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个人生活

与专业无关的内容。

Andrew

2016年1月13日

终于不纠结买了IPHONE,使用WordPress客户端 App,可以随时发表文字(图片则总是上传不了,放弃了)。

看来还是成功了。以后再慢慢摸索……

2016的WordPress主题

WordPress升级后带来了Twenty Sixteen主题,也就是我现在换成的这个。我看了这个主题的样子,觉得它是又一个尊重文字的主题,就立刻更换了。

现在很多人说我的博客是流变学的博客,其实这不是我写博客的目的。虽然前些年在这个博客里发表的内容特别恣意偏激,但是天南地北什么外行领域都评论一番,毕竟是自己领地不用考虑“资格”问题,很快乐。一直以来都只写自己当下在乎的事情。

果然人长大了话会少些,好像在追求“惜字如金”。外行话说多了觉得徒增垃圾,如果只谈内行的事情,我知识面又就是这么窄,所以变成只谈流变学。

也可能是,有很多情感,以前会在博客上长篇大论地渲泄,现在都在刷微博之中消解了。刷了阵子微博,总能把悲喜拉回到平均水平。

其实我不喜欢我的博客充斥着专业内容。因为以前我这个博客还维系着一些友情什么的。通篇出现一些只有我认识的名字,透露出的是一个私人博客的气质。现在变成全是流变学,这些网友好像就疏远了。彭雷的博客是放在我的主机空间里的。前段时间我服务器出的病毒问题,一开始我以为要完了,所以跟他说了一下,他也认了。后来,我整好了之后,除了恢复了我的博客,还是把他的恢复了,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虽然他很少写了,但感觉只要博客还在,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总的来说,人老了情感上波澜不惊,而且对社会百态也一笑置之,所以这方面也写得少。有一阵子我想,尽管如此,那也得写点生活的东西,于是干脆走回写日记的老路,记流水帐。这一实行就明白,根本写不下去,说明我们的实际生活其实是有多么干瘪。或者我们已经太习惯微博上的段子手们的一惊一乍了。

有时也想,我毕竟不是一个只对流变学感兴趣的人,音乐文学什么的都挺感兴趣,虽然外行,但查查资料,有所收获,也可以写。以前年轻的时候就写过一些这样的。可是现在,查我课题相关的资料都没时间,哪有时间查文学和音乐方面的资料啊。

说实在的,现在能够让我安安静静地查一个专业方面的话题,让我逐篇相关论文按时间顺序来阅读,就已经非常享受。所谓享受阅读,我现在能指望享受的只能是论文的阅读。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因大楼重建而关闭,一直要到2017年才重新开放。这让我感觉我的生活干瘪似乎可以赖它。

The Martian (2015) review

The Martian (2015)

看了这电影之后有些感想。

这个电影少有地节制俗套煽情套路。豆瓣上的人已经讲得比我好了。该文中提到的“静默的行动有静默的力量,不停地计算、思考、失败、重来,本身就是巨大的力量。”也许是让普通人了解了做科研的人的常规精神状态后会听到的一种抒发。事实上这个电影很好地向公众展示了NASA作为基金项目审批部门以及Mark作为一个“基层”科研工作者(当然,是之中的佼佼者)之面目。而这些都是平时难以向公众言说,只有行内人心知肚明的东西。我表达能力也有限未必解释得清楚。这个NASA中的大Boss对冒险的抵制,初看感觉跟科学研究原本的精神相悖,但殊不知他处于的是一个包括公众关系和国会拨款在内的复杂利益关系中,每种决策的后果在他眼里都不是那么单纯。任何决策,他需要先看到你prove it(就好像我们要写本子),说服他冒个险非常麻烦。

而Mark则表现了一个在有限的funding之内连续不断地出活儿的优秀基层研究人员。他在NASA的Boss不抱希望之后连续不断地做出了令人惊讶又合乎科学理论的成果(即Nature/Science工作),充份体现了他的problem solving能力,甚至获得了公众的关注和肯定,实打实地向NASA的Boss证明了这是一个值得大力资助的applicant!最终他拿到丰厚而又challenging的大funding——最终的大救援计划这一“重大专项”,并且还成功完成了。“当上院士”之后,他给学生的讲座不再像以前那样讲自己当前的工作了,而是不断地介绍那同一个传奇故事,并从中得出激励众研究生们的黄金道理。因为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要的是graduate,对应的就是回到地球;他们面临的层出不穷的操淡问题,就好Mark在火星上的遭遇。按照这样的对应关系,那么——

In the face of overwhelming odds, I’m left with only one option, I’m gonna have to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 That’s all it is. You just begin. You do the math. You solve one problem and you solve the next one, and then the next. And If you solve enough problems, you get to come home.

感谢这部电影让普通人体验了一把科研的苦乐!

PS. 我看到微软Surface不止植入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