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1/ma900284a • Publication Date (Web): 08 April 2009。这算是我们课题组在纳米复合水凝胶这一块的又一代表性文章吧。我们都觉得熊老师这篇文章的内容很丰富。
熊丽君老师的文章现在可以网上下载了:Macromolecules, Article ASAP • DOI: Tag Archives: research group
周四下午报告共享
用Google Docs做的幻灯片,共享在下面。贴出的时候还没做好,实时更新。
最后终于做好了。
课题组新paper
程志毓师兄的又一篇Macromolecules上网了,这种主链有二茂铁的聚合物是多伦多大学的Ian Mannars的idea。任导主要是拿这个结合Dendrimer。这个聚合物合成比较难,我有一个硕士同学就因为合成不出来延期毕业了。现在还有没有新人接手合成这玩意儿我不清楚,反正程志毓的文章到现在还在发。
程志毓去了武汉科技大学当老师。我听好几个人说,在大学里起步,要文章,要钱,要仪器,要评职称,单打独斗是很难的,都要找颗大树傍傍,挂名。从这个角度说,浙大的造假风波背后其实是有着更加普遍而无奈的社会基础的。当然,不是说所有人都在挂名造假,但是中国有很多制度并不起到聪明的效果,很多时候仍然要寄望于人的道德自律。很多人认为中国这些年来社会道德败坏了,其实在这种无能制度下中国社会能到这个样,反而恰恰说明中国人道德素质很高了。
我又联想到小沈阳,他说赵本山之所以器重他培养他,看中的是他的人品。我想,这一点在科研圈子里也差不多,导师选学生和器重学生,也不得不看重人品了。聪明的学生是不愁缺的,但万一遇上个贺海波这样的给你乱搞一下,你就是院士都很麻烦,何况很多导师还不是院士,经不起哪怕一件这样的丑闻?你贺海波一人永别科研界没什么,连累了导师连累了课题组其他同学才惨。这也恰恰说明我们的制度很无能,大家无可依靠,只能迷信名声。说实在的,在学术圈里,评价一个人,我们能依靠的可靠指标很少。对于个人来说,实打实地增强自己的实力,未必就能有相应的机遇。一切都很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