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qq群里看到的消息:
转发一华工青年教师感想:
具体信息见学校新闻: http://news.scut.edu.cn/newsDetail.jsp?id=109111
中大和华工分别是6.7亿元和3.3亿元 ,这是教育部给的,然后广东省会给予等量的财政支持。也就是说,中大得到的钱为6.7*2=13.4 亿,而华工3.3*2=6.6<6.7. 华工的钱比中大少7亿。这7亿什么概念?????
中大和华工的实力相差有这么大?
从学校排名可以看出,中大是前十名,华工啊,每况愈下,现在三十几了。中大是部级院校,华工只是厅级院校。
曾经有人说,广东人 想学理科和工科的报考 华工,想学文科 经济(和医学)的报考中大。我想,这应该是曾经的历史吧,以后可能就会历史改变哦。
华工这10年,基本在走下坡路,或者说好听点:别人在大步前进的时候,我们在原地踏步或在散步而已。 是国家政策打压华工?是最近几年国家教育发展不好??我只知道,中国古来是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 喜欢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从这次送“花”的多少可以看出国家对哪个更给予厚望了。我们是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国度,往往只会看重结果。从这次投资可以看出,国家看到的结果是:中大值得比华工的双倍投资,这好比风险投资商一样,谁好我投谁,因为这不是政策性倾斜。
现在的中大排名前十,已经比华工好很多。如果再这十几亿的投入,几年后我们俩学校差距只能是越来越大。我也能理解国家的这种做法,比如清华北大本来就很牛X,但国家还是投入很多钱,这就是为了让 强上加强,向世界著名大学靠近。 我能理解这些。只是想从这个事实,得出一个结论:华工和中大的差距,在这十年内差距越来越大。而可以预想,几年后,差距更大。作为一个华工人,感到悲观。
十余年前,华工和中大 各有特色,华工擅长理工 中大擅长文理。后来中大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手,于是就跟华工的差距加大了。而华工一直以来,没有走合并道路,我们依然是发展自己的强势学科,然后新开很多学院(体现在大学城),并把他们变得强大。应该说我们华工的这种思路,没有错,或者说仁者见仁。
也是在这十余年,中大,来了个黄达人,一个跟老师学生交朋友的长者。这十余年,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实情,为老师为学生解决问题。就在前不久,他荣退之时,也只“讲了两句话”,而这两句话涉及到核心问题:没有为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做更多,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不难想象,黄达人必将成为中大发展历史上的一个不可磨灭的人物 。华工的,谁离了谁活不下去?又有多少人见到我们的领导了?领导都很忙,都在为学校奔波去了,辛苦着呢,就无力顾及“家”的情况了。
正是这十余年,中大的合并+黄校长的务实治校,让中大的现在和未来越来越强大。而反思我们华工,这十余年,我们所做的事情不可谓不多,大学城的新建、新兴学科的从无到有,等等等等。 但,我们也不难听到周围的老师和学生对华工现状的抱怨。
华工的治校思路是否出现问题????
中大,教学区域内不允许“四轮车”通行,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幽静的学习环境,而华工,车是越来越多,路是越扩越宽。把以前树木花草的栖息地给瓜分,然后来扩展公路和停车场。校园的空气被弄得乌烟瘴气,走在校园道路(比如西湖苑前那人行道)总是人让车,人躲车。
华工的教授,不甘心于在教室里面 以经验教学,而是忙着跑到外面拉课题、跑业务、开公司,带的研究生要么“放羊”,要末把学生当打工仔,为老师的项目忙前忙后;为老师跑财务去从项目基金里面把钱“骗”出来。不可否认,学生是该为老师做事,老师跑项目也是为了学生的科学实验,但往往没有结合学生的毕业课题,而是让学生的课题根据老师的项目而做。华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很多,国家工程中心也很多,可就是想不通一个中心的设备不让学生动,实验不让学生做,说“设备价格很贵,弄坏了赔不起”。这个中心,就是靠一群牛X的老师撑起来的,论资历,可以评上国家工程中心,可是对我们学生有多大实际意义??我们冲着华工的这个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可光有其表,学生根本没有受到实惠。我们也知道,华工的很多资深教师都在外流,很多海归因为曾经在华工的很多承诺下被欺骗而来,现在梦醒之后都在想着外流,其中很多就流向了中大。
华工的餐厅,总是那么不和学生胃口,而且价格贼贵。中大的食堂,以大学城的尤甚,很多其他学校的跑去吃饭,价廉物美。华工的教师住房越来越贵,而工资没有见着涨。华工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总是问题很多,会议开了一次又一次,可是解决的力度不大。华工的学生会(至少是研究生会)总是那么火爆,很多人抢着进去,不是为着学生服务,而是为了评奖学金的时候加分。不可否认,华工是“企业家的摇篮”,让更多的人 参加社会活动,有利于为未来培养人才。但,华工更是“工程师的摇篮”,没有“工程师”哪来后来的“企业家”。而现在的评奖制度,只能让那些腼腆、不爱言语的学生,还是否有心思去学习?华工的专利也很多,论文也很多,师兄论文挂师弟名字的比比皆是,这也是奖学金惹的祸。八千,不多,但对学生,是一笔不小数字。更有意思的是,奖学金在领导的关怀下改革了,可不一视同仁:研一新生三等奖 交学费3000,而研二研三就要交4000.如果说曾经的规定,是不人道的,不合理的,那么我们曾经遭受过不合理的人,现在还继续遭受不合理(4000与3000的区别)吗?????
务实啊,务实啊。大胆改革。谁为我们学生老师做实事,我们就感谢他。在其位谋其政,不谋其政,别贪念其政嘛。 领导即将轮回,期待着——
在论坛上类似这样的逻辑混乱的议论很多,随便上一下科学网就能举出很多例子来(1、2、3),作者到底要责问什么、建议什么都不确定,没人有办法拿这些内容作为任何参考,于是说全是废话。
我一向推崇的原则是:你如果希望什么东西能实现,那这个东西必须同时有益于所有利益方。如果你想不出来这样的东西的话,就别在那里表现得很受伤很失望。
而这类议论恰恰都犯这种错误。因此,把这些议论归类为“有感而发”真的是名副其实,我个人认为叫做“不吐不快”更合适。整天去看一些充其量不过是“不吐不快”的文字,对一个人人生格局的扩大没有任何好处,纯粹是浪费时间。
不过华工另一位青年教师对以上的不吐不快进行了认真的解释、同时提出了更大的困惑:
是有感而发!我可以说明一点,解释一点,疑惑更多一点:
1、分钱多寡是“历史”遗留的,与水平无关。第一期985正好是在中大与中山医合并之时,所以,他们按两所学校计算,我们按1所。因此,第一期教育部给他们4亿,我们2亿,省里一直是1:1配套。第二期985好像差别没这么大,具体我忘了。这次是第三期985,看来仍沿用2:1的算法了。这是我的说明。
2、大学的实力怎么比,这是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中国把这事简单化,否则领导不能准确地做指示,于是搞出论文、SCI、获奖、重点学科等等指标,其实都是无稽之谈。就像让你比较黄金和食盐一样。从历史来看,中大是文理综合类高校,华工是工科大学,各自应该有自己的专长。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越来越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所以生产技术越来越不值钱。看看我们的毕业生,有哪个愿意在生产线上干的!收入、地位、发言权都在下降。那么到哪去呢?最接近生产的是公司、银行,因此出现工商管理学院、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所谓的“三国”专业。华工的工商管理学院就是适应这种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有钱就强大这是中国的丛林法则,于是就从北区(化机)搬到的现位置,居然还占据了12号楼。教师队伍自然就壮大了,老一批管理的历史基本都是机械佬,后来又加了一些控制佬(可以列公式了)。
进一步,自然就会发现,最大的资源在政府手里,因此要去办为政府服务的专业。开始很谨慎,主要是经济类,然后发展到法学,现在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等等,得到很大发展。以后必然MPA会强大过MBA。而这些专业,对工科院校来说,都是新办的,而对文理科大学来说,都是有很多接近的专业可以改造。所以,造成中大在各方面越来越强的感觉。社会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就像面粉増白剂应该不应该立即废止,我校的专业教授只能支支吾吾,因为有具体的厉害关系;而中大的社会学、法学、传播学教授可以有很大的发言空间。似乎他们反倒成了该领域的专家了。这是我的一点解释。
3、校长作用是我更多的疑惑。最近教育部调整了许多大学的校长,表示校长就是官员,因此要按官员来轮岗。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中国为官员规定的是圣人的行为规范,只有正部级干部才能配专车,其它都是工作用车,你要出去,有则用,但不保证。副部级及以下60岁退休,正部级65岁退休。退休后副部级及以下不再有车等待遇,这些是规定,实际肯定不是这样。然而,现在对大学校长来说出了两个新的奋斗目标:副部级校长、书记和永远不用退休的院士。这次的校长人事调整,就解决了林建华的副部级问题。他原来是北大化学院的,做稀土化学,后来当了副校长。但是,进不了院,又扶不了正,只能找一个副部级的学校去。为什么能轮到他,那就要做好让教育部领导满意的政绩。于是,校长重要工作之一:做政绩。
院士也是副部级待遇,不用退休,而且是被争夺的“领军人才”。如果不算灰色收入,当总理大概也没有院士待遇好,收入高了(因为很多钱官员理论上是不能收的)。而当校长在争取项目、接待访问、组织队伍、建设基地各个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中上层次的大学校长。郑州大学的申长雨校长就是例子,现在已是中科院院士了。于是大学校长又有了另一个目标:当院士。
我还要扣题。当年黄达人来中大当校长时,正好中大没校长,没书记,他从浙大不知排第4还是第5的副校长(合并以后没有位子了,汕头大学副校长吴光国也是这样调出来的)调到中大来当校长(那时还不是副部级)已经是大大的升官了。于是他来后调整班子,要求当校领导不能再坚持自己的业务。所以,高分子的许家瑞教授是比我还早的杰青,就没有在专业上很大发展了。当时的特例是汪建平,因为是外科医生,不上手术台会生疏。这样大家精诚团结,才使中大摆脱困境,有了很大发展(当时连校长、书记都没了)。
我前几天才在武夷山老师的博客里留过言。武老师介绍了美国大学排名的新探索。武老师主要关注科学计量学/科学测度学(scientometrics)。例如“影响因子”就是科学计量学的一个成果。可是我说:
照我自己的推想,科学测度学的宗旨应该有两个可能的宗旨但只能选择一个进行研究:
- 关于什么是好的科学,人们心目中有着一个定性上已经确定的优劣标准,科学测度学希望用定量的方法把这个标准描述出来,由于有难度,因此到头来科学测度学的问题其实是“如何更好地描述”那个既有的公认标准。因此每个科学测度学的研究成果的报道都必须先设定我们想要定量描述的那个标准到底是什么,再去谈本研究如何更好描述它。
- 关于什么是好的科学,人们心目中连定性上的标准都没有确定,但兴许通过硬着头皮进行定量描述,我们能够发现我们想要的其实是什么。至少一些分类法或坐标的建立有助于我们离清概念范畴,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完整的理论。科学测度学的问题其实是希望逻辑性地回答“大家其实更喜欢什么样的科学”这个问题。
于是,如果要探讨“如何区分好坏”,那关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必须没有争议才行。没有争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家公认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了;另一种是大家莫衷一是也争不起来。如果这个问题都还有争议,那好与坏的评价标准必然是多元的。自然,优秀的大学无论拿哪个标准去衡量都差不到哪里去。但问题在于发钱要按好坏来发,中等水平的大学怎么办?所以以上第二位青年教师首先先解释了中大和华工两校钱不一样不是反映学校好坏,然后再举出质问“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真正实例(中大和华工在“吃香专业”上的发展差异),最后关于校长、院士等问题,由于提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老老实实地分析利害关系。我都说了,一件事情要能实现,必须各方都有利。利害分析是举不出这样的事情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可做的有建设性的事。
两位匿名“青年教师”的文字高下立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