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chemistry

Topology的迷思

ResearchBlogging.org

我大三的时候(那是多么遥远的时代啊),上组织工程课的老师曾经在课上布置一条作业,让我们回去查阅理解一下常常出现在生物材料文献中的“拓扑结构”是什么意思,下一堂课请同学讲一下。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女生查阅了关于拓扑学的内容,介绍了作为数学分支的拓扑学如何跟几何学有所区别。她讲得还算清楚完整。我讲的就是:“其实说白了就是形状,材料里面的形状问题都不是真正的拓扑学问题,只是借用了这个词。”我记得当时老师也没有最后给我们下什么结论,只是告诉我们将来要注意这个问题。

这件事我一直记得,所以在看到Nature Chemistry上这篇散文的时候,觉得感同身受。这几年随着超分子化学和生物化学在化学研究领域变热,形貌问题渐渐变得重要,需要讨论形貌的时候越来越多。于是,化学家为了这一经常讨论的对象更加学术化,挪用了数学术语“拓扑”。而实际上正如我在大三时期讲的那样,化学里面的形貌问题都仅仅只有几何学意义,完全没有拓扑学意义。在Nature Chemistry这篇散文中举过两个例子。一个就是,蛋白质折叠的空间结构常被称为所谓“拓扑结构”,但几乎所有蛋白质的拓扑结构都跟一条直线是等价的,因为它们都可以连续变化为一条直线。同样,讨论紫外吸收光谱的“拓扑结构”,也没有拓扑学意义。

故意堆砌不必要的术语以故作高深应该是十分庸俗的行为,不应该出现在学界中。为什么化学家们要不当地使用topology这个词呢?散文作者的猜测是:希望化学研究变得更有数学基础。这也许反映了化学家潜意识中的尴尬。化学不如物理学那样有数学基础,使得它不能像研究物理学那样趣味盎然。而事实上也的确,化学中涉及“拓扑结构”较多的方面,倒真的有较多的物理学家介入,例如蛋白质折叠问题,高分子物理、液晶等等。但是,仅仅使用“拓扑”这个词,并不能使化学进入拓扑学。使用“拓扑”一词,并不是实质性进展。探索存在于化学中的拓扑学,才是真正的进展,到那时,你想不用“拓扑”这个词都不行。

Francl, M. (2009). Stretching topology Nature Chemistry, 1 (5), 334-335 DOI: 10.1038/nchem.302

原子论

在西方文化,一般认为原子论源于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460BC-约370BC)的学说。我国的学者也很喜欢说墨翟(479BC-381BC)提出了原子论,这样就“人有我有”,引以为豪了。事实上,在世界观层面上的原子论,只是认为万物最终会达到一个不可再分的极限,也就是说,是离散的。它的对立观点就是万物是连续的,可无限细分的。谁只要是世上第一个涉及到这个问题,有50%的机会他会是原子论者,这有啥难的。

正如墨翟在哲学上很难跟其他诸子处于同一地位一样,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也不是什么主流。后来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BC-322BC)就在自己的著作里反对了原子论,其前提是“大自然厌恶真空”,而在原子论观点的自然推论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空间是真空:既然万物都是原子组成,那原子与原子之间如果有任何东西,它必然属于“万物”。关于“大自然厌恶真空”的准确理解,建议大家参考我以前的一篇关于真空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