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评论

最近我家的ADSL访问andrewsun.net速度很慢(包括SSH),访问bluehost.com同样也很慢。我也懒得更换服务商了,只能忍着。

以前也试过几次,一段时间内访问andrewsun.net很慢。我对网络不是很了解,我只懂用tracert试一下,看看是到哪个关口开始变慢的。这次跟以前的几次一样,变慢的瓶颈都是已经出了美国的,说明不是国内的问题。前几次过一段时间都自动好起来了,这次我希望也是这样吧。


Tracing route to andrewsun.net [66.147.242.154]
over a maximum of 30 hops:
1 2 ms 1 ms 1 ms dir-605 [192.168.1.1]
2 7 ms 7 ms 7 ms 183.3.12.1
3 8 ms 8 ms 7 ms 183.56.34.37
4 12 ms 10 ms 12 ms 121.33.224.77
5 9 ms 8 ms 8 ms 61.144.3.30
6 9 ms 9 ms 11 ms 202.97.33.178
7 10 ms 9 ms 9 ms 202.97.60.197
8 177 ms 178 ms 179 ms 202.97.58.214
9 174 ms 175 ms 174 ms 202.97.49.154
10 182 ms 186 ms 187 ms 10gigabitethernet10-6.core1.lax1.he.net [64.71.1
31.133]
11 166 ms 164 ms 170 ms 10gigabitethernet1-3.core1.lax2.he.net [72.52.92
.122]
12 183 ms 181 ms 191 ms 10gigabitethernet3-1.core1.las1.he.net [184.105.
222.162]
13 205 ms 199 ms 211 ms 10gigabitethernet1-1.core1.slc1.he.net [184.105.
222.158]
14 661 ms 673 ms * ace-data-centers-inc.10gigabitethernet1-4.core1.
slc1.he.net [66.160.133.118]
15 193 ms 297 ms 194 ms 199.58.199.118
16 649 ms * * box554.bluehost.com [66.147.242.154]
17 651 ms * 648 ms box554.bluehost.com [66.147.242.154]

Trace complete.

Tracing route to bluehost.com [74.220.195.50]
over a maximum of 30 hops:

1 2 ms 1 ms 1 ms dir-605 [192.168.1.1]
2 7 ms 7 ms 7 ms 183.3.12.1
3 7 ms 8 ms 8 ms 183.56.34.37
4 13 ms 10 ms 10 ms 121.33.224.77
5 9 ms 8 ms 8 ms 61.144.3.30
6 13 ms 10 ms 9 ms 202.97.34.114
7 10 ms 9 ms 9 ms 202.97.61.238
8 176 ms 175 ms 175 ms 202.97.58.226
9 179 ms 179 ms 179 ms 202.97.49.154
10 166 ms 171 ms 174 ms 10gigabitethernet10-7.core1.lax1.he.net [64.71.1
51.221]
11 172 ms 173 ms 180 ms 10gigabitethernet1-3.core1.lax2.he.net [72.52.92
.122]
12 186 ms 188 ms 185 ms 10gigabitethernet3-1.core1.las1.he.net [184.105.
222.162]
13 206 ms 199 ms 199 ms 10gigabitethernet1-1.core1.slc1.he.net [184.105.
222.158]
14 657 ms 660 ms 654 ms ace-data-centers-inc.10gigabitethernet1-4.core1.
slc1.he.net [66.160.133.118]
15 * * * Request timed out.
16 * * * Request timed out.
17 * * * Request timed out.
18 * * * Request timed out.
19 * * * Request timed out.
20 * * * Request timed out.
21 * * * Request timed out.
22 * * * Request timed out.
23 * * * Request timed out.
24 * * * Request timed out.
25 * * * Request timed out.
26 * * * Request timed out.
27 * * * Request timed out.
28 * * * Request timed out.
29 * * * Request timed out.
30 * * * Request timed out.

Trace complete.

最近看了电影The Intouchables,又看了一些对该电影的评论。有部分人觉得很纳闷这电影为什么让这么多人感动。我是感动了的,但我也想猜不觉得感动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原因,第一就是太老到,电影看多了,而这一部电影无非是一个中规中矩荷里活友情片,或者另一部Driving Miss Daisy。这点我也同意,这部篇子成功之处在于演员的表演,而且导演的技巧也蛮好的,然后其余的地方没犯大错,故事其实是套路。这在预告片的编排上反映得更明显,先是渲染两人友好的一面,忘记了两人背景的悬殊;然后突然点出这一点,激起观众的关注,看两个主人公能否“冲破世俗的藩篱”。世俗的而懦弱的观众们当然是永远都爱去电影院看主人公如何“冲破世俗的藩篱”的。在电影中,总要有些傲慢的配角来提醒观众这种“藩篱”的存在,但这些无非都只会为主角的可爱程度加分。例如Driving Miss Daisy里那个儿子,在The Intouchables里Philippe的女儿。这些安排,在自己都懂写小说写剧本的专业电影人那里已经太小儿科了。就好像我看《海上钢琴师》无法带感,我某军迷哥们说《士兵突击》是“太监戏”一样。

第二就是太纯真所以感觉不到这故事里有何值得珍惜的可贵之处。电影里也有几处线索。Philippe自己说,他要的就是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可以忘记他是残废的。第二是Driss离开之后,Philippe新换的护理的表现。特别是半夜Philippe痛症发作的时候,新护理那副反应。大多数人(包括我)都会容易向不幸的人施以礼节性的同情心。明知自己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对方的感受,却又自知不能停留于此,一定要通过自己想象去体会一番,作出自己应有的表演,事实上只是为了自己好受些。这种“做善事的人”常有的心态,也常见于那些下乡体验的慈善组织中。这种礼貌的问题。相比Driss的情况,就是“过于有教养”,又“不够通透”。所以也就是既不够老到,也不够纯真的大多数庸人们会觉得感动。我相信假如像Driss这样的人看这部电影,是不会觉得非常感动的。并非Driss完全不具备任何同情心,只是这一种“同情心”,没有好过有。Driss没有过多的教养却足够纯真,而Philippe有了颇为丰厚教养但又足够通透。他们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是他们应得的幸福,也是处于中间的“两头不到岸”的我们会感到羡慕的幸福,我们当然要感动一番了。我个人看这个片子的收获就是怎样去对待朋友的不幸才会让他舒服。这很实用。

我用过的文献管理软件

接着上一篇的势头,我再谈谈文献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或网站。

离线软件方面,我很早的时候,用过一段时间Reference Manager,当时我试用过Note Express,后来转到EndNote之后,就一直用到现在了。其实我很早就听说过EndNote,之所以一直用Reference Manager这么长时间,其实是懒得搬数据。所以我原本认为,其实用户转换文献管理软件的门槛是很高的,新软件很难抢到老用户。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没有统计数据,但我就很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用Mendeley(Zotero我也用过,觉得不错,但是自从我浏览器改用Chrome之后我就不用Zotero了。我对它的喜爱不至于像某些人那样“装Firefox完全只是为了用Zotero)。

我还用过CiteULike、Connotea等网站,也都很快就弃用了。最近ACS出了一个ChemWorx,我也试用了一下。还有ReadCube我也用过。由于上述说的软件我很久都没用了,现在的情况是如何,我也不大清楚。

先讲所有这些应用最大的问题。EndNote的老用户往往已经把文献分成不同的Group了。所以,除非有软件能够直接破解EndNote的enl文件(以及同目录下的.data文件夹),实现“完美导入”,否则只要换软件,原来的Group分组信息就一定要丢失。我从读博士开始到现在,几乎所有文献,都放在一个库中,叫做gelation.enl(凝胶化)。它包括了流变学方面和胶体物理方面的所有文献。我也分了很多Group。不把这个库全导出来的话,我是没办法真正更换一个新的文献管理软件来工作的。但是,估计破解EndNote的文件格式是违法的,所以那些遵纪守法的老外是不会动这个心思,所以Group信息是永远无法顺利地导出的了。当然,有一些权宜的办法。例如对于Mendeley,可以先在EndNote里给同一个Group的文献添加相同的label(可以一次批量操作),再导出成bibtex格式。导入到Mendeley时,label项会导入成tag,然后在Mendeley中按tag来filter就可以看到原本属于同一个Group的文献了,这时再把这些文献搬到Mendeley相应的folder里。这个工作量至少是还可以接受的。

第二个也很普遍问题就是字符。这也应该是EndNote本身的错。EndNote导出的文本格式没有办法处理带重音符号的拉丁字母(很多人名会有,而且我还有一些文献是德语的),在EndNote软件里是正常显示的,但导出成文本文件之后就会变成一个中文乱码。这个中文乱码就会被导入到任何其他文献管理软件中。

第三个问题就是排序。除了Reference Manager、EndNote和NoteExpress(印象中)之外,其他的管理软件的排序功能都很局限。可能是因为我学过一点数据库原理,我明白无论界面多么傻瓜,文献管理软件其实都是一个数据库。一条文献包含这么多的属性,都是可以用来排序的,可以先按属性一升序、再按属性二降序、再按属性三升序……可是,除这三个软件之外的其他软件,最多只支持一按一个属性排序,而且只能在年份、作者、题目等属性中选择。

我在EndNote里是会使用Label项来进行一些标记。最常见的方式是标记了笔记本的页码。由于我阅读文献会有记笔记的习惯,在笔记本上会有页码。因此,一个文献记录,如果label上有个数字,就说明这个文献我看过,当时记过笔记,可以翻开笔记的相应页码来快速回顾,就不用重新看全文了;如果label上是空的,就说明我没有认真阅读过。所以,如果先对Label排个序,所有没记过笔记的文献就会全部集中在一起;再按年份排个序,这些没记过笔记的文献就会按年份来排序,我可以按此顺序一篇一篇地阅读和记笔记。

再有,由于我从读博开始的近三千篇文献都放在一个库中。如果我在阅读文献的时候,看到一篇被引文献我也需要,首先就要判断我是不是已经有这篇文献了,因为这么多篇文献我脑子是记不得某一篇我是否已经有了的。这时我就要在EndNote里,先后按期刊名、卷和页来排序,这样我一拉scroll bar就很快能够找到相同期刊相同卷的地方,有没有这一页就一目了然了。

总之,我会经常善用属性排序(而不是search)来查找定位,这也许是数据库的思维习惯使然。在添加条目操作时就具有一个杜绝重复和冗余的机制,而不是等产生了冗余之后再查重,这一原则可能也来自于数据库原理。因此对那些光有个search功能但排序功能很弱的文献管理软件我都觉得不适应。

有的文献数据库,文献多起来就反应慢,这是数据库引擎比较低级的反映,这些都比不上EndNote。

接下来就是关于PDF文件的管理问题。我一直都很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青睐这一功能。稍微有点常识的人就会知道这一功能是超出目前技术水平的,是绝对做不好的。首先,PDF文件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里面的文字和图象都是基于元数据重新渲染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完全是未进行OCR的图象。要从PDF文件中识别出年份作者标题等信息,就需要PDF文件是前一种情况,能从中读出文字信息。而我这个人是喜欢看上世纪中叶的文献的,这些PDF都是影印版或者不良OCR版。再加上,这样的过刊很多时候网络数据库没有全文全限,我都是通过中科院文献互助系统从别的图书馆影印回来的,连字都是歪的,很难指往有什么OCR能把这些字识别好。光这一条满足不了就基本没戏了。我的库可能有一小半都是这种情况。ReadCube的设计似乎是要让用户完全依赖于从PDF识别来导入信息的。它的PDF导入功能确实比我想象中的要出色(主要是它充份利用了PubMed和Google Scholar的api,只要能从PDF中识别出任何最少的足够信息就直接可以在PubMed或Google Scholar上获得其他信息),但也难免有很多无法识别的PDF。ReadCube对这些PDF的处理方式是:仍然要用户从PubMed或Google Scholar上找到相应的条目来应用到PDF上,不允许自己输入!问题是有很多PDF,我自己在浏览器上Google Scholar是能查得到条目的,但是在ReadCube里面上Google Scholar却查不到。我猜这可能是Google Scholar的API有问题,但ReadCube就自愿受API问题的限制了?事实上,如果ReadCube对这类PDF可以支持像Zotero那样,访问文献网页抓取信息,就能够很好地解决此问题。除了PDF识别问题之外,识别出来的信息,也需要分类编排。学术文献是有很多种的,有Book、Book chapter、journal、patent、dissertation等等,这些都以是PDF文件。ReadCube的PDF识别好像默认了这个库里只能有journal这一类型的文献。可是至少我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不会只引用journal。假如我工作完全用ReadCube,我要引用book的时候我岂不是要另外再打开我的EndNote?要求一个软件把PDF的文字识别出来之后,从排版和页眉页脚信息的特征识别出这是一个book还是book chapter还是journal还是dissertation,要求实在太高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一点都肯定是做不到的。无论如何,想要直接从PDF中识别信息,愿望很美好,但只要它不是接近100%可行,我就不想依赖它。为什么说这个愿望很美好而又要求它100%呢?因为,假如能从PDF中识别所有信息,我下载任何PDF就不用重命名,也不用记得同时导出RIS并导入到EndNote库中以保持一一对应了,以上的好习惯一旦不遵循,我的PDF文件夹将会是一团糟,这时就真的要完完全全地依赖数据库的PDF识别功能了。假如这一功能还不是100%有效,想想我有几千篇文献(和PDF),有个那么1%我就要手动输入十几篇了,还找不到源PDF在哪儿(因为命名全是乱的)。正因为如此,我根本就不会对文献管理软件的PDF自动识别管理功能抱有任何期望。像ReadCube这种完全依赖在这个功能上的产品,用处就相当于零了。

至于像Mendeley这样(以及EndNote X5以上版本),把已有文献数据跟硬盘中的PDF文件链接起来,可以直接在文献数据库中打开PDF文件来阅读的功能,我觉得也没必要。我对一个PDF阅读器产品本来就另有要求。首先,你有没有给我的电脑添加一个PDF打印机?如果没有,我岂不仍然要另外再装一个Acrobat Professional吗?假如我反正要装一个Acrobat Pro我有啥为何不在那儿看?Acrobat Pro支持画下划线(而不仅仅是高亮。我讨厌用高亮,偏好用下划线),而且还可以设置成波浪形的下划线。Acrobat还支画圈画框画箭头,有时一个公式我框一下,曲线有一个转折点我用箭头指一下。Acrobat还支持基本的窗口操作例如把同一个文件的窗口分成两半,这样的话,我上一半看正文,下一半看参考文献列表,那就不用在正文和参考文献头尾两种来回拖动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恨不得分三半,第三半看图,解决文中说“see Fig. 3(b)”结果Fig. 3(b)在下一页的问题。对于一些较新的PDF文件Acrobat还可以进行搜索。可以对PDF进行修改。例如有的paper会另外有一个supporting information文件,我就会把原文和supporting information合并为一个PDF文件,类似这样的操作在Acrobat里都可以解决。相比之下,那些文献管理器附带的PDF阅读功能实在是鸡肋,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青睐,还作为一个卖点了。是不是像我这种哪类软件都成为深度用户的人就注定不幸福,可我也不见得是什么深度用户啊?果粉们不是说,品味高的用户必然会不约而同地选用苹果产品吗?我都没有选用苹果产品,用Windows用得这么爽,我一定是个坏品味的吊丝。为什么我仍然不满呢?我还要补充一下,学术文献的文件格式,不仅仅只有PDF文件。中文文献会需要用CAJViewer来阅读(就算期刊论文在CNKI可以选择下载为PDF格式,但博士和优秀硕士论文只能下载为.nh格式文件,必须在CAJViewer里看),光整合PDF阅读功能,也并没有100%。不是100%的话,我就不敢全依赖在它上面。

为什么我反复提到如果不是100%我就不敢全依赖呢?所谓“依赖”是什么意思呢?我在知乎上说过,我的工作思维是,先花专门的时间把规则设计和定义好,然后不加思索地按规则办;先编程再运行;先把CSS样式表设置好,再在编写HTML应用相应的样式;在Word里先把样式表定义好了,再按要求应用样式;而不是在打字的过程中,这里要加粗就加粗,那里要斜体就斜体。如有修改,就是修改定义,同时应用在所有实体上。按照相似的思维,在工作上,我一定要保证我所遵循的workflow是比较合理,能够适应大多数情况的,因为之后我做的事情就是不假思索地按照这个workflow去操作,就好像电脑严格按照已编好的程序来运行一样。因为,如果你的工作流程是每步都需要你看当时的情况来取舍,每步都要“随机应变”;工作流程也不固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的话,你工作的需时就不好估计,你对你的工作进度就容易失去控制。你的workflow越是连个机器人都能完成,就越高效。越是要你时时处处都用模糊智慧去取舍、去回味、去条件判断分支,就越低效。所以如果一个工具给到我的功能不是100%能实现,这就等于在我的workflow中种下一个不可靠因素,一个隐患;我的workflow就定义得不严密。真按它那样长期运行,很容易就栽在这个隐患上,到时我就要很麻烦地脱离机器人状态,花时间研究解决临时发生的问题,很拖进度。

最后就说到整合Word软件了。但这个功能,我只有EndNote的经验,其他软件因为在以上指标都有各种不适之处,所以我都没有长期使用。但我有一个印象比较深,就是Mendeley和Zotero都采用CSL,采用啥我不管,CSL想开源通用化我原则上也欢迎。但你必须同时提供有一个可视化的编辑器以便用户自行定义citation style啊。现在我再搜,似乎有一些第三方的编辑器了,也不知道好不好用。但在我当年使用Zotero和Mendeley的时候,我是找不到第三方编辑器的,我也没有精力去自己学习CSL语法。

最后就是“云”功能。“云”的概念大家都欢迎。大家都希望啥都能“云”。但是中国大陆目前的带宽和访问国外网络的状况,限制了我们不是什么东西都适合“云”。就好像我上一篇关于笔记软件的文章那样,我的笔记,以及我的文献数据库,都可能会占用一个比较大的文件空间。同步这样的文件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假如我使用一个软件,工作的时间花掉了,还要花额外的时间等它同步完毕,那谈何提高工作效率呢?如果我用Mendeley识别我的PDF文件夹(2734个PDF文件),它会死。如果不识别PDF文件夹光导入文献数据(2.8k+),倒还可以(反应还是会慢些),但如果仅仅是这样我干嘛不用EndNote呢?EndNote更明快,前面也提到了还有排序功能的问题。再者,我为何啥软件都要自带云同步?现在已经有dropbox了。就好像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谈到的那样,OneNote就算没有整合SkyDrive,由于它的笔记文件是很清晰可以找得到的,也可以按用户意愿来修改存放位置。想要云同步的话,把文件放在Dropbox里就解决了。但若像Evernote这样,数据存在神秘的文件组合里,你还真只能依赖它自己的云功能,碰上恰好它的服务器很烂你每次同步都很痛苦,那就只好跟它说88了。EndNote的数据库文件也不算复杂,一个.enl文件带一个同名的.data文件夹,我习惯把这个跟我的PDF文件放在Dropbox的同一个文件夹里,就一起同步掉了,何需EndNote自带什么同步功能?我知道还有个EndNoteWeb,但我从来不用。EndNote是收钱的软件,当然做得好。Mendeley和Zotero是免费的,很多人说这很难得,做得不好情有可原。事实上如果它做得好,收费我也不是不愿意花钱,做得不好,我才不管它是不是免费。既然做免费软件压力这么大,我觉得花时间开发网上同步的功能框架就是完全浪费时间。有Dropbox用户不会用吗?你只需要把数据库文件做得简单易找些就行了。多花点资金和精力放在软件本身的细节上岂不更好?

注:距离我上一次使用EndNote之外的其他文献管理软件,已经好一段时间了。在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又调查了一下。Zotero有standalone版本和一个Chrome的connector,我也重新安装了新版本的Mendeley试用,同时我还了解到一个叫Docear的,以前没听说过,也安装试用。ReadCube还是老样子,就不再试用了。试用之后也许会有新的看法,也许不会。

草稿纸、OneNote、Evernote和Google Keep

我是一个草稿纸的超级重度用户。我在计算、写基金申请书、查资料等多种工作中都一定要在草稿字上写写划划。草稿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写字和画图之间不需要任何“模式转换”,不像在电脑上那样需要换“工具”。鼠标是一个很不好用的绘图工具,而手写板写出来的笔划太大,不像在纸上写字那样可疏可密。手写板上的位置与屏幕的位置也很难对应起来,在板子上你看不到屏幕上的“空白位置”在哪里,无从下笔。草稿纸的一个缺点就是要随身带着,而且纸张的面积有限。我思考一个问题往往会用掉一大叠草稿纸,每张纸的内容重要性都不一样,也很难取舍。除了转换工作地点时都带上外,从一大叠草稿纸查阅我昨晚想过的某个问题时也不大方便。

微软的OneNote是最接近草稿纸的笔记软件了。有很多基于文献整理的工作可以在OneNote上做笔记。而且,OneNote可以插入文件。一个PDF文件,一段写在Word文件里的数学推导,一段MATLAB代码,一段视频、一段PPT……都可以插到OneNote里,这是草稿纸没办法做到的,我不得不在草稿纸上写上“见谁谁哪哪儿的那个PPT”。基于计算机软件界面的天然便利,OneNote里的对象可以随便乱放,或者删除。而纸上写了的就擦不掉,往往经过前期的草稿,感觉思路清晰了一点,就要重新开一张新纸把新版的思路重新写一遍,再继续思考;但旧的草稿纸又不舍得扔:思路虽然更新了,但以前想过的一些边角材料说不定也有闪光之处。

OneNote比不上草稿纸的方面还是在于只能以“写”和“贴”为主,“画”仍然受到目前手写输入技术的限制。假如有一天,我们的触幕屏幕,在用手指操作的时候像电容屏那样轻巧,而在用笔书写的时候又像电阻屏那样支持压力感应,而且对于压点位置的分辨率能够高到与屏幕像素显示的分辨率相当,实现“写像素”的精度,也许我就真的可以淘汰草稿纸,直接把电脑当纸用了。

跟OneNote比起来,Evernote大为逊色。对我来说Evernote完全不可用,它离草稿纸简直太远了。在Evernote里你只能从头到尾地写和贴,不能乱写乱贴。我一直不明白明明放着OneNote在这里,为什么这么多人推崇Evernote。也许只有对于草稿纸的重度用户来说,才会觉得不能乱写乱贴是真的会死。具体来讲,首先Evernote的richtext formatting就很局限,其次它不支持随便乱放内容。其实有OneNote这个产品在先,Evernote的开发团队应该不会不知道这一可能性。但我猜Evernote一开始是从web界面开始的,在web界面很难实现像OneNote那样随便乱放的排版。所见即所得的编辑模式背后的HTML转换也很难不出什么bug(也更没办法做成Google Docs)。因此所有客户端都要迁就Web版来降低标准了,似乎认为Web版是最重要的。而OneNote则以PC桌面软件为主,先保证它能做到最佳,再去考虑什么同步啊,安卓客户端之类的事情。能同步只是一个feature。我不会因为能同步就去用一个垃圾。

我在知乎上看了一下相关的内容。有的人前面说OneNote不能同步,后面就说自己把资料放在SkyDrive里,难以理解。在微软还没有强推SkyDrive之前,我是把OneNote的笔记文件放在Dropbox里的,如何不能同步?现在则是直接通过SkyDrive。由于可以插入外部文件,因此OneNote笔记的大小是无法估计的。如果SkyDrive本身不是一个gigabyte级别的独立网盘产品,我很可能会继续把OneNote的笔记文件放在Dropbox里。但是,我曾经在Evernote里做过一件事情,本来就熬夜熬到很晚,最后以为它很快就同步完毕,结果它同步的进度一直停在百分之十几,直到第二天我起床。我只好以其他方式把我的笔记拷出来(Evernote的笔记文件存在神秘的数据库中),用U盘带回单位。后来上网查了一下,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遇到,原因大概就是笔记的大小。我知道我的笔记的都不会小,所以我是交了钱成为Evernote的Premium用户的,因此我对于这一点非常不满意。之后我也不在乎那钱,回到OneNote上了(Office 2010学生版才几百块钱,带OneNote)。

有人说Evernote适合在移动设备上使用,因此可以“随时记录想法”。首先就我个人而言,“随时出现”的而又很值得记录的想法非常少。而且,由于我的行业(科研)的特点,如果有了什么自以为非常sharp的想法,第一件事不是把这个想法记录在笔记上,而是打在Google Scholar的搜索条里然后回车,99.99%的情况下,这个所谓的新想法就可以88了。或者,产生了想法之后,第一件事情是继续想它如何实现,而不是记录下来。不是很多人说过么,想法并不值钱,关键是怎么实现。我并不是那种很青睐所谓的“idea”的人,我觉得这种所谓的idea,有了就有了,没了也不可惜。另外,也许我产生想法的方式往往都是自己想,而不是跟别人交流产生,所以只要我产生了想法我可以自由地继续思考,不用因为为了继续当前的交流而不得不先找个什么记录下来。所以我并不需要一个笔记应用来接管我的这种“随时产生”的想法。实际上,我真正产生可行的想法的场合,都是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而不是上班途中。

其次,就算我要在上班地铁上记录写什么,在我Moto XT910 Maxx上打一段文字,配个图,可能我就到站下车了。要向电子设备大量输入文字,除了在一个机械按键的QWERTY键盘上用搜狗五笔输入之外,我不接受其他方式。

我使用OneNote,笔记的大小也会很大。OneNote有安卓应用,跟SkyDrive相联系,可以同步。它的聪明之处是,只同步文字和图片内容,其他插入对像只显示占位符。在OneNote的安卓客户端上,可以进行文字上的修改。所以基本上,这个客户端只可供查阅用。我觉得恰好够了。以我使用OneNote做笔记的方式,也是必须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上同时打开Word、Chrome、Acrobat Pro、EndNote、MATLAB、GIMP。在手机或pad设备上我反正是做不了什么正式的笔记的了。提供一个客户端供同步和查阅用,倒是很方便。在地铁上可以回顾我昨晚捣鼓了一晚的思路,作些小修改小注释,到了单位打开电脑就可以比较快地继续下去。

有的人把Evernote当成GTD产品。可是我在GTD方面是Google Calendar+Google Task解决的。你要To-do list,你就用To-do list产品。你要Calendar,你就用Calendar产品。事实上,我个人认为炒得很火的那些GTD概念里的很多东西,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忙到需要用它们的程度,包括我。但我在很迷GTD的年代,还使用过Voo2do,它是一个真正能落实事情的的品,而不是一个花哨的GTD概念演示。Evernote的组织架构是一个笔记本。如果没有电脑,我的日程管里只会使用一个年历式的笔记本,而不是一个普通笔记本。那种带彩色书签的笔记本,我只会用来做资料整理和学习笔记。

笔记本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做会议(课堂)记录。这也是Evernote和OneNote这类模仿真实笔记本组织方式的产品应该主打的方面。使用Evernote的优势在这方面似乎就体现出来了。在手机应用上,Evernote添加音频和视频作为笔记的功能还是比较对路的。加上Skitch应用,照了的相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涂画标记(仍然受到目前手写输入技术笔划太巨大的局限)。在此方面OneNote比较逊色,OneNote的安卓客户端的新建笔记功能完全是废的,因为它不能选择到底把笔记新建到哪个Notebook里,新建了的一律放在一个叫Unfiled Notes里。再者,正如其同步只下载图片和文字一样,新创件笔记也只支持插入图片和文字,这也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在开会的同时用手机进行文字记录是基本没戏了,我在笔记本上打五笔都赶不上人说话。所以在此方面Evernote也只能说是个云录音笔。我试过这一用法,但是由于带有录音文件,笔记太大,必须要找到有Wifi的地方才能同步,而且电脑客户端的同步又停在了百分之十几,因此再次枪毙。

还有的人说,Evernote“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扔”,我很怀疑这种没有整理的大杂烩对于工作的真正用处。这种用法可以概括为一种“收集”的动作。就是在其他各个地方看到什么好东西,假如浏览器安装了EverNote插件的话,都可以“分享到Evernote”。可是我认为“收集”对工作是没有任何推进的,“阅读、评述并删除收集”才有可能对工作有益。再者,“收集从其他地方看到好东西”对我的工作的益处是非常间接的。在地铁上翻阅Google Reader并加星,已经达到目标了。定期我会花集中的时间去浏览我的加星条目,把星号都去掉。这是没有Evernote也能做的事情。我怀疑,喜欢这么用Evernote的人,其实只是满足自己的收集癖。所谓“好东西”,也就仅仅是个“好东西”而已,而不是非常明确地因为它跟工作上的个项目非常相关所以“好”。其实,类似的应用还有Pinterest和Pocket,我也装过,一直找不到用它的点在哪里,现在我明白了,我根本不喜欢收集什么“生活或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美好”。诸如像《美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可见光波段的负折射率超颖材料有望真正实现“隐身衣”》这种文章,看了也就看了,收什么藏?工作了的人空闲时间浏览的也就是类似这样的“行业信息”。除非说把Evernote用法归类为一种文艺上的采编工作,相当于把Evernote当成私人剪报本。翻开自己的Evernote,能够满足自恋的心理,瞧我平时都看些啥样的美文美图啊,瞧我的日常生活多么的清新淡雅……Evernote本身就是使用的终点,Evernote展示出来就已经是美的了。与其这样还不如Pinterest直接社交化,直接由你的剪报来组成你的个人profile供交友使用。但这离工作需求就非常非常的遥远了。

Google Keep不是一个或多个带有彩色书签的笔记本,而是一面贴满Post-it的的墙壁。我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一个Post-it的重度用户。但是在一个lab里面,把Post-it贴满整个电脑屏幕边缘以及墙壁的大有人在。Google Keep目前的设计,是一个note只能满足一个非常具体的特定的功能。如果你加check box,那这个note就是一个check box list,不能又添加别的。图片也是只能添加一张,也就是说假如要说事,也就对这张图片说事。(音频我没有试用,因为在我的手机上点添加音频Google Keep会闪退;网页版没找不到添加音频的地方。)这种限制就使得你不可能把Google Keep当成一个笔记本,它真的就只能是Post-it,一件小事一个note。全都贴在墙上,不能区分是哪一本Notebook或者哪一个书签页了。也许真实世界中Post-it的重度用户对Google Keep点评会更深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