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那些愿意多学习、能够吸收更多知识的学生;另一类则是那些在学习中尽量减少学习量的学生。
第二种学生之所以出现在课堂上,其实是受到其他因素的驱使。如果完全自在,根据“能少学点尽量少学点”的原则,这类人应在转变为此种状态后便完全停止学习,而不会再作深造。
有一种学校是专门为第二类学生设立的,即社会上各类证书培训班。这些培训班旨在以最小且最精准的努力,帮助这些学生通过社会为其设定的考核标准,同时保持必要的学习强度在最低水平。
名义上的大学与此类培训班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然而,当前的现实情况却令人难以明确界定。整个东亚社会已然成为一个高度依赖考试的社会。应试教育成为了此社会中每个人的生活主题。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几乎都不得不为通过各类考核而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几乎无法区分出“是否愿意多学习”的余地。不论个人是否愿意深入学习,出于生存的需要而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往往已占据了人们的全部时间。这种机制在东亚社会中旨在最大化人力资源的公共效益。
大学校园是感受窘迫感最轻的地方。在大学阶段,你享有相对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术自由,可以多学点儿,也可以玩,选择学习的内容。在这种环境中,可以讨论学生属于哪种类型。
作为大学老师,你只需为第一种学生授课,因为你没有义务为第二种学生调整课程。关键是满足第一种学生的需求。如果两种学生都不满意,你就无法被认为是好的授课者。
针对第一种学生,你需要调整知识内容。这些“乐意多学点儿”的学生常常困惑,难以找到感兴趣的主线,容易陷入细节。你需帮助他们看到更广的知识全景,指明中期学习路径,推荐优质学习资料,传授不同目标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具备综合学习能力,并培养终身自我满足求知欲的这种受益终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