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Gennes (1976)的Journal de Physique Lettre,就是这一例子。他认为弹性的逾渗跟电导率的逾渗在模型上是等价的,因此弹性逾渗的临界指数就是电导率逾渗的临界指数。冯奚乔的论文是最早打破这一认识的论文之一。这也是他的学位论文工作。今天我们知道弹性逾渗与其他输运性质的逾渗是不同的,但仍然有很多open questions。特别是从弹性(线性弹性体)或粘度(Navier–Stokes流体)推广至流变学上的一般认识:粘弹性后,能否仍然去讨论“粘弹性逾渗”与纯几何的连接性逾渗的差别?从研究论文来看,我们不幸地看到,非但在冯奚乔以及大量其他人的工作之后,许多不假思索的实验家仍然按de Gennes (1976)的认识去粗略解读自己的实验数据;就算粘弹性临界现象也已经被大量报道之后,大量不称职的实验家也仍满足于弹性逾渗与几何逾渗临界点重合的假定、de Gennes (1976)的假定、超标度假定……试图反过来去下关于凝胶结构的结论。
这种完全无视理论认识的最新进展,对“什么未知、什么已知”的无知,对“实验家的当前任务是什么”问题的轻视,不幸地占据了大部分论文版面,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从而淹没了正确的研究主线。90年代之后的科学界,进入了庸俗的publish or perish狂躁派对。冯奚乔的工作,包括逾渗的工作,或者在理论物理上稍微严肃些、形式些的兴趣,都显得太枯燥、太难引起大量波澜和impact,从而使实验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被迫变成了“隐学”。现在你再提起,就会被人评价一句:你这个问题太老了,现在没人感兴趣。
Andrade, R., Azevedo, A., Musampa, R., & Maia, J. (2010). Thermo-rheological behavior of model protein–polysaccharide mixtures Rheologica Acta DOI: 10.1007/s00397-010-0431-3
做的是多糖/蛋白体系热致凝胶化,倒是使用了一下LAOS,做了凝胶化过程的I3/1 vs γ0图,结果是凝胶化点前后,曲线按形状可明显分为两堆(见下图),凝胶化之前的体系非线性粘弹性比凝胶化之后大得多。我相信这些结果也是反映的也是网络已被破坏后结果,对凝胶网络的形成过程没有什么参考作用。
Rheol. Acta这篇文章还提到了Hyun等人曾经报道的I3/1 vs γ0的初始斜率问题(log-log图下),线形高分子体系斜率为2,支化体系斜率小于2。Rheol. Acta这篇文章的初始斜率为1.4,按Hyun的观点,那就是一个非常支化的体系。这又让我动了心思:既然LAOS做的是网络破坏后的体系,那么,没形成网络前,是“破坏”不出来“支化结构的”;只有网络形成后,“破坏”的结果才会是一种支化结构的混合物。如果用I3/1 vs γ0的初始斜率来表征,那么凝胶点附件,斜率应该从突降,在该处就能定义一个非线性的临界点了。结果是不是这样呢?我用Rheol. Acta这篇文章的数据试了一下,发现它做的斜率也没有什么规律,勉强说也是“突增”,而且并不发生在Winter凝胶点附近。又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