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September 2010

精英主义、理想主义与性恶论

人性问题

到底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性本智还是人性本愚?这全都尚未纳入科学的研究范畴,各大宗教一早就给了先验的答案。照罗素对哲学的定义,这是哲学问题——科学(暂时)无法触动,又不甘心接受神学的预设,于是靠思辨来求解。可是关于这个问题能有多少思辨呢?

我估计Wikipedia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词条是human nature,结果发现它属于心理学,而非哲学。考?在涧跟我说,心理学是科学。

那我就要看看,在这一属于心理学的关于人之本性(human nature)的介绍中,是不是真的没有回答“本善或本恶”的问题。如果有,那说明这个问题可以科学回答?如无,那关于“人之本性”还剩下其他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

Wikipedia非常牛逼地提醒了我,要讨论“人之本性”的问题,就相当于承认,人具有“本”性:

Human nature is the concept that there is a set of inherent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ways of thinking, feeling and acting, that humans tend to have.

Is there?

Wikipedia只介绍了对此问题研究过的人和学科。

就当是有吧,那它是本善还是本恶?可惜在Wikipedia只能找到各种答案,找不到这些答案的理由。我个人感觉这个问题本来就没法思辨,无论哪个答案都只能是个“认为”,给不出多少理由。你爱认为这样就认为这样,我爱认为那样就认为那样。

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

有很多争论归结到底其实是“如何对待人”的一般问题。这是一个“如何”(怎么办)的问题,必然先要搞清楚“是什么”和“为什么”。什么是人?为什么要对待人?如何对待?

由此,这样的争论会一些人被无视。无视之的人认为“什么是人”的问题不可能有统一答案,因此“如何对待人”的问题是伪问题。正如很多人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在布道却回避了“普世价值”是什么的问题一样。但仍有很多人试图先验地给出一个答案,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之后的历史。例如,孟子和荀子、基督教等。

性恶论一例

最近找到一本讨论公共知识分子的书:《知识分子的背叛》。作者是朱利安·班达,法国人,书是1926年出版的。整本书仅仅是现象的观察结果,没有挖掘现象产生的原因。但作者对这些现象的反对,显示出其性恶论的默认前提。例如:

此外,存在一个标准,它可以非常准确地判断出知识分子在公共活劝中是否有辱使命;当他妨碍了俗人们的利益时,他立即会遭到俗人们的侮辱(苏格拉底、耶稣)。我们还可以断言,被世人夸奖的知识分子都背叛了自己的使命。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佘碧平译 82页

这里的“世人”、“俗人”,就是非知识分子,受教育较少者。这一整段话默认的前题是受过更多教育的人(“知识分子”)假如诚实的话(“不辱使命”)具有追求超越个人利益的使命,受过较少教育的人(“俗人”、“世人”)则是利益至上者。否则为何前者一旦妨碍了后者的使命,就必遭后者侮辱?甚至于前者唯有背叛自己的使命,才有被后者夸奖的可能?只有性恶论能使这些问题不需要回答。

作者在此章最开头就这么说:

这一运动的意义何在?它标志着在单纯与深刻的人生中,哪一种人性的进步和胜利呢?

——74页

明确地指出了有“单纯”和“深刻”两种人性并且它们存在此消彼长,战胜对方的关系。作者随后概括“政治激情”的本质:

我以为这些激情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的意志:(1)群体攫取(或保有)世俗利益……的意志;(2)群体自特殊、与众不同的意志。我们还可以说,它们归结为这两种意志:一是追求“利益”的满足,二是获得“自尊”。

——74页

又进一步简化:

不过,如果我询问这些政治激情的基本意志的意义,它们在我看来是在“现实生存”中人的意志的两个本质构件。……所有蔑视这两种欲求的生存,所有只追求精神利益或真诚地表现出普遍性的生存,都是“在现实之外的”。而政治激情、特别是联合上述两种意志的民族激情在本质上是“现实主义的”激情。

——75页

由此,作者就把对立双方上升为了“理想主义”(“只追求精神利益或真诚地表现出普遍性的生存”)与“现实主义”。

作者所谓的“理想主义”,是那种“真诚地表现出普遍性的生存”,是即普世价值的体现;而作者所谓的“现实主义”之所以与普世价值冲突,原因就是它是攫取利益和获得自尊方面的现实主义。具体在作者要针对的民族主义问题中,就是对民族利益的和民族自尊追求割裂人间通过普世价值所建立的联系。

由此,我进一步猜测,作者推崇一种对先验价值的追求。因为,我认为凡事若必需有事实依据,必需眼见为实的话,都一律难免陷入“攫取利益”的窠臼。此外,我也猜测作者推崇一种对人性持批判态度的理想主义,否则也就难以避免旨在“获得自尊”的那种现实主义。总之,作者文字中充满了“性恶论”的暗示。

以下这句话直接说明了作者的性恶论观点:

在迄今二千多年的时间里,我看到一个穿越历史的未间断的哲学家的、宗教家的、文学家的、艺术家的和学问家的道统……这些知识分子因谈论政治激情的方式不同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远离这些政治激情,……另一类是道德主义者,……但是,他们的活动仍然是理论的;他们也没有阻止住世俗大众让全部历史充满了仇恨和杀戳,但是他们制止了这些世俗大众形成崇尚仇恨和杀戮的宗教以及因美化它们而具有的成就感。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有了他们,在两千年里,人类虽然行恶,但是崇善。

——78~79页

也就是说,要不是这些古典知识分子,人类就要既行恶也崇恶了。

这不正是一种性恶论么?而且这种性恶论是跟荀子相类似的、“基于后果”的性恶论,类似“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并非基于动机。因此,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变的(伪),因此才允许作者所称道的知识分子的存在(知识分子无非就是受过有效教育的人),却又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认同知识分子(他们只夸奖有辱使命的知识分子)。我认为,这种性恶论恰是精英主义的理论基础;而认同人性的可塑性则自然导至对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因为他们没有把未经塑造的人性向着“好的”(理想主义)方面塑造,而是向着“坏的”(现实主义)的方面,“有辱使命”。

因此,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对“公共知识分子”的批判多半会同时出现(例如在王鸿飞老师那里)。这些都来自同一个预设——性恶论。

胡某恒x成龙x井冈山大学

“揾食啫,犯法啊?”的出处

我说,越成功的媒体越无耻,越成功的编辑越下流。

回应不是说我错了,不是说媒体其实是高尚的,不是说成功的编辑其实是高雅的,而是说:

网编被命一夜成型,不然扣分扣奖金,体谅之,讨生活而已

我说,编辑下流是故意的,越下流发行量越大。《知音》应该上市。

回应不是说我错了,不是说编辑是有意高雅无意下流的,不是说其实越高雅发行量越大,而是说:

《知音》已经上市。

不同类别的媒体有不同的受众空间,你不能说有人喜欢凤凰传奇这样的农民重金属,就说伊低俗。你不欣赏没关系,但最好不要顺带鄙视鄙人。

那我要问,当初是怎么被忽悠进这行的

回应不认为自己是被忽悠。回应说:

(《知音》) 是很低俗,但是人家有得赚,市场认可

我帮他说一句吧:

人家做正常生意,没有犯法,你没权力鄙视人家。

在此放出黄子华笃99年栋笃笑《拾下拾下》的片断:

以下是该视频的的台词:

但后来我睇真D件事可能唔系咁简单啊各位。因为当时呢个名人唔单止净系抢咗菲林,仲同佢讲咗一段说话。佢同呢个狗仔队话:

大家都系年青人,有好多值得调查嘅嘢等住你去调查(为什么找下流?),对社会有建设。

哗,呢句嘢点驳啊?我都唸过如果我系果个狗仔队记者,你闹我卑鄙无耻下流,我可以俾一个完美无暇嘅答复俾你:揾食啫(讨生活而已)

有乜嘢解答唔到啊,系我地呢个社会。

——你做乜打占啊?

——揾食啫。

——阿仔行番埋来唔好阻住人揾食。

系我地呢个社会,点解,系我地香港,我地系拍唔出《X档案》啊?因为,有咩咁不好思议啫?

——阿莫探员,点解,点解佢个样会变成咁架?

——揾食咯。

——唔系唔见咗佢几个月!系咪俾外星人笠咗去啊?

——揾食啊!

阿莫探员,咁多嘢唔做你做狗仔队啊?(当初是怎么被忽悠入行的?)

——犯法啊?

如果我地觉得“揾食啊”都唔足够支持我地行动,加埋呢句“犯法啊”——冇嘢解决唔到啊真系!

——阿婆你都呃?

——揾食啫。

——你阿妈来嘅!

——犯法啊?

——你就系犯法!

——揾食啫!

系咪?有咩解决唔到?我相信“揾食啫,犯法啊”基本上都系我地大部分人嘅人生座佑铭,更加系呢啲狗仔队临出发之前哎嘅口号

——今日我地出去,偷拍成龙。大家点睇?

——揾食啫!/犯法啊?/揾食啫!/犯法啊?/多劳多得!/揾食啫?(人家有得赚,市场认可)

以上是台词。

成龙大哥细诉被霸王忽悠经过:一开始是拒绝的

记者是怎么被忽悠入行的?成龙大哥是怎么被霸王忽悠拍广告的?

专家称井冈山大学造假有理

胡某恒说:

(《知音》) 是很低俗,但是人家有得赚,市场认可。一篇知音的稿子,打完分,返完奖,最后的稿费可以超过一万块人民币

那么?一篇SCI如何定价?

方舟子:根据井冈山大学《2007年论文奖励汇总表》,井冈山大学2007年一共发表SCI论文144篇,其中116篇在Acta Cryst.发表,其化工学院的教师几乎人人都在上面发表过论文,赚取外快。该校一篇SCI论文奖励5千元,其中的冠亚军钟华、刘涛据此分别赚了19.5万和14万元!

可见,井冈山大学一篇SCI才5000,《知音》一篇稿可达一万。上市公司就是不一样!

所以,钟华、刘涛为什么要论文造假?胡某恒道出此中玄机:

人家有得赚,市场认可。

方舟子被打疑因其“犹如杀人父母”

粤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阻人发达犹如杀人父母!

阻人发达犹如杀人父母!

阻人发达犹如杀人父母!

所以方舟子让人眼看着一篇稿5000的达没法儿发,被锤子扔中了腰部。如果谁要针对《知音》,谁要让人眼看着“一篇稿10000”的发财路子被整没了,铢九族。胡某恒因此警告道:

不同类别的媒体有不同的受众空间,你不欣赏没关系,但最好不要顺带鄙视鄙人。

旧话重提

我很久以前就已经谈过关于谋生、羞耻和学术不端的话题,所以就不再重复了。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红军大叔很给力,众网友也很给力,他红了。杯具的是,我听《四渡赤水出奇兵》比听他们用来恶搞的每一首歌都熟。我爱听爱唱爱演红歌。

上网找了一下各地群众自发组织排练演唱《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视频,发现真是水平参次。

还是由我这个过气班级文娱委员来分析一下这个曲目吧。不少单位选这个曲子去参赛,在常见合唱曲目中《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难度十分大的,尤其是对于业余歌唱爱好者来说。首先,全曲有几个节奏速度,有两个慢板还有自由节奏的地方,对于合唱来训练起来比较难。

其次,有些地方运气要求比较高,一达不到要求全曲效果马上变差,对于比赛来说扣分点太明显。例如,“军民鱼水一家人”这句,一口气唱一条上下来回窜的旋律,这要求全体合唱演员的音准位置都十分到位。而且运气要稳、沉,否则由于旋律总体下行,气不够的话听起来“家人”俩字就直接消失了。往后的几外“哎 哎 哎 哎”,好多合唱团是随便把气压出来的,一点都不精神;应该小腹主动给力和收力,把一口气严格分次鼓出来。

就算是几段独唱部分,也不见得容易,因为这两段对独唱者表演上的要求很高,那个drama一定要出来。我到现在没有看到一个视频里的男高音能把“调虎离山袭金沙哎/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两句唱好的。不光强弱对比对演员技巧要求比较高,短短两句里面流露的丰富表情也很难准确传达。整句词是“敌人弃甲丢烟枪哎,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哎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共四句。头两句是一种语气(A),第三句是第二种语气(B),最后一句是第三种语气(C)。A是自豪地的叙事(其中还可细分为A1和A2但这里不较真了),B为说到妙处的窃喜,C则要发自内心地笑。很多人把这四句唱成了AAAA且不说,一些人也唱成AABA,做不出C与A的区别。其实要区分“敌人弃甲丢烟枪”和“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两句的感觉,在演唱时有个不算技巧的技巧:那就是,当唱“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时,你的必须真的喜笑颜开,笑扁了着嘴巴来咬字;自然,在唱“敌人弃甲丢烟枪”两句时,就算笑只能面带笑容,咬字要保持凛然。这样,区别就明显了。

说到咬字,好多人不注意,“亲人”听起来硬像是唱“敌人(送水来解渴?)”。

此外,对于业余选手,最好不要自备钢琴伴奏。“边演边听”的能力是需要受专门训练才能具备的,好多没有乐团经验的乐器手哪怕独奏水平很高,组室内乐未必能组好。所以倒还不如跟着死板不变的伴奏带来练来得干脆。事实上很多自备现场钢琴伴奏的参赛选手都出现了严重的跑节奏。

说到节奏,全曲四个章节,其中两个章节速度较快。一个是“亲人送水来解渴”那段,一个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那段。但是这两面具体速度多快,发现很多参赛选手并不重视。事实上,“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那段虽然激昂,但是速度不宜太快。反倒“亲人送水来解渴”那段快一点无所谓。这里有情绪上的区别。“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是胜利事迹,大家都急着听时,唱者故作矜持“且容我慢慢道来”的感觉,节奏速度不慌不忙最有味道。如果一味地快,听起来会马上觉得这是一群骄兵。“亲人送水来解渴”则快一点没所谓,因为对亲人是一丝防范都不必要的,解渴就是爽,爽就是爽。就算快得来演唱显得松懈了,情绪上也说得通。

最后讲点次要的。第一就是朗诵。那个词,不是让你按照字数规律节奏来念的,而是要打破其节奏。字面上三个三个字,你就别三个三个的念。那怎么念?根据情感进行夸张!我看了这么多,没见过太夸张的,全是不够夸张的。

还有就是指挥的动作风格。在台上,指挥的作用是表演,不是真的指挥,所以动作风格值得注意。《长征组曲》是红军指挥、红军伴奏,红军合唱。指挥的动作应该阳刚、大气、果断!别软不拉叽娘娘腔。我自己假如上的话,我连脚都不踮,从头到尾站稳了。腰也不弯,从头到尾是挺的(一般指挥时会随乐曲情绪需要踮脚或弯腰),因为我平时不是运动型男生,怕动作大了显娘。如果要做大动作,最好参考拔河比赛时喊加油的人的动作,或者资料片里游行示威领喊口号的人的动作。原本留长发的艺术家,请剪了!

还有太多重要的细节,文字很难表达出来。不过,看了这么多《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群众表演,我心里真的感到无比快乐。看到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不专业的地方,觉得这是生活的乐趣。总得来说,年轻人全部不如老家伙唱得好。在社会主义各战线战斗一生的老前辈中气十足、精神抖擞、情绪丰富。年轻!帅气!党的组织生活是多么丰富多采啊!这是共产党员本来应有的艰苦奋斗和革命乐观主义传统,可惜都留在那个年代了。

我想起我初中的时候校庆,我们初(3)班组织过《红旗颂》舞蹈,合唱节又上过《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和《延安颂》,我还是手风琴伴奏呢,穿着八路军服装。

哎,好久没拉手风琴了。以前老觉得这个土,不愿意练。现在想练一下《长征组曲》都没那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