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ly 2009

顺谁者昌,逆谁者亡?

这不是一篇论文,如果有观点,那也是非历史的观点。

1932年4月23日,苏共(布)中央发布《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标志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й реализм)作为官方首肯的唯一艺术形式,但其本身的定义从未清晰过。苏联原有的两个作曲家联盟的瓦解和合并:无产阶级音乐家协会(Российская Ассоциация Пролетарских Музыкантов)和“现代音乐协会”(Ассоциация Современной Музыки),取而代之的是唯一的苏联作曲家联盟(Союз композиторов СССР)。这一联盟的权力非常大,控制了整个音乐活动的一切方面。根据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要求,那些先锋的、实验的、“脱离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音乐会,都会冠以“形式主义”(формалистический)或者是西方腐朽反动思想等等,要枪弊掉。自1936年苏联进入“大清洗”时代,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Прокофьев)和德米里特·肖斯塔科维奇(Дмитрий Дмитриевич Шостакович)两个苏联作曲家遭到了持续的批斗。

1936年,肖斯塔科维奇因其歌剧作品《姆琴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Леди Макбет Мценского уезда,op. 29)而遭罪。事件始于《真理报》上的一篇社论《迷惑还是音乐》(Сумбур вместо музыки),该文疑是出自斯大林之手。在这篇文章里,歌剧被称为“反动”和“形式主义”。其中一段话这么说道:

… Способность хорошей музыки захватывать массы приносится в жертву мелкобуржуазным формалистическим потугам, претензиям создать оригинальность приемами дешевых оригинальничаний. Это игра в заумные вещи, которая может кончиться очень плохо. Опасность такого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в советской музыке ясна…

中文翻译: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音乐被牺牲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可怜的尝试,玩的是假装原创性的廉价把戏。这种深奥的游戏会导致非常糟糕的结果。苏联音乐中这种趋势的危险是不言而喻的。

这篇文章之后,一系列对肖斯塔科维奇的批斗出现在《真理报》上,他的收入大减(在苏联加速工业化的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非常窘迫)。这一年,他的很多作曲家朋友也被枪决,他的处境非常危险。于作曲家马上写了第五交响曲,于1937年发表。这首作品采用传统的四乐章交响乐体裁(奏鸣曲、谐谑曲、慢乐章和胜利的终乐章)。肖斯塔科维奇本人称之为“一个苏联作曲家对党的公正批评的回应”(Ответ Советского композитора на справедливую критику Партии),实际上也取得了成效。11月,在苏联成立20周年国庆上由叶夫根尼·穆拉文斯基(Евген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равинский)指挥首演后,《真理报》上终于出现“交响曲作品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典范”(образца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реализма в симфонической музыке)这样的正面评价,肖斯塔科维奇也重新获得当局的重视,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获得了一个教师的职位。

也是在1936年,普罗科菲耶夫回到苏联定居,在此之前他在国外已经建立了名声。像他这样的人回国后自然成为了当局怀疑的对象,为求自保,作曲家也不得不在作品上向当局妥协示好。1937年他为20周年国庆(也就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首演的那年)写的《纪念十月革命20周年康塔塔》由于风格过于现代主义而被禁,生前一直没被公开演出过。1939年他又写了《扎德拉维察(向斯大林举杯》康塔塔,歌词来自民间的赞颂斯大林的歌曲,以庆祝斯大林60岁生日。

40年代,苏联文艺界“日丹诺夫主义”(ждановщина)盛行,1948年则是音乐界悲剧的开始。1948年2月10日,苏共(布)中央委员会公布《关于穆拉杰里的歌剧〈伟大的友谊〉》的决议,其中把包括肖斯塔科维奇和普罗科菲耶夫在内的一系列一线作曲家批为“形式主义”、“西方走狗”、“人民的敌人”等,同时也列出了一系列反面典型作品。这一年开始,季洪·赫连尼科夫(Тихон Николаевич Хренников)任苏联作曲家联盟的书记,成为了对这些作曲家的严厉批判的执行者。2月份决议发布之后,同年4月作曲家联盟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对决议中点名批评了的作曲家和他们的“反面作品”继续进行批评。会议上这些被批的作曲家进行了公开道歉。

在记录片《红色指挥棒》(The Red Baton)中,同时代指挥家根纳季·罗日杰斯特文斯基(Генна́д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Рожде́ственский)拿出当时这个特别会议的小册子,念了一段对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的批判词(英语字幕):

At present we are still discussing whether Shostakovich’s 8th Symphony is good or bad. It’s incomprehensible. I feel that, from the people’s point of view, the 8th Symphony isn’t even music! It is a ‘work’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art of music. But it’s not the only one of its kind. There are many others. And here I thought the 8th Symphony was unique! There are many others like it! How lucky we are to be so rich! Comrade Zakharov continues: It seems that, overseas, Shostakovich’s 7th, 8th and 9th Symphonies are considered works of genius. But by whom? Let’s ask ourselves the question. There are many people overseas. Aside from the reactionaries, who we are strggling against, and the imperialist gangs, overseas, there are also peoples! Let’s ask ourselves who praises these works. The peoples? I answer categorically: No, that’s impossible!

记录片中,另一个同时代指挥家鲁道夫·巴夏(Рудольф Борисович Баршай)讲述了当时报刊上和民众之间的反应(英语字幕)。报纸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评语:

“Comrades Shostakovich and Prokofiev, the people doesn’t care about your music! –Ivanov, tool mechanic.”

When a Shostakovich symphony is announced on the radio, I just turn it off — Makarov, kolkhozian.”

有一次——

[Once] I was even in the trolley bus that passes near the Conservatory and heard two old ladies talking: “Doyou remember that Shebalin who was elected as a deputy last year? He’s Director of the Conservatory. And you know what? He’s an enemy of the people!”

无疑,两位作曲家的处境十分危险。为求自保,1949年肖斯塔科维奇又马上创作了向斯大林致敬的作品《森林之歌》康塔塔,把斯大林比喻成伟大的园丁。这又比较成功的保了命,这个作品获得了斯大林奖。普罗科菲耶夫的自保作则是一部清唱剧《和平卫士》。但1948年他的妻子由于其西班牙血统,以向国外(西班牙)寄钱被定罪关到监狱里,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恶化。1953年,他与斯大林同一天逝世。他住在红场附近。逝世那天由于那里聚集了大量的追悼斯大林的人群,导致他的尸体无法搬出来达三天之久。在作曲家联盟总部举办葬礼时,不得不使用纸花,使用录音带来播他的作品,因为所有鲜化和演奏家都为斯大林的葬礼而保留。

后斯大林时代,尽管苏联在与西方的交流略为松动了些,但是这种交流仍然是受到高度控制的。美国小提琴家Y. Menuhin在担任联合国UNESCO国际音乐委员会(International Music Committee, IMC)主席时同当时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一段来往也许是比较广人所知的事情。在记录片《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人民艺术家?》(David Oistrakh: Artists of the People?)中,事件的两个当事人互相印证了事情的经过:

S. Rostropovitch(苏联大提琴家米斯蒂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Мстисла́в Леопо́льдович Ростропо́вич)): Yehudi Menuhin had asked me to play in a trio with him and Wilhelm Kempff. The authorities refused. Menuhin got in touch with Moscow. He was chairman of the UNESCO International Music Committee. They replied that Rostropovitch was sick. He called me at home. My wife answered the phone…

Y. Menuhin: I said ‘I hear Slava is ill.’

S. Rostropovitch: ‘Terrific, fine, he’s in tip-top shape’, she answered. ‘So he can come?’ Menuhin said. ‘Yes. He’s dreaming of playing with you.’ Afterwards Menuhin sent a telegram to Brezhnev, who was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Party’s centreal committee at the time. The message was very furioius and very serious…

Y. Menuhin: ‘All the press will be on this concert. Television of the world. And I’ll tell them the simple fact that you’re liers. You told me he’s sick. He’s well…’

最终罗斯特罗波维奇才得以成行。历史则是这么说的:

{p. 106}Three years later, for instance, at a special twenty-fif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ofthe IMC in Paris, the cellist Rostropovich mysteriously failed to show up. Oh, he’s had a heart attack and cannot travel, Yehudi was told. Horrified, Yehudi managed to get hold of Rostropovich’s wife, Galina Vishnevskaya, on the telephone. Rostropovich was in Georgia, giving a concert, she said. He’d been sent there by the Ministry. A heart attack? she asked in amusement. Who has told you this lie? Yehudi was furious and cabled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No, Rostropovich was unavailable,
{p. 107} but would Mr Menuhin accept Shostakovich and his new quartet as a substitute? (This must have been Shostakovich’s 15th String Quartet, among his most bitter and personal attacks on the Soviet system. So the offer had an extraordinary irony and further demonstrated to Yehudi the total stupidity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No, said Yehudi, he would accept no substitute and decided to cable Brezhnev himself, threatening to expose the lies the Ministry was telling. It is doubtful whether Brezhnev had ever heard of Menuhin; but Rostropovich got his visa and the Paris concert went ahead without further mishap.

–TONY PALMER, MENUHIN: A Family Portrait, faber and faber, London 1991

可见,当局(意图)完全掌控音乐家的每一项艺术活动,严防他们同西方的任何“计划外”接触。

1975年肖斯塔科维奇逝世,由于措辞需要经过勃列日涅夫和政治局其他委员的审查,他的讣告三天后才登在《真理报》上。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是主张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建国后的1953年9月23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怀仁堂召开,会议确定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我国指挥家李德伦在这一年来到苏联学习,他听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交响曲,疑惑地问为什么这个作品如此沉重,教师只以苦笑作答。1992年,李德伦在清华大学普及古典音乐,指挥了这个作品。新闻稿说,“两个国家处于不同的时代,使李德伦暂时无法听懂肖斯塔科维奇那略显晦涩的音乐语言;而两个国家相似的命运,又最终使这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音乐家有了心灵上的沟通。”

1969年,钢琴协奏曲《黄河》初稿的审阅意见下来了:第三乐章原标题《黄水谣》改为更有力量的《黄河愤》;原曲的大合唱部分是王明路线,美化国统区,不行。要加入《东方红》和《国际歌》旋律。对此李德伦曾表示反对,但殷承宗坚持遵循上级要求。最终《东方红》的旋律被明显地放在了第四乐章的高潮部分,替换掉了原本“王明路线”和“美化国统区”的部分,结尾乐句似为《东方红》与《国际歌》的结合旋律。而在《黄河愤》中也加入了陕北民歌旋律表现“根据地阳光明媚”。1970年元旦,修改后的版本进行试演,由殷承忠主奏,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协奏,也就是现在说的“首演”。其中使用的那架钢琴,是那个时代罕见地从国外进口的Steinway,只是琴上的标志被去掉了。第四乐章进入《东方红》旋律那一刻镜头所对准的《毛主席在延安》画照,也是江青安排提供的。这次演奏的演绎方式跟建国后的绝大多数录音和现场相比都更快、更刚性,尤其是“黄河愤”乐章和“保卫黄河”乐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有这么一段:

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二者必居其一。歌颂资产阶级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伟大,刻画资产阶级黑暗者其作品未必渺小,歌颂无产阶级光明者其作品未必不伟大,刻画无产阶级所谓“黑暗”者其作品必定渺小,这难道不是文艺史上的事实吗?

《黄河》协奏曲所谓“首演”演绎中极其明显的“愤怒”和“胜利”的对比语气,符合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

1976年“四人帮”垮台后,殷承忠因“四人帮在中央乐团的代理”之类的帽子被审查,1980年才得以取消。

1979年,美国小提琴家Isaac Stern来华访问,并与李德伦指挥的中央乐团合作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记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From Mao to Mozart)记录了整个过程。在记录片中,有一段李德伦(李)和Stern(S)在翻译(翻)的帮助下讨论莫扎特的片段:

李:……这不是因为他比我们早,而是他呢是处在一个欧洲变化的时期,他是先锋。

翻:Well, er…It is my view that Mozart lived in an era when Europe was transferring from the Fudalist society into the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Capitalism already began to grow in the society at the time when he lived. So, er, he’s a great musician. But, er, …

李:从封建社会解脱出来了,走向一个更……

翻:But he aready got rich of the Fudalist society and entered into a new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is Capitalism.

S:Well, I’m not sure that on could argue that the genius of… of Mozart had anything in particular to d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or economic stage of life at that time…

这一记录片获得了奥斯卡奖。

1992年,李德伦指挥他曾有过疑问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

2001年,受北京音乐节的邀请,Stern时隔20年再次来中国访问。作为纪念那个纪录片的20周年,Stern与已经坐在轮椅上的李德伦(推他出来的是余隆)重新合作当年的曲目,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他们重逢前几天,医院已给李德伦发了病危通知书。可能旁人故意重提了当年李德伦与Stern的那个争论。李德论这么说的:

我们那时候讲什么话都得要政治啊,是不是……当然我的话也不是说就是错误的……就是,老是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而不是说……这音乐本身它有很多就是……政治虽然很好但是它,它,它……没有天才也不一定。Mozart是真正的天才。所以的话是说我的精神的话……可能作为好像……跟我不同的观点就提出来了……(笑)

2001年9月23日,Stern逝世;2001年10月19日,李德伦逝世。

科普是中国社会最不需要的东西

一定要浪费这么多老百姓的钱拿去搞科研吗?

人之所以愿意花钱搞科学,一方面是满足求知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看重科学的指导意义。花钱满足好奇心是富足状况下的行为,至于指导意义,那就事关重大,再穷也不能穷它了。我国人民还很穷。如果现在让我们每个人自己决定捐多少钱给国家发科研经费,我看中科院马上就解散。之所以还要抽人民的钱搞科研,无非是认为科学发展了技术就会发展,军事就会发展,无非是承认了科学的指导意义罢了。有一些恐怖主义国家承认宗教的指导意义,拿着刀啊矛啊的打圣战也觉得很爽。我国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只是恰好承认科学而不是宗教罢了。

所以,对于穷国,花不花钱科研的关键在于承不承认科学具有指导意义。

我国人民普遍否认科学的指导意义

流行在我国百姓基层的生存逻辑是:宁可信其有+有钱能使鬼推磨。而科学是“宁可信其无”的。一套“宁可信其无”的学说是不会被一群“宁可信其有”的人所信奉的。宗教迷信伪科学虚假医药广告的说辞恰好与“宁可信其有”的思想相契合。因此我国基层百姓一向欢迎宗教迷信伪科学虚假医药广告,且屡试不爽。他们宁愿冲向虚假的极乐世界也不愿意孤寞渺小地处身于现实的宇宙中。因此我前面才说,如果现在让我们每个人自己决定捐多少钱给国家发科研经费,我看中科院马上就解散。

“宁可信其有”一例

今天早上的一则新闻: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妥善做好应对日全食工作中,要求“宣传工作要深入农村、山区、林区等偏远地区,消除部分群众的迷信和恐惧心理”。同一专题又有另一则新闻:专家称日全食不会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其中专家在解释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土耳其报》2006年曾经发表消息说,土耳其阿塔蒂尔克大学地震研究中心主任认为,发生在土耳其马尔马拉地区的七点四级地震是由日全食引起的。这种说法并不科学,想弄清二者间的联系,要结合大量的数据,然后在长时间里做相关分析,不能看短时间的数据。只能用巧合来解释。国家天文台李竟研究员也收到同样的问题,他是这样解答的:“我昨天接到四川的电话,问我这次的日全食会不会引起汶川余震,还会不会有新的地震?我也请教过一些搞地震的专家,现在的普遍的认识地震主要因素是地球本身,应该这么说根据现有的人类对地震的认识,日食不会造成地球灾难。”

文中划线部分,就是典型的科学态度。而这种科学态度在老百姓耳中听起来不过是闪烁其辞推卸责任。“要长时间”、“要大量的数据”,最终还只能是“根据现有认识”来说话?那我还要你科学有什么用?说了半天22号会不会地震反正是不知道。

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未来发生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你信的佛、上帝不知道,科学当然也不知道。你以为你知道,其实是你相信。现在22号不知道会不会地震,那你持什么态度?科学家们会认为,以往知识没有显示说日食会引起地震,那我就认为22号不会地震,我就继续正常地工作和生活——这是“宁可信其无”。而老百姓则会认为,谁也说不准22号会不会地震,但是“宁可信其有”,大家“把信息发到十个群以上就保你平安”,于是谣言四起。这就是为什么最近很多新闻事件里都有“谣言”这一因素。只要“宁可信大伙儿”、“宁可信其有”,死也瞑目。信科学?死不瞑目!

在科学里,假说如果要证伪,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一个假说提出,先会看与以往人类知识的逻辑容不容洽。如果与以往知识不相容,那我证都赖得证就不会承认了。很多人认为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不容洽,认为爱因斯坦推翻了牛顿,这些人没读过书,是老百姓。所以这些人同时也会很同情很支持民科。因为民科要推翻爱因斯坦,很正确很伟大。

只要看透了“老百姓”是什么人,一切都很好解释。

“有钱能使鬼推磨”两例

另一个让老百姓不信和学的邪的就是钱。他们的生存经验告诉他们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是钱。告诉他们一个叫做“科学”的东东很伟大,很有力量,他们会觉得很搞笑。有钱能使鬼推磨,你科学能使鬼推磨么?科学能推动原子,但这些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鬼推磨。

开胸验肺:

以身试药:http://www.infzm.com/content/31493

由此可见,老百姓不信科学不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不懂科学,而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如果要用科学来与钱对抗,争夺对鬼的控制权,那将会是血的代价。

所以,科普是中国社会最不需要的事情。松鼠会之流,作序出书也好,拿奖也好,无非是迎合伪中产阶级(中国没有中产阶级,只有装中产阶级)的小众时尚,没有什么可值得称道的。要说科普,“开胸验肺”和“以身试药”的亲身经历就是最原汁原味的科普。《流动的科学》出版,李虎军作序讲科普写作主力。但他所讲的科普,从主力、内容到对象,从头到尾都跟老百姓风马牛不相及,仅仅是小众范围内的风花雪月,自娱自乐。

ResearchBlogging.org中文版召集

ResearchBlogging.org将开始进行中文版的建设。目前需要热心的朋友志愿参与其中。作为召集,本文先介绍一下ResearchBlogging.org是一个什么网站,再列出我需要哪几方面的帮助。

以科研为内容,由科研工作者写作

科学网是国内唯一一个以科学为主题的BSP,但是不时会听到有人抱怨这里科学的内容太少。照我个人的理解,这样的抱怨所希望的博客类型有两种。一种就是科普,面向公众;另一种就是科研工作的评述,面向同行或者自己。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科普是一件难度比较大的事情。一方面公众感兴趣的只是科学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对象是枯燥的,就算文笔再好也很难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后一种——科研工作的评述,例如看到了个paper,写一下感想。这样的内容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很多课题组的例会里就是要求研究生拿一篇paper来讲,完了组内讨论发言。但是这样的内容获得回应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公众自然是看不懂,不同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人也不一定看得懂。就算是同一研究方向的同行,也不一定就看过你所评述的文章,不关心你所关心的问题。由于这样的博客内容难以遇到回应,因此很少人愿意坚持写。

这样的问题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存在,但是国外情况比中国要好一些。国外的blogger不那么在意读者反馈的有无。他们多数是自有域名自建博客,除了通过搜索引擎能找到之外,没有更多的宣传。像这样的博客中,评述科研论文的就有不少。但是,他们多处于零散的状态,对paper的引用形式也五花八门,而且往往有误。

你厌倦科研机构的官方新闻发布吗?——ResearchBlogging.org介绍

ResearchBlogging.org不是一个博客社区。你不能在上面开博客写东西。你要自己先有一个博客,然后在ResearchBlogging.org上添加你的博客。然后,每当你在博客上发表谈论一篇科研论文的时候,你需要自行到ResearchBlogging.org上提供该文章的DOI,ResearchBlogging.org系统会自动索取文章的标题、期刊名、卷等信息,并生成一个HTML代码,供你贴到博客的末尾。有了这个代码,你的博文末尾会有该论文的统一格式的引用信息,还会有一个ResearchBlogging的图标。同时,ResearchBlogging.org也会自动检测到你的博文的存在,在ResearchBlogging.org上会出现你的博文。现在,有很多博客都采用这种方法,他们的博客里有很多ResearchBlogging的图标。以下是几个例子:

这样一来,你写博客的时候要引用点什么paper,就有了统一的格式,引用信息保证无误。而且你的博文会放到ResearchBlogging.org上面去。ResearchBlogging.org上面有其他Blogger的博文,可以通过订阅ResearchBlogging.org的RSS来关注不同博客的内容。这样有利于以具体科研工作为内容的博客之间的交流,用户会更加容易找到你关于某具体科研工作的严肃评论。对于喜欢写paper读后感的朋友,ResearchBlogging.org无疑是一件大好事。通过它,你自己的思考可以直接呈现到关心的人群,你也可以认识很多同样喜欢思考喜欢学习的人。对于媒体工作者,这也是件好事。现在科学报道的记者越来越多的通过博客来获取最新科研发展。如果你厌倦了类似中科院网站那样的官司方新闻发布,参与ResearchBlogging.org,自己评述论文将是最好的补充,最真实的peer review。对于像王志明老师这样的有志于通过post peer-review解决文章发表纠纷的人士来说,ResearchBlogging.org也是一个良好的平台。发挥你的创意,还可能利用ResearchBlogging.org的简单好处做更多的事情。

ResearchBlogging.org中文版需要你的帮助

现在ResearchBlogging.org准备支持中文博客。也就是说,我们写中文的paper读后感,或者哪怕在文章的次要部分引用到一篇paper,也可以与ResearchBlogging.org结合。为了做这件事情我们需要以下几类帮助:

  1. 几个经常写博客的中文blogger,以便为ResearchBlogging.org中文版提供最初的一些内容
  2. 管理员,帮助审查各提交的博文符不符合ResearchBlogging.org的Guideline(不会太多的)。我琢磨刚开始可能还要承担一点网站的汉化工作,包括Guideline的汉化。同时偶尔也要跟ResearchBlogging.org的老主Dave,还有其他语言版的管理员们进行讨论交流。
  3. ResearchBlogging.org为每一个语言版块开了一个博客和Twitter帐户,用于发布维护和发展的信息。到时中文版也会有,因此管理员也要不时在上面废话几句。

那些痛心于国内学术期刊不景气的人,也许也可能利用ResearchBlogging.org做点实际性的帮助。目前在CNKI上搜到的很多中文文献都有DOI了,可以通过ResearchBlogging.org建立联系。就算没有DOI,ResearchBlogging.org也支持手动输入文献引用信息。如果中文学术期刊里真有哪篇有价值的文章,也可能写博客评议,放到ResearchBlogging.org中文版上。

以上是目前我所能想到的需求。ResearchBlogging.org中文版需要先召集到足够多的Blogger和管理员才开通。如果你觉得你能帮助我们,请给我发email:andrewx100@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