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个人文集

我对香港问题的一些分析

我觉得有几样东西香港人很难接受。

1. 执政合法性来源
中共的理论是拿有效性当成合法性的。你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富强,那我执政就自然是合法。内地很多人buy这个观点的。你会经常听到类似这种评价说东南亚很多国家民主选举乱糟糟,国家穷贫富差距大还停滞不前。这就是拿有效性当合法性的一种思维。地球上相当于有五分一人就是这种观点的。现在还向非洲推销。但是“没有更换的机会”这一点我想很难推销得出去。

2. 迟迟不公开讨论反思文革和六四
这两件事应该是香港人感到最恐怖的事,却一直得不到抒解,反而还盛行了伤痕文学。

3. 欲言又止、语焉不详的行政语言
内地人特别是天天看新闻联播的人早能习惯,一段官话可以读出很多信息。相比之下香港行政是使用法律语言。为什么特首关于修例进程用了这么多相同意义的词语去形容,就是不使用“撤回”,就是因为“撤回”有明确的意义。而按照内地的人习惯的政治期待则会觉得,已经说了这么多次“停止”了,就应该认为政府听到了,可以暂停游行活动,“观其言听其行”。因为就算说了“撤回”,也可以懒政不执行的。


特首为什么不撤回修例决定?

撤回需要一个理由。就算说是因为顺应民意,那也要讲清楚市民为什么整体上不同意修例。市民为什么不同意呢?最大的原因(甚至是唯一的原因)是不信任内地的司法公正性。如果特首撤回,至少说明她本人觉得这一不信任是有道理的,等于代表香港官方表达对内地司法公正的不信任了。我想目前我们不存在允许这种表示的政治空间。

目前香港市民最大的共识,一是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二是撤回修例。如果我上面的揣测是对的,那么第二条是基本不可能得到满足的。这不是说特区政府真的还对将来修例抱有期望——我相信特首永远不会再提这个事情了——但是她却无法使用“撤回”这一字眼,因为这个政治后果更严重。如果香港市民要为“撤回”这个词而抗争,政治上相当于要向中央传达他们对内地司法公正的差评。如此烫手的“请愿书”岂是区区特区政府能收得下的?


“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为何也迟迟不答应?

我觉得唯有“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这条是有机会达成的抗争目标。至少我想象不到这一条有什么政治敏感之处。但就算这条也似乎阻力很大。我善意地分析,可能是因为当前特区政府不敢得罪警察队伍。可能搁平时还能严格管治警察,目前的形势反而要依赖警察士气。只要激烈的示威一日还再发生,政府就一时还需要依赖警察。从电视新闻上看到,抗争现场双方都很辛苦,双方都有情绪。假设存在如下交易:政府立即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但是其他所有诉求维持原状,然后所有市民立即停止未经允许的游行。我想形势可能可以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但是“囚徒困境”的道理告诉我们,这么好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在未来预期激进示威只会继续发生的情况下,特区政府如果中途“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我想不仅地铁罢工,警队也会罢工了,后果不堪设想。


以外交部发言人为代表的内地媒体为什么总是谴责外国势力?

我觉得原因不是单一的。其中一个最不敏感的原因是因为一国两制。除了外国势力、港独分子之外,在一国两制原则下,外交部还有什么可以谴责呢?其次,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是一种宣传工作。宣传者希望宣传对象听到什么,就会讲什么。我还是从善意的角度分析,只提“外国势力”和“港独分子”,是避免加深内地与香港两地人矛盾。前文已经提到,“反修例”就是香港人对内地司法公正的不信任。内地人当然未必100%信任,但是普遍持“有效管治”理念。如果沿着“反修例”的话题再延伸,就无非是香港人对政制的要求远远先进于内地。早的不说,就香港回归以来,内地人对政制的评价是连续提高的。就算承认政治文明仍然落后于香港及西方国家的内地人,也对未来会继续改善充满乐观。香港在这些方面都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每当香港人与内地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地人会产生“你们已经比我们好这么多了还不满足”、“你们在政制上歧视我们,我们既不接受也没办法”。因此,内地官媒自从香港政改提上日程之后,对香港的纷争都不作仔细宣传(当然,挡不住网络交流甚欢),尤其避免两地政制比较的话题,只提“外国势力”之类。在“大湾区”等大局考虑之下,内地与香港人互相仇视一定不是官方欢迎的事。


最后转载一个长文,原文好像已经被撤了。

学位论文的“绪论”和“引言”

学位论文除了第一章的“绪论”之外,具体研究工作的每一章开头还有“引言”。如何决定到底这些部分写什么内容?绪论和引言之间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部分的文字共同的目的都是为论文的读者补充必要的知识。具体判断标准是:如果缺少了这些知识,读者直接去看你的具体研究工作,就几乎无法看懂。这里的“无法看懂”,包括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原理、研究目的和意义等。但是我在这篇文章想强调的是,绪论和引言应重点保证读者对你的工作目的、意义和创新性的理解所需的理论背景准备。

特别是需要送外单位盲审的学位论文,因数量大,又隔行如隔山,评审人既无暇了解专业细节,又急需相对公正地评判论文水平,所以都希望能尽快搞清手头上这个论文的工作目的是什么(虽未必强求高大),主要做了什么事情去实现,实现到什么程度,学生克服了什么难度或者有何创新。如果专业隔得比较远,至少能知道这是属于哪个领域,可以稍微了解该领域的范式,至少在范式层面评判一下待评审论文是否靠谱。更何况学位论文也是公开发表的成果,后人要读懂且利用你的工作成果,也需要你报道必要的文献调研。

因此你的学位论文的应该尽可能方便评审专业了解到上述信息。这当然也离不开摘要、结论等部分,但它们的作用也需要基于读者在绪论和引言的理解基础上得到发挥。

“绪论”的重点是帮读者弄清整个论文工作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性所在

绪论需要重点照顾的是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乃至“本工作的创新之处”。因此毕业生要认真思考:你做的工作,在多大层面或程度上有值得一提的意义和创新性?理解你工作的意义和创新性需要先了解啥背景?

一般来说需要先告诉读者你这属于哪个领域或研究方向(稍宽一点儿),让读者迅速判断自己是不是内行或者知道找哪些文献作进一步补习。你需要在文字上介绍个大概,还需要引用代表性的专著和论文,以共同界定你的工作所属的领域。这可能就是你的1.1节。然后就要介绍你的研究兴趣到底是关注哪个子问题,(1.2节)。这个要细讲并附参考文献,包括已有认识和未解决的地步(1.2.1节),已有的各方面努力(理论、模拟、实验……)(1.2.2、1.2.3、……)。这些铺陈都是为了突显你的论文工作选择的方法和对象的妙处的,所以很可能需要为此作特别编排,相关的有利的就讲,不相关或没这个突显效果的就不讲了。总之要自然地引出你本论文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有些工作的意义和创新性是不需要很多理论知识的准备就很容易理解的。有的则相反,可能会造成“绪论”篇幅初稿过长。对于后一种情况,则不得不提高对论文读者平均水平的假定,例如要先引用几本专著、提示读者需要先修的课目等,再在此基础上介绍直接与论文工作相关的理论基础。能否自己确定绪论“掐”在哪个程度,很考验学位论文作者的理论视野,因此往往需要导师指导完成。

如果绪论还有篇幅空间,那你可以把你的创新点具体介绍一下,例如你方法上比较新,你就介绍一下你用到的方法的原理和已有发展。你采取的实验对象新,那你就介绍一下实验体系的基本属性等。如果没篇幅了,那你绪论以本论文工作目的和意义为结束也完整了。

“引言”的重点是为确立本章工作在整个论文中的地位

这里的“地位”仍然是讲目的和意义。如果你的绪论已经确立了整个论文工作的研究目的,那么你各章的工作自然就会体现对这一目的的部分实现(咱们不追求整体实现了,毕竟没有哪个说出来好听的研究目的是一个研究生几年就能实现的)。于是,具体某一章的引言表达出类似如下的逻辑:正如“绪论”所述,本工作需要完成XX总目标。首先就需要先做本章的XX工作。这一层是引言必不可少、首先要讲的内容。

其次,绪论的篇幅是有限的,很可能为了体现了整个论文工作的意义而讲得很宽。你可以判断,如果完全没有本章引言,读者看完你的绪论就马上看你的实验数据和解读,会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例如,本章的研究方法你是基于前人的基础作了特殊的选择的,这么细的事情你绪论里没空间解释,但不讲的话又怕读者质疑你为什么不选用常用的方法。引言就需要补充类似这样的说明。如果篇幅短,可以直接介绍,如果篇幅长,就只需提醒读者参阅哪些相关文献。你可以列一个列表,从重要到次要,你觉得读者最好都先了解了哪些知识再来看你的工作。如果本章工作内容真的没有这一层的担心,那你引言确实只需讲好上一段说的“地位”问题,跟别的章节承上启下的几句就够了。

“绪论”和“引言”都需要列明“内容编排”

除了上述所说的内容外,“绪论”和“引言”的最后还需要增加一个必备内容。

对于“绪论”来说,需要列明各章内容编排。逻辑上类似:(根据之前介绍的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工作将分为以下几章节。第二章是XXXXX。第三章是XXXXX。……第X章是结论。另附攻读X士期间的工作成果,……

而对于“引言”来说,则需要列明本章各节的内容编排,类似:本章内容编排如下,x.1节是XXX。x.2节是XXXX。x.x节是本章小节。

这个内容有点像是一种“必要的废话”,或者说是“绪论”和“引言”形式上的“结尾”。

谈谈研究生教育的基本道理

很多学生其实不知道导师应该是怎样的。我来讲讲这个道理。在这里,我只讲道理,不讲实际。因为实际情况知乎上很多人能吹得很溜,但是叫他们讲讲道理应该是怎样,我看他们未必能讲清楚。

我不知道中科院系统怎么样,但是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老师的职责,受教育部管理。进行科学研究也是他们的职责,这是由于他们申请了研究经费。原则上来说一个老师可以自由决定申请不申请、申请哪些经费。但是,研究生培养的方式是通过研究一项课题来培养。如果没有经费,老师无法完成研究生培养的职责。因此保持经费充足也成了高校老师的份内事。但是老师自己申请的经费,都是以具体待研究的科学问题为内容。研究生培养只是一个研究项目附带的成果。所以,老师申请了项目,不光要培养研究生,还要把该项目的研究做好,才能给这个项目交差。所以不能随意为研究生设立不相关的研究课题。当然,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不完全可控可预测,基金项目也允许在项目实施期间研究问题发生转化的情况。但上述的总体道理决定了,导师给研究生提出什么研究课题需满足各方面的责任。学生在跟导师讨论自己的研究课题时只能在这个共同的基础上找空间。

当然,高等学校也负有研究生培养的责任,而且是主要责任。如果你的研究生学籍需要交学费,这钱也是学校收的。所以,确实另有常规的、不规定具体研究问题的纯教学经费。例如“985”、“211”这些工程,就是中央财政选择一批高校针对高水平办学的目标来批经费给他们。其他高校也能从地方财政拿钱。高校拿到这些钱会以各种形式分下去。导师除了自己申请的基金外,往往也会有来自这些中央财政的钱可以用。学校和学院公共的科研软硬件很大部分也是用这些钱搭的,不会是叫导师们从自己申请的基金去凑。因此很多小型的实验室、刚起步的老师,可以利用学校和学院建设的资源完成自己的研究同时进行研究生培养。这是其实是研究生培养中学校负责的部分。但是,光靠部分钱,老师甚至无法维持实验室正常运转,就算完全不做实验,也要交水电费、房间使用费、自然损耗造成的仪器耗材和维修费用、规定内需发放的研究生生活费等。所以,一定要再靠老师自己申请的项目,才能有足够维持研究生培养的经费。

我上面的介绍,都是本着一个老师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研究事业,不考虑发论文冲头衔,一心扑在研究生培养上这个前提的。也就是说,就算一个老师只想培养和成就研究生,他都不能不进行具体的科学研究,不能不申请经费。其实,科研经费本身也包括了研究生培养。培养了硕士研究生多少名,博士研究生多少名,也是申请时要写的计划、结题是要汇报的数目。一个四年几十万的普通面上经费,在申请时也不能只有申请人一个人做。因为你为了拿这些钱所写的研究内容已经必然是无法一个人完成的。所以必须有若干个参与者,负责不同的研究内容,这些人多半是研究生。

经费管理门看重的是研究成果。这是资助一个具体研究项目本身的目的。论文当然是成果的重要载体,哪怕它不是唯一载体。不仅论文上要挂基金号,老师在学术会议上的报告,也要明确感谢支持的基金项目。原则上,在任何地方公开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在新闻媒体上报道,都要同时说明这项研究受谁支持。虽说论文只是科学研究的附产物,你可以在任何你觉得成熟的时机,以你认为恰当的形式去发表你的成果,在人类认识自然的长河中的作用都是不变的。但当你的科学研究是以他人的经费资助的时候,论文就是一个必须的产出,因为你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他人交差。而由于前面讲到的原因,研究生培养要求老师不断地要申请经费。因此,一个老师要维持研究成果的产出效率,以便申请新的一笔科研经费时,评阅人在参考申请人过往研究成果时不会得出负面的评价。所以,你的老师需要发表论文,而且还有一定数量上的压力。

上一段的介绍,仍然是本着一个老师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研究事业,不考虑冲头衔,一心扑在研究生培养上这个前提的。也就是说,就算一个老师只想培养和成就研究生,他都要维持一定的发文章的节奏。

既然要发文章,从学术圈公认的伦理,导师和学生分别是通讯和第一作者。这方面的道理,知乎上倒是有很多人讲过了,我就不展开了。

从量上讲,到底要发多少论文,才够维持研究生培养(即维持一个不太负面的记录以便能不断申请到经费);这个问题是没有原则的,因此就不能讲道理了,必须讲实际情况。

我只以我所在的领域为例,一个普通高校教师(硕导),只每次申请一个国基面上(4年),只有一间实验室(没有自己的办公室)。一个面上的钱,把实验室的水电费交完,学生补助发完,剩下的钱并不多。如果实验室房间数量多几个,那就没有钱去做实际的科学研究了。一个普通老师,每年有一个招生名额,如果连续招生且保持正常毕业,那么同一时间这个老师需要同时指导和资助3名研究生。以我对面上基金的行情认识,一个申请人对一个项目在论文数上的交差,应该是每年两到三篇普通档次的论文(SCI领域内Top2~3,当然你如果发了Nature那你四年只有这篇都OK,依此类推)。实现这个数量的难度,是跟研究方面有关的。材料类有很多可以水论文的研究方向,所以对很多老师来说,实现上述的这个标准并不太难。真正难的是真的保证申请到基金。因为基金项目的评审远不止看你论文数,而且上述的这些论文数只是及格水平。如果你本人水平平庸,申请书写得又很平庸,论文数量和质量又平平无奇,那铁定被刷掉。为了保证拿到钱,你在圈子内的辨识度、论文质量和数量、申请书撰写质量、运气这几个因素,不仅不能都没有,还不能只有一、两个。所以,一个老师还需要努力在前三件事上面进行耕耘(我作为唯物主义者就不在第四件事上耕耘了,但也不排除有其他老师会)。

就算每次保证都能申请到,同时只有一个面上,还是抓襟见肘。最好同时有两个。那么所有上述的耕耘就需要翻倍。就算如此,由于面上项目本身的设置原则,一般不预算超过五万的大仪。一些重要的仪器动辄几十万,光靠拿面上是永远买不起的。更不用说要找房间放,你占用的房间数量必须增加,你的房间使用费、水电费也要加倍。没有这些仪器,你不光申请基金时陈述申请人研究条件时就很尴尬(如果都说实话),实际研究过程总是要蹭其他实验室的仪器或者去排学院和学校公共条件的队。

能跳出这个困难圈的一个方式就是升级,申请重点、重大项目。很显然,这些项目的申请人,需要有一些人才头衔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到现在为止,我都是在讲:假设一个老师完全不考虑自己事业目标,完全只为培养研究生。前面都一直只讲道理,但到了申请经费这一部分突然讲实际了,结果就导致,这个老师必须拿头衔。

更不用说一个老师还要养家糊口,甚至老师也有欲望,想去马尔代夫。但是这些讨论网上已经比较多,都是那些陈辞滥调。庸俗是所有人都很在行了,我就不展开了。

现在我谈一下,一个想要获得道理上的研究生教育的学生应该怎么想。

道理上的研究生教育,是要给你什么?

首先应该是给你十分初步的研究一个具体问题的体验。光从一句科学问题,你如何思考和分析、如何开展文献调查、如何设计技术路线去验证假设,从而得到答案。你通过完成你的课题,需要尽可能从中提炼出一般方法,从而使得你有能力更独立地完成其他不同领域的、不同规模的课题。你经过研究生培养,成为一个能独立做这件事的人。当然,还包括在此过程中增长的理论知识,但是在研究生阶段,理论知识是随课题需要来补充的,它是你做课题经历积累。你是因为做过哪方面的课题所以有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因为你专门自学过相关的理论知识。什么时候都是先谈你做过哪些课题。重要的已经不是你懂哪些理论,而是你的研究能力,这既包括你理论的积累,也更包括你随着问题的需要快速学习新理论并运用到解决问题上的能力。总之这就是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不多不少。

那么,成为一个这样的人有什么用?社会需要吗?哪里需要?需要的程度如何(给发多少钱)?这些都决定了你是否愿意接受一个道理上的研究生培养。

举个例子,如果你其实将来想去企业打工,而企业根本不需要这样的人,那你干嘛还读研?是不是其实只是受人才市场不正常的学历崇拜所裹挟?那你理应后果自负。一个理想上的导师,也只负责在你身上实现道理上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实际上,当然有少数企业需要这样的人。它们恰好都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只是,需要多少?在哪些岗位上需要?何时招聘?这都仍然需要了解清楚。

又例如,你十分清楚何谓研究生培养,也十分清楚你实现了受培养目标之后能进入的行业和岗位等信息之后,才决定读研,希望获得理想中的研究生培养。那么,现实的扭曲是不是已经严重到造成你无研可读了?如果是,那你放弃此想法即是,说自己生不逢时也好怎么都好 。但很多人不是十分清楚前面的所有这些事情,仅仅是因为自己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当初道听途说从众时的想象,就怨声载道,这不就是典型的巨婴吗?

事实上你远不至于因此而无研可读。全球这么多达国家这么多高校,研究生教育各有风格。哪个导师如何,都能了解清楚。哪怕是一些非常不恰当的诸如“不要找奋斗逼”、“不要找亚非拉”、甚至是“不要在国内读”,假设其原因是“得不到理想中的研究生培养”,都考虑上了你还是有选择。一个明显就是论文工厂的实验室,你为什么去?你原本觉得你能从那里获得什么?你对研究生教育是否只有个人想像?你的失败到底是别人造成的还是你自己巨婴造成的?

大致的道理我已经讲完了。最后我谈谈为什么要谈理想,因为很多人认为成长为成年人应该少谈理想。首先,正如我这篇文章所显示的那样,理想是讲道理,不是指空想,不是所谓“我要投身XX事业”这种简单口号。有很多你们想像中的理想,例如关于“导师应该如何”的问题,在道理上都不存在,何谈实际?其次,正是因为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多违反道理的地方,甚至整个现实形成了一个逼人不按道理做事的怪圈,你才更需要对“道理上是怎样”十分清楚,以便你就算被裹挟,也至少十分清晰你哪些事情被谁如何裹挟着,同时在一些能脱离这个怪圈哪怕一刻的那一瞬抓住机会,回归道理上做一些事,同时继续不断向未成年人传递理想中的道理。这才是合格的成年人。

你作的选择,谁会理你?独立生存在世上,你只有求仁得仁。没有人能保证什么,一切都靠自己先解清楚,一切都靠预先观察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既要确认你是求仁,又要确认你能得仁,都靠自己。

而之所以要了解现实并没有在运行着的道理,是因为现实永远是自相矛盾,甚至充满个体偶然性的。你如果想仅从现实总结出什么能适用于你这一个个体上的规律,必定徒劳。而道理by definition是冲着自洽去设计的。现代文明社会,是通过把道理讲好,然后提倡大家都按道理去做,来尽可能避免现实自相矛盾坑爹的程度。这里面还有很多经济学问题和社会学问题,有很多人致力于这方面,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你作为一个非巨婴的普通现代公民,就应该至少有上述自觉,使得你在“求仁得仁”这件事上面,变得稍微轻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