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个人文集

级别最高的私伙局

身为广州人,至少也得像。例如,我的粤语还是比较标准的,像“舒肤佳帮你洗掉五大脏东西来源”这种恶心的普通话粤语基本上不会从我的嘴里说出来,同时也没有“四乡”的口音,更没有香港懒音。在学校里,好多人不是向香港同学学粤语,就是向四乡来的同学学粤语。就算是向广州本地人学粤语,广州本地人也不都标准,因为他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在讲一些普通话粤语了。

同时,博客必须出现一些只有广州人知道的东西,表达广州人才支持的观点(诸如“撑粤语”之类)。

其实“撑粤语”这句口号就不是粤语。因为“粤语”的粤语不是“粤语”而是“广东话”。香港有一个节目就叫“笑谈广东话”。所以如果给我想个口号,至少是“广东话,撑硬你”。这样字数比较适宜,又适合当成口号来领喊和呼应。

我一直觉得台湾除了国语歌还有一些台语歌很奇怪,每次听到台语歌就觉得很土很怪。我心想,说普通话的人听到粤语歌,是不是也跟我听到土语歌的感觉一样——不知到哪个乡下方言居然还有歌唱这么自得,还唱的是情歌呢!唱的人好像表情很投入,但是嘴巴叽哩呱拉,跟什么原始部落似的。

今时今日广州阿姨们喜欢没事去“set头”或者“健身”“瑜珈”之类,私伙局还是有很多人参加。这种广州往事,现在也只有《羊城晚报》每周日的“晚会”版会讲一下,小时候总觉得晚会版最闷,现在老了,看了的那个周日总是一整晚带着惆怅——没了,那些东西全都没了。我看《叶问》会觉得亲切,我儿子看《叶问》估计都没感觉。

中国社会一两千年没有变过,假如不与西方接触,还可以继续一两千年这样不变。这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但是西方人不懂,他们工业革命之后自己不能自给自足,来打扰中国。中国人一开始是闭关锁国的(明智!),但可惜并没有这种实力。广州城的市中心,两千多年地点没变过,现在旧城改造整个老城区改没了,只是整个大中国近现代的缩影。

在广州长大的年轻一代仍然很怀念老情怀,值得欣慰。例如在网上找到一个广东商学院学生的暑期实践作业:西关生活的前世今生 ,还有一个在北影读大学的年轻广州毕业作品:正在消失的羊城。

恩宁路已经拆了,我还没有去走过。我当然不可能去过,因为我生在1840年之后。恩宁路拆迁方案刚定下之初,媒体曾经采访过恩宁路一户老婆婆,她经营着一个天台花园。她说,她在世上也没有几年了,没有什么所谓。但说要她搬家,离开她的花园,她还是不舍得。她说这段话时候的表情,打动了很多电视观众。好多人关心这位老婆婆。下一次等到关于她的报道,就是她去世的消息,那个天台花园也从此没人打理。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民不主,要是民主这些人就会舒心,因为政府都听他们的要求来办事。但这只是把人架上贼船之后才说的话而已。野蛮如西方人者,当然非民主不能发展。西方人先教中国人以野蛮、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以丛林法则,当然只能民主能治。不光要民主,还要城市化,还要发展工业,加入WTO,先污染后治理。我第一次在历史课听到“闭关锁国”的时候就觉得舒服,知道它行不通之后觉得很可惜。落后就有捱打的道理不是天然正确的——它恰恰是野蛮的丛林法则。《叶问2》里面,洪金宝叫洋鬼子向被打伤的徒弟道歉,洋鬼子说:这就是你们的礼节么?胜者要向败者道歉?这样的话我不是每天都要道很多歉?我觉得这是编剧写得非常好的一段。

希望中国文化能像当初将佛教变成禅宗那样把民主变成另一种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东西。每次听说“什么东西到了中国一定会变样”,我都认为中国还有希望。中国做来做去还是搭成一个私伙局为好。

胡某恒x成龙x井冈山大学

“揾食啫,犯法啊?”的出处

我说,越成功的媒体越无耻,越成功的编辑越下流。

回应不是说我错了,不是说媒体其实是高尚的,不是说成功的编辑其实是高雅的,而是说:

网编被命一夜成型,不然扣分扣奖金,体谅之,讨生活而已

我说,编辑下流是故意的,越下流发行量越大。《知音》应该上市。

回应不是说我错了,不是说编辑是有意高雅无意下流的,不是说其实越高雅发行量越大,而是说:

《知音》已经上市。

不同类别的媒体有不同的受众空间,你不能说有人喜欢凤凰传奇这样的农民重金属,就说伊低俗。你不欣赏没关系,但最好不要顺带鄙视鄙人。

那我要问,当初是怎么被忽悠进这行的

回应不认为自己是被忽悠。回应说:

(《知音》) 是很低俗,但是人家有得赚,市场认可

我帮他说一句吧:

人家做正常生意,没有犯法,你没权力鄙视人家。

在此放出黄子华笃99年栋笃笑《拾下拾下》的片断:

以下是该视频的的台词:

但后来我睇真D件事可能唔系咁简单啊各位。因为当时呢个名人唔单止净系抢咗菲林,仲同佢讲咗一段说话。佢同呢个狗仔队话:

大家都系年青人,有好多值得调查嘅嘢等住你去调查(为什么找下流?),对社会有建设。

哗,呢句嘢点驳啊?我都唸过如果我系果个狗仔队记者,你闹我卑鄙无耻下流,我可以俾一个完美无暇嘅答复俾你:揾食啫(讨生活而已)

有乜嘢解答唔到啊,系我地呢个社会。

——你做乜打占啊?

——揾食啫。

——阿仔行番埋来唔好阻住人揾食。

系我地呢个社会,点解,系我地香港,我地系拍唔出《X档案》啊?因为,有咩咁不好思议啫?

——阿莫探员,点解,点解佢个样会变成咁架?

——揾食咯。

——唔系唔见咗佢几个月!系咪俾外星人笠咗去啊?

——揾食啊!

阿莫探员,咁多嘢唔做你做狗仔队啊?(当初是怎么被忽悠入行的?)

——犯法啊?

如果我地觉得“揾食啊”都唔足够支持我地行动,加埋呢句“犯法啊”——冇嘢解决唔到啊真系!

——阿婆你都呃?

——揾食啫。

——你阿妈来嘅!

——犯法啊?

——你就系犯法!

——揾食啫!

系咪?有咩解决唔到?我相信“揾食啫,犯法啊”基本上都系我地大部分人嘅人生座佑铭,更加系呢啲狗仔队临出发之前哎嘅口号

——今日我地出去,偷拍成龙。大家点睇?

——揾食啫!/犯法啊?/揾食啫!/犯法啊?/多劳多得!/揾食啫?(人家有得赚,市场认可)

以上是台词。

成龙大哥细诉被霸王忽悠经过:一开始是拒绝的

记者是怎么被忽悠入行的?成龙大哥是怎么被霸王忽悠拍广告的?

专家称井冈山大学造假有理

胡某恒说:

(《知音》) 是很低俗,但是人家有得赚,市场认可。一篇知音的稿子,打完分,返完奖,最后的稿费可以超过一万块人民币

那么?一篇SCI如何定价?

方舟子:根据井冈山大学《2007年论文奖励汇总表》,井冈山大学2007年一共发表SCI论文144篇,其中116篇在Acta Cryst.发表,其化工学院的教师几乎人人都在上面发表过论文,赚取外快。该校一篇SCI论文奖励5千元,其中的冠亚军钟华、刘涛据此分别赚了19.5万和14万元!

可见,井冈山大学一篇SCI才5000,《知音》一篇稿可达一万。上市公司就是不一样!

所以,钟华、刘涛为什么要论文造假?胡某恒道出此中玄机:

人家有得赚,市场认可。

方舟子被打疑因其“犹如杀人父母”

粤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阻人发达犹如杀人父母!

阻人发达犹如杀人父母!

阻人发达犹如杀人父母!

所以方舟子让人眼看着一篇稿5000的达没法儿发,被锤子扔中了腰部。如果谁要针对《知音》,谁要让人眼看着“一篇稿10000”的发财路子被整没了,铢九族。胡某恒因此警告道:

不同类别的媒体有不同的受众空间,你不欣赏没关系,但最好不要顺带鄙视鄙人。

旧话重提

我很久以前就已经谈过关于谋生、羞耻和学术不端的话题,所以就不再重复了。

蒙娜丽莎的秘密(2)——对油画进行三维体检

《新知客》内部传阅。图片均附有分辨率和版权信息。

尽管目前《蒙娜丽莎》已经受到了最高级别的保护,但是仍然有一块大石头一直悬在罗浮宫博物管的研究馆员心上。前面提到,由于早期保存不当,油画的画板已经发生变形。油画的颜料和清漆层也日益老化,除了发黄之外,还在变脆和开裂。因此,加上底板的变形,颜料脱落的情况危险越来越大。虽然油画已经保存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以防止画板的进一步变形。但是,目前画板具体已经发生了哪些变形、严不严重等等,博物馆的研究馆员都一无所知。

2004年,趁油画准备从方形沙龙搬至万国大厅之际,法国博物馆修复研究中心(Centre de Recherche et de Restauration des musées de France,C2RF)联系了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NRC)的研究人员对油画进行身体检查,重点是要了解油画的变形情况——尤其是画板顶缘的那条大裂缝、仔细考察颜料层的开裂情况等。同时,也从艺术史的角度对油画进行考古检查,试图揭示关于这幅油画身世的更多故事。

NRC带领了科学家团队从渥太华来到了巴黎,他们还带来了一个法宝——3D激光扫描仪。借助这个仪器,科学家把油画的高分辨率三维形状数据摄入了电脑。从此,《蒙娜丽莎》就有了一个虚拟3D版本。

3D激光扫描仪是怎么获得真实物体的三维形状数据的呢?

首先,使用激光三角测距技术,可以获得物体表面各点空间位置信息。激光器发出的一束激光遇到物体表面之后,形成一个光斑,它的反射光被摄像头捕获。只要激光器和摄像头的位置和朝向是已知的,就可以根据简单的三角几何关系,确定光斑相对于激光器和摄像头的相对位置。

激光三角测距

激光三角测距(2290 × 1729 无版权保护)

进行三维扫描时,激光在待测物体的表面,每隔一段距离测量一次,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覆盖物体表面的网点。只要在一个三维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各扫一次,整个物体表面的凹凸数据就以网点的形式全部录入电脑。电脑可以根据这些网点的位置信息,重新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物体。当然,这些网点越密的话,重构的虚拟物体表面就越光滑。这种3d激光扫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像《冰河世纪》这样的三维动画电影中。但是用在油画文物上,还是首次。由于《蒙娜丽莎》油画稀世无价,多碰一个手指头都担心不已,对研究造成很大的限制。使用3D激光扫描技术,首先一个好处就是非接触、无损。其次,对一个虚拟版的油画,可以在电脑里面翻来复去地测量,甚至任意切割。而且,这一虚拟3D副本还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可以放大几十倍,检查油画表面的每一个细节。

科学家正在对油画进行3D激光扫描

科学家正在对油画进行3D激光扫描(450 × 600 版权保护 允许非商重用)

NRC的科学家与《蒙娜丽莎》共处了两个晚上,分别扫描了油画的正面、背面和侧面。经过电脑运算所构建的虚拟三维模型由超过3.2亿个多边形组成。也就是说,这个三维模型的分辨率达到了60微米——1毫米的百分之六。

《蒙娜丽莎》的三维虚拟模型

《蒙娜丽莎》的三维虚拟模型(450 × 268 版权保护 允许非商业重用)

不吉利地说,如果真实的《蒙娜丽莎》油画有一天真的毁坏了,在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数字世界里至少还保存了一个虚拟的三维副本,以供后人进行欣赏。

油画画板的高度图

油画画板的高度图(标尺单位是mm 450 × 592 版权保护 允许非商业重用)


画板的横纵截面

画板的横纵截面(官方视频截图 版权保护 允许非商业重用)

有了这一副本之后,研究人员马上回答了博物馆员关心第一个问题:画板的变形程度如何?通过对油画三维模型的分析,画板表面的高度数据被显示在一个等高图上。就好像地图里的地形图一样。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画板发生了轻微的拱起,最高点位于蒙娜利莎头部的右侧,高度约1 cm左右。这还算是一个令人放心的轻微变形。同时,研究人员没有找到油画哪处有颜料脱落的迹象,这对于已有500多年历史的油画来说可谓大幸。这说明,只要今后能为油画维持一个恒温恒湿的护理环境,它就能够继续保存很长时间。博物馆方面可以放心了。

画板表面的纹路

画板表面的纹路(450 × 664 版权保护 允许非商业重用)

此外,研究人员把油画表面的颜色信息去除,仅仅考察油画的画板形状,揭开了原来被颜色所掩盖了的画板面貌。由画面可见,油画表面的大部分皱折其实是木板本身条纹的反映,而并非表面的颜料由于木板的变形受迫形成的。这又让研究人员再松了一口气。同时,那条从画板顶缘向下延伸了11 cm的裂缝,在画面上也清晰可见。画板上的颜料层仅薄薄地浮现出蒙娜丽莎模糊的轮廓。在蒙娜丽莎左手肘部的缺口,就是1956年的投石事件造成的。此外,在其右手手肘部位又发现了一处修补痕迹。这些信息都是光靠肉眼难以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