具体是211学校高分子专业的。恰好我是高分子专业的老师。考研面试接触过大量211学校高分子专业或其他方向的材料类专业学生,他们必须提交本科成绩单,PPT中也会介绍很多学习成果,很多学生还会在PPT中介绍他读的什么小学和中学,因而也能了解到他们来自什么经济水平的地方。所以我可能比那些劝退人士更准确地了解这些学生的处境,我希望他们自己能够了解。

1、实践教学质量水平。高分子的本科课程实验课的数量和质量,是对学生特别有用,而不同高校却差别很大的地方。物理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实验的内容常常是材料热力学物性常数的测量实验,这在行业中还是经常用到的。至少通过实验加深对一些物性常数的定义,这产品设计过程中选材必备的基本常识。聚合物的反应和加工的实验,可以至少让学生熟悉工业流程。在这些实验中,内容是否陈旧,是否还在介绍二十年前的土老帽儿方法,甚至是到底有没有开设实验课,就是不同高校差别很大的地方。高分别说211非985院校了,985院校中若不是传统的高分子强校,在这些方面都是差强人意的。

一些非985院校,非高分子的其他专业,比如纺织、包装之类;或者高分子中比较侧重特点的如加工、模具设计、复合材料等专业,可能是有很长的历史积淀,从他们的课程上看,这些特长方向教得很扎实。如果这些院校由于特长的关系跟国内头部企业联系比较紧密,那相信实习也是能到这些好的企业去参观的,你会看到一些环境不那么差的“工厂”(一般会建设成“园区”,就是厂房办公娱乐体育健身宿舍一体的在大块地方)。如果你处以这样的专业中,不要太担心学校差,但要注意把你们专业特长学好。

2、理论教学质量水平。国内高分子物理课本,从80年代开始一直没什么更新(除少数几本非主流的之外,我在另外的回答有提到过两本)。若是这些内容足够了也就算了,但不巧的是这些内容在80年代时就已是落后了的。70年代以后的进展,今天早该也早已写进了国外的教科书了。这是由于近世物理(及其数学)应用于高分子物理之后的发展,都无法引进到国内的化类专业,因为国内流行着一种愈演愈烈的倾向就是“数学物理不好的才学化学”。本来应该是“喜欢化学的学化学”而这些人未必数学和物理不好。所以不幸的是,如果你只考上了一个211的化类专业,你很可能本来就不喜欢数学和物理、很可能中学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就不好、很可能大学中的数学和物理课程又少又烂……总之你虽说是学高分子专业的,但学到的那点儿理论基本没有“附加值”,比不过工厂经验调整来得成效大,因此你的专业学历匹配不上像样的薪酬。这种状况是多年累积结构性的。经济好的时候,企业根据你的大学排名姑且把你招进去,按企业的方式把你重新培训一遍;经济不好的时候你毕业即失业。你的理论就更支撑不了你进行有意义的科学研究了。正因为如此材料类的研究变成了炒菜,因为没有理论扎实的新鲜血液去补充这个研究群体,补充的多半就是211学校考研改命的卷王,只懂炒菜继续卷。

说到这里我插一句,从上面两点的分析来看你应该能理解,为何把“生”、“化”、“环”、“材”放到一起批评很不妥了。不同专业的问题,怎么可能是一样的?有何共同的可比性基础?如果把所有专业放在一起来比较(包括什么法律金融之类的文科专业),竟会有共同的可比性基础,那这个基础就只能是“毕业挣多少钱”。一种拿“毕业挣多少钱”来评价你花了二十年拼得的大学学习机会(特别是洪堡式的、为了一个更加丰富和健全的的大学教育)的唯一价值,是不是不仅把你前二十年的人生贬低了,也把你整个人生都贬低了?如果他们进一步说,穷人只配有这种人生观,这是否是明目张胆地PUA穷人、乃至奴化穷人?

专业自有其不可推脱的属性,材料专业仍然坑。就算你此生有志于投身你所选择的某专业作为你的职业生涯,你也还是要看这个专业的教学和培养方式有没有与工业界和学术界脱节,会不会白费了你的这个远大志向。换个角度说,专业教育可能没义务承担你个人收入是否买得起房,个人是否生活幸福美满等义务,但它不可推卸的、by definition的责任就是实现专业教育本身。天坑专业至少值得批判的点就是它在专业教育层面上的不称职;它没有给你应有的专业教育,既没让你成为工业上prepared的人才,也没让你成为科研上prepared的人才。再加上前面提到的一些社会问题,你另一方面也没成为一个prepared的人。怎么可能不抑郁?

四、剩下的事

如果说青少年抑郁占四分之一,那么你猜生化环材研究生中抑郁的占到多少。我猜占99%(我想做到的是那1%是我的学生)。我看过一些劝退人自己的经历,我觉得他们当年也是经历了抑郁,转专业本身是一种个人救赎,越义无反故,他才越能得救。因此由他们组成的劝退声音特别极端,因为他们不是在劝退而是在心理自治,强度自然容不得一丝消减。

但我不是心理学专业的。我说了半天没讲如何解决困境,是因为我不能瞎支招儿。但我相信,完整地理解自己的抑郁是怎么来的也有帮助。很多人认为,一个特立独行的、洒脱的人生观,是有钱人家庭的孩子才拥有得起的、才配拥有的。可是我感觉,所谓的“小镇做题家”们,更亟需一种特立独行的洒脱的人生观,去救赎他们与生俱来的残缺。

哦我补充一个特别小的建议。如果你转其他专业感到从学习能力上,难度上还有效果上都不是什么更好的选择,那么留在高分子专业内可以考虑的出路就是出国。高分子强校有很多不那么top的大学。到了国外可以远离国内环境,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一种释放;专业教育也可以重塑,专业视野也可以扩大。美国读博士研究生一般不需要自己花学费钱。导师给你的钱能cover学费,一般你还会申情一个GA什么的赚点钱,生活还是挺好的,具体看在哪个州。

知乎:如何看待老师因学生作业普遍不及格,解散 63 名学生微信群,称「和你们没感情,江湖不见」?

原回答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7496435/answer/2281790882

这位李老师应该比我年长些。我这个80后算是后辈,也在教学岗位上,同时也当过班主任。我所在的学校跟哈工大也有些可比性。我觉得大一的学生需要特别注意他们的心态转换问题。

知乎上很多人的说法是到了做研究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平庸。这其实在大部分人耳中听起来是很凡尔赛的。有孩子上初中的或者做教培的就知道,大部分后进而仍然勤奋的人是有多早就每时每刻为自己认清自己的平庸。随便上知乎搜一下,各个专业的前景是怎样的,就搜到一堆失意青年情绪输出劝退。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已过早知道人生真相,做出了“是否还要不断追求卓越”的个人选择,而并不是像很多比我年长的长辈一样,认为26岁仍然很年轻,理应“充满朝气”等等。有的人衷心希望,现在考上了哈工大,能不能就算“上了岸”了?谁告诉我?因为不想卷了。我们从老师的角度一眼能看穿学生智商,因此容易觉得他们这种妄自菲薄的懈怠状态属于浪费人生很可惜,但心理健康才是一个人能走多远的主要因素,心理也不是天然能保持健康的。

上述说的大一懈怠想法有幼稚夸张的成份,孩子到了后面可能会缓过劲儿来,但不加以干涉和管理任由他们自由发展的话,迟一点儿缓过来的落下的科目就很多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像这种“学风”、“心理教育”之类的事情,除了传统上有学院的团委或者学生工作的老师、班主任、辅导员等负责之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上大一的课的老师也做很多这种工作。有很多课注定就是给大一的学生上的比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上这两个课的老师,首先学习内容上就难免跟高中衔接(所以这种课的老师最好多关心近两年的高中教育,因为高中教学改革很频繁,跟我们上高中的时候变化非常大)。此外,还需要从学习方法、学习心态上引导学生从高中的方式转化为大学的方式,而且要为他们铺一个比较平缓的坡度。当年上我这些大一课的老师经常讲这些道理,他们应该也是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的习惯,因为高中思维在上课反应和课下作业中体现的问题是很鲜明的,任课老师时间久了会想起来抓这一块。甚至在课堂管理上,这些老师也采用部分高中老师的做法。比如上课睡觉的过去提醒一下,课上经常提问,要么让几个学生回答,要么非要等待台下回应,给课堂增加一些带动性的压力等等做法,这些都“很高中”,在大学不应该还要这么上课,但大一还是需要帮学生过渡一下,让学生不至于完全真空。

另外,很多大学都重视大一新生的问题,这些工作一般都是学院团委搞学生工作的老师做的。但是大一课程很多很重,大一新生在生活上的主题是上课,主要影响大一学生的人是高数、大物等任课老师。上完课之后学生已经很累了也没什么其他的空余时间,学院团委想要做学生工作,却要通过额外组织各类交流、球赛等、团日活动等,收效不大。也许经过他们的摸索觉得还是让学生忙起来是最有效的吧,不然也是去打游戏。但无论如何学生工作的老师最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让学生少挂课、少出问题学生。我觉得如果任课老师能跟搞学生工作的老师合作,组织一些跟课程学习相关交流。任课老师有机会向班主任吐槽“这个学生是你们班的吗?他上课XX、作业XXX”,班主任有心去关注学生在生活、心理、家庭上的问题,然后回馈一下,到底这学生“本来就不想学,好像也想清楚了,他平时爱搞别的,你这个课就别纠他了,该挂课挂课”呢,还是说这学生“家里有负担他分心/高考刚过线/确实认真学但是基础差,劳您多费神”呢,给个回馈,这样任课老师不至于完全处于一边“舔狗”一边信息真空的状态。任课老师在改卷的时候,看到一个字写得差、答的字数很少,自己好像都不想要分的卷子,到底是假设这个学生“已经尽力了,就是这么差,帮他拉点儿”呢,还是假设“这个学生自己都不想要分了我还跟他硬拉分,不仅傻对别的学生还不公平”呢?所需要额外的信息可以向班主任了解,减轻改卷时的负面情绪。所以上每个课,手头上要一下各班级的班主任联系方式,或者学院辅导员的都行。很多课,人生一辈子就上这32学时,在这32学时里,能补救的还是补救下。

最后我个人对于大学学习的看法还是很开放。学术自由的概念里就包括学生有学的自由和不学的自由,有学这个不学那个的自由,也有学那个不学这个的自由。虽然现在的高校不可能完全给予学生这些自由,但是作为任课老师没必要假定大部分学生都应该认真听课。我们认真上课、经常向学生要反馈的目标只是让想认真学这门课的部分学生如愿以偿。谁想学谁不想学,凡是老师都很快能分清。我的经验是,学生不想学,也不代表学生不喜欢你,不用搞得很受伤。课下跟学生聊天的时候,就以一个交朋友的平等关系,也不要拿学生对你这们课感不感兴趣作为亲密与否的前提,你就会发现不爱上这门课的学生只是不爱上这门课,不是讨厌你。

另外有一个答案,基本观点我是十分赞同的:如何看待老师因学生作业普遍不及格,解散 63 名研究生微信群,称「和你们没感情,江湖不见」?

只不过,说“把从高中到朗道力学的推导铺完整”这种事情,还是闭嘴亲自做一点,不要开口要求他人。高中与大学的,甚至“同时学微积分和理论力学”这种程度的脱节,已经不算难搞的脱节(虽然是需要优化一下培养计划),但材料类本科学数学跟材料科学本身要求的数学之脱节,才是一个渗透在每一学年的课程中的结构性脱节。“脱节”贯穿了工科教育几十年了。我们有很多问题,是通过“不解决,反正卷到极致总有牛人”来解决的。因此我们只要重科研,不用重教学,就能有科研。再聊下去就只剩嘴炮了。所以还是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自己上的课的讲义再改改,也就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