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知后觉的我到今天才知道TA出了新的流变仪,缩写叫DHR。从架构上看应该是一台应力控制型流变仪。于是AR系列要拜拜了?
使用AR-G2让我有三点不爽:
- 基本无效的惯量较正。我没有遇到任何一种情况下动态扫频能做到ω > 70 rad/s
- 各种阶跃测试控制量达到稳态的时间太长,而且有怪现象。尤其是应变控制。例如做阶跃应变速率的时候,应变速率值稳定一会儿之后总是要出一个小峰再继续真正地维持稳定。这个小峰不是信号,是真的应变速率,因为导致测得的应力也出个小峰了。
- 不能获得原始波型,做不了LAOS(哪怕是应力控制型的LAOS)
其实第一个情况,对于低粘度样品基至做不到ω > 10 rad/s。这样的话,你力矩测下限就算做到pN⋅m级也没用。
于是DHR的Brochure我看得最仔细的是关于它的Motor。这次说是换了Drag Cup Motor,具体是啥我也没时间细查。从Brochure所吹嘘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从源头减小了惯量(而不是像安东帕那样通过优化惯量校正算法)。
然后Brochure里还突然加一条“Purer information for LAOS measurements”,不知道到底是解决了啥。以前的LAOS怎么impure法了。其实用应力控制型流变仪做应变控制LAOS有个问题就是反馈回路是否利用了线性粘弹性的前提。这个其实也不成问题,因为我完全可以改做应力控制的LAOS,获得高次谐波柔量而不是模量。真正的问题在于用户能否取模拟信号自己干。AR系列是不行的。而且TA应该通过ARES系列尝到了保留模拟输出的甜头。由于这东西的存在多少研究小组帮TA做了新东西(不仅仅是LAOS),保住了应变控制流变仪的新鲜度。相反AR系列由于没有往这个方向走的可能,反而让安东帕等在易用性上做文章超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