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香港问题的一些分析

我觉得有几样东西香港人很难接受。

1. 执政合法性来源
中共的理论是拿有效性当成合法性的。你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富强,那我执政就自然是合法。内地很多人buy这个观点的。你会经常听到类似这种评价说东南亚很多国家民主选举乱糟糟,国家穷贫富差距大还停滞不前。这就是拿有效性当合法性的一种思维。地球上相当于有五分一人就是这种观点的。现在还向非洲推销。但是“没有更换的机会”这一点我想很难推销得出去。

2. 迟迟不公开讨论反思文革和六四
这两件事应该是香港人感到最恐怖的事,却一直得不到抒解,反而还盛行了伤痕文学。

3. 欲言又止、语焉不详的行政语言
内地人特别是天天看新闻联播的人早能习惯,一段官话可以读出很多信息。相比之下香港行政是使用法律语言。为什么特首关于修例进程用了这么多相同意义的词语去形容,就是不使用“撤回”,就是因为“撤回”有明确的意义。而按照内地的人习惯的政治期待则会觉得,已经说了这么多次“停止”了,就应该认为政府听到了,可以暂停游行活动,“观其言听其行”。因为就算说了“撤回”,也可以懒政不执行的。


特首为什么不撤回修例决定?

撤回需要一个理由。就算说是因为顺应民意,那也要讲清楚市民为什么整体上不同意修例。市民为什么不同意呢?最大的原因(甚至是唯一的原因)是不信任内地的司法公正性。如果特首撤回,至少说明她本人觉得这一不信任是有道理的,等于代表香港官方表达对内地司法公正的不信任了。我想目前我们不存在允许这种表示的政治空间。

目前香港市民最大的共识,一是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二是撤回修例。如果我上面的揣测是对的,那么第二条是基本不可能得到满足的。这不是说特区政府真的还对将来修例抱有期望——我相信特首永远不会再提这个事情了——但是她却无法使用“撤回”这一字眼,因为这个政治后果更严重。如果香港市民要为“撤回”这个词而抗争,政治上相当于要向中央传达他们对内地司法公正的差评。如此烫手的“请愿书”岂是区区特区政府能收得下的?


“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为何也迟迟不答应?

我觉得唯有“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这条是有机会达成的抗争目标。至少我想象不到这一条有什么政治敏感之处。但就算这条也似乎阻力很大。我善意地分析,可能是因为当前特区政府不敢得罪警察队伍。可能搁平时还能严格管治警察,目前的形势反而要依赖警察士气。只要激烈的示威一日还再发生,政府就一时还需要依赖警察。从电视新闻上看到,抗争现场双方都很辛苦,双方都有情绪。假设存在如下交易:政府立即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但是其他所有诉求维持原状,然后所有市民立即停止未经允许的游行。我想形势可能可以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但是“囚徒困境”的道理告诉我们,这么好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在未来预期激进示威只会继续发生的情况下,特区政府如果中途“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我想不仅地铁罢工,警队也会罢工了,后果不堪设想。


以外交部发言人为代表的内地媒体为什么总是谴责外国势力?

我觉得原因不是单一的。其中一个最不敏感的原因是因为一国两制。除了外国势力、港独分子之外,在一国两制原则下,外交部还有什么可以谴责呢?其次,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是一种宣传工作。宣传者希望宣传对象听到什么,就会讲什么。我还是从善意的角度分析,只提“外国势力”和“港独分子”,是避免加深内地与香港两地人矛盾。前文已经提到,“反修例”就是香港人对内地司法公正的不信任。内地人当然未必100%信任,但是普遍持“有效管治”理念。如果沿着“反修例”的话题再延伸,就无非是香港人对政制的要求远远先进于内地。早的不说,就香港回归以来,内地人对政制的评价是连续提高的。就算承认政治文明仍然落后于香港及西方国家的内地人,也对未来会继续改善充满乐观。香港在这些方面都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每当香港人与内地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地人会产生“你们已经比我们好这么多了还不满足”、“你们在政制上歧视我们,我们既不接受也没办法”。因此,内地官媒自从香港政改提上日程之后,对香港的纷争都不作仔细宣传(当然,挡不住网络交流甚欢),尤其避免两地政制比较的话题,只提“外国势力”之类。在“大湾区”等大局考虑之下,内地与香港人互相仇视一定不是官方欢迎的事。


最后转载一个长文,原文好像已经被撤了。

感谢关注

在搜索关于自己的一些信息的时候(是的,今时今日自己的信息可能自己都不知道,得上网搜),发现了这篇文章,实在是汗颜。

我在中学时代是一个比较偏科的理科生,语文作文不好,一直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跟写作有什么关系。但同时,我又有着写日记的习惯,一直没把这当作“写作”。上了大学之后,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我的思想经历着最丰富的变化,因此我的日记经常写很长。现在回过头看,我是一个非常习惯于通过写字来跟自己沟通的人。我好像总能分成两个人,一个是直接去活着的那个我,就好像舞台上的演员;另一个是观察者的我,好像台下的观众。每天的日记就是演员与观众在戏后的深切交流。

在接触博客之前,我有玩过日记本软件,例如“天天日记本”,但是主要还是手写,因为当时的计算机系统不像现在的Windows 10,是经常要重装的。我从2004年接触博客,那时候我大三。从那时起,我换过好几个不同的BSP(blog service provider),写的东西都没有保留。现在这个博客,是读大四毕业,刚读研开始的。其实早期的文章是从Blogger.com搬到WordPress的,之后还经历过很多次搬家,直到自己花钱在Bluehost买了主机之后,才一直稳定地延续到今天。所以有很多早期的文章格式和图片都有残缺,现在也不想再去管它了。

博客记录了我的成长。几乎一大半的文章,记录的是我的友情和爱情,以及此间的困惑。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产生了一个问题:很少有人写博客写这么多年的。大家习惯了看一个博客认识一个人“当下的状态”,所以搜到这个人的博客,往往不去看写作日期,更不去看作者年龄。这对很多博客可能是不成问题的,写超过五年的博客很少。本博客到现在为止写了14年!因此在前几年我首先把跟私人情感有关的文章设成隐密了。一些公共话题的观点我倒是保持公开了,但在博客的“关于”里强调了人会成长变化,不要拿我以前的观点来评价我现在。我也见证了博客的兴起和衰落。在最有趣的那几年,有一个词叫blogosphere。我当时也有我自己的blogosphere,结识了很多仅从博客联系的朋友,现在几乎全断联了。博客也渐渐地“公众号化”,成了很多人赚流量的工具,转贴一些搞笑图片和热点文字,没有了原本的那种充满个人思想的味道。

所以,现在还能看到有人建立博客,持续写一些个人的东西,以一个blogger的风格去提及所关注到的其他blogger(在自己的博客里讲,而不是去评论点赞),还是十分高兴。添加到了我的Blogroll里,算是一个小小的表示吧。

最后,关于博客的名字。其实“万物皆流”是很后期改的。我博士期间(2011)才开始做进入流变学研究。那此之前,我的博客标题用过“Blog N Blah”、“On The Road”等。后来On The Road又用作万物皆流的描述。现在的描述Anything goes其实是一个美国老牌音乐剧的名字。这些名字的采用都没有什么深意,比鲁迅的两棵枣树差远了。