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nobel prize

诺贝尔化学奖小议

2009年11月《新知客》专栏。

上个月,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揭晓了。其中化学奖的获奖工作是关于“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开创性工作。核糖体是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都具备的分子。关于核糖体的内容,化学书是找不到的,只能在细胞生物学课本里找到,也许厚一点儿的生物化学课本也会有。

像今年这样把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偏向生物的研究工作的情况并不少见。去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关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造福生物学多于造福化学;2004年获奖的“泛素引导的蛋白质降解机理”也是活细胞里面发生的事情;2003年的是“细胞膜通道的发现”。还有更著名的一个,就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这种现象颇为化学界相当部分人所诟病,认为这些工作应该在生物学方面获奖,化学奖则应该更多地留给更“地道”的化学研究,例如2007年的表面催化,2005年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等等。像DNA的双螺旋结构这样的研究,依靠的其实是当时早已广泛应用的X射线衍射法。而X射线衍射法早在1914年已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了。拿这个方法研究的分子多如牛毛,关于DNA的结构能获诺贝尔奖,难以引起化学家们的兴致。

但是,我觉得事情要朝另一个方面看。历年有关生物的诺贝尔奖,毕竟都死守着“分子”和“化学反应”两个关键。关于分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知识,不就是化学么?与其说生物学“侵占”了化学,不如说是化学“侵占”了生物学。诺贝尔奖,看的是对整个人类生存和知识的总体影响。生命现象是目前全人类的关注焦点之一,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应用到这方面。生物学“侵占”了化学奖而非物理奖,反映了当前对生命现象的认识进入到了化学(分子)层次。学习化学专业的出路变广了而不是变窄了。化学家们应该高兴才是。

最先在中国搞SCI的人是历史罪人?

头3个自然段已提交《新知客》杂志,请勿转载

上个月,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揭晓了。其中化学奖的获奖工作是关于“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开创性工作。核糖体是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都具备的分子。关于核糖体的内容,化学书是找不到的,只能在细胞生物学课本里找到,也许厚一点儿的生物化学课本也会有。

像今年这样把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偏向生物的研究工作的情况并不少见。去年的诺贝尔奖化学奖——关于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造福生物学多于造福化学;2004年获奖的“泛素引导的蛋白质降解机理”也是活细胞里面发生的事情;2003年的是“细胞膜通道的发现”。还有更著名的一个,就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这种现象颇为化学界相当部分人所诟病,认为这些工作应该在生物学方面获奖,化学奖则应该更多地留给更“地道”的化学研究,例如2007年的表面催化,2005年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等等。像DNA的双螺旋结构这样的研究,依靠的其实是当时早已广泛应用的X射线衍射法。而X射线衍射法早在1914年已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了。拿这个方法研究的分子多如牛毛,关于DNA的结构能获诺贝尔奖,难以引起化学家们的兴致。

但是,我觉得事情要朝另一个方面看。历年有关生物的诺贝尔奖,毕竟都死守着“分子”和“化学反应”两个关键。关于分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知识,不就是化学么?与其说生物学“侵占”了化学,不如说是化学“侵占”了生物学。诺贝尔奖,看的是对整个人类生存和知识的总体影响。生命现象是目前全人类的关注焦点之一,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应用到这方面。生物学“侵占”了化学奖而非物理奖,反映了当前对生命现象的认识进入到了化学(分子)层次。学习化学专业的出路变广了而不是变窄了。化学家们应该高兴才是。

下面不属于投稿内容。

每年讲诺奖,我都烦死了。无非就是中国人有没有拿奖的问题。其实眼光放大点,可以看看我们中国人都是靠什么增强自信的。两弹一星?军事实力?体育实力?奥运开幕式?我很想知道,中国人有没有靠一些外国人不知道的东西而自豪的。具体地看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有没有靠其他人不知道的东西而自豪?甚至有没有靠身边的人不认同的东西自豪,为身边的人臭骂的东西而自豪?讨论完这个问题再去讨论中国人要不要争诺奖。

科学网上关于SCI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每年诺贝时刻又是周期性的催化剂。说人家得诺奖的没有SCI压力,我们老逼着发SCI永远得不到诺奖。整天说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天天挂在嘴边的人,其实不见得尊重历史。不用说远,文革期间中国内地发SCI的有几个?那时候你发外文期刊,叫“里通外国”,中国的科研从体制思想目的方法到成就都完全不入流,是八十年代归国的那批人大力倡导,人们才发表SCI论文。广大SCI期刊的审稿人,无形中教育了许多闭关锁国时代的土研究员怎么做科学研究。从发很烂的SCI一年也就十几篇,到现在JACS和Adv. Mater.每年一大堆,是不是很可悲的沦落?是不是SCI指标的滔天罪恶?如果你知道原来是八十年代回国的那堆人倡导SCI指标,你是不是觉得他们的行为磬竹难书?不发SCI文章,中国的科研就是闭门造车,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搞不好花的时间比西方还要漫长,更不要说什么赶超了。现在是SCI热潮的惯性有点拖长,是好事拖久了变坏事。但有一点还是没变的,那就是中国科学家的水平还是赶不上国外,并且这种差距是SCI无能为力的。是SCI把我们的差距综小到现在这种水平的,如果反过来拿现在的差距来怪SCI,那是不懂历史。现在的差距诚然不能再依赖SCI。依赖啥?——依赖骂SCI。嗯哼……

Prasher拿不到奖,Chalfie什么感想?

今天才看到13号在Nature News上的Chalfie专访。我首先关注的就是他有没有提到Prasher。因为,你如果过份赞美Prasher,就好像你不该拿奖似的;但如果你对Prasher稍有贬低,那人家就马上说你背信弃义。但是Chalfie的回答很好。原来不光Chailfie发Science的时候署了Prasher的名字,就连钱永健发Science的时候也署了Prasher名字,大家都尊重Prasher。问题是Prasher现在很穷,而且也该得奖。总觉得这件事情很遗憾。

这篇专访另一个好玩的地方是,最后记者习惯性地问了句“What’s next for you?”,Chalfie说:“The funny thing is, some people ask: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ow? But this was an award for something that we published 14 years ago. We’ve been doing quite a lot [since then], mainly looking at mechanical sensors on the sense of touch and trying to understand how that’s transdu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