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2012年4月8日

LinkedIn上的流变学讨论版

我推荐一个比较地道的流变学讨论版:LinkedIn网站的美国流变学会群组讨论版。LinkedIn是一个专业化的社交网站,用户展现的是自己的专业简历,网站的基本意图是通过熟识、同事建立联系,但难免也有很多是不相识的联系。这个网站有很多专业方向的群组,供同行讨论问题。其中流变学会的群组,提的问题有水平有空间,回答问题的人也有水平,既认真又热心。因此我在这里向流变学同行推荐一下。

我一直都有关注这类社交网站,我自己就深度使用过Nature Network、ResearchGate、LinkedIn,其他注册过但没有经常使用的无数。这些网站上的讨论群组,只有那种讨论一般科研政策问题的话题比较活跃,例如经费啦、tenure啦之类的。但是专业的讨论比较冷清,提的问题比较烂,回答的水平也烂,感觉是以一堆第三世界的落后科研人员或者非主流研究生为主,并没有真正入流的讨论。其实学术群体的水平,是不能搞“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必须搞“贤人民主”,先保证有“贤人”,再执行“同行评议”。没有“贤人”的同行再公平评议也弄不出好的科学。LinkedIn上的流变学群组能够有较入流的讨论而且还很活跃,一开始真的是偶然现象。正是由于提问和回答的人又认真又有水平,这个群组越来越受到主流研究者的关注。最近我看到G. McKinley都上去回答问题(宣传一下自己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觉得还挺吃惊的。

推荐就讲这么多了,现在列一些在上面我觉得挺有价值的讨论主题。别看问题不怎么样,回答往往能出彩。

Yield stress measurement

这个关于屈服应力测量的问题,仅仅是抱怨重复性差,但是到我写本文为止回复有32条之条之多!这才叫“讨论”。从这些回复里,几乎关于“屈服应力”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这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

The dark rheological problem of wall slip

31条回复,其中包括王十庆老师的回复——因为他本人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有一条回复,我看了觉得很解气,真该让那不争气的师弟读一百遍:

Rheology needs a lot of experience. Modern rheometers will give you numbers, no problem, but the question is always whether they are correct. That and the optimization the parameters to minimize the noise and do what you want to the material (destroy or not destroy a structure) is what sets a good rheologist apart from an inexerienced one.

值得提醒的是这一条关于wall slip的讨论是still open的,我觉得这已有的31条回复虽然信息很丰富,但还有很多没讨论清楚的问题。

some problem with G” measurement

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些看上去不那么高端的问题,其回复也可会很有益。这个提问者说,测carbopol,低频的G”测不准。大致上会解释说可能这时测出的torque太小,仪器误差大。但回复有人甚至指导如何测量仪器最小可测的torque值——不要相信厂商给的值。这是十分有益的提示,因为这不是一个原理性的问题,而是个人素质问题。什么叫原理问题?就是那种背书的,不需要操作仪器的知识。而我所谓“个人素质”问题,就是一定要操作仪器才体现出来的水平。哪些属于“一定要操作仪器才体现出来的水平”?刚接触仪器,是否考虑以及如何考虑仪器的测量上下限问题?不管的人,出问题随便一句“仪器下限”就解释过去的人,素质就差。那么仪器下限是多少,你测的是多少,凭什么就说是“仪器下限”?

所以,有时不要看问题你懂你就不关心,要你回答你是否能回答好?事实上有好几个问题,我自以为是地回答过,但别人的回答照样让我很受用。而且有些回答之完美甚至能教育你,如何既正确又有针对性地回答人家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从人家的问题里挑出刺来纠正一番。

最后,我一开始提到的,G. McKinley也参与的讨论是Can anybody direct me to references on the rheology of sand。McKinley介绍了MIT另一个教授最新的相关研究。

关于住房补贴的学习笔记

我导师说,自己应得的利益,一定要争取。被人踩了至少也要喊声疼,这种事情上面不能“学雷锋”。这是我非常赞同并且需要学着做的。对于正常地球人来说这是本能不用学;我是火星人,这都要学。至于那些不明确是不是我应得的、反正就在那儿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资源,对我来说就难度太大了。所以至少要搞清楚哪些是我应得的。刚到地球参加工作,很多事情连名词都是第一次听说,不想不明不白地被忽悠,就要自己了解清楚。于是最近免不了要大量阅读各种“通知”、“实施办法”。

关于“住房”,我导师在我开始之前就已经言简意赅地回答了最根本的问题。而且从他讲完到现在我才意识到他讲这段话其实就是为了言简意赅回答最根本的问题。他说,为什么要解决住房呢就是因为事业单位普遍工资很低。像我导师工资是xxx(三位数)。所以学校就会建食堂,就是你到外面吃太贵吃不起至少可以在食堂吃。所以理论上为什么食堂先别说质量怎样首先价钱是不能贵的。然后就是学校解决住房。以前是有房子可以住,现在没有了,那也要补点钱,不能什么都没有。

我以就很纳闷为什么学校的工资这么低,跟现在衣食住行消费水平如此脱节,还有这么多人在这学校里面干?一听说有什么住房补贴,我又纳闷为什么学校这么好,这年头住哪不是自己解决的么?现在我就纳闷,与其这样,为什么不干脆把工资提高到正常的水平,然后就不要这种那种补贴,这种那种“通知”、“实施办法”?我听说其中一个解释就是,学校里面的人都是读书读死了,已经没有别的出路的人,工资给你低一点,谅你也跳不了槽。我感觉这跟毛时代很像,没有知识分子,造不出原子弹;但又不能捧知识分子,不然广大劳动人民的尊严哪儿放?你知识分子,农活什么的一点都不会,却能住上楼房,叫我怎么服气?现在给你住好一点,你得感谢我大恩大德。我一收回,你连地都种不了,只能饿死。说是造出什么原子弹,我们也不懂,但看在毛主席份上,且算你一功。你还别得意了。

关于我国住房政策改革的简要过程可见这里。从这里我可以了解“上面”的总体意图。

整个大背景是从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开始的。我自己家就经历过这段时期。那时候补校的房子本来是分的,后来变咱们自己的了,就是通过花钱买的。所以去年我妈才能卖掉那房。因此从1998年之后没有所谓“实物分配”(就是真给你一间房),而是改为发钱,称作“货币化”。这样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就是,以前“实务分配”,你可以规定什么职称分多少平方,因为你确实建有这么多平方的房在那儿。现在你“货币化”,那你其实就不硬性保证分多少平方了。你分多少钱,市场上能买多少平方,也不确定,要看地段看档次。原来的政策确实是一种住房政策,改了之后,就不伦不类了,纯粹是挂着“住房”的名义发不知所谓的钱。这钱,多发一点少发一点都对;说补贴啥也都对——有啥是不用补贴的呢?你非说是住房的,并没什么特别理由;好像也可以因别的。这钱为什么不当成干脆工资发?难道发钱的人心目中是大致上有一个标准,就是本单位什么职称的职工,大致上能住市面上XX花园档次的单位,然后就按市价制定补贴金额?这个实在太难想象了,可操作空间太大了。

进一步学习发现,这种操作空间可能是留给地方去“因地制宜”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通知》里对这些问题有规定:

(二)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实行对职工发放住房补贴。职工个人住房补贴总额,原则上按当地政府确定的经济适用住房或普通商品住房的平均单价与职工负担额之差,乘以职工本人住房标准面积的一半计算。职工负担额为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4倍除以60平方米。

职工住房面积标准,按省政府粤府〔1983〕68号文的规定执行。

文件还大致规定了这笔钱哪来、怎么分发?但也是操作空间很大,可能又是让下一级政府“因地制宜”的。刚听说我单位是什么“直属机关事业单位”(为什么?),即“由市财政核拨经费或核拨补助的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啥又叫“核拨”??),因此是按《广州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住房货币分配的实施方案(试行)》。里面说:

发放住房补贴的起始时间,新参加工作人员为进入实施单位工作的次年1月份;

这就杯具了?我要明年1月才能拿这个钱呢。

最后就是我单位根据以上“通知”的精神制定的的实施方案。其实基本上省、市里面的规定都定了,就剩下“发多少钱”的问题了。中级职称前3年327大元。好嘛。

我去哪儿拿这笔钱?

住房补贴按照住房公积金进行管理。学校以职工本人的名字,在住房公积金的受委托银行开设住房补贴专用帐户,每月自发放工资之日起5日内将教职工的住房补贴存入本人帐户。自存入之日起,银行按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计息。

也就是,单位把住房补贴加到你的公积金里面去,变成公积金了。公积金怎么拿就怎么拿。

既然这样的话,身边的人让我去争取的住房是什么意思?应该是“租用学校的公有住房”。事实上我单位确有一批“租住我校公有周转住房人员”,因此不是没有先例,人家可以有,理论上我也可以有。网上也有前年涨租的新闻,闹得好像还挺大的。当时还在吵租金问题,现在连租都没得租了?我查了学校的一些通知,最近的只看到2009年,对副高及以上级别教职工进行“租配”,还要再考虑工龄等条件进行“计分”。讲师是没有的。

至于住房补贴,根据学校的通知规定,我要填写《广州市个人住房货币补贴申请表》,一式两份(不得复印或复写),交学院盖章(是否直接可盖?因为这是要审核我是否未婚的。我是否未婚,照理应该户口所有街道开证明,不是学院直接能审的吧?),再附上身份证复印件,交房管办。

什么叫公积金

我前30年的的际遇,基本上只要是有求必应。我要考大学,就考上了。我要考华工的研究生,就考上了。我想去我导师那儿读博,就去了。造成我一个习惯就是,我只要做好我的本份,我应得的报酬会自然会从天上掉下来。如果我嫌给得不够,或者想要更多,那方法就是拼命再做好,只要做得更好,自然就会有人塞更多东西给我。但社会现实经常显示出来的情况是,哪怕是一个人应得的部分,也是要争个头破血流才能拿到的。很多我得到的东西,也确实是别人非常眼红也争来争去的东西。这还是让我经常感觉很恐怖。为什么我给《新知客》写专栏,我自己根本没感觉写了这么多字,最后它给我弹了三千多块钱(给多了吧老范?快查查!)我自己当里靠着博士的补贴,存了四千块钱,本来只想着买一台Acer的笔记本(HP看了半天,便宜的都很丑,影响我的形象),结果这凭空多出来的三千,让我买了台Sony,现在非常的舒爽!这次去北京我得以向老范表达了这个,我一定要告诉他,他变相送了我一部笔记本电脑这件事。

我在网上看到我单位的人发帖抱怨工资低,曝露的情况也让我感觉很心寒,甚至觉得我女朋友跟我是跟错了,重大错误,要趁早跟她讲清楚,不能误了人家。不过,问题在于,我这简历扔出去也没人愿意要啊。对我来说,不饿死就行。总之抱怨是没有用的。我觉得我比那些人优胜的地方是,我有很多人生乐趣是不需要钱就能完成的。例如,只要给我网上(华工至少这个很便宜),我翻个墙(为这个我每个月花大概五十块钱),上youtube看音乐剧什么的,就足以让我感到生活还是很美好。同样是艺术,在我这儿比在别人那儿能产生的慰籍大得多。至少我不会穷到要卖钢琴的地步吧,那我真的很生气很绝望了也可以去弹弹钢琴。这些都是我单位没办法剥夺的东西。就这些,过一辈子都没所谓。至少不会说要去跳楼。因此,只要任何在此基础上能改善的,都属于锦上添花。为何非要我去争这个争那个?

也许到时升了副教授,我就有周转房了呢?人不都是靠这种虚幻的指望来决定当下的坚持的么?

当然,假如将来我有其他更好的机会,我也肯定会走。这是天掉下来的,我应得的东西,别人眼红半天愣是拿不到的东西。但这要求我能力保持上升态势。我的性格和我前30年的生活造成我特长是专业能力,特长就是别人没法跟我比的东西(当然是一定范围之内。根据六度分离理论,我搭五个人就能搭上诺贝尔奖),靠这个能搞到点bonus,用来填补我性格缺陷导至的落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