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导师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原回答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007712/answer/2097945404

我觉得很多导师没认识到、或者不愿意承认一个现实就是:学生水平很低。

我设定一个讨论场景。比如说一个导师很年轻,国外回来的,课题方向也很前沿,人也很有水平。

然后他有这个问题描述所说的控制欲很强。

为啥他会控制欲强呢(仅限我剧情里这个人的设定,不是在说一般规律),就是被他招收的学生基础之低震惊了!

他以前,卷中卷赢家,基本上都是从top2到top2,他人生对“研究生”的唯一认识是来自他自己,以及他在国外牛组的师兄弟姐妹。他是他组里面最渣的。

所以你可想而知,回国他好容易找到一个985末流做硕导(考到985末流的外校生源都来自什么学校就更可想而知了)。我估计他会郁闷很久:难到我将来的事业是基于这样的学生吗?

我们给很多有志于做科研的研究生灌输的一种职业图景是这样的:你在科研上要一牛再牛,将来你的职业就是继续做科研,学生就是来帮你做科研,然后他自己如果牛的话,自己一牛再牛,然后他自己继续做科研,最后总之科研科研你就有很多徒子徒孙。好像科研是纯靠科研维持的。

他们从没想过,研究生培养是一种教学,是一种首先是为别人服务而不是为自己服务的事。如何让这个首先是为别人服务的事情,结合为自己服务的目的,是一个很technical的、需要全盘思考的问题——他们往往没思考。教学就只能是因材思教有教无类。学生只可能从他们原有的水平拔高一点。他有学的自由,也有不学的自由;他有多学点儿的自由,也有少学点儿的自由;他有学这个不学那个的自由,也有学那个不学这个的自由。这是学术自由的一部分。你是在他选择的方式中,为他服务的。牛导就是无论学生选哪种方式你都能指导得了他,都能解惑。

你要把你只懂从你当初在国外实验室做的那种课题跳出来,重新做你自己的科研,重新设计属于你的研究生指导模式。这个模式应该是像你在国外的老头儿导师那样decent的,同时适用于国内学生的具体水平的。为此你要重新想一个研究方向。

哦,不过你6年非升即走正急着发100篇Nature呢,这会儿你正上赶子蹭你原导课题的热度挂名发几篇国内单位的赶紧先反X青搞上给学校点KPI呢。

那同学们你们别指望哪个导师没控制欲。统一直接出国读别在国内读吧。

不国现在出国也很卷,中介都开班集体培训写PS面试……

知乎:现在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期望值有多高?

原回答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235638/answer/2097291013

太长不看的话看黑体字。

如果你为“选择读研拿文凭只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其实心思不在科研上”而感到愤懑,那你抱怨的对象不是你的学生。如果你直接跟你学生掐,那是就好像蝼蚁一般的底层互掐。一个人不光学术上要critical,对社会也要critical。你对社会的期望,为啥就一定要、一定能实现?你希望“研究生”就是个个都来追求学术,找你做导师就都是对你的课题感兴趣,现实不是如此,你就怪你视线看到的第一个人——这不是巨婴吗?

学生所处的岁数面临的首先不是你关心的学术问题,而是家庭事业的重大转折的不确定性。从吃家里用家里的如何转到自立更生?将来如何养活自己,乃至成家立业?他不是一个自由身,他身上背着的是一个家庭为了供他寒窗十几年的巨大投资和牺牲正等着回报。科研这两个字只是听起来好听,但不是默认就是什么高贵的不容亵渎的事情。更不是一说科研就一定要搞科研。很多爹味PUA无非是你没回嘴的资格才会停留这么久,被人重复来重复去,它们根本明显荒谬。

更何况,很多矛盾是发生在导师本人有职业发展压力的前提下。即导师本人首先不能云淡风清的话,他想向学生索取的是对他而言比较切身的利益,而他所能回报学生的是什么呢?如果学生“心思在科研上”,那他若是不至于像那99%的极品导师,他可以回报给学生以科研上的长进。但若是学生根本“心思不在科研上”,他能回报学生以公务员、教职、企业的offer吗,能至少回报点儿钱吗?都不能。所以也许有些导师会希望学生能是前者,这样好像他不至于在这件事情面失去道德阵地。然后巧了,研究生按定义就是要是前者,所以就成了重重复复的说词。

更别说99%极品导师的情况,甚至都还够不上这个讨论,根本就是利用不平等的地位压榨学生,只是压榨的多和少而已。这些极品导师根本无法正面地讨论“学生与导师的关系”这个问题。

你装模作样的质问一句“哎呀,现在的学生都是来混文凭,心思都不在学术上”,其实内心装满了一堆鸡贼。

学生来你这儿读研,你跟学生做个朋友就好了。我发现做不了朋友的反而是那些自己有学术主张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毕业怎么办。

如果你确实跟学生站在同一立场:读研就是混个文凭;那你就跟学生处于同一战队:整毕业,多的不搞。从第一天就列好现在面临的任务和选择、策略,然后在之后的三年双方都按承诺做事。如果谁想加码当然也不是不行,但也要协商解决。

那你问:“你这样的导师还配做导师吗?帮着学生混毕业。”如果你对985研究生毕业条件很不满,觉得导师如果不压榨、不极品,出来的研究生不合格,那你应该建言教育部提高毕业条件。事实上谁不知道啊?谁管你硕不硕士啊?还看学校,不是要硕士,是要985。说到底都是卷。能不能别装糊涂?你以为你的学术很有光环吗?无非是你本人卷破天好歹卷到手了一个985大学教职的光环,所以有学生来读你的研。上点儿价值地说,我们干一行就要预先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有哪些天然作恶的机会,并在那些时候,选择不作恶而失职。

那你问:“高校都这样,那中国的学术不是完蛋了?”就是你这种外行会欢迎论文工厂模式,后者会让你感觉中国学术欣欣向荣。

那你问:“那你做的学术呢?哪儿去了?”Good!终于问对了问题了。学术讨论只能从这个问题开始。只能从正面地问:“你做的研究是什么?你的兴趣是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才代表:你真的关心学术。那我就说说。

在我所在的学校真的对学问彻头彻尾的失去兴趣的学生是少数。而且,学生本来就不了解多少学术前沿,他所接受的本科教育也很垃圾,没有种下什么好奇的种子。所以不是学生已经了解并放弃了学术,而是他们还不了解。但卷到你面前的他们对生存压力已经了解了十几年。你本身如果对学术有很大的热诚,你若是满肚子墨水,学生还是很容易被圈粉被感染的。真正的学术,不在你、我的这些庸材们的破烂课题上,也不在Nature Science上,而是在理论中、在教科书中、在科学史中。你有料,你平时讲就是了。

在暂时的热情之下(再加上毕业的要求),心甘情愿地会跟你一起做那么一、两学期的研究,在学术层面上有个蜜月期。那就够了,有一篇paper,够毕业了。多的我也整不了。但学生在今后几十年的人生中回想你的时候,不管他对你印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至少他心中的论述材料当中你的行为情节你自己都能接受。如果你一直搞这种不知道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的PUA,那用不了几十年学生出到社会第一年就可以鄙视你了,格局跟个民营小企业老板似的。

哦,被这个问题的补充说明搞得我说了这么一大通。忘了原问题只是问:“现在的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期望值有多高?”我只说我本人了,期望还是很高的,希望他们飞黄腾达之后来接济我,赏我两口饭吃。

最后油腻爹味送你们两句话吧:不挑战人性,人就都是可爱的,回忆就都是美好 ,人生就都是值得的。如果现实对底层不公,那么底层就以友爱平等的方式让问题爆到上面,而不要互掐帮上面摆平。

液体物理、流变学与流体力学

我在知乎网站写了一个回答介绍液体物理。但由于原问题是在问“能否从统计力学推出流体力学”,因此造成了一些人的疑问就是,为何这些考虑平衡态或近平衡态强关联性质理论会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他们认为这些不是“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关心连续介质在守恒律下的流动问题,说白了流体力学关心的就是NS方程。这样的疑问已经不出我所料。长期以来,作为课程的“流体力学”主要内容确实就是这样的。通过“顾名思义”把流体力学直接理解为“流体的力学”的主张并不主流,更不是默认的。

直接解释这件事情不是本文的目的。本文关心的是为什么流体力学会至今保持在这么窄的关注范围,我猜测这是流变学的诞生造成的。

流变学(rheology)另立门户是Bingham的主意,这在 Reiner著名的散文[1]中就记载了。

When I arrived, Bingham said to me, Here you, a civil engineer, and I, a chemist, are working together at joint problem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lloid chemistry, such a situation will be more and more common. We therefore must establish a branch of physics where such problems will be delt with.”

I said, “This branch of physics already exists; it is called mechanics of continuous media, or mechanics of continua.”

“No, this will not do,” Bingham replied. “Such a designation will frighten away the chemists.”

So he consulted the professor of classical language and arrived at the designation of rheology, taking as the motto of the subject Heraclitus πɑντɑ ρεɩ or “everything flows.”

M. Reiner (1964)

可见,已经有流体力学了,却要另外发展出流变学,最初是为了与化学学科交叉而不至于吓跑化学家。1928年的“胶体化学”(colloid chemistry)概念其实包括着高分子体系。因此最多也只能说“流变学”的确立是为了关心粘弹性流体的流动。这仍然不是把这个领域从流体力学中独立出来的坚实理由,因为粘弹性流体也是流体。

但无论如何历史就是这样发展的,以至到了1980年,C. Truesdell在第8届国际流变学大会上的大会报告中形容说,有些调皮的人会将流变学定义为“流变学关心的是流体力学家不关心的流体”。说明自流变学的确立(1928或1929)以来的这半个世纪,流体力学界自觉地把“粘弹性流体”排除在了自己的关心范围之外。我把这件事怪在流变学的另立门户上,可能缺乏直接的理由。但合理地假设一下,如果不是恰好在Staudinger发表《论聚合》没多久就“体贴地”、“有预见性地”独立出流变学,那么事后高分子化学、物理及工业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催化下)必然把对粘弹性流动的认识要求到流体力学家的头上,他们将无法回避。

对粘弹性的关注,使得“本构关系”(constitutive relation)成了考虑的重点。这使得流变学与传统流体力学关心的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差别。但是本构关系与守恒律共同决定物体的运动;仅守恒律是无法决定物体的运动的。这并不是某一力学分支的特殊主张,而是经典力学的基本自然哲学观点。传统流体力学关心的只是假定牛顿流体这一个本构关系时的运动。如果放开了本构关系的选择,如何使这个选择不流于纯粹现象学成了首要问题,因此催生出关于“一切本构关系必须满足的公设”这种考虑和相应的本构关系理论。可惜的是从这些公设出发,就算再加上一两条理想假设,最多也只能得出一个一般的泛函关系。应用上采用何种形式的本构关系,仍然流于现象学——除非结合统计力学,为本构关系找到微观的还原论基础。在这件事情上,粘弹性的微观本质就是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相关性。流体物理关心的平衡态和近平衡态强关联问题,就是要建立粘弹性的微观-宏观桥梁(尽管远未成功)。只要承认“本构关系”是完整的流体力学理论不可或缺的部分,就不能否认液体物理研究的内容正是“统计力学能否推出流体力学”的回答之一。甚至,统计力学并不“推出”守恒律。所以统计力学推出本构关系这件事,实际是“统计力学能否推出流体力学”的唯一回答。

在热力学中,做法也是类似的。热力学从第一、第二定律只能给出各状态函数之间的微分关系,守恒律(第二定律的不等式可通过引入熵产生的概念变为一个等式)并不能决定体系状态变化——还需要这一体系的状态方程。而状态方程要么是经验的,要么就得从统计力学推出。所以连续介质力学中的“本构关系”,其实就是力学状态方程。确实有很多论文作者会使用“力学状态方程”、“流变学状态方程”而不是“本构方程”一词。“本构方程”跟“流变学”一样,是多余提出的词汇。在前面提到的Truesdell的大会报告中,他解释了为何他不采纳“状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原因就是为了区别。而且本构关系已经用于电动力学。

The term “state” already abominated because of its employment in textbook thermodynamics as a vehicle of supreme obfuscation. Nevertheless, these were not my main reasons for preferring the term “constitutive relation.” I know that term already from electrodynamics, where it had long been used to specify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making up bodies, in contrast with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s to which those bodies were subjected. Because it did not refer nominally to electromagnetism, I thought it would do equally well in mechanics to represent material properties as contrasted with the forces and torques to which bodies were subjected externally and with the regions of space occupied by bodies.

C. Truesdell (1980)

可见在这里Truesdell偏爱“本构关系”一词是有意让连续介质力学跟电动力学相映照。这一方面可能是想强调连续介质力学跟电动力学类似的场论语言,另一方面想强调一种“外场”↔“本构关系”↔ “响应”的一般理论结构特点。事实上连续介质假设之上的不可逆热力学并不会影响突出这件事。Truesdell想要划清界线的是本科的、关于宏观整体(bulk)的经典热力学;在那里上述这种理论结构并不明显。

References

  1. M. Reiner, "The Deborah Number", Physics Today, vol. 17, pp. 62-62, 1964. http://dx.doi.org/10.1063/1.305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