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个人生活

与专业无关的内容。

教学离不离得开科研?

大道理:教学离不开科研,科研离不开教学。这种没办法证实和证伪的命题是科学网最喜欢拿来讨论的,大家都举几个反例,就都很热闹了。

image

像高中物理这种课堂教学,断不会因为老师没有同时从事量子场论而上不好。也不会有人说“哎呀,最近发现我上课好差啊,看来我要搞搞科研了。”至于大学课程,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课堂目标是与高中差不多的。像高数,大学物理等,这些课也很容易出现上了几十年课学生很喜欢但科研做不好的老师。

科研做得好对教学的帮助只是一种“并发症”。说明这个人看问题和分析问题受过良好训练,逻辑性强,重视因果联系,敢于较真。这些素质可在教学时可以让知识不突兀,弥补烂教材的害处;又能经得起学生质问。更重要的是能把科研的思维传授给学生,从一切看书本的应试思维转变成一切看事实的“就事论事”思维。

但是你不能说没做科研的人就一定无法在教学上实现以上这些。而且以上这些“更高端”的目标是要建立在一些更基本的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上的。课堂节奏都不懂把握,互动失败,ppt和板书让人无所适从,忘词结巴出教学事故……这些是科研做得再好也没办法帮忙的方面。

里赫特在布拉格弹的肖邦

硬盘挂了。重要的相片和资料抢救回来一点,几百G的古典音乐算是付诸东流了。我也没感到特别的惋惜。一来可能是因为这几百G的音乐跟着我从暨大建阳一、到真茹北、到华工研一、西六、研二、研六、华文学院、再到祈福新村,整整十年间风波也不少,早就做好N次心理准备。二来,这些年靠着这些资源,我所形成的鉴赏水平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丢不掉的。

我最庆幸的是我平时做的一些合集没有丢。我曾经花过很多时间,精心比较版本,选出了钢琴合集、小提琴合集、协奏曲合集、室内乐合集、以及最近喜欢爵士歌曲选出来的合集。有这些私人精选,几百G消失了感觉也没差。但这一损失倒是让我回过头来认真地看了一下我当初的选择到底都是什么。

我对像Richter这样的钢琴家的歧视就在于莫扎特和肖邦。但刚才听到一曲Nocturne op. 72 no.1,不像其他版本那样悲有余而壮不足,该壮时能壮起来,有些地方还是要敢于砸下去的。好奇是谁能把肖邦夜曲之“壮”弹得这么清楚?原来是Richter in Prague的CD7。心里真庆幸当时的我慧眼识珠。否则凭着偏见我是怎么也不会试听Richter的夜曲的,一些波兰舞曲和谐谑曲倒是会听听。在什么都没有了之后剩下的这些精选更感到可贵。好在这些精选加起来才几十G,今时今日保存1T的数据也没有以前那么困难了,但也没什么听古典音乐的朋友了。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什么是好的心态

在网上看到一篇东西。平时我很少看心灵鸡汤,觉得全是垃圾。但是这篇文章说的道理都还算实际,而且最后一点甚至对我还有教育意义。无则加勉吧。

下文来自网络

一、是静

少说话,多倾听。因为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言多必失。有句话是,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即使是网络这个靠语言交流的平台,多言也会让人讨厌的。想说话了,就对自己说,不要对别人说,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愿意听。

二、是缓

有句训诫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而我认为,在某种情况和某种环境下,应该是,讷于言而缓于行。我已经尝过“缓于行”的甜头了。做事,你太快了,有时候,你刚做好,领导认为不需要做了。而且,你太热心,一种微妙的心理,他又会不那么舒服,以为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之处。缓,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走成功的捷径。反正不是做生意,不需要抢市场。关键是太能干的人,会成为嫉妒和防备的对象。

三、是忍

面对不公,别气愤,别宣泄。一来气愤伤身体,二来气愤不解决问题。“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能去区别上述两类事。”这是成功者要具备的三个素质。既然有些事情不是个人能力所能作为的,何不冷眼旁观呢?宣泄不满,只会让旁人看戏。

四.是让

大是大非,不能退让,但小事情,尽量听别人的意见。能按别人的意见办的,就不坚持己见。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且如果是按别人的意见办的,错误也就有所分担。

五、是淡

一切都看淡些。对名利,对金钱,对感情。没有什么是离开了就不能活了的东西。得失也是辩证的,你在这方面损失了,你的心灵会得到释放,会有机会去尝试别的选择。越是看得淡,就越是心灵平静,就越能体会平凡的幸福。

六、是平

是平凡,是平淡,是平衡。有棱角的坏处,就是让别人咬起你来很容易下口。思想是存在于工作之外的。如果一个人,能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在工作之中,那是有决定权力的领导。有句针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网络时髦语言:“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在事业单位,你的思想仅可以存在于你有权利作决定的范围内。尽管平凡的人,没有什么色彩,但往往生存的时间最长。人要活得精彩,首先是要能活下去,而不被踢出局。有朋友说“对工作,要信奉唯物主义;对生活,要信奉唯心主义。”因此,我们需要有亲密的朋友,要有自己展露思想的安全空间。在那里,我们就可以显示我们的不平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