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ethics

从引用失忆谈到科学崇拜的失落感

The Scientist做了一个叫Citation Amnesia的调查。所谓citation amnesia(引用失忆)是指在应该的时候没有引用前人的工作的做法。其实,这类调查不是第一次做了。基本上会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经常“被别人忘却”。有趣的是,这其中有多少人认为这种忘却是故意的。有些领域,会有大比例的人认为人家是故意忘却的;有的领域这样认为人则少很多。大家可以看看The Scientist的调查结果(暂时)

Google一下citation amnesia这个词,还能找到一篇非常可读的散文——From Citation Amnesia to Bibliographic Plagiarism

无独有偶(其实我很讨厌用这个词),我们课题组最近也遭遇了一次无心的失忆。恰好一个月前发表在Macromolecules的一篇文章(Macromolecules, Article ASAP • Publication Date (Web): 08 April 2009. DOI: 10.1021/ma900284a)。如果你能下载到全文的话,就会看到文章后面有一段说明:

Note Added After ASAP Publication.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ASAP on April 8, 2009. The second paragraph of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has been modified. The correct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 April 17, 2009.

其实,第二段就是讲述前人工作的一段。在初版放到网上之后,其中一个被第二段提到的小组向期刊抱怨说,我们的文章讲他们的工作做不到双响应凝胶,这不是事实。原来是我们的文章漏了一个定语——透明的。后来的修改,就是加上了“透明”这一定语。他们做的不透明,我们做到了透明。

这是在外人看来也许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很无聊。那些行外人,对科学家的印象无非是像牛顿、爱因斯坦这种划时代性的巨人,听说我们纠缠在“透不透明”这种问题上,估计会把我们当蛆一样鄙视——“在这种细节问题上争‘首创性’,真是没有出息!”

这也是为什么,网友想要攻击一个专家,哪怕他是院士,都是非常容易的。拿他们跟牛顿、爱因斯坦比,他们的贡献实在不值一提;跟一些科学史中的道德模范相比,他们的道德当然也“可圈可点”。然而不知道是谁逼大众非要把活在现世的科学家们都当作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巨人,顶着那样的光环?以致现实总是让大众极其失落。科学研究,其整体作为一个行业,对个人作为一个饭碗,像“透明性”这样的首创性,其实是很值得认真一下的。公众要觉得我们没出息,浪费国家的钱,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不是牛顿。

Elsevier的不济

最近Elsevier又爆发了一项丑闻——自2000年起一共有六个“学术期刊”在其旗下出现,实际上却是医药企业资助的,专发有利于其产品的“论文”的推销工具。目前已知的一家企业是Merck,支持着名为Australasian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Medicine的期刊。其余五个期刊的名称见此报道,它们背后的企业是谁还不清楚。

在这件事上,The Scientist做了比较及时的coverage。目前的大家所知道的信息都没有超过The Scientist两篇报道的范围。

医药健康行业的忽悠成份一向就很大,这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发达国家都一致的,区别只在于忽悠的方式。在国外,大型医药企业通常都以一种独立的研发力量示人,显示自己的实力。同时,它们也会资助高校医学院里的教授进行研究。他们的广告会拿xx期刊的xx研究成果来说事。而在我国,只要找个老人穿件白大褂扮演“专家”,就很有说服力了,处于比较低级的忽悠阶段。

如果卖药的和做药的掺和到一起,角色难辨,医药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独立性自然就成了大家所担忧的事情,而且很大程度依靠研究者的道德操守。看过美剧《豪斯医生》(House)的也许会记得在某一季,Dr. House所在的医院来了一个大有钱佬做董事长(一个黑人),他给医院带来了钱,但又同时带来了商业。这个黑人叫Dr. House在一个seminar上给他公司的一个药说点好话,但Dr. House却说了真话。这场冲突用了两三集来讲述。像Dr. House这样的压力,其实是美国医生和医学院教授们普遍面临的。公众看着让人头晕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令人头晕的“xx医学杂志/快报/评论”上,他们的信心其实还是来自他们对医生和医药研究人员个人操守的信赖上。跟那些建立在制度、法律、保险业上的信心比起来,这种关乎生命,却纯粹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信心是极其脆弱的。学术界在论文发表上的一条规定就是,要诚实地透露该项研究的资金来源,尤其包括私人资金。隐瞒私人资助将会是一件跟造假一样严重的学术不端事件。因为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公众的对医院和医生的信心将会遭到严重损害。而且,由于病人除了医生之外没有其他人可投靠,对医生的不信任将会逼人走投无路。这就是为什么大量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来自医院。这次Elsevier的事情,不是一两篇文章隐瞒资助人的问题,而是整一个期刊隐瞒资助人。换句话说其实就是Elsevier凭自己在学术界的形象和地位,帮助医药巨头泡制出看起来很独立的期刊来专发有利于其产品的“研究报告”,背后不可能不收钱的。Elsevier的CEO在其网站上发表了声明,说这件事是个别的,与Elsevier无关。Elsevier目前正在做内部调查。我真希望知道这钱如果不是给了Elsevier,最终是流给谁了。

Elsevier已经不是第一次卷入丑闻了。上一次最大的丑闻就是它背后的财团是军火商。事情的戏剧性是Elsevier旗下让其洋洋自午的名刊之一《柳叶刀》(Lancet)的倒戈。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抵制。如果说这种抵制只是纯粹主义的愤青行为的话,那么由Elsevier一向高昂的定购价格所引起的抵制行为就非常合理了。就连斯坦福大学都认为Elsevier的价格“不成比例地高昂”(disproportionately expensive),买不起。Wikipedia.org上的Elsevier条目总结了其历来的丑闻,这次的编造医学期刊的丑闻也及时包括在了里面。

尽管Elsevier有Lancet和Cells等牛刊,但还是止不住我们化学工作者对其刊物档次的揶揄。这次丑闻又引来了旧话重题

文章的第N作者的贡献是一个关于N的级数?

上一期的Science才发表过一篇关于不同高校合作科研的问题(见俺编译的新闻《〈科学〉:高档次研究来自于跨校合作》),这一期的Science又出现了一个豆腐块儿(Science 2008, 322, 371),提倡文章的署名作者对文章的贡献要进行量化。

我在前面的一篇博文里已经喊过了“量化!量化!量化!”,现在果不其然,为了解决科研的合作化趋势所带来的“共作者”(coauthor)伦理危机,作者提倡量化了又。这是这个豆腐块好玩之处之一。

这篇豆腐块的好玩之处之二是,它开头引用了一篇N年前同是发表在Science的,直到今天为止被引用数为零文章。这篇实现了“零的突破”的文章的观点就是“署名作者超过三个的都必然是不合适的”。这样开头,隐含了太多irony,所以好玩。

第三个好玩之处的是,这篇豆腐块的作者提出了一种量化的方式,就是所以第N(N是自然数,N>1)作者的贡献是第1作者的1/k,这样的话,可以容许一篇文章有任何数目的作者,并且所有作者的贡献和总是1。尽管我自己还是搞不清楚这里面的数学,但是根据那幅插图,这不是一个关于N的级数么?这个级数当N趋于无穷时收敛于1。这样想法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