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May 2012

人血馒头

鲁迅写的《药》里面有人血馒头这一故事。反思中国人的弊病,是那一年代的学者都努力做的事情,在这方面不只鲁迅是杰出的。可惜我们当初稍微多谈了点主义,少谈了点问题。以至人血馒头的现象一直到今天也还很普遍。例如:

其实,抢人血馒头和抢西瓜,道理是很简单的。以馒头为例,刑场上面的犯人,不是我让杀的,叫我去救也救不了,是反正要死的。这血流了也白流,做成人血馒头还能给别人治治病。这就跟今天死刑犯捐献器官差不多。是的,完全从利益去考虑的话,不要说人血馒头,就连三聚氰胺都是合理的。

其中一个能够想到的方面就是“廉耻”。要求一个人懂得不去要人血馒头——我是指在这个人仍然迷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的前提下,因这次刑场上的是烈士,出于尊重而不去要——是需要加一点叫做“廉耻”的东西的。去要人血馒头,不是不行,只是会被称为“寡廉鲜耻”而已。但是那这个“廉耻”,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听起来好像很多余?就很难解释了。专业的人也许可以搬出什么康德啊之类的西方哲学来分析一番。但从以前就有种说法,说一个人“读了这么多书,应该知道礼义廉耻”,意思就是说,不管康德怎么认为,我们中国人至少知道,廉耻是读书读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到这个视频,会扯到教育上面去。也有人说这是因为穷,但很显然这种事情在那些中小城镇里也会出现,那些刚刚住到城镇的人,生活城市化了,思想还是传统农业社会的样子。

也可能想到,光靠中国文化的廉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中国文化是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作为智慧来传授的,知这种廉耻似乎也可以去捡西瓜。到底是什么样的廉耻才让人不好意思去捡西瓜呢?说白了无非是现在消防队在救人,我要为我竟然帮不上忙而感到遗憾,并仍不放弃努力想别的办法帮忙;而不是脑子完全不管这事,似乎这西瓜摊在地上,死人没死人照要捡,不影响。那凭什么我就要感到遗憾还急着想别的办法呢?因为人命关天,见死不救会让人很不舒服。很显然,去捡西瓜的,并不觉得见死不救有多不舒服。因为那个快死的人,往上数八辈打不着关系。这是由于中国的道德是基于宗族伦理的,不是自己的家庭成员的情况,至少也要模拟成家庭成员。例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交朋友要义结金兰,当官是父母官,人民是子民,等等。想人别人理你,必须在此类“交情”上攀附一番。一点“交情”没有的,没跟我“碰过杯”的,你死你的人,我捡我的西瓜,何错之有?当然,今时今日我们是有了消防队这种公共服务,消防队员不至于这么想。但是那些最土最土的农村,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需要改变这种思想。在视频的下面有这么一段评论:

我老家是湖南岳阳的 也是农村,我只能说如果这车祸发生在我们村边上,保不准也会有人去抢瓜,当然我不会去。也许很多人骂没人性,确实该骂,是真的没人性,特别是有些人还在笑,但是我又同样告诉你们我们村夜不闭户你们信不信呢??

这就说明,这并不是一种人天然能感受到的廉耻,也不是中国草根道德文化中所包含的廉耻。在西方人打进来以前,也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鲁迅之类的人,说中国人“一盘散沙”,无非是看到人家西方社会的进步之处,有了比较之后,才懂得痛心疾首罢了。梁濑溟在《中国文化要义》里说:

关于团体一面的,可以约举为四点:

第一,公共观念;

第二,纪律习惯;

第三,组织能力;

第四,法治精神

这四点亦可总括以“公德一词称之。公德,就是人类为营团体生活所必需的那些品德。这恰为中国人所缺乏,往昔不大觉得,自与西洋人遭遇,乃深切感觉到。

从农村的生活经验,是导不出市民阶层的伦理的。去IKEA看家俱,经常有人长时间摊坐在摆卖的沙发或床上,甚至睡觉。有一次,我确实需要量度一座沙发,不得不叫那个正在睡觉的人起来,结果那个人还挺生气。因为,诸如像IKEA里摆着的家俱这类事物,是没有任何伦理告诉我们它归谁应得或可用的范围之内的,是属于谁占着归谁的“荒漠”地带。明明他先睡着了,似乎你这后来的就没理由让他走开了。哪有好好的东西放在大空地上也不栏着的?不栏着那就是让人随便坐的。有人说,这属于贱,什么东西非要拦死封死,敬酒不喝喝罚酒。但是在农村,本来就是一家人过一家活,从生活方式上就一般不怎么影响他人;哪像商场那样,全是陌生人聚在一个地方干同一件事,却又要求自然形成秩序的。城市人,从早上上班,到晚上吃饭,都在外面,参与公共服务的时间占了一半一上。农村不是这样的。就算是中国城市的人,去了国外,会看到更多外国人“犯傻”的做法,大家都很傻。其实农民进城也就是这种心理。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要认为文明一定是朝着“公德”、“自律”的方向前进呢?网上也经常有愤青骂说所谓那些讲公德,“君子”的行为“都是装”,“伪君子”。明摆着的利益,就为了装上等人,偏不要,这才叫犯贱!贪官的心理大概就是这样。

未来研究方向的思考

先考虑大的方向,再慢慢考虑到眼前。

虽然将来我会继续增值,但目前来看,还是以流变学这一不太长的特长为主,所以要考虑流变学发展前景。其实现代的流变学已经分为两大块:非牛顿流体力学和非平衡态的软凝聚态物理。McKinley的研究比较偏前者,而Weitz的研究偏后者。两方面的研究,发展到今天,都需要建立新的实验硬件。非牛顿流体力学的研究需要流场表征手段,加上目前已经进入微流道microfluidic时代,在这方面的基础研究会推动很多未来的产业,因此需要制作微流道流变测量器件。而非平衡态的软凝聚态物理需要各种时间和空间分辨的结构测量手段。这些手段在我们实验室都不具备,有待建立。从我们实验室已有设备来看,在原有的动态光散射仪基础上,可建立DWS。在原有的旋转流变仪基础上可增加PIV。同时,利用973的资助还可以建立基于光学显微镜的particle tracking。问题只在于具体选择什么科学问题来研究。由于搭建仪器本身就需要时间比较长。现在只能注意跟踪研究前沿,等自己的仪器快要搭建好的时候,再按到时的研究前沿考虑研究课题。研究进展日新月异,现在想了也白想,只能够大致决定搭一台具备什么功能的仪器。

选择什么研究体系,研究什么问题,凭空想是很难有创新性的,靠天天看文献,也超越不了拾人牙慧。我觉得创新的来源应该从自己课题组以往的积累中获得。课题组长期从事什么体系的研究,就会积累很多“独家”的问题。可是,在流变学方面,课题组之前的研究(临界凝胶点)跟我现在的差别比较大,而且暂时也想不到有什么可深入的余地。我现在的研究(Laponite体系),又太多人研究(我基本上是跟着Joshi屁股走),而且跟他们(特别是法国那堆人)相比我的研究手段太单一,目前关于Laponite体系剩下的问题难度都很大,光靠旋转流变仪,除了能验证一些已提出的理论之外,基本上做不到什么探索。因此,我的打算是把延迟屈服这一块做一做就收摊了,需要寻找新的研究体系。是不是要在广阔的complex fluid海洋里随机挑选呢?microgel、emulsion、foam之类的,说出来都感觉很陈旧,目前无论怎么做也是超不出Larson那本书的视角的。目前我也没有好的主意,但希望按照两个原则。第一是希望选择一个既有理论问题可做,又能成为有功能的产品的体系,方便我发文章;二是寻找到反直觉(counter-intuitive)的现象,例如剪切增稠、应变硬化、负泊松比、自驱动、自增强之类。

选择研究体系,还要考虑课题组的仪器设备情况。从目前来看,除了那台拉力机之外,我们课题组仪器基本上是做流体的,而不是做凝胶的。两台旋转流变仪,动态光散射、粒度和zeta电位等等等,甚至包括将来可能搭建的particle tracking微流变。因此,研究凝胶相的仪器其实就一台拉力机。但是,课题组以往的研究工作,都是凝胶,而且还是高力学性能的凝胶(不是胶体凝胶),所以所积累的科学问题都跟凝胶相有关,我也不想抢他们做拉力的饭碗。所以综合来看,研究剪切增稠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趁最近几年流变学的空间表征手段大爆炸还集中在colloidal gel(剪切变稀体系)的时候,快点做一点剪切增稠的体系,希望可以赶在前面。

DWS和PIV的建立,应该是不需要等到973拨款的。所搭仪器方面,目前想尽快动手的就是搞那台动态光散射。实验体系方面,完成Laponite的延迟屈服研究之后,想开始寻找剪切增稠的模型体系。有两大方向,一是高分子体系(associative polymer),二是colloid体系。应用面广的还是后者。如果不难的话,希望两者都试一下,在机理上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能够作比较研究,或许能够找到一些共性甚至是普适性,为建立剪切增稠的一般理论提出参考。

专业英语课的想法

开设专业英语课,如果学院里的前辈对这门课的内容有规定,那就省心多了,我一定按照规定上课,该讲啥讲啥。如果没有这种规定,我就有一定的自由度,希望尽量把课上好。

要考虑到学生平时有学英语。除了学校要求的大学英语之外,他们为了飞跃重洋很可能考托考雅思考GRE等等,因此英语比自己牛的人可能都不少。专业英语无非也是英语,有什么需要另开一门课的必要呢?换一个比较好回答的问题就是,从事科学研究所需要的英语能力,有哪些是学生靠普通英语学习没办法获得的呢?

英语能力,无非听说读写。具体而言,包括词汇、语法、应用文写作和情景对话之类。我从这些方面分析另开“专业英语”的必要性。

关于听说能力

从事科学研究,听说方面要求是不低的。例如开学术会议时你需要口头介绍你的研究工作,同时加答台下听众的问题,所以对听、说能力有所要求。但是,目前学生所受的英语教育导至他们普遍听说能力欠缺,这个问题好像不是仅通过上一门“专业英语”课可以解决的。所以有些专业英语课把重点放在了这方面,让学生做PPT上台演讲,其实充其最只能说是提高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堂上乱哄哄,事实上没提高多少。而且听说能力也不是唯一需要提高的方面。把上课重点都放在这里就太片面。而且,演讲有很多方面还不是语言问题。我知道有很多课题组自己就会培养研究生上台演讲。所以,专业英语课就更没有必要搞这个了。

关于词汇

一般来说词不认识都能查,如何查字典,不是等到上专业英语课才来学,而且大家都知道金山词霸。所以不需要特地开设专业英语课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词汇量。不过,就算背完整本韦氏字典,也未必懂poly(ethylene glycol-b-L-lactic acid)什么意思。这是化学结构式的命名规则。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课介绍过化学结构式的中文命名规则,未必会介绍其英语命名规则。于是,专业英语需要介绍化学结构式的英语命名规则。

关于语法

语法是通用规律,不需要另开一个专业英语来教虚拟语气怎么用。语法的具体运用问题,其实是写作问题。所以——

关于应用文写作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写很多种应用文。最主要的就是研究论文(research article)。这也是很多专业英语课内容的重点。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点无非是格式体裁问题,就好比书信要有抬头,先写地址再写内容之类。需要介绍的应用文类别包括Research articles、letters/communications、cover letters。

但是,讲述这些内容面临的一些难题就是,有些问题其实不是英语的问题。也就是说,就算用中文学生都做不好的事情,例如论述一个问题的逻辑比较混乱,又例如,不知道Results和Discussions的区别等等。这些问题是否要拿到专业英语课上来解决?怎样论述一个问题,本来应该是研究生的导师负责指导的,同时也是靠学生自己平时多看别人的论文来学习的。如果专业英语课还外带培养critical thinking,这就有点不堪重负了。所以,能否只把注意力放在纯英语问题上?至于学生的科研素养问题,还是更多地留给他们自己的导师去教。但是,如果是关心纯英语问题,那确实没有什么特殊的英语问题需要另开一个“专业英语”来解决。如果专业英语课这又不涉及那又不涉及,就没多少内容可讲;如果这也涉及那也涉及,就变得不伦不类,还不知道怎么考试。这真是两难。

目前我能想到的关于写作的“纯英语问题”,一个就是时态,即写论文什么时候用现在时还是过去时。至于什么时候用一般时什么时候用完成时,这又是普通英语课的问题了——分不清一般时跟完成时,主要是当初学英语的时候没理解透。我在专业英语课上帮学生解决这种问题,属于浪费专业英语课的学时。另一个纯英语问题,就是一些描述性语言。但这并不是说学生考了四六级托幅GRE却居然连看图说话都不懂了,所以,纯粹是看图说话层面上的问题,不应涉及。有些问题,是就算学生懂看图说话也未必能解决的。例如描述化学实验操作,会有很多动词学生不知道怎么用。例如,用无水氯化钙50度真空干燥过夜英语怎么说?学生可能会想出很多种权宜的、臃肿的、语法尚算正确的说法,需要你去告诉学生只需说:dried against dehydrous CaCl2 at 50 °Covernight。这方面内容可以参考The Vogel’s Textbook of Practical Organic Chemistry。图表曲线的描述也有类似的问题。至少,图和表的Captions怎么写?这是就算GRE满分的学生也未必写得对的。

另外,很多同学搞不清楚abstract、conclusion和introduction里的最后一段(即The present paper aims at xxx或者We here report xxx那段话)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也是GRE满分学生未必懂的东西。专业英语课上可以介绍这个问题。

关于教学方法

学英语无他,唯模仿和重复。我学英语的经验,就是再加上规则。规则、模仿和重复是学任何语言的三个必要元素。具体到专业英语课,对于以上所述内容的教学,也应该遵循这种学习顺序。先介绍规则,然后举足够的例子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化学结构命名,先给一份命名规则总表让学生啃,然后堂上举一些例子,最后出一些题让学生自己命名。嫌太小儿科吗?那好。Abstract、Introduction的最后一段和conclusion,先讲解他们的区别(难度在老师上),举出相应的例子(难度还是在老师上),然后,拿几篇现成的paper,把Abstract、Introduction的最后一段和conclusion部分挖掉,让学生看了Experiment、Results和Discussions之后,自己填上去!!我自己都没试过这有多难。有空自己试试看。

总之,我认为“专业英语”课的内容选择原则是,学生靠以往学习普通英语的经验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讲;涉及到如何做科研的一般性问题、属导师培养范围的,不讲。所谓“以往学习普通英语的经验”,就是查字典、查语法书。事实上,剩下需要讲的问题,通过自己多看文献,也能解决。所以,一个学生,如果具备足够的学习英语的经验,平时经常向导师请教交流,而且看文献足够多的话,是可以自己解决所有科研过程中的专业英语问题的。上“专业英语课”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这一点,即“如何不用上这门课”。

一共才16学时,以上内容很可能都上不完。而且要积累很多素材,可能现在就要着手。

参考书目(暂时想到的)

  1. Dodd, J. S.; The ACS Style Guide: A Manual for Authors and Editors, 2nd Ed.,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7
  2. Vogel, A. I.; Tatchel, A. R.; Furnis, B. S.; Hannaford, A. J.; Smith, P. W. G.; Vogel’s Textbook of Practical Organic Chemistry, 5th Ed., Prentice Hall,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