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我国近年来兴起的“科普”持保留态度。我看到的是这些科普主要以大学毕业出来工作的人群、白领之为类的为目标受众,他们的主旨是让没机会回校园学习的人增加对科学的兴趣热情。这是我不赞同的地方。
我认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科普应该是弥补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催残。不是要让没机会回校园的人增加热情,而是让还在中学乃至大学的年轻人们增加热情,让他们要么立志从事科研,要么就算不从事科研也在人生最愿意学点什么的时候去学点科学。
一个眼中还闪着好奇的中学生第一次知道接近光速的奇怪现象,跟一个满脸挂着百无聊赖的下班白领第一次知道接近光速的奇怪现象,效果当然不一样。
蒲慕明曾经讲过类似的话:“科研”往往是到真正做的时候才知道是啥和喜不喜欢,小时候爱看科普,长大让他做科研却不一定喜欢。我虽赞成但觉得停留在这种认识有点消极(蒲老师当时只是为了说明另一个问题),因为我看到很多师弟师妹,在从“上课”到“做科研”这一转换前后,仍会有很多“悔不该当初”的现象发生。高校的“上课教育”,从内容设置上,似乎认为学生都该去做科研;但从讲授方式上,又似乎要尽力阻止学生喜欢上科研。我作为一个过来人觉得,通过科普可以告诉他们:堂上讲的那些玩意儿还真尼玛有用到的地方!你比如XXX研究,核心问题就是XXX,目前只能通过XXX理论,先测XX算出XXX——所以你现在才被要求整天算XXX。要让学生知道这些复杂的计算题,不是上课考试才需要正确,出了课室就不管的,而是真的会用到、真的就这么严格、真的存在于精神正常的人的日常工作中的!也许学习的动力和目标就会明确得多。这样,那些本应该喜欢科研的年轻人,就不会因为上课的误导而早早地离开校园,只等到天天为还房贷卖命之余的闲暇才找点pop science杂志来体验一下虚假的校园情怀。
先不说大多数白领在地铁上拿着iphone刷微博只为消遣,科学松鼠会的微博要融入这一氛围其内容不可能再去挑战这些读者们早以疲惫的大脑发动机;就算真的成功让白领“燃起了对科学的热情”,那又有什么用呢?结果就像云无心那样成为想瘦少女和年轻妈妈的知心哥哥。其问题的焦点就在于——他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到校园了。知道这么多相对论什么的,除非能起到娱乐消遣的效果,还能有什么用么?再者,知道各种添加剂是否有害怎么选购玩具产品之类,需要找博士么?随便一个不学无术的写手出的书都能比你的科普好卖——不是因为大众科学素养低,而是这本不是大众义务!谣言真相什么的,都是社会管理不够先进导致的问题,却把帐赖在“公众科学素养不高”上,然后科学松鼠会看到商机,致力于提高这个素养,帮着政府把这个帐赖在公众上。
这无异于说,一个智障但有基本行为能力,能够去固定超市买固定的食物的人,活该毒死。谁叫他的智力不足以看懂松鼠会的文章。同理,松鼠会做科普,无异于是说学历有限看不懂教科书的大众是智障,没了松鼠会的话大众是活该毒死的——因为他们“素养不高”,没有云无心那么“门儿清”。现在松鼠会把大众看不懂的东西转化一下,变成大众能看懂的东西,你们“素养提高”了,就能明辨食品添加剂,由一个智障恢复为具有必要行为能力的人,去履行“应尽的义务”了。超市货架上就可以安全、自由地摆放问题食品而不产生什么社会问题了。
我相信这不是松鼠会存心的,但他们做的事情客观上构成了以上逻辑。
问:难道公众的科学素养就不用提高了吗?答:用,但不是等人都离开校园之后。
当然,松鼠会可以很公关地举例说:我们的读者中也有很多中学生和大学生,我们也到各大高校去搞活动。这都不回答问题,因为无论如何狡辩目前松鼠会的内容就是一个“工作之余”——或者假如真的说跟学生有关的话——“学习之余”的内容。怎样才不是学习之余呢?那就是要明确指出“这是高中物理第几册第几节内容”。我看,松鼠会那些北美生化PhD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把恐怖的国内高中忘得精光了。他们只愿意谈他们欢乐的研究,而且是跟他们的同龄人——特别是学历不如他们高,天天上下班的同龄人们——夸夸其谈,让对方对自己改观,以前觉得“都几岁了还读读读啊”,现在要觉得“好羡慕你们这些懂科学的geek哦”。真要把自己写的科普跟高中课本联系起来,你也许需要深入国内普通高中的实际,了解现在在高中课堂上,已经有哪些做得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有哪些还跟不上?高中生们的上网习惯又是什么?前段时间有个神八还是神九升空(具体我忘了),央视的现场讲解不是频犯低级错误么?这些低级错误是中学物理水平能够避免的。与其像当时一些媒体那样,说央视解说员的科学素养需要提高,还不如把这些低级错误拿给高中生们批一下。让他们习惯于把课堂上的东西拿到课堂外,他们才能把毕业前的东西留到毕业后,才会真正“提高素养”而不仅仅“提高总分”。费米不是老出怪题让学生们用物理现场估算么?
如果高中生不感兴趣,那就到初中,如果初中生还不感兴趣,那就到小学。我觉得,对科学不感兴趣,80%原因是中学教育催残所致。他们被误导和强迫得太多,导致一看到任何与科学有关的术语就条件反射地联想到期中考模拟考。
最后你仍然会发现,导致各种“素养不高”的问题,根本轮不到小小一个NGO来解决。任何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体制的障碍很庞大。所谓科普,雷声大,雨点小,而且下的还是酸雨。我奉劝松鼠会的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们,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吧。你们所受的昂贵的training是用于发现新知识的,不是用于搞新闻传播的。
我认为一个社会能做到各司其职就是好社会。狗拿耗子,寅吃卯粮什么的,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