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个人生活

与专业无关的内容。

到底要资助什么“重大科研仪器”的研制?

其中一种指南中的表述:

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我国科学仪器严重依赖进口,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制约因素。

http://www.dicp.cas.cn/xwdt/zhxws/2017/201812/t20181202_5203897.html

从这段表述中,我们首先看到的关键短语就是“严重依赖进口”。这一短语本身就限定了我们讨论的范围是“已有商用形态的、但国产空白的仪器”。我觉得导向是比较清晰的。“从无到有的原创仪器形态研究”应该不是重点资助对象。已有商用形态的仪器的需要满足哪些指标参数也是已经比较固定的。所以这一背景下的资助项目,结题重点理应就是看产品是否完成全国产化(小到每个螺丝钉都是国内厂家生产的),或者规定的“国产化程度”(需先定义),以及产品的指标是否达到或超过国外代表性品牌产品。如果不是在仪器设计和实现方案有革命性的创新,那么无非还是采用国外已有产品的设计方案,采用满足这些方案需要的关键零部件。所以一台仪器的国产化无非是仪器各零部件的国产化和组装的国产化。不管是哪类仪器,这都是涉及广泛领域的制造水平的问题。集中由一个项目,由几个单位在有限年限中去组织“攻关”,是无法解决国家工业体系短板问题的。而且国外商用仪器的垄断还有市场因素,受国际贸易政策的限制。

另一种指南中的表述:

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资助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性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的研制,以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http://www.nsfc.gov.cn/nsfc/cen/xmzn/2019xmzn/14/index.html

根据这一表述,申请者首先要论证自己所提出的申请(某仪器或某部件)是“对促进科学发展、探索自然规律和开拓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创新科研仪器与核心部件”。我们发现,这一表述特别强调“以科学目标为导向”、“开拓研究领域”。也就是说,这一项目并不关注所研制的仪器是否已有商用形态,更不关心是否“国产化”;它关心的是一对因果:既要看到某仪器,又要看到因为这个仪器的出现所造就的“科学目标的实现”、或者“新得研究领域得到开拓”。如何判断“科学目标是否实现”,尚且能有通行的标准,在项目实施年限结束即可当场判断;至于是否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则难以有判断标准。多大体量的研究,能成其为一个“新领域”?这本身就是科学计量学的研究课题,尚无通行标准。因此,可以预计,这一项目所收到的申请,多为先提出一个“科学问题”,论证解决这一“科学问题”的症结在于缺少相关仪器,然后又要提出一个仪器方案,并论证这一仪器方案本身的可行性,以及该仪器用于解决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可行性。至于项目的创新性,可能源自科学问题本身的创新性(从而仪器也就不可能不新),也可能是“老问题、新仪器”。所以,这种项目框架其实于普通的针对学科问题研究项目无异。也许项目结题要同时满足科学问题的解决和仪器的研制。然而,但凡是实验科学研究,创新本来就普遍来自于特定仪器的自行搭建。就算科学问题本身确属于“重大的”,也早有各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仅因为有“仪器”的特色,而另设仍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重大仪器项目,难以说得通。

其实种种这类仪器项目,都是典型的“明明只是国家的一个部门,却妄图解决需要多部门联合才能解决得了的问题”所提出的项目。乍一看,觉得这个部门组织立项对准了国家的痛处,其实就是部级向更高层次邀功搞的政绩工程。看到国家层面有这个紧迫需求,就从本部门的范围内单独整理出一个新的项目指南来邀功。指南说得又大又好,但实际实施就主要通过该部门辖下的全国各单位搜罗典型,尤其是活动能力和资源丰富的相关学科的院士及其团队,商议出几个有望孵化成各方面都比较漂亮的结果的代表性的大项目。剩下的一些钱撒给其他自由申请人,并保证这部分别出什么乱子(例如造假腐败之类)就行了。

贸易战升级后,我国的劣势是什么,造成这些劣势的原因又是什么?是因为以前没有这种项目吗?是因为早有嗷嗷待哺的婴儿,就缺奶吗?

高校教师无知程度的界限在哪里?

我们当然可以去建立一种界限,就是“一个XX专业的大学教授”(或任何类似的一种称谓之下)允许无知到何种程度,或者是“一门XX课的任课老师”允许无知到何种程度。但是具体设置这种界限的麻烦在于两方面,一是对每个专业、或每门课,都需要具体讨论,二是就一个专业或一门课之内,具体界限需要寻求共识。我们可能可以从一些现状中找到建立这种界限的“依据”。例如从已存在的课本所包括的 内容范围。这个例子我认为是不合适的一个依据。一个老师如果恰好只懂课本内容,他多半应该无法上好这门课;他应该要知道更大的知识的集合,同时知道为何手头上的课本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一个子集,或者说是如何被砍成现在的样子的。但至少,这个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个“下限”。这是我对知乎上有些关于某些教授的无知程度是否仍然“配得上”他的称号的一个看法。但是,不管是知识特别渊博,还是无知得离谱,大学作为“学者的团体”,教师和学生其实是相互平等的“学者”。“上课”的在这种平等关系下的本质是:一起学习。那学习什么呢?你在上面一通讲还考试挂课怎么平等?考试挂课暂不讨论,但学习的是(of course):这门课。我在讲台上讲这件事的平等之处在于,我讲的是分享我对这门课的认识。因此,如果,我的无知到了离谱的程度,那这件事的坏处是浪费了听众的时间。因此当然要允许这么认为的听众不来听我讲。同时,也要允许听众去讲他对这门课的认识,并且互相争论。这种大学的描述很“古典”但应该成为一种基本原则。后来我们在“学术权威”上建立了等级区别,是为了节省时间,有些已经争论过N遍的就别争论了(但这也造成了教条主义);再后来我们搞考试,是因为高等教育被赋予了社会任务。但是,只要坚持大学的那种古典的基本原则,作为老师你的无知的害处就会很有限,因此也就不用惧怕。 在准备一门课的时候,如果在求根问底上力有不逮或时间有限,也不至于感到纠结。

交叉学科研究总会变得浮躁的普遍原因

本来化学专业和物理专业相安无事,但是高分子这个专业是十分尴尬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从传统上来说作为一个本科专业一直是归化学系或化工系。本科程度的“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也几乎是标准化了。但是,如果想要在这两个方向深入,那么高分子专业所学的化学水平和物理水平都分别远远不足。高分子化学的研究需要更好的有机合成理论基础;高分子物理的研究需要基本的现代数学物理和实验基础。仅从理论基础上看,高分子业的本科生反而变成最不适合继续深入搞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研究的学生,化学系和物理系的学生在理论基础上更胜任。这背后可能的本质问题是“只有化学和物理是学科”的问题,那所有作为本科专业的“交叉学科”或“应用学科”都共享这种问题。最终能做好不同分支的化学研究的,还是化学学生;能做好不同分支的物理研究的,还是物理学学生。“各行各业”的本科毕业生,可能是比纯粹化学系和物理系的学生更适应不同的就业岗位,但又同时是最不适合做他们学科的研究的学生。当然,这种过于简单化的推理忽略了个人可以自学成才,但作为论证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上的无奈是足够的。

然而,除了最热门的交叉学科,会吸引纯粹处于基础视角的物理学和化学学者的重视外,大部分传统交叉学科,都还是只能靠这个学科专业自己的学生去哺育。高分子科学尤为如此。所以实际上我们总是觉得,高分子的学生自学数学、物理,然后进入高分子物理的理论研究的例子特别需要,但又特别难能可贵。实际上这也当然远不是大多数。大多数情况是,这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方向大多数局限于其本科专业教过的东西,很少引入现代物理或者现代化学的前沿。甚至在文化上,由于求学阶段没真正浸淫在传统与当代物理(化学)的理论当中,而是在物理与化学两边蜻蜓点水,因而出来之后既没有物理学的也没有化学上的研究档次鉴别能力,提出不了稍微重要的问题(有时提的很多问题根本不成立,只是缘自物理或化学基本认识的欠缺),就算提出了也做不动,缺乏基础理论或基本技能。

一个传统交叉学科想要长期发展,不是光靠多培养很多学生去补充人员,否则这研究就成了流水线工厂了(现在就是如此);而是靠不断提出新问题。如果真的要靠自己专业培养的学生给这个学科“续命”(例如高分子科学),那就要培养能正确辨别、理解这个学科研究的科学问题,能够自己正确提出成立的科学问题的人。这就需要把学科涉及到的物理和化学都学完整,而且要建立在达到起码深度的物理或化学基础之上去编写《高分子物理》或《高分子化学》教材。但是我们现在的情况远远达不到这种目的。高分子专业的学生如果真正进入高分子物理的研究,他很少会觉得自己是站在《高分子物理》课的基础上去进一步学习,而是会发现,他需要捡起大一的数学,然后痛苦地补习数学物理方法,补习完整的热力学和统计力学(本科的《物理化学》,不仅砍内容,学生还普遍学得不好),才能看得懂高分子物理中哪怕是最传统的理论。例如,Rouse模型要解N个耦合谐振子,也需要基本的流体动力学知识基础。高分子溶液微扰理论需要基于McMillan-Mayer正则溶液理论基础。 要理解这些理论预测的实验结果,还得学习光散射理论,涉及到对“相关函数”概念的理解。这些数学和物理基础,高分子专业本科都没教。上述这些例子都是70年代或更早的东西了。为什么2020年的本科学生,要学习1970年代提出的早已成为学科经典的理论时,会发现本科所学的《高分子物理》一点儿没教过,而且本科的数学和物理还一点儿用不上呢?

更烂的情况是,一个传统交叉学科,都谈不上是否考虑学科的科研来建设本科教学,而是纯粹个依赖这个学科“好就业”来招本科生,那就只会不自觉的把本科教育当作经营一盘生意:课程设置根据市场,上课方式根据市场,所有的一切都会根据市场。 学科之间本无贵贱的原因是没有可比性,因为在做学问的层面上没有什么量化标准去比较不同的学科。但是一旦依赖了市场,用金钱去衡量,那就必定就会有贵有贱,同时还要经受市场起伏的影响。当然,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高分子专业的问题了。这是国家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问题。例如,区分“工科”和“理科”专业,工科专业就是为企业培养技术研发人材。问题是,企业的技术研发人才,难道是跟科学研究的人才截然不同的人才吗?如果你能把人的大脑建设成了会思考的样子,为什么会有工科和理科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