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boss

老板片语及其演绎

童老师(120630xxxx) 10:19:07 PM
孙某翔(化名):邮件收到,但是最近实在没时间看,等几天吧。
何小丫(化名):注意论文参考Adv. Mater.的格式。
虾扯(3869xxxx) 10:44:42 PM
注意论文参考Science的格式
逍遥教头(42142xxxx) 10:45:07 PM
注意聊q参考Nature的格式
狗剩 10:45:40 PM
注意做人参考Nobel Prize的格式。

混娱乐圈还是混学术圈?

阻人发达=杀人父母

阻人发达=杀人父母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公开联系方式:

专栏合作/ 特约撰稿/ 网络宣传/ 艺人经纪/ 媒体推广/ 娱乐策划/炒作新闻

请联系:

163(邮箱):xxx@163.com

QQ:xxx(注明工作联系,闲聊者请勿扰)

直接联系:134xxxxxxxx

我在课题组的群里说,我想请这个人把我本来发在K-A Rheol J上的文章直接炒到Nature的News & Views上面去。Boss搭话说,我那东西不行,不能吸引大众。

Boss今天给了我一个“任务”:找《色戒》的完整版。Boss说:“我很纳闷,不就是光屁股么,为什么至于封杀得这么严密?”他想看看《色戒》里面是不是有其他官方不允许的另类历史解读。

回到宿舍之后,我特意搜了一下汤唯被封杀除了“一脱成名”之外的原因,发现还真找不到。但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封杀的实在是首例。有因为傍大款栽了的(董文会、杨钰莹),有因为犯法栽了的(刘晓庆、毛阿敏),也有因为戏外有伤风化栽了的(毛宁、红豆,阿娇),但因为戏内有伤风化栽的还没听说过。

今天新闻里看到有人靠写曝料小说影射王菲火了的,心想名人名到这份上,一堆人靠你红吃饭,你退出娱乐圈岂不是自动得罪人?本来嘛,我红,你靠我吃饭,是你自愿;我什么时候收山,这也应该是你自己承担的风险。但现实人家可不管,广东话有句话叫“阻人发达”,这是非常屡试不爽的使人恼羞成怒的必杀技。你像刘德华靠被广大老幼女性意淫成男朋友而红,他结婚就不允公开,否则枪口对着太阳穴,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还是混学术圈好。

期刊博文:我导师关于期刊的“卖空调”理论以及我的演绎

最近组里一个身在国外的同学之前投Langmuir的一篇东西发回来审稿意见了,有一个关键的图精度不够,“达不到Langmuir的要求”。我等在国内的同学需要帮他重做测试补数据。

我导师说,人家卖贵的空调,其他不说,但总之不会有很吵的。你的空调很吵,虽然也是空调,也没造假没人偷工减料,但就是上不了档次,不符合国美的要求,就不能拿到国美卖,只能地摊上卖。”

所以,如果你买很差的仪器,实验要求一旦稍高一点数据就精度不够,你就总是发不了高档次文章。所以,买什么仪器都花钱买大名牌很大程度上是这方面考虑。然后,文章档次“被关联”到人的经费升迁利益,因此,名牌仪器厂商当然要卖贵一点儿,双赢嘛!又所以,如果买了贵仪器,还发不了什么好文章,那你就真的是菜的n次方!

所以,为什么很大一部分牛组的仪器DIY程度很高。Commercial available的仪器尚且有钱就能买得到,这些牛组甚至在测试手段上都领先了,有从理论上垄断了新发现的可能,有可能不牛吗?

所以中国的研究人员如果只懂买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和软件所提供的功能按按钮操作,是永远不可能领先的。事实上科研仪器的功能都是从以往基础研究的Idea中提取出来的。有这个功能就说明有人这么做过了。你用现成功能,你的实验就首先不可能在方法上有什么新意,在发现上的新意也很有限——你只会发现那些已有方法应该能发现的东西。

很多同学认为GPC是测分子量的,动态光散射是测粒径的。我导师极其不爽这一点。一定要记住:GPC是测流出时间的,动态光散射是测光散射的!——加个“动态”只是代表了数据收集和数学处理方法。流变仪是测形变和转矩的!甚至要认识到,所有用电,连接电脑的仪器都是测电流或者电压的!一台测电压的东东你怎么会算出分子量?你不知道你干嘛用?还发文章?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研究人员的水平需要提高。但是,目前水平对于发文章来讲貌似显不出什么必要性。拿GPC测分子量和拿动态光散射测粒径好像问题都不大。但是,如果对于审稿工作来说,这种水平就太差了!如果我们的作者总是GPC测分子量,光散射测粒径,审稿人也相信GPC的分子量,光散射的粒径。那我们就算再忠诚地投中文期刊,中国人的研究永远也不会入流。

不过,中国科研人员的工作目的显然不是为了让中国人的研究入流甚至一流,而是为了生计。发文章是求人发工钱,审稿审基金就是看人给工钱。整个事情就算不说是“权钱交易”(别那么愤青),也主要是一堆下面的人为了满足国家科研强国的梦想糊弄了事。你告诉他水平差,他一点都不着急。有什么办法?

没有好的审稿人,我们中国就办不出“国美”,“好空调”就不会放中文期刊里卖,卖的只有很吵的空调。是不是空调?是。有没有造假抄袭?就当没有吧。几流?n流。

我总觉得外国人是天生愿意研究科学的,中国人是被逼的——不然坚船利炮就哇哇哇打过来了。所以我们很强调“科研强国”嘛。人家当然也提科研强国,因为这是事实上有效的。但人家不是一开始就科研强国来着。我们是挨完打,带着屈辱和“崛起”的梦想引入科学的,事实上啥能强国咱就引入啥,机会主义得很。引入科学在主观上并不是什么必然。

我有几年暑假连续下乡义教,发现山区的穷孩子确实很渴望念书,但他们是为了改变命运。所以一旦社会多元化,读书不包分配之后,马上就盛行“读书无用论”。他们对念书,一会儿渴望得让你心痛;转眼又鄙夷得让你心寒。所以我们下乡的义工从来不跟他们贯输什么“改变贫穷、改变命运”的破道理。我们只讲有趣的知识,第二课堂。读书的渴望本应来知识的魅力。

科学研究也一样。因此我们国家可以说是科研穷国,我们的科研人员是穷孩子。一会儿抱着“改变命运”的理想狂搞;一会儿又盛行“科学无用论”,带着虚无主义混饭吃,抄袭剽窃偶尔为之。这就是穷!别以为花得起钱买动态光散射你就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