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评论

驯龙日记2

我去看了IMAX 3D。本来一般来说看完之后,上豆瓣看看别人写的剧评,就算抒发过了。但发现上面全是小朋友,什么看第一部的时候还是“中考”,第二部算是“缅怀童年”,我就觉得很不爽,觉得我干嘛要小屁孩来帮我抒发一个电影的观后感?不够格。当然,其实审美能力和文化水平,跟年龄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我现在的水平并非来自年龄的积累,而是来自我的见识(或者说表面上是来自年纪,实际上是来自见识的积累),90后和00后们完全可以预先就获得我现在的见识,因为他们跟我一样活在现在这个互联网世界。所以我的鉴赏趣味被小屁孩轻松超越绝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为了不变成一个老讨厌鬼,我应该清醒地反思,到底什么优势是必须来自年纪的?我应该跟学生讲什么,不该讲什么。

在豆瓣上看剧评不爽,所以还是自己写一点。但是今时今日我是没有时间在博客上写很长很充实的东西了,只能想到什么写什么,就写一两句。

首先是音乐。但这个豆瓣上的影评也已经说了。为什么不是全世界只有我欣赏到这个?假如一件事并非只有我知道,而且别人已经说了,我就很没有再说的欲望。不喜欢做那个“是啊是啊我也觉得啊”的应声虫,会显得我这人很陈词滥调。我连引用都不想引用。所以关于音乐就说完了。

其次是剧情,很多点挖得不够深,但是这个已经说了。为什么?我是看电影后独立地、原创性地发现这些个地方挖掘不够深的!不是看完豆瓣影评才点头赞同的!可是豆瓣影评已经有了,我再说就没意思了。所以关于剧情也就这样了。

为什么我不是电影专业的?业余的感觉真不好。

不过不得不虚心推荐第二个链接的这个剧评,主要是其价值观契合。价值观这个东西跟业余和专业无关,若契合那就是极好的。咱就是要要求高,咱就是讲究人物。什么“动画片嘛,开心就好”,这种说法就low爆了。要换一个说法,那就是作者说的“live in the moment”,注重当下的感动。(一个意思?)以前我只知道小说要有矛盾冲突(中学语文课水平),原来人物方面也有讲究arc的。而且,以前一直都觉得鄙视的剧情上的那种low法原来有个词叫cheating,谢谢作者。

然后是男主没有长残,很帅,而且青年男性的那种基础自信出来了。(我女友直接说他man了。)这个豆瓣也说了,我不是首创此说法。

事实就是,以我有限的鉴赏水平,看完这部动画之后,我产生不出任何首创的想法和意见。我所能产生的所有感觉,都不是独一无二的。悲哀,我真为自己感到悲哀!

什么是首创的感觉?那就是,豆瓣上有人说第二部男主样子长得像这个艺人!还有说像王力宏的,也是有道理,但却略low。但有说像Jake Gyllenhaal的我就觉得这个说法超恶心。并不像。

我女友说,第二部要讲的点很多。可是第一部要讲的点也不少。短短的一个电影时长之内,为何第一部显得这么完整,无bug,节奏完美,行云流水,而第二部则各种突兀,cheating,挖掘不够,顾此失彼?我看完电影开始向女友装懂显摆逼逼的时候说过,就是你的电影可以讲大道理,要和平啦不要牺牲啦,但如果你要讲这些个道理,一定要通过故事,不能人物的嘴巴直白地宣讲说教。而且如果这个道理太抽象太大,那你的故事就要设计得很隽永,像个寓言,否则你就没办法让读故事的人思想提升到那样的层面。一、二两部的screenwriting就不在一个层次。第一部一些贱嘴小聪明台词是20岁的水平(when I was little…well…littler),第二部的对白用词低龄化是10岁的水平(Hiccup的妈煞有介事地提醒他说Toothless是因为被bad guy操纵所以才犯下此大错,好像他不知道;Hiccup煞有介事地告诉那个反派boss,这些龙全都是kind、善良、可爱的物种,好像听了这个之后真的会有差。)第一部的台词,总是能够让你感觉双方都有道理,不会那么简单的对错之分。例如:

截图1

最后一句是渣翻译,原话是I just want to be one of you guys。这只是一个例子,第一部有太多的地方表明,它并不想让过于无庸置疑的大道理使片子变得说教和沉闷,因而每个角色都不会伟光正,努力地用各种反讽自嘲嘴贱蠢萌来化解,限制片子走向主旋律化,虽然动画必须是梦想的实现但却永远保持着一种复杂性。第二部在这一点上失败了,Hiccup变得伟光正,他爸也变得伟光正,连Astrid也变得伟光正,反派也邪恶得太简单,整个影片就低幼化,变成《超人》式的典型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大片老套路数。

第一部的对白有巧妙的承启转合,能够把意义推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截图2

最后两句原话是这样的。Remember, a dragon always goes for the kill. –But why didn’t you?

还有,Hiccup翻阅那本Dragon Manual的时候,重复含出Kill on sight,但是后面与Toothless和其他小龙亲近后说出的everything we know about you guys is wrong,触动实在太深。这种是涉及到常识更新、文明进步之艰难这种话题了,可以类比达尔文提出人是猴子变来的那种境况,比起“不要战争要和平”,是高级得多的topic!但第一部对这个topic却能交待得比第二部的和平主义来得自然、干练、到位。第一部处处是比第二部聪明得多的台词设计,我不花时间罗列了。

第一部和第二部都用了一个我能接受的做法,那就是,让最固执的人的改观的法宝就是被原以为的敌人救一命。第一部是Hiccup的老爸,第二部也有,我想不起那个角色的名字,也就不剧透了。用这个办法来让人物改变想法,似乎也用太多了,但至少是在动画片故事中我能够接受的。

第一部的结局也比第二部要高级得多,那是一种心酸的结局,又是有所呼应和深化的结局。心酸当然指的是,Hiccup脚没了。呼应则是,Hiccup和Toothless当初还不是太熟的时候,尝试用人造半边尾翼初次实现飞翔,Toothless曾经想甩开Hiccup自己飞结果发现不行,他们两必须在一起才能飞。这暂时已经很有寓意,但说到底只有Toothless是残缺的。影片结局使Hiccup也残缺了,真正使得两个残缺必须结合才能获得完满。有一个镜头,对准的是Hiccup的瘸腿,然后Toothless的烂尾有意或无意地挥进镜头来,就是特意强调这件事。当然,第二部对这种联系又所松绑,Hiccup能基本正常走动,且俩“人”都在练习自己滑翔了。这种松绑也是个好事。但我想说的是结局,第二部结局就太普通了,打赢了,当头了,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了。总的来说,如果驯龙系列是真人表演的电影,第二部远不如第一部考验演员的演技。

豆瓣剧评说希望第二部是第三部的垫脚石,只是打开格局用的,不是为了完整性。这也是我的希望,为了显示一点我的独创性,那个剧评讲了很多星战系列的例子,我倒是觉得有点像黑客帝国的做法。只是黑客帝国做得更漂亮,在努力打开格局之余没有牺牲二部曲本身的独立性完整性,倒是第三部的收官主题不够cool(又是peace)。不过,这毕竟是美国电影工业。据说整个好莱坞就是个反战的民主党票仓,所以看美国电影没有很赤裸的“胜者为王”的,最后都是peace。说到这个,我们中国也有大片最后变成peace却很恶心的,就是前几年张导的《英雄》。秦王你讲什么peace?你这是靠武力征服建立中央集权后谈peace。人美国讲究的是互相尊重、共存而形成的peace,那比你们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很有趣的一件事,驯龙高手第一部是2010年,比它早一年有另一部非常也是杰出的动画电影是《凯尔经的秘密》,我以前聊过它。这两个都是各自当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第82和83届)。82届凯尔经(和其他几部提名作品一起)输给迪士尼的飞屋环游记,83届驯龙输给了迪士尼的球具总动员3,巧的是虽然我是迪士尼的老粉,但这两部得奖作品都没看过,不知道奥斯卡老给迪士尼颁奖是不是历史惯性。2010年的奥斯卡就是什么?就是阿凡达的那年!然后怎么?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都给了拆弹部队,可见好莱坞对反战主题的热捧。《驯龙1》和《凯尔经》这两部片恰好相反,前者歌颂维京人,后者歌颂凯尔特人。事实上后者才算得上一种歌颂,说明萨克森人的“苦守”事实上才是灿烂文化的创造,保护了基督教的发展,而Vikings只是落后文化(仍然信着早期神话传说,多神论的状态),是野蛮的。而驯龙只是因为是讲dragon因而需要以维京人作主角而已(因为龙是pre-Christian的传说,在维京人中保留得较久。《帝国时代II征服者》里的维京人还有dragon头的射箭船这一特色的unit)。

作为驯龙粉,如果觉得光看两部电影远远不满足,推荐浏览这一wiki

最后,我爱死驯龙第一部的结尾,与音乐的结合是重点。驯龙第二部的结尾想做相同的效果,但没有第一部那样惊艳。一个动画,从头到尾最后一秒钟都惊艳到你(而且是重看N遍都可以),驯龙第一部做到了。

少上社交网站多看书

我竟然老朽到主张这种观点,很像被teenager在背后翻白眼的长辈。我还一直希望通过跟师弟和学生打成一片来保持年轻的心态来着,看来人的衰老是止不住的。

之所以想到有这个是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如何评价文章《⑨评化学:自然科学里最垃圾的学科之一》。其实我自前几个月起就已经淡出知乎了,我把关注的人都取关了,专栏删了,答案也全部匿名了。之所以这么做也是觉得社交网站很烦。那篇《九评化学》据说就是人人网上流传出来的。人人网也是一个经常流传出牛文的地方。

社交网站好像赖以为生的都是话题,不断要有话题,不时就要冒出一些爆点,最近一周hash tag排行变来变去。网上大部分争论,其实命题本身就是伪命题,争不出结果的。很多争论甚至连命题都不清楚。哪怕有什么值得探讨的话题,也远不是在140字之内用手机输入能够解释清楚的,所以也会被极度地简单化、站队化、狗血化。

年轻人也许真的存在普遍的、固有的特点。是在那个年龄段,就只能处于那样的水平,拥有那样的见地。说白了就是各种中二各种low吧。但是年轻人又特别喜欢凑堆儿,喜欢跟同龄人一起交往,上同龄人聚集的网站。所以大家low在一块儿,不知不觉,很容易以为自己还不错,眼高手低,变得十分的cocky、中二。

知乎的自然科学类话题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有很多学生狗,远远尚未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还只在被填鸭式教育的阶段,就急于下结论。平时经常反思一些跟科学有关的问题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是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总是书读得太少却想得太多。很多学生哪怕读到研究生甚至博士,都没有读过什么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书,也很少去反思和求问“科学研究”这种人类的社会活动之所以存在和这所以以目前这种形式存在的原因。全球成千上万的PhD,每天营营役役地洗瓶子、打核磁(或完成类似基本的常规实验事务),这样的建制能在所有的国家维持几百年,只是为了paper和学位,不觉得奇怪的吗?也许很容易能听到这样的回答:别人也许热爱科研,别人为什么我理解,也懒得去理解,我只知道我只想毕业找工作,不想想这么多。我觉得这种连自己亲身陷于的境况都懒于追问意义和价值的人能上大学全赖扩招。如果说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为科研的职业生涯做准备,那么不读基本科学史和基本科学哲学著作的人却能够以科研为职业我也觉得是不堪设想的。

类似物理与化学哪个更牛逼的这种讨论已经老到我一看到就想吐的地步了。所以我才说年轻人可能真的有固有的局限性,在人人或者知乎这种用户年轻段固定的地方这种讨论是不会死的,以至到了2014年(2014是可以让198x年出生的我一度觉得特科幻特有未来感的年份)了,都还能够产生像《九评化学》这种激情满溢到如此程度的帖子。这就是我为什么嫌知乎烦——我到2014年,都还要花时间引经据典的回答、评论、澄清这种小屁孩随口喷出来的东西,还不收学费。当我认识到这是一定年龄层固有的特点,认识到知乎用户的年龄层是固定的时候,我就知道没必要把我个人的宝贵生命陷到这个永恒的黑洞里。

更令我沮丧的是,我记得我在知乎曾经正式回答过这个问题,可是哪的我没有把所有答案全部匿名,要想找回那个答案也很难。这使我又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我觉得好多人把自己知道的道理拿来出书,可我看那些道理真的觉得还好,根本就是很普通的道理,没有必要记载成文。其实还是很有必要成书的,因为世上永恒地有一群不懂这些道理的人叫做“年轻人”。如果这些道理都没书可看,那好像就只能全靠长辈重复重复再重复,甚至不得已退出知乎;如果出了书的话,至少这些东西变成了一种书本知识,那就好像复变函数之类的那样,不懂就只须怪自己没学过即可,省事多了!

批判了那么多,我还是提不起精神正面地评论这篇《九评化学》。算了,不评论了。有些学生中二到某种程度,他学不到东西是活该的。对于大多数普通年轻人,我还是奉劝他少上社交网站,多去图书馆逛逛,先认识到世界上的已有知识都有多广多深多具体多细,再去尝试形成自己的观点。

科普是伪科学

我是从微博上知道科普还有鹰派和鸽派等说法的,觉得搞笑极了。现在科普是多么牛逼的事业了,都到要分为鹰派和鸽派的地步了!作为一个根本反对科普的人,任你鹰派也好鸽派也好,我都当作看戏,而且这戏还特没劲。

我对“科普”的看法,以前已经表达过很多次了。

我随便在网上搜了一下关于鹰派和鸽派科普的信息。其中有一个果壳网的页面,让我觉得十分熟悉又非常分特。“楼主”提出了一些还是比较有价值的看法,探索了一下所谓鹰派和鸽派的价值观根源。这本来是把整个topic的逼格大大提升了的节奏,可惜在评论栏里彻底毁了!那些小白评论,他们完全没有配合这种高逼格的意思,他的评论也跟楼主的内容没什么关系,完全自说自话。例如第一个评论者,用一个很牛的句式“一直不明白这么高深的话题,只是觉得……”,就十分顺理成章地把讨论移到自己的水平上来了!还有第二个评论者,“我本人认同……”,现在是在讨论谁认同哪个吗???楼主是优雅地超越了这个层面了已经好不好?你又搞回到这个层面来。谁care你认同啥啊??结果我发现,不争气的楼主居然还回复了他,完全没有被惹怒到!!本来想把这些人都拉黑,结果发现由于长期鄙视果壳,没在上面注册。现在注册吧,好像我肯定了果壳,不注册,又没办法拉黑他们!气死我了!所以为什么我的博客长期关评论就是这个道理。

那个楼主说:

温和派科普者得思想原则大概可以推回至边沁对自由的定义,也就是“不影响他人自由“的自由。用柏林的分类就是消极自由。

鹰派的思想则认为对自由的定义应该加上某种限制,类似于密尔的“不可自由的选择做奴隶”,哈耶克的“某种正当性的出发点”或者穆勒的“当一个人走上一座破损的桥应该阻止”。

我觉得,鸽派就是心情好,鹰派就是心情不好。看到愚昧的人,心情好的时候可以和颜悦色地去开导,心情不好则直接辗压。总之,消极/积极自由也好,心情好/坏也好,都说明这两“派”其实是没什么可争的。任何人如果它是非常明确、长期的鹰派或鸽派,那就根一个人长期心情很好或很坏一样,都是有病。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看点就是“人有没有愚昧的自由”,这其实是消极和积极自由之争的具体化了。很有趣的是,网上不仅有人赞同人有这自由,而且也有人明确地认为人没有这个自由。有一篇叫《做个快乐的被科普者》的文章,里面说:

被科普者有理由闷闷不乐——假货泛滥,骗子横行,谎言遍地,大众麻醉,形单影只,被亲友孤立,被社会孤立,被傻子恶人谩骂骚扰——还不能喝“心灵鸡汤”补补身子,不能找老中医摸脉治治“亚健康”,不能购买一大堆保补健品慰藉自我和亲人,不能找个神父谈心、抱个宗教团体享受“家的温暖”,因此会很不痛快、很不开心。

这就类似我在《真相长啥样?——我的胡评一气》里所说的那样,大家需要是安慰剂。所谓鸽派科普实际上是看到真相和安慰剂并不矛盾,因此致力于把真相包装成安慰剂。可是,又正如我在《科普帮倒忙》里说的,这其实就是说,科普一定要把真相包装成伪科学才能卖得出去。到头来伪科学长得像伪科学,真科学也长得像伪科学,最后必然沦为权威性之争。要做成功的科普,首要条件不是科学性而是权威性,要遵守一些“行走江湖”的门道。就好像古龙小说里的人物都会有特别长的前缀,作为科普作者,似乎也要沽名钓誉一番,“xxx大学xx学博士”,“XX奖获得者”,“XXX专栏作家”,曾著有《xxx》,《XXX》等畅销科普著作,目前供职于XXX。大家就会觉得很合理:那当然,难道街上随随便便一人儿都能给俺科普吗?那岂不是侮辱俺?因此,这种沽名钓誉其实也是一种“鸽派”做法,目的是为了照顾读者的心理。问题是,我认为这么做很恶心。难道一定要有这些名衔才懂1+1=2?那要是他说1+1=3怎么办?打民科的时候这么理直气壮,说什么“科研成果不是由哪个权威说了算,而是要经过同行评议”,为什么到了科普的时候,又这么强调作者的身份效应?

很多科普组织为了“草根性”,甚至连这种“身份”都不强调,完全社交化,全是网友。抖机灵,调侃,喊口号,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党同伐异,抱团取暖。说白了就是一大学生组织,搞起骂战来充满学生运动的典型特点。

鸽派科普的本质就是伪科学。不是说内容科学就是科学了。不是看内容的。我平时刷微博,好评点赞的可能都偏鹰派。但是我也不喜欢鹰派科普,因为无论是骂人还是冷嘲热讽都很难看。所谓“科普的受众”,大部分是中学数理化教育失败的产物。别看他们现在都是成年人了,其实都是懒虫。小时候上课不认真可以说是不懂事。现在叫这些成年人回到初中课室,他们能把那些知识学好吗?教学效果会提高吗?照我看,他们还会像当年在课堂上一样难受,否则也不用搞“鸽派科普”了。中学课堂令人难受,固然是由于中学教育本身存在问题。但不难发现这样的课堂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难受,总有少数学霸做题N快频频举手争着发言如鱼得水;也不难发现有些学生也许是天生的也许是家教缘故,就是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差、懒惰,所以成绩差。如果完全是由于中学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所以在这些受害者成年工作之后搞鸽派科普来弥补,那么理论上中学教育可以通过用鸽派科普来代替来得到改善?不考虑应试和高考的话,用果壳和松鼠会代替中学数理化,那么成年社会应该就不再需要科普了。很显然这是说不通的。这说明成年人所谓“基础科学素养”低,往往应该怪他们自己不爱学习。正是由于科普面对的是不爱学习的人,才需要强调什么鸽派。有个段子我喜欢一引再引:

可不就是嘛,你早上起来要先戴上据能转运的水晶和能防癌的磁疗手镯,再看看通胜日历,看看据说有什么不宜,先喝个据说每天必喝的八杯水,然后吃个早餐前得查查有没有据传的食物相克,然深度怀疑有没吃到据说的假鸡蛋,喝了多少据传有害健康的激素牛奶,然后掏出据说防辐射的蓝牙耳塞打个电话叫出租车,车牌号还不能带有据说不吉利的四,到了单位,拨开一推据说防电脑辐射的仙人掌,上个网查查据说准到你想哭的本周星座运程,然后准备跟据说八字生肖不合的男友保持距离,在Q群转几个据说偷肾的警告给最亲爱的朋友,中午了,同事叫了肯德基你没要,据说有八只翅膀混身插满了管子,你自己把早上带去的据说能延年益寿的素食沙拉(非转基因)从据说会冻坏营养的冰箱拿出来,看看被赞美过的水有没有结成漂亮的冰晶,然后放进据说会产生致癌物的微波炉中加热,还生怕把自己的隐形眼镜烤糊,惴惴不安地吃完后睡个据说会变笨的午觉……晚上回家后想洗个头发现来大姨妈了,据说这时洗头老了会落下疾病,耍了一套中医养生保健操后顶着头油睡在了据说风水比较好的北边。生活得多么惬意!

鸽派科普说到底就是伪科学。不是说内容科学就是科学了,不是说它跟伪科学斗争它就不是伪科学了。其实它的销售策略和目标市场跟伪科学都是相同的。伪科学完全可以向成功的科普组织学习而获得成长。试问,伪科学能向科学学习而获得增长吗?不行,伪科学如果按照科学的practice来进行,它就会变成了科学。所以说科普是伪科学,不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