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个人生活

与专业无关的内容。

喜感文化

今天看《锵锵三人行》文涛说,相比于日本的“耻感文化”和“悲感文化”,中华的文化是喜感文化。“知耻”就不怎么快乐。这个很精辟。以前我总是爱拿《菊与刀》的观点来说事,作东、西方之间的对比,说西文是忏悔文化,所以能够做到慎独,而东方是耻感文化,没人监督就不行。现在发现中国连耻感文化都不如。因为人家日本的耻感文化是配合悲感文化使用的,连黑社会都有因知耻而自杀的。但中华的文化重点在于喜感,耻文化会有,会要面子,会知道丢脸;但由于“做人最紧要是开心嘛”,所以哪怕知耻也会自己找个方便的理由和说法给糊弄过去,“阿Q”精神是我们特有的。又所以,我们总是把丧事当喜事办。以前我以为这是我党的特点,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很多偏远农村的丧事其实就是一个娱乐节目,葬礼比婚礼热闹。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可能还未必,但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这个假不了吧。

要不要和如何跟世俗和解?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清华南都的一篇文章,搜了一下,其实是来自于豆瓣的。

我看到的回复有几种类型,第一种就是文章中说的那些人的回复,一如既望,这些人没有看懂。第二类是看懂了,所以不会去肯定或否定文章中举的具体例子,但评价是作者的EQ有问题,或者说作者太以自我为中心。第三类就是表达心悦诚服之感。我大约是第二和第三类之间。

在微博和在豆瓣,语境就已经不一样。所以同样这篇文章在两个地方受到的评论风向也截然不同,这说明作者的主旨并不缺乏讨论的基础。不过也许作者举的本人的例子有些来自于他本人的问题,例如他会把不满直接在朋友面前表达出来,造成很多读者看不到真正的问题所在,认为都是跟作者本人造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是这一段评论:

楼主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吧,朋友要记得你吃水果嫌麻烦,还要知道你吃桃子不削皮,因此在你眼里,桃子麻烦程度小于哈密瓜?文学常识要补齐到跟你一个水平?巧克力事件就更。。。

就算是朋友,兴趣也会有差异吧,各有各熟悉的领域,有兴趣,就互相讨教,没兴趣就换个话题呗。。。

在微博上,我转发这篇文章的时候说:

我说句公道话。这个作者只是有精英意识的人,我看懂并既赞同她要说的,也不奇怪她会被讨厌。所以她不应该致力于追求找朋友,而应该致力于自己的专业,留下好的作品。想想周星驰最近的事,其实也类似。

有人评论

作者前半段挺好啊,招骂是后半段吧。她鄙夷(即使不承认,但完全从文字感觉得出来)于他人的平庸木直,岂不知他人也冷笑于她的九曲回肠。也许过几年长大了,就懂发现和欣赏俗世平凡多彩的美丽吧。

我回复说

我倒不期望他能够发现世俗平凡的美丽。每个人心中都有美丑的标准(这跟善恶无关)。但假如你在这方面有所要求,就不要又不甘寂寞,否则任何抱怨都不会受到待见的。很多公共评价很高的伟人私下都是讨厌鬼,也有私下人很好却无甚作为之人。这些只是两种取舍。所以周星驰根本不回应。

在这个争论围绕着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命题。第一是友情和个人追求何为第一位的问题。并不是要哪个不要哪个。文章的作者并不是不要朋友,但他认为个人追求是第一位的。要朋友,但必须要对的朋友。这简直太正常了,我看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需求。有很多人认为为了不要搞到没朋友,个人追求可以放一放。但我相信这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暂时的做法。通俗点说,文章作者的际遇说白了就是高考考砸了,本来上清华的人,去曲阜师范,不得不翻四年的白眼。

第二个命题就是我们能不能心平气和地讨论何谓美、何谓善。无庸置疑,美和善的标准是主观的,但是经过人类历史长河的检验,也有一些客观不变性,但并不是没有可讨论空间的;恰恰相反,美与善是讨论空间极大的命题。那么,假如作者把事例进行一些修饰,改掉那些反映了他个人不当的地方,那么这些讨论是否就立马变得不冒犯人呢?一起看电视,你刚说完你喜欢这个节目,我能不能就说我不喜欢呢?大家能不能进一步讨论各自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呢?以我个人的经验,像文章作者提出的困惑,很大程度上其实来自于很多人根本无法去讨论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一件事。他们从来不去审视和思考自己在美和善方面的取舍上有哪些理性,有哪些非理性。他们为着自己的美与善的个人取向,既不能坦然于自己的非理性,又阐述不出什么理性。他们一向不准备向任何人交待,也不想主动地改变或改进。这是某类人。而另一类人,也就是像文章作者这样的人,他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的天然现状,而是不断追求着什么。他首先不断了解还有什么更高境界(这是第一类人首先就懒得做的事),然后根据自己的取向选择一个高峰去攀登。要做到这个,那就必须日三省乎己,时时拿这个本我与那个超我比对,才能看到差距和目标。既然习惯做这件事,于是他生活中每个取舍都经历过一翻自我反问、自我审视;一旦作出的决定,哪怕小到吃水蜜桃削不削皮,都能坚定到如皈依一个宗教般虔诚。看到任何“异端”时,不说好像看到外星人吧,那也当然就好像发现了宝贵的研究对象一样,马上问出一堆“为什么”。殊不知人家根本不在乎“为什么”,也不想思考“为什么”,更不想听你的那些个“为什么不”。

所谓庸人,其实就是那些不爱问“为什么”的人而已。爱问为什么的人,也不是个个都有机会读博士,做研究,因此有很多流落在了“民间”。

也有很多评论说作者情商低。我不知道“情商”一词用在这里是指什么。我所知道的“情商”是指控制情绪的能力,但我理解评论者的意思是指作者不懂做人。我认为“控制情绪”和“懂做人”并不是一回事。那么作者是不是不懂作人呢?从他描述的事情经过来看应该是不大“懂作人”。我觉得“懂作人”这个词也不好。因为到了一定年龄,只要智商和情商没问题,还“不懂做人”的并非真的不懂,而是不愿意。我们总说,很多人“用脚投票”,这是“懂做人”。本来是去清华的去了曲阜师范,那只能努力离开这里。你在曲阜师范的地盘上吐槽,又离不开这里,这就是不懂做人。

知乎和百度知道的一个区别

现在写博客的欲望之所以低了,是因为按我以前写博客的方式现在没有时间和精力了。换一种方式,又未必能有同样的写作欲望。现在我发现本来是微博长短的话,但我未必想在微博上发,倒是愿意在我的博客里发表。所以凑齐那么两三件事的评论作为一篇,也可以抽空写写。

最近不能说我“离开知乎”了吧,但至少对它的兴趣已经减到最低。我发现虽然百度知道很想把内容做得更好,但它事实上是一个好的服务。或者说,它不会主动去限制自己作为一个服务。知乎会主动限制。知乎是有一系列的问题不鼓励在知乎上问,因为这些问题不利于为知乎产生有意思的答案。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太具体到提问者本人情况,不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不适合在知乎问。这就是典型不想服务,只想索要优质内容的态度。我虽然不敢自夸说是知乎的内容提供者,但我TM一直以来就是知乎的内容提供者嘛!说明我不是水军,不是脑残中二。但是我自己也想要服务啊。我也想问,为什么广州三号线汉溪长隆站上面那里有一个卖热狗的中国女人,经常有一个黑人在那里跟她聊天,那个黑人是不是她老公?这个店是不是她跟那个黑人一起开的?还是那黑人只是那个女的男朋友而已?那个女的就是因为开个热狗店,菜单上还配地道的英语翻译,才会尽管三伏天没空调也吸引一堆外国人在那里聊天,好像就特别高大上的样子。为什么?是怎么回事?知道的人快跟我说说。可是,如果在知乎,这样的问题就会被关闭。那我还整天帮你知乎的小白解答科学问题干什么。不玩了!我觉得像我要问的那类问题,上百度知道问就不会有人来质疑我,关我问题,只是回答的人也太水,没有“折叠”机制,会太像BBS罢了。那我也不想真的直接上BBS问。

我举的例子可能太极端,但总之我认为知乎就是一个不愿意好好地把服务搞好(例如问答机制和网页智能已经长期没有优化了),只愿意加速提取优质用户和优质内容。叫那些明星用户出书,搞出版物,什么圆桌啊,周刊啊。听说创始人是个记者,思维是不是受局限?是不是因为免费?是不是因为没广告?如果有好的服务我不介意收费和广告!知乎上好像有过一个答案说,收费的东西用户是客户,免费的东西用户是产品。知乎看来深谙此道。我是要做客户不要做产品。

我发现我是个反社交倾向的人。我平时就对社交不感冒,所以对网站的社交化也不感冒,基本关评论,经常拉黑。话不投机半句多。一般这种人都是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是他应得的东西一般会得到,不会因为政策变动或者有人耍赖而被抢走。然后如果本人不贪心,那么他哪怕与世隔绝,该给到他的东西必然会给到他。他的交友就完全根据个人好恶,是真心的。可是在中国社会交朋友主要是为了经常获取信息。因为中国社会是表面一套实际一套的,实际那一套的发展状况,你只能在餐桌酒桌上了解到。典型的中国式中年男人,遇到事情往往喃喃的是他认识哪个朋友是做这一块的,是吃这碗饭的。不相信陌生人,不习惯陌生人社会,不自己去排队办事,办什么事一定就是找熟人,不会有其他做法。他只相信一把手在酒桌上亲口答应的事,也不相信规则。

拿好处,赚外快,是中国人自己给自己制造的乐趣。只有把水搅浑,浑水才好摸鱼。什么东西都表面一套,实际一套,为的就是给自己拿好处赚外快留一手。当然,也有说法是中国文化喜欢留余地,不把事情搞死,以便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能够狡兔三窟,为求自保。中国的历史,这么多朝代,那些野蛮落后的政治文化入脑太深了。现在好多纪念邓小平的文章,我觉得他最大的功劳就是(貌似)打破了这种恶心循环,至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大城市,可以低成本地选择坚守规则的时候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只有当契约精神逐渐成为主流价值观之后,我们才轮到去谈官员是受民众还是上级领导问责这个问题。现在民众本身都没什么契约精神,官员无论对上负责还是对下负责,事情都不会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