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在豆瓣上提到一本书叫做《科学的边角余料》,非常直白地把“科普”的本质作为了一本科普书的标题。我之前也试用过一句话是“所谓‘科普’跟‘科’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只是力图从科学中挖掘一些人文意味进行发酵”。但这句话太文纠纠了,还不如“边角料”这个词来得纯真粗犷。也许科普教主们会反驳说:
其实人民群众也不求知道高深的科学原理,你以为他们笨到以为这些就是科学本身么?想不到你读了这么多书学到的竟是这种想法。
当然,并不是真的有什么科普教主跟我说过这翻话。我只是猜他们是这么想这么看的。与“人民群众”拉近关系的同时攻击离“人民群众”遥远的其他角色,其实不仅“科普”人懂。反正人民群众也不知道富人真正是啥样,想啥。看也只能看到表面。随便你说。“读过很多书”的人也一样。就跟中小学校曾经告诉他们“科学家很伟大”他们只能信一样,现在的科普人告诉他们“科学很好玩”,他们也只能信。你说这就是“边角料”、那些就不是“边角料”,也是随你说的。你的书就不是用来给能够评判你的受众看的,你爱说啥说啥。
但我也做过相反的事情——提出了“科学史比科学更有趣”这种观点,呼吁这些不得不靠搭乘“科普”快车赚大钱的伪公共知识分子们,反正也是忽悠,搞点“科学旧闻”搭配一下,讲讲故人故事,不也很“人文意味”很“边角料”么?关键是,我估计就算有人这么做了,我看了还是会不满意。因为也许问题不在于“普啥”,而在于今时今日什么形式能“普”什么形式则“普”不成。古典音乐会曾经何时跟现在电影院一样,现在电影院就都差不多变成古典音乐会了……现在就算它讲点儿故人故事吧,都必须要伪装成今人今事;明明记录在案的事情,非要伪装成爆料八卦狗仔队交差作品。其实就算“科学旧闻”,也别指望它诚实——无非还是从中找到一些“边角料”而已,有所言有所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