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journalism

彻底晕菜:MaterialsViewsChina.Com界面与本博客极其相近

MaterialsViews.com是Wiley旗下的一个材料学资讯网站,不过完全是在宣传它的Adv. Mater.和Macromolecular系列的期刊,以及它出版的书。前几天MaterialsViewsChina.com上线了,即中文版。之所以专门搞个中文版,是因为

About one-third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some of Wiley’s top materials science journals – including Advanced Materials – originate from China. Chinese submiss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 at an exponential rate, and coupled with a very strong Chinese readership of MaterialsViews.com, we decided to build a site that would reach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their language. The newly launched site will feature a mix of translated MaterialsViews.com content and original articles from Chinese researchers and scientists.

如果大家先访问www.materialsviews.com,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门户型网站,主页上方的导航栏里还可以看到“Home、Hot Topics、Issues、Books、Journals、Gallery、Jobs”等栏目。如果再看看中文版的www.materialsviewschina.com,就会很纠结……怎么这么山寨啊!首先,地址栏的地址显示为http://materialsviewschina.cn,系统也是Wordpress现成的,主题也是Wordpress现成的,而且令本人很荣幸地使用了与本博客相同的主题。还好,翻到了最底下,终于能看到Wiley的商标。虽然,以博客作为任何发布平台,可以说很新潮很Web 2.0。但如果要追求这种感觉,那你的博客系统也拜托用一个Web 2.0一点,最好自己设计的,不要用一个全球主流免费系统,以及主题列表中第一项的那个主题(还好它没有用Wordpress默认的那个大蓝框主题)呀,否则是不是显得太省心了,太不情愿了。嫌麻烦别搞嘛,没人求你。

我很纳闷,英文版的MaterialsViews.com所使用的新闻发布系统不就现成有的吗,为什么不是直接用了那个系统?如果说改系统是为了更适合中国读者,那改用Wordpress作为新闻门户网站对中国读者来说也太Web 2.0,不见得就适合了。要适合,改成新浪或网易那种就最适合。或至少像科学网那种。

当然,除去形式上给我的以上困惑,我没有贬低其内容。最新一则文章是对一个中国教授的访问。我看,MaterialsViewsChina.com如果要名副其实,就不应该仅仅从Adv. Mater.等期刊里挑几篇中国人的文章来评一下,而是应该深入观察中国材料科学的科研圈子。否则,你以为中国的PI连英文都看不懂吗?

专家意见和读者问答之我见

写“按”写上瘾了:最近写了一篇东西讲了一下我对《新知客》某期杂志的看法,本意是要赞扬它,但这几天许多朋友(嗯,你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联系了我,我就重新看了一下我都写了啥,这一重读让我直冒汗,因为我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批评人家。不过写都写了,还搞到科学网上去了,就不去多做解释了。这两天我又想到了两个问题,抛出来胡评一下。

“专家意见”和“读者提问”是很多科普杂志都要面临的两个问题。所谓“专家意见”的问题,就是在新闻报道和科普散文里对某专家言论的引述。所谓“读者提问”问题,则是指一个让读者提出他们感兴趣的科学问题的Q&A栏目,这种几乎每本科普杂志都有。

砖家叫兽

人民群众目前对于专家教授的基本认识是“砖家叫兽”。因为,专家说的具体内容,他们都听不懂,更评判不了。他们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根据专家的话所暗示的直接结论来判断专家的道德良心。这么做的话,专家好像就是一个定性者、定论者,特别是大多数报道中专家意见都是放在最后,俨然能“一锤定音”。目前在群众中极有市场的阴谋论自然也就不会放过专家了。事实上,任何一个大众不了解的,透明性低的组织,都会被“阴谋论”一番。专家教授之所以是“砖家教授”,根本原因在于其不透明。其中最大的不透明,也是矛盾最尖锐的地方,就是——

凭什么你说的就是对的?

遗憾的是,在我看来直到现在,大部分的人还是将这一困难归因于“难于逾越的专业知识的鸿沟”,却忘了就算在学术圈内也是严重的隔行如隔山,但这种“鸿沟”却并没有像专家与公从之间那样造成如此大的沟通障碍,而是恰恰相反,成为了学术交流的必要性和动力。到底为什么同样的“鸿沟”,横在不同人之间,作用就这么不同呢?

在学术交流中,弥补这一鸿沟的是同行评议,而不是权威。那些科学研究的新闻快讯之所以要强调“No paper no news”,就是因为paper的发表过程都一律经过了同行评议阶段。除此之外,报道内最好还要采访其他同行的意见,增加同行评议在报道中的分量和地位。学术圈内人士正是凭着同行评议来判断别人说的对不对、多大程度上对的。

我认为在面向一般公众的科学报道和科普散文里,也要坚持把专家意见置于同行评议中,与同行评议一起展现。也就是说“专家意见”要包含两种内容,一是该专家对这件事情的意见;二是该专家对其他专家意见的意见。这样做的好处是,由于访问的专家人数多了,说法也多了,就淡化了专家的“立场阴谋论”色彩,还原了专家意见本来的功能和地位。毕竟,社会的不幸不是科学造成的,在绝大多数情况,科学也不会是什么救世主。把公众情绪转移到了专家、城管、医生等人身上,反倒让我不得不把媒体作一番“转移视线”的“阴谋论”考量,显得很亲民,其实是喉舌,掩盖真正的矛盾。

这无形中对记者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那就是他/她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同行评议的能力,能够在同行评议的高度上选定采访对象,整理采访手稿,最后组织出来。这种要求显然是不现实的,需要在读者、记者、专家的三角形中再作一条辅助线——一个科学传播服务组织。尽管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早就不少了,我国也好像名义上的确有这么一个组织,但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作用。我认为除了目前已经做的努力之外,应该再尝试更多的做法。例如,我们要刺激,引导专家之间对社会问题的讨论。这是可行的。从科学网博客的态势来看,专家中不乏“愤青”,更不乏与群众共呼吸的人。三聚氰胺事件期间,科学网上众多为人父母的老师进行了一场理性与感情的高水平的激烈碰撞。其中一位博主在博客中做了一个儿子受毒奶粉所害的全程记录,熔爱恨和理性于一炉,感动了每一位科学网读者,遗憾的是这些文字没有能够感动更多的人。显然,专家之间的自发讨论,比记者对专家一番追问,然后似懂非懂地,完成作业式地产生一个“专家意见”段落,质量要来得高得多。我举科学网的例子,不仅仅是叫记者们都去利用科学网这一资源。其实只要有这一意识,通过采访的手段也可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同行讨论。

当然,要加强专家的积极性,离不开记者在转述上的负责态度。很多专家抱怨报道上街了之后他原来的话被明显曲解和断章取义。这些短视的记者其实在长远上断了自己和同行的采访伙伴。这都是老生常谈了。我在这里要提出的是,解决这一问题,正如解决任何问题一样,光靠自觉是不行的。目前我没听说有什么法律去规定这种行为,而且新闻事件五花八门,媒体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地跟特定的几个专家建立“诚信备忘录”。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下,一个媒体起码可以高调地、专门地向所有专家——潜在采访对象——作出哪怕比较空泛的广告式承诺,展现出一个姿态。做这样的事情有用吗?我们可以这么去看:如果说《科学新闻》在采访科学家们比其他媒体要方便和顺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科学家们预先对它的信任。这一信任也不见得就是来自于什么具有法律效力“合同”或者“诚信备忘录”,它无非是来自于《科学新闻》的背景和形象——包括它“为科学家服务”的口号。换句话说,假如另一个媒体用心地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形象,也能获得像《科学新闻》那样的采访便利。对于《新知客》这样的杂志来说,就更加值得花工夫去做这么件事了。《新知客》除了要以它本身所做的科学报道和科普散文的所谓“精准和客观性”来赢得所有读者的信任和好感外,更需要特意向专家宣传它的理念和诚意,因为正如我上一个“胡评”中说的,至少我是对科普文章不感兴趣的,我相信《新知客》的读者中专家不会太多。

读者论坛

第二个问题是读者论坛的问题。以我对《新知客》的理念,它强调的是“生活中的科学”,或者“科学生活”。科学生活不是生活方式的一种,而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是每个人都没办法回避的。事实上所有人都是“科学生活”的同行,关于“科学生活”,我们也要搞同行交流,同行评议。目前的读者论坛,还是老一套——读者-专家式的二元体系。

为了说得通俗一点,我举一个例子。吃苹果削皮好还是不削皮好?现在大家都已经把这个问题当作笑话,也不会再觉得这个问题需要专家了。因为,这不过一个是卫生问题和口味问题而已,大家好自为之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专家。但是在当初,这倒是一个俨然挺需要专家的问题。大家都看了很多关于苹果皮里含有什么果肉没有的物质,都有什么作用。说吃了能补充什么营养,又说多吃造成什么问题等等。其实了解这么一堆知识,就算你都看懂了,对于你削不削皮,一点帮助都没有,到头来反到感觉这一切很可笑,觉得科学无非是一种让人变得很二很迂腐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被放在了“专家-读者”这么一种二元体系中去了。总的来说,所有的“生活中的科学”
,都不宜放在这种二元体系当中。尝试想象另一种情况,如果这些专家们不以专家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咱也爱咱苹果”的“同道中人”的身份出现。他只用告诉大家,他自己吃苹果削不削皮,为什么?不削皮的,就不怕某某弊端么?等等。这样就能充份显示专家的真正作用了——他们无非是想问题比较有一套,说话讲究有理有据,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不太容易迷失的一群人罢了!科学的生活,当然不是书呆子的生活,不是科研生活,而是不迷信,不盲从,讲道理的生活。“专家—读者”的二元体系,根本不是在打破迷信,而不过是叫人迷信科学罢了。真正的“科学生活”的理念,应该体现在让大众——包括那些大食大用人间烟火的“专家”们——放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中进行同行式交流上面。事实上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科普的最高理想——科学精神之普及。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建议。事实上,这么做的话,一个科学生活的论坛很容易会成为美容论坛,例如总会有那么一些读者声称“资生堂的补水精华比欧莱雅的更适合东方人皮肤”。但只要你把专家也变成了读者,至少在这一个论坛里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声音是“我导师曾给某企业开发的补水配方就是拿往淀粉糊里加透明质酸结果成了‘芦荟精华’”这样的广告里的伪专家绝对说不出口的话。更不用说当有的读者分享参加“胎教班”的体会的时候,同地会有更加宝贵的不同声音出现了,更可贵的是这个声音不是以一个貌似从不生育的“专家”口吻,而是以一个当了母亲的妇产科医生的口吻来说出。和广告不同的是,这不是故意骗人,而是大家都无知且都求知;和教科书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专家教授;和松鼠会不同的是,这不是茶娱饭后的新潮娱乐,而全都是生活中的要紧事、原汁原味的。(致范编辑:我曾经说过,最牛的高分子材料专家其实是各位精明的家庭主妇。他们对高分子材料的娴熟而又创造性应用能让很多男工程师们刮目相看。)

略评南方都市报关于皮革转化蛋白的报道

我是昨日(5月16日)买《南都》看到了这个报道的。我觉得有很多不满的地方。

第一,这篇报道的主要攻势仍然是“触目惊心”,但是“触目惊心”充其量是一种感情刺激。这篇报道没有给出多少可供理性思考的内容。如果一篇报道只讲究轰动性和眼球效应,那它多数出现那些没有志气的小报上面。《南方者市报》显然一向表示出了远高于此的志气。

第二,这篇报道还是落入了“检测”的俗套。说有什么物质“很难检测”,根本不是新闻;说“但仍然能检测出来”,也根本安慰不了谁。三聚氰胺事件早就让大家明白了,焦点根本不在于凯氏定氮法落后——它不落后,因为它不是为了检测牛奶的三聚氰胺而存在的,它只是一种定氮法。如果人们能够天马行空地“开发”“新的”食品原料,“创造性”地往食品里加化合物,你再怎么检也检不完。假如记者确实没问出来当初是谁教这些人转化蛋白的,那请记者努力,人民支持你——因为这才是矛盾所在。人们最想知道的是,这仅仅是由于纯粹无知呢,还是有谁明知故犯?是谁明知故犯?否则,正如你把医患紧张报道成医生是人渣,无非是帮助医改回避视线,助长了某些人的懒政而已——貌似亲民,实为喉舌。

第三,通篇采访的是“一个妇女”、“畜牧场场主”、“镇民付祥龙”、“镇上老人”等等。除了这些人之外,就数介绍检测难度的王晓峰和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是专家了。检测难度自是次要问题,王晓峰的意见那一段我就不再重复评论了。而王丁棉的意见那一段,我认为是记者的课堂作业——把听回来的但没听懂的记录重新整理成连续的文字交上去。

这一点就不能怪记者。专家在受访时的说话方式是谈话式的,不是发表论文,因此所透露的信息的逻辑结构是很松散的。这样的文字也往往过于罗嗦,不适合直接发表。如果记者自己并不太理解,只是记在本子上,回头难免要重新按适合发表的方式来组织,很容易把次要的东西当重要的东西来讲。

看了这篇报道,我最担忧的问题是他们都选择真皮来做原料么?他们能分得清真牛皮和人造革么?人造革最常有的材料就是软聚氯乙烯(软PVC)和聚氨酯(PU)。如果真的把人造革放进去一直泡碱泡酸,估计能产生不少降解物,而PVC和PU的降解物又恰好是知名的有毒物质。否则外国就不会禁入PVC,重庆人也没必要反对BASF在那里二异氰酸酯工厂了(主要用于合成PU)。这一降解,其含量比真皮在制革工艺带来重金属要高多了。而且那些重金属在泡碱的时候还可能被除掉一点。

我第一次听说皮革做蛋白的新闻的时候,是这样的语气版本:“喂,他们现在又用皮革来做蛋白了,不过有重金属”“呵……”现在既然消费者要求什么都要有蛋白含量,乖乖地光靠收购猪皮,怎么打市场战?我硕士的课题组就另有一个企业项目,羽绒企业想把废羽毛(主要成份是角蛋白)转化成可溶于水、可加工的降解蛋白质。在现代社会,以前只有帝皇才享受到的生活质量已经全民化了,但自然资源却不增反降。这种矛盾,终究是要靠从其他蛋白质源头来解决问题。只不过废羽毛废皮革转化成无毒明胶研发和实现成本很高,但转化成有毒明胶的话,还真泡泡石灰什么的也就行了,而且这一技术50%的化学研究生能做出来。罪恶在于真的做,真的转让技术的那些人。报道里讲了很多当地土法制明胶的历史,却没问出来一开始是怎么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