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polymer

MIT公开课件及其它

本文内容如下:

  • MIT公开课件
  • J. Polym. Sci.头20名引用数文章
  • 评一下《经济郎眼》

MIT公开课件

我迷MIT OpenCourceWare(OCW)的时候大概是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当时我只是想学习如何进行重结日,但信不过国内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所以除了根据Vogel’s Textbook之外,我还上网找人家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来看,包括视频。就是这样搜着搜着搜到了MIT OCW网站。虽然那时候觉得上面东西很多,但能信息量足够自学的其实不多。而且有资料的多数是本科公开课,那些比较专门的研究生课程能下载的资料都很少。最终,MIT OCW对我的帮助就是,了解到了国外同专业的大学生本科和研究生阶段都需要上什么课,认识到在国内读研究生具体不足在哪里,然后通过自学力求跟国外看齐。具体资料真正有用的就只有一个常微分方程课的全课程录像——这算是在MIT OCW上面最牛逼的资料了。

最近新闻说MIT OCW获得了AAAS颁的Prize for Online Resources in Education(SPORE)。大家可以去这个奖的网站看看以往的获奖名单,这就可以了解到除了MIT OCW之外还有什么online resources in education了。

中国人对于免费的东西习惯于不加思索,有就抢,没有就拉倒。这些课件,全都是MIT教师的脑力劳动成果,享有知识产权。为什么会有免费呢

J. Polym. Sci.头20名引用数文章

最近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选出了办刊以来引用数量最高的20篇文章。流变学博客It’s the Rheo Thing对其中三篇进行了一些议论(要翻墙)Flory-Fox玻璃化温度经验式合成有成膜性的聚乙炔。之所以选这三篇,是因为其余的17篇全是reviews(我怎么发现不是?)。这三篇文章所代表的研究工作都是诺奖级的。高分子科学的诺贝尔奖,再加上最初的《论聚合》,大致上就这样了。

话说其余17篇好像并不全是review。其中一篇是我个人非常熟悉的PEG端基修饰牛文

评一下《经济郎眼》

今天一起床发现范编给我发了广东卫视《经济郞眼》的某一期,主要是讨论霸王洗发水致癌事件。这个节目我早就知道,我就在广东。郎咸平还不止参加这一个电视节目,我从来不看。现在就算王鸿飞再讨厌“公共知识分子”,你没办法拒绝他们。这个《经济郎眼》的节目形式抄袭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这个不说了。所邀请的公共知识分子水平也比《三人行》差得远。知识分子之间当然喜欢搞锵锵三人行,谁都喜欢搞,就连民工也喜欢,喝点小酒儿,吹个小牛儿。当然文化层度不同吹的内容可能不同;思维能力不同发现问题的深度也不同。媒体之所以要专门把知识分子之间吹的小牛公开播放,就是觉得这有收视率。大家以前喜欢相声,现在喜欢看《经济郎眼》或者《锵锵三人行》,意思其实都差不多。关键是说相声毕竟不是写论文,谬论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越多越好,否则怎么能引起人的心理反应呢?怎么让人发笑呢?所以不要说《经济郎眼》,就算是《锵锵三人行》,看完一期节目,你是没法儿把嘉宾和主持人的说理部分连成一块的。节目完了你记住的也许只是嘉宾曾经透露过的一些史实、佐证、以往新闻等事实性的信息。这些信息也许还挺有价值,你原来不知道,你看书少,人家看书多,冲这个还算值得一看。可是像《经济郎眼》这种,说理东拉西扯连不成一片,事实也众所周知,它就算讲我老爸老妈,我也懒得关注。

电视剧《手机》里的严守一,作为荧幕形象,他是所谓“广受”观众欢迎,但仍然有很多人烦他。他在主持“有一说一”的节目,结果喜欢这节目的人真觉得世上真可以有一说一。事实上他并不能免疫于复杂的工作关系和社会关系。他如果不撒谎哪怕是一次,他就要马上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这些在《经济郎眼》里热血沸腾地针贬时弊的人,节目录制完了之后也无非是做回自己。他们说点儿话只是为了给观从听,但非要装出不吐不快的表情。那些骂霸王洗发水的人,在骂的时候,顺便把所有商人都骂了,似乎他才发现所有商品都是忽悠,似乎他原本可以不买任何商品的,全是被忽悠了才花钱的。结果骂完了,气消了,他们又去超市了。

《手机》里面,费墨的妻子李燕说,他们这些名人,都是装的,跟别人装习惯了,不知不觉回到家里也装了。我心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人家还真没装。关键是,当初是怎么有名的?为什么有名?按理说,如果你研究物理很了不起,你只会在物理学界闻名。但牛顿全世界都闻名了,非物理学界的人到底都是稀罕他啥呢?一个苹果的经典。假如牛顿很在意这个“出名”,他要保持自己的名气,他一定不会去强调物理学,他一定到哪儿都不忘提那一个苹果。牛顿要是成了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事情就会是这样。就回到李燕身上,你也要问她,当初你又是怎么喜欢上费墨的?她的台词恰恰也是:当初我就是因为崇拜他所以才跟他好上的。

所有这些所谓“一般公众”的思维就是,先自己拔高世界,再到处控诉。公众的性格跟女人是一模一样的。以前我以为都是媒体为了没事找事说,把公众教成这般德性。但是现在我越来越怀疑是公众本身这样,媒体只是顺从。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顺便说一下,原来梁文道也有人讨厌。对于普通人,你自己的做人原则是什么,坚持就是了,不用去在乎身边那些不以为然的人。但问题是,普通人也不会故意把自己的做人原则和观点晒给所有人看啊。名人就是主动或被动地这么做了。很多人原本不认识你,不是你身边的人,但是现在成了讨厌你的人。大家觉得这么多人认识你,你的观点就不再是你个人坚不坚持的问题了,而是所造成的“影响”问题了。这些人,脑子糊涂,很易受别人影响,但是对于自己很易受别人影响这一点,倒是清楚的。在公众之中,如果出名,不管是人(知识分子)还是事情(例如科学),你都要从你原来的东西变成娱乐。

Polymer投稿,还有其他

现在越来越觉得以记流水帐的形式写博客最方便。不想非要等脑中一个idea完善了再以其为主题写一篇博客,而是随时把脑中的ideas凑在一起发一篇。否则有很多ideas并不是完善了,而是消逝了。本篇提要如下:

  • Polymer投稿
  • 换了Wordpress 3.0
  • SS-24列车机动洲际弹道导弹

Polymer投稿

我做的研究是很烂的。我无论如何千方百计地激发我心中那个自大的魔鬼,也无法认为我做的研究有啥好。当然,我个人的科学求知理想是很物理的那种,但我之前所受的科学训练是很垃圾的那种。因此我是很少有机会因我所做的研究而自大的。这次投Polymer都仅仅是尝试。人家由高往低投都是从IF>8开始(如Adv. Mater.),最后落得个IF<4(如Langmuir)。我这次直接就从IF<4开始了……

因此就去看Polymer的Guide for Authors,发现它要作者提供一个graphical abstract,那段说明还特意全部使用黑体强调了。它说:

Tables or spectra are not acceptable. Color is encouraged.

除了tables很好理解,至于Spectra——谱,到底指什么呢?它包括什么是很清楚的,它包括红外、NMR等。但它指什么?例如,流变学的动态扫频图也被广泛称为粘弹谱或力学谱(mechanic spectra)。按我理解,所谓“谱”,就是以频率或波长为横坐标的图。频率可以是电磁谱的频率,也可以不是。动态扫频的图因为是使用角频率做横坐标,因此算作“谱”,不被accept。

我觉得,提供graphical abstract是一种自信的行为。就是你认为你在所提供的graphical abstract中传达的信息很好地表达了你的研究结论,并能够帮助你所投的期刊(in the present case, Polymer)吸引读者的目光。问题是——不,我不认为我所能提供的任何graphical abstract能为Polymer吸引读者的目光谢谢!

不过如果任何事都那么较真的话,世界上很多人就吃不上饭了。在中国出生和成长,使我了解到这么一条道理:你比别人成功在很大程度在于你脸皮比别人厚。恶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条道理的合理之处在于,每个人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也许你脸皮很薄但薄得很没有根据,很没有必要。这个道理在语言上有一个很负面的表现形式:人至贱则无敌;同时也有一个很正面的表现形式:尝试是成功的开端。

换了Wordpress 3.0

我把我的Wordpress系统升级到了3.0,外人看到的仅仅是我换了主题。这个主题是Wordpress 3.0的默认主题。老的默认主题就是众所周知的那个蓝色的那个,例如李淼老师的博客。很久以来,新建的Wordpress博客都是这个主题。现在的新默认主题叫Twenty Ten,说是功能强大了一些,例如自定义Menu,但我暂时还没怎么利用上,反而把我原主页侧边栏那些垃圾给清了。

SS-24列车机动洲际弹道导弹

我使用的Header image是苏联SS-24洲际弹道导弹Mod 1的油画,画家是Edward L. Cooper,作于1988年。原图是在美国国防情报局网站上的——也就是public domain,因此从copyrights的角度考虑是允许原样放在个人博客上的。但我进行了截图,也就是进行了adaptation,应该是违反了copyrights了。这就不属于“尝试是成功的开端”了,而是属于“人至贱则无敌”了。

“前苏联”的说法是语病,因为并没有“现苏联”。

在Google上还可以搜到SS-24的实物图,比较详细的是在这个网页。据说我国也有铁路部署洲际导弹,前段时间二炮的东风-31的机动列车在央视亮过相

不好意思我不是军事迷,但算是个苏联迷。我是苏联迷主要是因为我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和懂弹钢琴。经陶洪的影响我发现好多武器非常美观,因此就经常留意漂亮的武器,同时结合我对苏联的热爱,慢慢一些我觉得好看的武器。对于这些兵器的技术背景和细节我是一概不知道的。这个SS-24据称是苏联的专利,美国曾经也想研究但没研究成,是因为“美国军火商和铁路大亨要价太高,再加上美国民众对导弹列车运行在民用铁路上表示担心”(来源:中评网),也就是说——是资本主义和民主惹的祸。但是,我国的新闻媒体曾经曰过,“技术水平的跟不上是主要原因”。

根据这些网页所说,洲际弹道导弹要放在火车上有很多技术难点。我自己猜测的“反冲力”,确实是难点之一。我知道坦克发炮的反冲力是用液压来装置来消除的,这就是为什么坦克发炮之后炮筒会往回退一下再回复。现在发射N吨重的洲际导弹,反冲力也是用液压原理来解决。另外,要在一个车卡的末端立起一支这么长这么重的东西,好像是成了特别费力的杠杆,不过反正人体自己的肱二头肌也是狂费力的杠杆。下图是我找到的发射示意图:

发射

发射

对了陶洪也是一个铁路迷,所以我可能也受这方面的影响,觉得列车机动比较帅。

评Adv. Polym. Sci.上几篇跟Cyclodextrin有关的Review

ResearchBlogging.org

Adv. Polym. Sci.在网上预先放出了四篇Reviews:

我本科恰好就是做环糊精与聚合物的Polyrotaxane课题的,对所有这些Review涉及到的工作都很熟翻。看到这几个人09年还在Adv. Polym. Sci.上发Review,实在有些话想说。

第一篇Review是Jun Li,现在在新加坡。他是在日本跟A. Harada造环糊精套高分子发了Nature的。结果A. Harada之后不玩这个了,他到了新加坡还玩这个,一直玩到现在。我05、06年做硕士课题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环糊精套高分子成点强度很差的触变性凝胶,实在难以成什么气候。我特意看了看这篇09年的论文,发现还是老的东西整理一下,炒冷饭。

A. Harada是一个有一定思维活力的人。我注意过他后续的其他一些论文,尤其是后来赶上的超分子聚合物的早班车。其实他抓住的不多,只抓环糊精,不再抓住高分子,因此能够及时跳开一度让人着迷的环糊精-聚合物“分子项链”。但是我隐约感觉到Jun Li去Harada那里读博是去错了地方,虽然凭着一篇Nature和好几篇其他高档paper为他后来在新加坡找到了一个好位置。为什么还是说去错了地方呢?因为他在博士期间进行的工作是一种脱离经典理论,天马行空式的研究。发一两篇Nature当然很好,但是谈到今后几十年独当一面进行研究的个人事业,没有属于自己的理论靠山,是很难走出自己的路的。在科学界,永远常青的是基本科学问题和迫切的人类问题。就基本科学问题而言,永远是理论领域和实验领域的“双城记”。在这两个领域中玩得转,才能长期保住自己的饭碗。以我老板为例,他在八十年代初,日本读博时的研究课题是经典的高分子溶液相平衡问题,而且是老一代的Flory理论。因此他有着作为一个那个时代高分子科学家基本的理论素养,能够从一种高度去看待研究课题,这种高度就是牢记本学科基本未解决问题,用这一问题来评判所有新研究方向的高度。没有在理论和实验中争扎过的话,是无法在茫茫的眼花瞭乱的新paper中抓住主线,形成自己的方向和饭碗的。

但是话虽如此,第三篇Review的作者Wenz,几乎与A. Harada开始同时发现环糊精与聚合物的IC,很早就不如后者出名了,但却一直靠吃老本混到今天,他之前甚至还在Chem. Rev.发过Review,自己却没做过什么工作。真不知道这些人的学术名声是怎么保持的。

第二篇Review的Yui,倒是一个科研上的正面例子。他进入环糊精-聚合物这一领域是比较迟的了,但他甫一进入就方向明确——智能给药体系。在经过一段时期不断地改换功能团发类似文章打发一堆学生毕业之后,终于更进了一步,将原本只是花哨的idea和concept scheme的超分子给药材料做到了细胞实验上,总之获得了可以发paper的结果。算是完完全全把一件事情做完了。我老板说过一句我很受用的话:想到点什么不难,难的是切切实实地把想到的东西成功地做出来。

至于第四篇的作者Ritter,据我得到的信息是他没怎么进入到环糊精-聚合物这一块来。他最早是做rotaxane的,也可能不局限于环糊精主体。后续他还做什么就不清楚了。这次的review主要也是对于小分子客体包结物的某种性质——可聚合性——的综述而已。

环糊精与聚合物形成的超分子体系,原本具有很fundanmental的理论意义,例如它给出了一种调节主链刚度的方法,可以从柔性链一直调整到棒状链;同时,在链上滑动的环,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de Gennes的reptation model和Doi-Edwards的tube-like chains。这些工作都没人做。也许像我老板所说的,现在没人关心高分子物理,没人关心“链”的问题了。

Gerhard Wenz (2009). Inclusion Polymers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 222 DOI: 10.1007/978-3-642-01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