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班主任

就业常识

常识不代表真理,往往是片面的。本文是我本人的常识,仅供各位同学参考。

哪种学历才够?读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学历好?

担心“学历不够”的,应该是不打算做科研的。因为做科研的前提是需要完成最高的学历,即博士。因此我先暂时谈论除了做科研之外的就业。

学历要求是跟单位类型和岗位性质有关的。而且不能仅看到表现出来的学历要求,还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要求。

国内硕士:化学、化工、高分子等专业,本科毕业只有非常初始的专业水平。就算是成绩好的同学,也不太知道大量的专业知识在工业应用中的地位是什么。这需要丰富的实践的经历来完善和补充。所以,若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人才,不经过至少硕士阶段的实验/实践教学是无法达到的。这就是为什么大量招收本科毕业生的岗位其实是一些文案、销售甚至高级文员等不限专业的通用岗,只看重你们的英语、社团经历和其他各类奖项;只要你面对的是行业相关的岗位,作为本科生在求职过程都会产生专业基础和视野不足的压力。而确实,行业内的专业岗位多数要求硕士学历。

所以,如果你希望投身高分子行业就业,起步应该是国内的硕士学历。

国内博士:国内高校的博士学历,多出了一个“高校研究所”这类选择。但如果限定是去企业,博士学历的就业面就偏窄了,基本选择面就是500强之类的大企业。具体有哪些企业,可以参考这一个知乎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147863/answer/43230152

其他的民营中小型企业,自己设置长期的研发机构的还很少,不需要博士。这跟我国制造业发展特点有关。不过,一个正常的社会,除了科研之外,企业对博士的需求本来就应该是非常小的。在美国,博士毕业如果不走学术道路,企业的就业面也是这么窄的。所以,如果想在企业就业,又不是只想做研发,就要慎重考虑是否要读博。以更小的年龄和有竞争力的硕士学位进入企业,可以在企业中边继续成长边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位置。

国外硕士:国外的学历中,“硕士”在不同国家的学历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同的意义。一个国家的“硕士学历”是它整个学历教育体系的一个环节,它的设置和特点是配合整个学历体系的结构的。具体地说,硕士教育是考虑了这个国家的本科培养、博士培养以及人才市场的特点来设置的。而且不同的大学会设置不同的硕士学位。所以,所谓“国外硕士”其实包括了五花八门的学位。如果你希望毕业之后在硕士学位的取得国家就业(还要看这个国家的签证制度),兴许可以选择合适的硕士计划。但如果你希望带着国外硕士学历回国工作,那么它比不上国内硕士学历用处大。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外语能力,能够在国内找到一些对此有偏好的岗位。但今时今日很多人已经知道,国外经历并不代表一个人对该国语言和文化的掌握程度了。

国外博士:之前也介绍过了,博士去企业的就业面,在哪个国家都是窄的,基本也就是500强企业。当然,如果能够顺利找到职位,待遇是不错的。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在国外读了博毕业,你的能力、视野和选择面会跟现在很不一样。获取国外博士学位需要的年限也不短,家庭和个人的金钱、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是很可观的。事实上,国外博士学历教育的学术导向性更鲜明。读了博士还去工业界的,大多数是在读博期间才明白自己不喜欢或不适合做科研才在毕业后作出的转换。如果他们更早了解这一点,将不会读博士学位。所以,我不建议你打定就业的主意,只为这个学位就去读国外博士。

关于国外硕士和博士回国就业的情况,大家可以去各地方政府下属的留学人员工作机构网页去了解相关的行情和政策。例如,广州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大家可以假设自己是多年后获得了国外学位,正要回国的状态来在这些网站上搜寻和研读相关的政策,感受一下形势,再去考虑是否要为了就业而获得国外学位。

学历高有优势吗?

1. 不同岗位有不同的学历要求,不同学历的人才一般不会在一个平台上竞争。

有一种说法:现在很多企业的研发部门,硕士学历的都一大把,不读个博士,可能都没什么优势。这种说法体现了一个普遍存在于很多同学中的误区。

大部分正常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岗位是有一定的薪酬和一定的用人标准的。一个岗位既然是招硕士,那么它的工作内容就应该是硕士能够胜任,它的薪酬也只会是硕士的薪酬。如果你是博士,你就会去一个招收博士的岗位,你身边的同事也都是博士学历;而不会还去一个招硕士的岗位那里体现你的学历优势。

2. 获得了更高的学历之后,你的能力、视野和选择面不同,你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学历高了,不是说你就跟学历低的相比有优势了。因为不同学历,会面临不同的选择面。本科毕业进不了高校做不了科研,但是银行文案策划销售这些职位只招应届本科。我们学院本科生,有不少会进入航空公司、地产公司工作的。这些企业不需要高分子的专业知识,但也喜欢985理工学校的本科生。而应届博士的选择面就不一样了,高校、研究所占有很重要的比例,而企业的选择面就集中在500强企业的研发和培训部门。应届博士就算隐瞒自己的高学历,拿本科学历去应聘,他的年龄也摆在了那里,不如应届本科具有“可塑性”。

所以,你在考虑是否攻读更高的学历的时候,不应该就是为了跟低学历的人相比“更有优势”,而是为了那个不一样的选择面,更重要的是为了能力和视野。例如,你是希望有“进高校做科研”这种选择,所以才攻读博士的。更准确地说,你是为了获得做科研的能力而去攻读博士。

那么,在那些“硕士一大把”的岗位里,如果你也同样是硕士学历,怎么体现优势?——那就只能是工作能力。所以能力是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专业性强的理工科学生而言。我们平时应该自我考察的重点,应该是自己是否具备了解决高价值问题的能力,其次才是是否具备了有利于就业的各类标签。后者跟前者本质上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具体操作上有先后问题。

3. 国外博士在回国就业的时候,与国内博士相比优势不大

如果你站在精打细算的企业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国外的博士就要比国内的博士值钱?或者就能做要求更高的岗位?

医学博士回国到医院工作优势是明显的。哪怕是三甲医院,医师学历结构跟高校比较还是偏低,但是很多三甲医院都很重视科研,国外高学历回来还是香饽饽。但其他理工专业的,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早就水涨船高了。因为很多中科院所或者985高校的重点实验室的硬投入和培养模式都已经跟国外高校相近,培养出来的博士生眼界水平都差不多。留学博士可能普遍英语口语要好一些。所以,应届的国外博士回国,有时薪酬只能比国内博士高一两成。而获得这两种学位在金钱和精力上的投入差别却是巨大的。

什么情况国外博士会比国内薪酬高得多呢?那就是在这个专业或这种岗位里,国外博士的培养质量比国内高得多,又或者对存在对留学学历的硬性要求。例如许多地方政府面向企业的引才优惠或者项目,企业想申报,就必须有留学学历的员工。所以,想要留学背景有优势,你就要选择国内相同学历培养质量还差很远的行业。随着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博士培养质量的提高,国内、外博士学历的待遇差别会越来越小。仅管当前我国博士培养质量低下的原因是结构性的,但也不敢下结论说今后五到十年内现状不会改善。而你若决定出国读博,对应的时间就是今后五到十年。

4. 要区分“落户”和“就业”

“地方”和“单位”是两种主体。前者是地方政府,后者是用人单位。它们“引进留学人才”目的和做法是不同的。单位引进留学人才往往跟这个单位的岗位的专业需求十分相关。例如高校研究所引进留学生是看重你的科研能力。创业园引进留学生是希望你带来新的可转化技术自主创业。这些都是落实你的“就业”问题的。而地方政府的“引进”往往是出台留学或国内高学历人才在落户、购房购车、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市民福利的优惠政策。这些都是落实你的“落户”问题的。你回国发展的时候,先要解决“就业”,才有考虑“落户”的前提。

初筛看外在,面试看内在

国内就业竞争激烈。简单可以概括为,初筛看外在,面试看内在。

所谓的外在,就是简单的标签,例如高校档次(985、211)、英语等级等。很多大企业的初筛是通过“网申”做的,这些标签就是一些下拉列表。例如,本科毕业院校的下拉列表除了双一流、985之外,就只有“其他”选项,也不再设立文本框供你填写你具体是什么大学。本科院校是最重要的。很多企业的网申也会需要你输入硕士乃至博士学历的毕业院校。至于说,这些信息搜集了之后,企业会怎么统计和使用,我在这里就不得而知了。

只有人人趋之若鹜的大企业(如跨国外企)才都如此死板地筛人。大型企业自有一套人才成长体系,它们的目标是把入职者从思想到技能都改造成符合企业要求的状态。跨国企业在各项业务上都强调可重复流水线作业,减少对人的特殊性的依赖,以降低运营成本。因此它们一般在招聘的时候,不会特别限定专业,往往一个职位的专业要求会从化学、化工、材料等列出一个非常宽的范围。事实上这些专业的课程差别是很大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差别也很大。但是大大企业不太理会这种差别。它有更高的薪酬,吸引了大量的求职者,因此确实具备“粗暴筛选”的基础。往往到了面试阶段,你和你的竞争者都是名校毕业、都当过校学生会干部,都有三好学生等,到这时再考虑专业契合度等细节仍然不迟。而以接收简历的方式招聘的企业,或者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在筛选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高分子行业的企业会看重大学的高分子专业排名。只有高分子专业特色不突出或甚至没有高分子专业的高校,才看一般排名。例如,你来自华南理工的高分子系,应聘高分子专业岗位时,比来自中山大学或同济大学管用。因为行内人基本都知道国内外的高分子强校是哪些。高学历人才的招聘(博士),由于人数规模小,这种筛选的因素就更小了。另外,很多新兴行业的小企业、有活力的创业型企业等,招聘过程更加务实,主要注重你的能力是否契合岗位,因此重视面试的结果。面试OK就不追究你的出身。

要成功应聘,最终还是要通过面试。所谓面试看内在,那就是一切你的网申和简历无法体现的重要因素。例如你对你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英语交流能力、谈吐和应变能力等等。

科研之路

如果你立志做科研,具体就是要进科研机构就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科研机构除了大学之外,还包括国家设立的实验室、研究所等。例如,我国中国科学院系统,下面有众多研究所,我们专业比较著名的有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北京化学研究所、兰州物理化学研究所等。又例如德国有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属下的各研究所,其运作经费来自政府财政。除了高校、研究所,还有实验室机构。我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常是设立在高校或者中科院的研究所之内的,往往就位于大学校园和研究所大院之内,有自己专门的一层楼乃至一栋楼,其人员编制和所在大学或研究所是重叠的。而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它们是独立于高校或研究所的单位。

这些单位招聘研究人员几乎一律需要博士学历,所以竞争的重点不再是学历高低。(注意“博士后”不是学历,而是一种相对正式的或者说公认的科研经历,除了博士后之外,还有访问学者也是这种概念。)科研单位只重视你的科研能力,具体的测算标准就是你的科研成果、奖励荣誉等。同时也看你取得相应科研成果、奖励的年龄。例如,你应聘比较初级的职位,那么对科研成绩的要求会比较低,待遇也相对较低,而且年龄限制在比较年轻的岁数;反之亦然。因此,无论你博士毕业之后是否继续寻求更多的学术经历(主要是博士后),在你就业之前,你要努力积累的优势不仅是你的成果,而是你的成果比上你的年龄。许多人努力多年,不是说没有科研成果,但是其积累速度总是赶不上年龄增长速度(相比于获得教职的要求),所以会变成“千年博士后”,不断寄希望于下一段科研经历能“翻盘”。

科研之路是无止境的,跟去企业就业不一样。进入了科研单位就业之后,你的学习强度会更大。不学习,你产生不了新想法,做不了探索性研究,申请不到科研经费,甚至带不好学生。学习变成一个你终身无法逃脱的事情。所以如果你不是对不断学懂艰难的知识感到乐在其中的话,终究会在某个阶段感到后悔而想要去工业界就业。这时,就可以参考本文开头关于不同学历的情况了。

做科研vs去企业?做本行vs改行?

我们希望拥有的,应该是一个比较顺利、不断上升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是你获得经济来源和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你精神富足的重要来缘,好的职业生涯会渐渐给你荣誉、社会认同度和成功感。所以,我们考虑任何选择,都应该符合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生涯的规划。

首先,如果你在几个不相关的行业跳来跳去,那么你在任何一个行业中的积累都很有限。因此要尽早选择好你想要投身的行业,尽早、尽量获得系统性的培养,然后坚持走下去。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形势而轻易改变行业。例如,如果你不喜欢高分子专业,那么你最好大一就申请转专业,从本科开始获得新专业和行业的系统培养。例如大家最欢迎的IT行业,由于科班出身的求职者数量十分大,非科班出身的机会很少。

其次,从本文之前的内容就可以了解到,做科研和去企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很难兼顾。这两条道路不仅在学历上的要求不同、你长年需要专注的方面也不一样。做科研往往意味着出国留学,而国外学历对国内非学术就业的用处却很有限。很多成功的企业有自己的文化、知识体系和管理制度,需要入职者在企业也能有相当年限的培训和成长。因此除非是研发部门,否则大部分岗位不需要硕士以上的学历,甚至不限专业。而科研只有博士毕业才能开始谈可能性……等等。这些巨大的差别,使得你很难走出一条两者兼顾的道路,除非你是人生赢家。

科研之路很漫长,在这些年里,个人的价值观、专业兴趣、学习精力和家庭等因素都会发生改变。由于科学研究是只有亲身接触才能了解到的复杂智力活动,大多数人是无法在决定前就提早知道博士毕业后自己是否具备在科研路上继续冲击直至获得教职的水平的。因此,对于选择做科研的人而言,要到博士毕业才是考虑作出改变的时间,然而这时您已接近30岁。很多学科如天文、考古等,由于不存在相对应的工业,或者市场小众,因此博士毕业后几乎只能去相关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否则就要考虑转行。所幸的是,工科专业必然来源于相关工业和市场。因此工科博士毕业生,如果不继续做科研,仍然可以去相关的企业研发机构。甚至相关的研究所也会因为工业需要而数量较多。选择攻读博士,也不意味着与企业界无缘。

无论如何,科研之路需要你一直保持卓越,争当最优秀的那一位,终身科研的机会才会属于你。这跟准备去企业就业的要求又是不同的。后者只要你身上的条件符合岗位要求,过了初筛和面试即可。工作了也毕竟只是出售劳动换取薪金,额外学习和劳动要么不是必须的,要么会获得企业的补助。

最后,奉劝各位同学不要相信任何个例、故事,因为人们总喜欢把成功归因于个人的正确选择和个人努力,总喜欢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本文从头到尾不举具体某人的例子,只努力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现象可能有偏差,原因可能有误,但都是十分容易指出的。至于个人经历,先不论真伪,它难以代表现象,更无法解释原因,不应作任何参考,无奈却最流行。虽说社会是残酷的,优越的职业总是只为少数优秀的人准备。大多数人如果有早知道,都会想如果当初换一条路,自己是否就不会如此平庸。但是,成功不是你选出来的,而是你干出来的。年轻人有无限的可能性。不经过努力、不经受考验,谁能说你就一定不能脱颖而出?人生不完全是一场赌博。天赋的差异,远不出个人努力的差异巨大。你若真比他人都努力,稀少的机会就非你莫属。

关于老师跟学生一起考试的新闻说两句

天气很冷想上床,但被窝还是冷的,要先开电热毯,就在这空当,干脆胡扯两句今天看到的新闻。其实我也没看原文,大致就是说,有一个中学,让老师跟学生一起做考题,作为对老师的一种考核也好,对学生的一种宣示也好,这件事在网上遭到很多评论。

首先,这是一所中学,估计是数学或者物理考试。中学的一个大背景就是高考。这使得中学生跟大学生考试的性质有所不同。大学老师跟学生一起做期末考题,绝对只会是满分,因为期末考是任课老师出的。我相信,中学里由本校教研组或者个别老师自行组织的考试,也会是一样的情况,因为哪怕这题不是由这些老师“原创”的,至少也是他们选编的,所以不可能自己都还不了解题目考察哪些难点就放上去。这道理不仅做老师的知道,做学生的想必也知道 。作为学校,如果只是为了做一个姿态而让老师跟学生一起做自己编辑的试卷,是很荒谬的,因此我想事实可能是另一种情况,即学校确实故意另外找一些考题,同时考老师和学生。这如果不说是学校对老师抱有绝对的信任的话,就很难还认为这是学校帮老师给学生做姿态,而不得不被视为对老师的故意考察(或者按照一些网友的说法是“挑衅”)。有些老师感觉受辱,或者网友这么认为,我觉得也可以理解。

不过,这让我联想到另一件不太相关的事情,那就是《我是歌手》节目。这个节目主旨就是邀请已经靠唱歌在娱乐圈获得(过)一定地位的歌手前来PK,而不像其他选秀节目那样从平民海选开始。从一开始这个节目就让我很纳闷,只要稍微有一定音乐欣赏能力的人都会知道,在这个流行乐坛,唱功有差有好。问题是有些人唱功差,但是也很红。你搞一个这种节目,不红的人,上不上没所谓;但红的人,如果不上,会不会被人盯住,说他唱功差所以不敢上?但是,先不管唱功很差的这种情况,就算一位唱功还OK,名副其实,本身性格也很诚实的歌手,也未必禁得起同台PK的考验。而且这里面有很多新的人气歌手和一些当时红过已经成为经典,后来淡出,唱法可能过时的歌手。事实上这些歌手也确实很快淘汰了,我真为他们感到心酸。我总感觉,这种节目根本请不来什么人去唱。但这么几季下来,我发现这节目火爆效应抵消了上述顾虑。最近古巨基在微博上自己聊到了他被淘汰的这件事,虽然也可能是公关文,但不妨碍我们参考和欣赏此文中透露出来的豁达智慧。

当然,艺术不像应试教育,本来确实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可比性,但这还是不妨碍我们参考这种豁达智慧。我猜想,这个学校搞的这个考试,老师们做不到满分,估计也能秒绝大部分学生。当然,也不排除这学校是能出状元的级别,学生之中有分数超过老师的。我回想我高中时的各种中二,用当时达到的情商水平去看,都不觉得对老师的威信有什么影响。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偶尔的脑袋卡壳,反而是难得的萌点,让学生们爱戴有加。我觉得,哪怕是应试教育,中学老师给学生的威信还是来自于良好的心态和情感方面的交流。学生是在日常的学习中,从一个general的层面上对老师的能力(特别是多年的见识和资源,而不是纯粹智力)和奉献精神已然有了相应的肯定,并以此为基础产生了良好的感情。也许,学校搞的这种考度,自己班的老师败下了阵来,但学生反而会去鼓励和安慰自己的任课老师,什么“在我们心中你是最棒的”。做为老师除了对自己的能力要自信(不被这种考试吓倒,嚷嚷什么“挑衅”和“辱侮”),还要对自己跟学生的感情(换句话说就是自己对学生的付出程度)也有信心。至于学校层面是出于什么考虑而办这种考试,我就无法评论了。

这个新闻这么引人关注,我想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确实很多人好奇,做老师的,自己能把自己教的课学得怎样。对于中学教师,我相信这没什么可好奇的。其实值得好奇的是大学老师。例如,材料学院里教高分子物理的老师,那么他高等数学怎么样?高数不懂,问他行不行?毕竟本科课程是先学高等数学,后学高分子物理的呀。我们都懂的,他怎么能不懂?当然,我想现在的大学生也未必无知到这个程度,应该也大致上知道,老师都是术业有专攻。如果问高分子物理老师高数题他答不上来,也不会觉得这老师怎么样。但仍然存在一个好奇,就是到底他记得多少呢?至少,现在我们做学生的,一学期同时考这么多科,都考得很泛,什么都要记住。我们背重点,又说我们是填鸭教育,考过就忘。那这些老师自己记得多少?

我举我自己作一个例子吧。我在大学任本科的班主任,我自己教一门才1学分的选修课,没什么可说的,题目是我出的,而且课程内容并不难,都是常识型,在这门课之内学生应该问不倒我。但学生还会学习很多更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作为班主任都会去监考,能够看到他们的考卷。我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就透露过,我自己是做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关于物理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可以问我。实际上,我看了他们的考卷,觉得普通物理也不难,只是有些积分我要查表了。高等数学,研究中不经常用的比如求极限,证明一个什么,我实在没法当场做出来,毕竟太久没做题了。此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可能也只能勉强及格。但是物理化学,80以上没问题,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更是小case了,毕竟本科期末考确实还是比较浅的。这些都是在完全不复习的情况下让我当场做题的状况。如果让我复习一下,不用给重点,奖学金稳拿。毕竟,现在给我看无机化学,我很清楚重点难点是什么,而且我经过了这么久的思维训练,本科程度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理解了。本科生感觉太多不给重点无法啃透的,我可以翻两翻搞定。我不是在显摆,而是以我为例子,让不了解的人清楚,一个“老师”,他本身到底能应付多少“本应该懂”的科目考试。也许我是一个很弱的例子。我监考高数的时候,跟我一起监考的另一个班主任(研究超分子自组装的)就说“题目好简单”,我都没敢搭话。

我真的觉得,这并非说“学生可以理解”,而是正常的、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因此也是应该非常坦诚地跟学生表明的情况。知识首先在首次学习时必须尽力达到理解,但是考试题的设计本身就预计了即时记忆的考察。他不是用来考察任何人的,而是专门考察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学期参加了相应学时的课堂教学、并且做了作业、并且做了实验、并且进行了全面的复习之后,不隔太长时间,所能达到的掌握程度。我们作为老师之所经强调理解,不提倡只背重点(重点只是一个对课程的归纳,它完全可以也应该在每章一开始给,正如很多教科书那样,而不是期末给,本应跟教试内容没有直接的包含或被包含关系),不是因为真正理解过之后就一直能够一辈子保持当时期末考的记忆水平,而是能够至少在思想中留下一种观念。我之前也写过文章讲过,学习一门课最起码最起码的目标是获得一种观念。你可以忘记所有的细节,但是观念不能忘。我考有机和无机化学考不好,但是我自认为是有相应的观念的。当然了,实际的本科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都是不完全的,有机化学要把有机合成学也学好了,才形成观念,无机化学要把物理化学和配位化学学好了,才能形成观念。这在我们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不能很好的实现。我们专业毕业的学生,从我以往接触的来看,高分子物理的观念建立的很好,这是高分子相关课程教学的成功之处。

至于我跟学生在这方面的交流,有一次期末考后我在群里说,看了一下试卷,80以上没问题,学生给了我几个不屑的表情(我的理解是,竟敢大欺小辗压他们,鄙视这种行为;但也可能是直接鄙视我的分数,可是我觉得高物不复习考80以上很高了哇,而且我实际觉得90也没问题 ……)。有一个填空题,是问高分子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方法,有三个空,他们都能答出DSC,少数答出密度法(膨胀计法),第三个空鲜有人答中。这题对高分子专业人式来说很简单 ,但是就他们用来复习的课本而言很难,因为这三种方法好像是分散开的。第三个空是动态力学性能测试,估计学生没印象。另一个学生跟老师答法会有不同的问题就是“简述影响高分子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因素”。从我的角度,我觉得不能违反还原论,或者纯现象学上的不能算数,所以只回答分子运动和观测时间尺度的关系。但是课本的写法不是这样的,什么“添加填料”也提高了Tg,你说不对吧也对,添加填料分子运动受限了Tg提高了; 又有,两种高分子共混会改变Tg……这就没完没了了。说白了这些不都是改变分子运动能力吗?但是学生不敢少答啊,毕竟是期末考试。严格地说,这种答法实际上是回答“改变高分子材料Tg的方法有哪些?(允许成份改变不超过50%)”,但这题目就显得很蠢了,如果不允许改变成份,那添加填料或共混都不算答案,如果不限定改变比例,那我把高分子A换成高分子B也算答案之一,没答出这一条的得不得扣分?如果你不扣,答了这一条的跟没答这一条的同学不体现区别,公不公平?这就是应试教育明面上强调公平,实际上荒谬之处。

知乎:本科生写的论文在老师眼里是怎样的?

原问题链接: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548350

也许研究生们看本科生的会觉得“屎一样”,但老师是不会的,主要是角色不一样。对于研究生来说,一个论文除了对他有用之外就是对他没用。他不用去思考本科生教育。但老师是已经知道对他的研究有用的论文去哪里找了,看本科生论文多数是为了本科生教学。

我看过一些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和作业。问题一般会有几方面,但目前我还不能很有条理地列出来,形式上的问题包括论文的格式规范问题,图、表怎么弄,不注意单位,字母的粗体、斜体、公式的编号等,引用文献等等。内容上的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逻辑分析能力,例如如何形成一个论文的主要观点?那必须是回答某问题。这个问题怎么问?怎么才算回答了这个问题?都不清楚。第二类则是文献搜集的能力问题。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基本文献,哪方面的信息一般去哪里找?怎么比较全面的搜索以确认某事“未经报道”而不是你不懂找?

copy & paste,抄袭什么的,还不是最核心的问题。至少这么说吧,在我的课内,关起门来布置作业。哪怕随你抄吧,你抄什么,抄哪里,抄多少,怎么拼凑?分数还是有高低之别。只要我做老师的,不是只看字数给分,抄袭就并不能比不抄袭带来更多的便利。以本科生的有限的积累,你要求他产生多少独到的见解?他们恰恰是读(抄)得太少,想得太多。道德方面,只要把原则说清楚,你抄的东西要说清楚是你是抄的,不是你自己的成果,就行了。关键是对于抄的内容老师必须进行点评。

正是因为做老师的有以上这些任务,所以他拿到了学生的论文,立马就开始研判其存在哪些典型问题,必须在具体这篇论文的基础上想怎么改进会更好,给学生以建议。只有没什么相关责任的人才会扔一句“屎一样”就拉倒,例如网易新闻国际政治版后面的网友评论。

关于查找文献的问题,很多学生以为那就是所谓的“科技文献检索”,就是如何上图书馆链接到各个出版社网站下载PDF全文,就是如何通过ISI Web of Science,化学文摘之类的索统数据库搜索“热门前沿研究领域”。根本不是这回事!所以他们哪怕连抄都不知道去哪儿抄。也许我举一个我专业以外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有一本书叫《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中国古代史入门》,请看其目录(不要觉得长就快速扫描,建议真的逐行看一遍):

前言
第一讲 传统古籍的翻阅
一、 史志目录
二、 丛书和丛书目录
三、 佛教道教藏经和目录
四、 类书
五、 小结
第二讲 石刻史料的收集
一、 传统的石刻文献
二、 新出土的石刻史料
三、 石刻资料目录
四、 小结
第三讲 简牍帛书的检索
一、 战国简牍
二、 秦代简牍
三、 汉代简帛
四、 曹魏、孙吴、西晋简牍
第四讲 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浏览
一、 “敦煌吐鲁番文书”释义
二、 敦煌吐鲁番文书目录
三、 敦煌吐鲁番文书图录
四、 敦煌吐鲁番文书录文集
第五讲 版本与校勘的常识
一、 版本的基本知识
二、 古籍版本目录和提要
三、 标点本古籍的价值和问题
四、 电子文本的优劣
五、 校勘学的基本方法
六、 小结
第六讲 考古新发现的追踪
一、 最新考古资料的追踪
二、 期刊杂志的定期翻检
三、 港台与外文杂志
四、 考古报告
五、 文物图录和展览图录
第七讲 图像材料的积累
一、 图像材料提供给我们的想象空间
二、 著录古代书画的资料
三、 现存的书画目录
四、 现存的书画图录
五、 画家词典和索引
第八讲 今人论著的查阅
一、 今人论著目录索引
二、 研究综述和动态
三、 博硕士论文
四、 电子文本的检索
第九讲 刊物的定期翻检
第十讲 论文的写作(上):标题、结构与学术史
一、 标题
二、 篇章结构
三、 学术史
第十一讲 论文的写作(下):不同类型的论文
一、 硕士论文
二、 博士论文
三、 期刊论文
四、 会议论文
五、 贡献给祝寿或纪念文集的文章
第十二讲 书评与札记
一、 书评制度
二、 书评种类
三、 哪些书值得评
四、 书评内容
五、 书评里的称呼
六、 要注意的问题
七、 札记
第十三讲 写作规范
一、 正文部分
二、 繁简体字的问题
第十四讲 注释体例与参考文献
一、 注释体例
二、 参考文献的编纂体例
第十五讲 专业中英文的翻译
一、 英译汉的问题
二、 汉译英的问题
后记

我觉得以上内容确实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学术训练。我认为,每一个理工科的科研工作者都应该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默默总结和编撰着本学科中的类似的学术规范。如果不从本科生阶段就开始试水和接触,怎么来得级在十年之内受到全面的训练?

我觉得目前理工科的研究生教育普遍缺乏“做学问”层面的薰陶。我本人自高中始到大学时期阅读的一些文科的专著给了我一种“做学问”的精神特质,使得我在现在的实验物理研究中少了很多功利,比较注重研究历史。很多时候科学研究的魅力并不在于课题内容本身,而是在于“做学问”这种精神修炼过程。理解这种魅力的学生,不会去质问一个研究课题或方向“有没有实际效用”、“是不是夕阳专业”、“好不好发文章”等等,但他会不满于一个没有深刻内涵、没有历史渊源的主题。我们不是老抱怨学生都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比较功利浮躁吗?那么如何尽可能的吸引年轻人进入学术研究的殿堂呢?靠的就是平时认真的学术训练。如果你因为怕学生嘲笑“这些有必要吗?有用吗?”而感到无力去严格,受伤的只会是那些原本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那部分学生,告诉他们真正做学术的人也不过如此,学术真的就是儿戏。往往你越是放松学术训练,学生越看不起学问,越会觉得学术研究也是随随便便完成的。他们出去社会就会这么宣传,例如在知乎上匿名回答本问题,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呗!我当年也是这样过的!”、“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