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August 2010

家庭自制酸奶与工业生产酸奶之比较

本文修改后已刊于8月份《新知客》。请勿转载!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结果之一就是,越来越少人能有机会喝到直接从奶牛身上挤下来的牛奶了。大多数人离奶牛也非常远,要是牛奶挤出来直接送到我们面前基本上要臭掉。不要说现代,在以前自家有奶牛却没有冰箱的时代,多余的牛奶也不是原样保存的。制成酸奶就是一种长期贮存多余牛奶的方法。它的历史至少有5400年。

传统酸奶的制法是,先把牛奶加热到80摄氏度左右,消灭掉奶中的大部分细菌,冷却后,添加乳酸菌种,在45度左右密封保存4到7个小时,以供乳酸菌的生长。乳酸菌是厌氧菌,通过把牛奶中的乳糖转变成乳酸为生。作为商品而大规模生产的酸奶则是本世纪初的事情。现代知识则告诉我们,亚洲人种普遍对牛奶中的乳糖消化能力较差,不能像西方人那样大量喝牛奶。因此酸奶也许是更适合国人改善营养的日常选择。

如果你在家里按照以上方法制成了酸奶,还不能直接食用。你要做的事情跟商家所做的一样——加入各种食品添加剂。

首先,你要加糖——即甜味剂。乳酸菌在条件适宜的条件下会大量繁殖产生很多乳酸,使得产品非常地酸,不加糖是难以下咽的。在家里我们一般加蔗糖。工业上由于蔗糖本身甜度不够,按重量进货不划算,因此都改用其他更甜的甜味剂。天然的强力甜味剂包括来自甘草和菊花的甘草苷和甜菊苷。至于“阿斯巴甜”、“安赛密”等则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这些“人造糖”的甜度通常都在蔗糖的50倍以上,换句话说,比你平时加糖用的量少50倍。加多了既不划算又难吃。以上提到的相关法规允许添加的各种甜味物质,在达到有害浓度之前,早就已经甜得难以下咽了。

其次,纯粹由乳酸菌产生的乳酸酸味也不太纯正,有点涩涩的感觉,光靠加糖盖不掉这种味道。因此,先把乳酸的酸味稀释掉一点儿,再人为加点儿醋调味,酸奶会更可口。工业上不加醋,加柠檬酸,比起食醋要酸N多倍——省!

刚做好的酸奶往往是像豆腐一样不流动的东西。在都市繁忙的生活节奏,开盖即喝当然比拿个勺子舀要来得方便。这样就需要对酸奶进一步稀释,达到能流动的程度。但是,这样酸奶就会像碎了的豆腐花一样,奶归奶,水归水。在烹饪上,这样的问题可能通过用生粉“勾芡”解决。工业上,这种做法相当于添加增稠剂。工业上使用的增稠剂同样比生粉效果显著得多。往往按照平时加盐的用量,就能把一盆清水变像油一样口感滑溜的澄清液体。食品包装上常见的“黄原胶”、“海藻酸钠”、“果胶”等字眼就是这样的高效“勾芡”。这些增稠剂都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的天然产物。这些天然增稠剂已经足够廉价和有效,因此人工合成的食品增稠剂种类不多,大多也是基于天然淀粉和纤维素的改性产品。

如果你想模仿市面上的果味酸奶,也可以在自己做的酸奶中添加鲜榨果汁。但是,有一些果汁一加到酸奶中就会使酸奶质地和口发生明显变化,这是由于水果里的成份跟酸奶的成份发生反应了。工业上不是通过添加鲜榨水果来增加果味的——这样太不划算了。几乎所有摆在货架上果味食品都是通过香精来达到目的的。比起甜味剂和增稠剂,香精的安全隐患要大得多。因为绝大多数香精都是人工合成的。仅管所需的量非常少,但是人体对非天然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有代谢能力,其有害浓度上限就要低得多。

以上提到的食品添加剂理论上都可以用在家庭厨房里,拿甘草苷代替白砂糖,黄原胶代替生粉、柠檬酸代替白醋……之所以事实上不这么做,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它们要加的量实在太少了。做一顿三五人吃的饭菜,很难控制像百分之几、千分子几这样的添加量,只有在大规模生产食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做到。因此,这些添加剂的名字以往并没有进入到生活常识中去。食品添加剂的大家族内部是比较“和谐”的,真正的危害是像苏丹红、三聚氰胺、福尔马林这些根本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化工原料。这些成份是非法的,要是真添加了,也绝对不会显示在产品包装上。它们才是需要消费者警惕的敌人。

陈百强的《等》

不知道为什么,第次我怀念趣姨的时候会同时怀念梅艳芳,然后上Youtube找一些关于梅艳芳的视频看看,能够比较转化情绪。原来梅艳芳和黄子华合作过一个喜剧叫《男歌女唱》,里面梅艳芳唱了陈百强的《等》。

我觉得《等》这首歌的艺术价值超越了它所属的流行歌这种题材,我可以用我对柴D或者拉二的那种较真程度来对待这首歌。其中一方面就是,这首歌的演绎空间是允许我评价不同翻唱版本的优劣的。

其中非常之美好的一件事情就是,陈百强原版是所有版本中最好的。他的形象和声线都本是纯真男孩,但歌曲却是过来人的悲叹,且歌词以第二人称忠告劝谕(或可理解为嘲讽)自己,听了让人不忍。这种效果是其他声线的人无法模仿的,例如李克勤张学友这两位声线个人特征非常强的歌手,他们的演绎版本可称得上完美,但仍比不上陈百强。这是先天上的差异。

这首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来,在这首歌里rubato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这在流行歌之中是很少有的。而且二来,这首歌的rubato还不太允许由演绎者自由发挥,而是有着不宜违反的内在情感逻辑。

例如,陈百强MTV经典原版的开头,从“等”字之后的两句:“寂寞到夜深/夜已渐荒凉/夜已渐昏暗”都比伴奏拖慢了多至一拍,到“莫道你在选择人”这句,突然踩中拍子。你可以发现,这一个细节也同时出现在所有成功的翻唱者那里:除了梅艳芳张学友(不太明显)、李克勤这些老歌手之外,就连陈奕迅这个现时的流行歌手,也没有违反这个细节。这是一个运用rubato的地方。

“创作歌手”林一峰则有些特别,这几句他每句开头都踩中拍,但随即节拍松弛,有急有缓,是另一种明显的rubato。这样效果也不差,作为翻唱也算是成功的、不多余的创新。但这在情感上不符合歌词的情绪。

歌词并不一开始就讲道理,只是描述夜的荒凉昏暗,似乎倦意已浓;但是话峰突一转,直接道出“莫道你是选择人,人亦能选择你”这种十分醒悟的认识。所以,一倦一清醒,应该有着截然不同的演绎,前者对应拍子的随意rubato,而后者从一开始就要踩中节拍。不只是拍子方面,连演唱的语气和音色都要体现出这种差异(这一点张学友版本做得比较明显)。

我相信,这些分析对于有乐感的人来讲是多余的,因为这个作品十分完美,曲和词的情感是合一的。所以拿到这样的歌曲,怎样演绎已成定局不再需要分析思考。这种情况,在古典音乐的演绎中是非常常见的,或者说,这是音乐的普遍规律,真正是音乐的作品,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陈百强的歌曲《等》,是真正的音乐。

从这些翻唱者对待演绎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们成功的必然性。例如陈奕迅这种唱了几十箩筐商业口水歌的流行歌手,当他翻唱《等》的时候,也是毫不怠慢,尽力让情感和演绎相符合,因此他唱完是值得鼓掌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youtube还能找到陈百强85演唱会现场演绎的《等》,这个版本速度偏慢,但是陈百强的代表那个时代的台风让人叹为观止……也可能是他本人特有的真挚眼神特别能打动人,能够穿越时代。台风是那个时代的人教的,即所谓“包装”。观众喜欢哪些动作,流行哪些动作,时代一变,就马上变得老土,只有真挚眼神不受时代的限制。所以,尽管我发现他的眼神和他的动作非常之不匹配,若问我情愿保留哪个,我会说是眼神。

欣赏陈百强原版《等》:

张学友版:

等 寂寞到夜深 夜已渐荒凉 夜已渐昏暗
莫道你在选择人 人亦能选择你 公平原没半点偏心
苦涩 慢慢向着心里渗 何必抱怨 曾令醉心是谁人
自愿吻别心上人 糊涂换来一生泪印 何故明是痛苦伤心

还含着笑装开心 今宵的你可怜还可悯
目睹她远去 她的脚印心中会永印
糊涂是你的一颗心 他朝你将无穷的后悔 这一生你的心里满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