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china

最先在中国搞SCI的人是历史罪人?

头3个自然段已提交《新知客》杂志,请勿转载

上个月,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揭晓了。其中化学奖的获奖工作是关于“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开创性工作。核糖体是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都具备的分子。关于核糖体的内容,化学书是找不到的,只能在细胞生物学课本里找到,也许厚一点儿的生物化学课本也会有。

像今年这样把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偏向生物的研究工作的情况并不少见。去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关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造福生物学多于造福化学;2004年获奖的“泛素引导的蛋白质降解机理”也是活细胞里面发生的事情;2003年的是“细胞膜通道的发现”。还有更著名的一个,就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这种现象颇为化学界相当部分人所诟病,认为这些工作应该在生物学方面获奖,化学奖则应该更多地留给更“地道”的化学研究,例如2007年的表面催化,2005年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等等。像DNA的双螺旋结构这样的研究,依靠的其实是当时早已广泛应用的X射线衍射法。而X射线衍射法早在1914年已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了。拿这个方法研究的分子多如牛毛,关于DNA的结构能获诺贝尔奖,难以引起化学家们的兴致。

但是,我觉得事情要朝另一个方面看。历年有关生物的诺贝尔奖,毕竟都死守着“分子”和“化学反应”两个关键。关于分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知识,不就是化学么?与其说生物学“侵占”了化学,不如说是化学“侵占”了生物学。诺贝尔奖,看的是对整个人类生存和知识的总体影响。生命现象是目前全人类的关注焦点之一,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应用到这方面。生物学“侵占”了化学奖而非物理奖,反映了当前对生命现象的认识进入到了化学(分子)层次。学习化学专业的出路变广了而不是变窄了。化学家们应该高兴才是。

下面不属于投稿内容。

每年讲诺奖,我都烦死了。无非就是中国人有没有拿奖的问题。其实眼光放大点,可以看看我们中国人都是靠什么增强自信的。两弹一星?军事实力?体育实力?奥运开幕式?我很想知道,中国人有没有靠一些外国人不知道的东西而自豪的。具体地看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有没有靠其他人不知道的东西而自豪?甚至有没有靠身边的人不认同的东西自豪,为身边的人臭骂的东西而自豪?讨论完这个问题再去讨论中国人要不要争诺奖。

科学网上关于SCI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每年诺贝时刻又是周期性的催化剂。说人家得诺奖的没有SCI压力,我们老逼着发SCI永远得不到诺奖。整天说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天天挂在嘴边的人,其实不见得尊重历史。不用说远,文革期间中国内地发SCI的有几个?那时候你发外文期刊,叫“里通外国”,中国的科研从体制思想目的方法到成就都完全不入流,是八十年代归国的那批人大力倡导,人们才发表SCI论文。广大SCI期刊的审稿人,无形中教育了许多闭关锁国时代的土研究员怎么做科学研究。从发很烂的SCI一年也就十几篇,到现在JACS和Adv. Mater.每年一大堆,是不是很可悲的沦落?是不是SCI指标的滔天罪恶?如果你知道原来是八十年代回国的那堆人倡导SCI指标,你是不是觉得他们的行为磬竹难书?不发SCI文章,中国的科研就是闭门造车,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搞不好花的时间比西方还要漫长,更不要说什么赶超了。现在是SCI热潮的惯性有点拖长,是好事拖久了变坏事。但有一点还是没变的,那就是中国科学家的水平还是赶不上国外,并且这种差距是SCI无能为力的。是SCI把我们的差距综小到现在这种水平的,如果反过来拿现在的差距来怪SCI,那是不懂历史。现在的差距诚然不能再依赖SCI。依赖啥?——依赖骂SCI。嗯哼……

一篇令人警醒社论——from Nature

ResearchBlogging.org

Nature于2月19日发表社论,题为:Collective responsibilities。以下是转载自科学网的对该社论的翻译,其基调是一种转述,但除了每一段开头加上“社论称”“社论认为”,其本上是全文翻译。不过,其中有一段被略去了。我会在文末给出略去的原文和我的翻译。

科学网以“《自然》社论:中国科学亟需新型学术社团”为题报道了2009年2月1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社论——《集体责任》(Collective responsibilities),批评了中国专业学术团体的现状。该社论认为,中国科学家必须有效地组织起来,中国科学才能健康发展。我认为,这篇社论的分析非常深刻,我们的确需要真正有效的科学家组织、学术共同体,不能总是让科学家在很多科学问题和科学界的是非问题中“失语”。

该社论说,近来在中国吵得沸沸扬扬的干细胞疗法已经引起卫生部门的担忧。至今并无明确证据表明这些疗法管用,但也没有证据说明它们对人体有害。目前仍有成千上万的人准备花费数以千计甚至万计的金钱来尝试这种疗法。问题是,医生们是否利用了病人们想要得到治疗的急切心态?人们又该如何认清这一切?

社论说,显而易见的是,人们应该到国家干细胞学会去寻求指导。但可惜的是,中国并没有这样的学会。中国的一群科学家,包括很多具有国际声誉的著名研究人员正在设法创建这样一个学会。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只成立了附属性质的相关“二级”机构。这些二级学会协会没有经济自主权,决策也必须通过其母机构。

社论说,种种事例表明,让科学家团结起来对中国有利而无害。这不仅会帮助促进科学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中国从容面对种种挑战。

社论表示,中国科学家需要新型的社会团体。中国南方的科学家经常不了解北方科学界的状况,反之亦然,而当前的大部分学术团体运行得并不是很好。年会经常成为了炫耀的机会,精英科学家昂首阔步,夸夸其谈,他们根据血统而不是科学观点形成派系。大家都不重视向学界引见研究生。建设性批评意见更易被当作是翻脸的手段,而不是真知灼见。结果,许多科学家根本懒得参加这类会议。有时候一些大工程确实将研究人员聚集在了一起,但是工程的策划会更像是在瓜分“战利品”,而不是构建最富建设性的研究计划。

社论称,这些缺点导致中国科学失去竞争力。更强大的学术团体将为更好的交流和更高产的合作铺平道路,也将为科学批评反馈提供平台。而这反过来又将鼓励大批诚实的批评家的出现,然后资助机构才可以咨询他们。现在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资助机构并没有听取多种声音来获得来自学界的代表性观点,而只是听从了某几个人脉广泛的科学家。强大的国内科学团体另外一个好处是,它可作为与其它地方科学家和团体进行建设性接触的参考点。而且,它们也可成为政府的咨询部门。

社论最后说,中国只拥有小型研究团体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科学现在对于中国的声誉和利益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中国如果要更充分地从其中受益,研究人员的“网络化”也应该允许繁荣发展。(科学网 梅进/编译 何姣校)

所谓“种种原因”,原文是这样说的: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however, tend to have an aversion to congregations— especially those such as the Falun Gong, which they believe pose a threat to the country’s stability. So the Ministry of Civil Affairs keeps a tight hold on who is allowed to organize in any formal sense. As a result, China’s stem-cell hopefuls must go through the slow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applying to become a ‘level 2’ society. That means they have to convince an established society to take them on as an appendage, which will dramatically reduce their ability to function effectively. A level 2 society doesn’t control its own purse strings and decisions have to pass through the parent organization.

但是中国当局对于集会组织一贯厌恶——尤其是像轮子功这样的被认为威胁到国家稳定织且。于是民政部对任何新组织的建立都保持着严格的官居方态度。其中一个结果就是,中国的干细胞组织只能作为附属性质的相关“二级”机构而成立,没有经济自主权,决策也必须通过其母机构。

这段话通过“As a result……”的句式,做了一个非常确定的判断,那就是:中国的干细胞同行协会组织之所以现在只是一个二级附属机构(一个很具体的事实),是归因于中国民政部一向以来对集会结社游行的严格控制(一个只能存在于于大家的感觉之中而永远无法证实的事情)。这是非常不合适的。而我在Google.com上搜索了“China stem cell therapy civil affairs”,浏览了十页,没有发现关于中国有某个干细胞疗法的组织被打压的英语新闻,而照理这样的负面新闻假如存在的话外媒应该会增相报道。同时我也没有搜到中国曾经因为干细胞疗法而“吵得沸沸扬扬”,“引起卫生部门的担忧”。因此,这些新闻应该算是首次在一篇社论中曝光了。这在社论撰写时也是不应该出现的。

Update:我在Nature Network上的博客向网友进行了咨询

(Editorial) (2009).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ies Nature, 457 (7232), 935-935 DOI: 10.1038/457935a

中文期刊本身就是用来造假抄袭一稿多投的嘛

我经常看到新语丝或者其他论坛里的网友热衷于揭发别人在中文期刊中造假抄袭一稿多投。在我内心深处我一向卑劣地认为这是无聊。中文期刊就是用来造假抄袭和一稿多投的嘛。你揭出在中文期刊一稿无穷投我也不会觉得新鲜。反正在我所在的领域是没人管什么中文期刊的,中文期刊都是用来糊弄学术界以外的人的,比如非学术系统的升官发财。那有什么所谓嘛!中文期刊里面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奇怪。何祚庥不是也发过什么三个代表在理论物理中的应用这样的论文嘛。一个市长在中文期刊里复印人家的图表又有什么新鲜感呢?大惊小怪!只有民科才会觉得中文期刊是我们祖国的本土民族瑰宝。我反正认为中文期刊就是用来烂掉的。难道你读到博士了英语还烂到要看中文期刊才能做实验的?

我们国家还没有科学,现在立马要学习的,是人家发展了两百年,已经很现代很成熟的科学。我们的同胞基本基本上没创造出什么知识,这不奇怪。因此总体上是没必要看中文文献的。西方也有用土语发文章的历史,例如德国。但那是现代科学发源地,人家一开始就诚新搞科学,没人审没人监督,工作自动就是一流。现在全球都搞科学了,吃大茶饭了。我们没有学到诚心,就赶上了大茶饭。不要拿诚心那一套来要求吃大茶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