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2009年12月26日

这年头发文章,啥都要沾上边儿!

ResearchBlogging.org

这篇发表在J. Mater. Chem.上的文章,黄原胶用离子液体溶胀,除了具有高弹性的力学性能外,还出现离子响应性的可逆相变,热响应的形状记忆等现象,于是发J. Mater. Chem.。这些性质,全部都能用很简单的方法展现——仅仅是展现而已。照我看,抱着科学研究的态度,应该做个SANS或者SAXS看看凝胶里面是什么交联的什么网络,拉伸的时候什么先取向什么后取向,是什么微结构或动态过程贡献了宏观的高弹性等等。因为你不能助长一种心态,那就是科学研究就是碰运气。我发篇文章完全靠的是碰——黄原胶用离子液体溶胀一下,谁碰上了都懂写这篇J. Mater. Chem.嘛。但是要求阐述其网络结构和拉伸诱导取向,就需要基本功。你不能助长一种让大家苦学的基本功变得毫无意义的风气。所以没有提出和解决基本问题的文章,不应该上档次。

可是现在的风气恰恰就是这样,发文章只要多沾上点时尚元素的边儿就行了。你看这愁眉苦脸,又离子液体,又凝胶,又高弹性,又可逆相变,又形状记忆,可惜都不是什么很新很sharp的边了,因此发个J. Mater. Chem.也差不多了吧。有一次开组会,那个同学讲的那篇paper,老板在那里数了好几个什么graphene,蛋白质,肿瘤等等说出来八杆子打不着的点。结果发ACS Nano罢了(才IF7)都够不着Nano Lett.了!Nature Nanotechnology怎么才能发上去呢?

说这些其实俗得很,但是很难说就完全没有这种现象。要真正研究清楚一个问题,体系要理想均一,仪器要准确,重复好多次,细节问题一大堆,最终结果,也许也就一两篇文章罢了,做个三五年啊。相比较下,我老板去年做到了平均每个月一篇——否则干什么吃啊。只会有人请你解决生产问题,没人请你解决科学问题。除非你带个973吧——也都被大人物分完了。

所以,你会发现,有好些中国的中青年研究者,搞个五颜六色的球状物沾上点各种边儿,发Angew. Chem.搏上位。我鄙视这种文章“没有科学问题”,我老板倒很虚心学习,每次都以很肯定的态度总结道:现在就是这些能发文章。

Izawa, H., Kaneko, Y., & Kadokawa, J. (2009). Unique gel of xanthan gum with ionic liquid and its conversion into high performance hydrogel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19 (38) DOI: 10.1039/b916864h

Topology的迷思

ResearchBlogging.org

我大三的时候(那是多么遥远的时代啊),上组织工程课的老师曾经在课上布置一条作业,让我们回去查阅理解一下常常出现在生物材料文献中的“拓扑结构”是什么意思,下一堂课请同学讲一下。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女生查阅了关于拓扑学的内容,介绍了作为数学分支的拓扑学如何跟几何学有所区别。她讲得还算清楚完整。我讲的就是:“其实说白了就是形状,材料里面的形状问题都不是真正的拓扑学问题,只是借用了这个词。”我记得当时老师也没有最后给我们下什么结论,只是告诉我们将来要注意这个问题。

这件事我一直记得,所以在看到Nature Chemistry上这篇散文的时候,觉得感同身受。这几年随着超分子化学和生物化学在化学研究领域变热,形貌问题渐渐变得重要,需要讨论形貌的时候越来越多。于是,化学家为了这一经常讨论的对象更加学术化,挪用了数学术语“拓扑”。而实际上正如我在大三时期讲的那样,化学里面的形貌问题都仅仅只有几何学意义,完全没有拓扑学意义。在Nature Chemistry这篇散文中举过两个例子。一个就是,蛋白质折叠的空间结构常被称为所谓“拓扑结构”,但几乎所有蛋白质的拓扑结构都跟一条直线是等价的,因为它们都可以连续变化为一条直线。同样,讨论紫外吸收光谱的“拓扑结构”,也没有拓扑学意义。

故意堆砌不必要的术语以故作高深应该是十分庸俗的行为,不应该出现在学界中。为什么化学家们要不当地使用topology这个词呢?散文作者的猜测是:希望化学研究变得更有数学基础。这也许反映了化学家潜意识中的尴尬。化学不如物理学那样有数学基础,使得它不能像研究物理学那样趣味盎然。而事实上也的确,化学中涉及“拓扑结构”较多的方面,倒真的有较多的物理学家介入,例如蛋白质折叠问题,高分子物理、液晶等等。但是,仅仅使用“拓扑”这个词,并不能使化学进入拓扑学。使用“拓扑”一词,并不是实质性进展。探索存在于化学中的拓扑学,才是真正的进展,到那时,你想不用“拓扑”这个词都不行。

Francl, M. (2009). Stretching topology Nature Chemistry, 1 (5), 334-335 DOI: 10.1038/nchem.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